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优质水资源如何开发
扩展阅读
资源回报是什么意思 2024-11-20 08:44:12
企业如何选择测试工具 2024-11-20 08:26:45

优质水资源如何开发

发布时间: 2022-03-03 00:11:01

①        泰安水资源现状及如何开发 !!!!!!!

泰安水资源现状分析

注:文章中的数据多数来自于泰安年鉴,水价部分是泰安市物价局关于水价的调整,2007年11月1日开始执行的

泰安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规模扩大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幅提升,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泰安市工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污水排放量都会有所增加,所以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泰安的水资源问题,开源节流,使水资源不会成为限制泰安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其中,我们要首先做到的是对于泰安市水资源状况有所了解。
1、供需矛盾严重
泰安本身水资源拥有量较少,泰安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066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3,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强,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左右。属于严重缺水区域。
泰安的降水存在明显丰枯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同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降水多出现在6—9月份,而对于泰安人来说,近年来更出现了十年九旱的情景。1989年和2002年更是出现了百年难遇的大旱情景。
据近年来的降水量分析,泰安的降水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六十年代,泰安的降水能达到736,而在九十年代降水量减为629,在2002年降水量仅有312.6,为1964年1357.6的23%,这是泰安市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泰安市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膨胀,泰安市需水量将大幅度增加。如不开源节流,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平水年缺水量将达到20%--40%,枯水年更甚。
2、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据2003年初统计数字, 城区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足60%,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低;再生水得不到有效利用,日回用量为2万m3的处理后污水白白排放;对于农业用水来说,多采取浇灌的方式,用水量超过需水量的1—2倍,农业的实际利用率在30%左右。泰安城区居民人均生活日用水量达140升,远远高于全省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日用水量100升的标准节水器具拥有量不足50%;长流水现象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泰安市区水的供需矛盾。
3、水质恶化,水文环境较差
2003年调查显示,全市重污染源多,尤其是像造纸企业中,较为严重的草制浆生产线仍然存在;近郊农业化肥的使用同样也带来严重的水质污染;生活污水排放较多,使市内的奈河,梳洗河等成为纳污河,水质急剧恶化,奈河在九十年代初,泰山大桥附近还有公园的存在,现在已不复存在;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低,处理率较低。
由于缺水,泰安的地下水利用率较高,同时存在的是地下水常年处于超采状态,违法打井行为屡禁不止,使的泰安出现地下水漏斗区,加速水质恶化。
4、水价仍然较低
居民生活用水由每立方米2.65元调整为3.00元;机关团体用水由每立方米3.05元调整为3.60元;工业用水由每立方米3.10元调整为3.70元;经营服务性用水由每立方米3.41元调整为3.70元;特种用水由每立方米6.30元调整为7.00元。
泰安市规定,工厂、宾馆、饭店等生产经营性企业超计划用水不足20%的,其水费按照规定水费标准的2倍征收;超计划用水20%以上不足30%的,按照规定水费标准4倍征收;超计划用水30%以上不足40%的,按照规定水费标准6倍征收;超计划用水40%以上的,按照规定水费标准8倍征收。
虽然如此,泰安市水价相对与我国的其他地区仍属于较低的,低水价我们对于水资源的重视度不够,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直接原因。
水是生命之源,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水资源吧
泰安市区水资源形势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前言
泰安市区地处山东省中部的泰山脚下,山城一体,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城市。建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区工业迅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泰安城市总体规划,到2010年,泰城要配套完善覆盖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将泰城建成区扩大到11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扩大到95万。因此城市用水将会大幅度的增加,污废水排放量也将日益增多。因此,必须认清当前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今后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 泰安市区水资源形势
1.1 水资源概况
泰安市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066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3,相当于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2强,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左右。人均水资源量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m3的严重缺水区域。
泰安市区由于受北部泰山山系对气流的阻挡和抬升作用,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从北部泰山顶的1000㎜以上递减到泰城南部的650㎜左右。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丰、枯水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的降水量约有80℅集中在6~9月份。
1.2 当前水资源面临的形势
1.2.1 需水量不断增加
随着泰安市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2010年、2030年市区需水量将大幅度增加。据分析计算,平水年份需水分别达到21066、27148万m3,如果不规划建设节水、开源等一系列工程,2010年、2030年平水年份将分别缺水3751、9833万m3,缺水率分别为18℅、36℅,枯水年、特枯年份缺水程度更甚。
1.2.2 水资源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据统计,以泰山顶和泰安两个雨量站为例,六十年代泰山顶平均降水量为1129㎜,泰安站平均降水量为736㎜,七十年代泰山顶站平均降水量为1049㎜,泰安站平均降水量为699㎜,八十年代泰山顶站平均降水量为1037㎜,泰安站平均降水量为651㎜,九十年代泰山顶站平均降水量1028毫米,泰安站平均降水量629毫米,似有下降的趋势。
1.2.3 水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水的有效利用程度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泰安市区水的供需矛盾。市区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50%,万元产值综合用水量在120m3以上,近郊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在0.6以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节水器具保有率也不足50%,机关团体用水仍普遍存在着长流水大锅水现象,城市自来水管网漏失率在10%以上。
1.2.4 地下水超采严重,导致水文地质环境恶化
据分析,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市区及周围地区形成了明显的降落漏斗,漏斗区面积已达到100km2以上。由于降落漏斗的形成和岩溶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先后在旧镇、訾家灌庄、旧县、羊娄等地发生地面塌陷70余处,使大量浅机井报废,并加速了深层地下水不同程度的污染。
1.2.5 水污染严重,水质不断恶化
由于市区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近郊区农药、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市区内及靠近市区的河流,基本上都已成为纳污河,不仅破坏了水源,而且污染了环境。据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市区及周围地区各监测河段均为超V类水,18眼监测水井中,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只有6眼,仅占监测井数的33%。
1.2.6 供水价格较低,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运行费征收不到位
泰安市区自来水供水价格经过多年的调整,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水价为3.48元/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2.50元/m3,机关团体用水2.90元/m3,工业用水2.90元/m3,经营服务性用水3.11元/m3,特种用水6.00元/m3。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处于较低水平,地表水和地下水平均征收标准仅为0.50元/m3,污水处理运行费征收标准也偏低,居民生活和机关团体用水为0.55元/m3,工业等用水为0.60元/m3,仅为污水处理成本的2/3左右,而且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运行费的征收还未完全足额到位。
1.2.7 水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泰安市区的水资源管理虽然已由水利部门实施了统一管理,但城市供水、调配、用水、排水、水资源保护及污水处理回用仍处于“多龙管水”的状态,还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水管理体制。市区的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无法真正实现市区水务一体化管理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工程措施
2.1 节约用水
采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和污染大的工业、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淘汰高耗水设备、上调工业用水价格等措施促进工业节水,使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目前的不足50%,至2010年、2030年提高到70%、80%;通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推广节水器具等措施促进生活节水,使节水器具保有率由目前的不足50%,至2010年、2030年提高到90%、100%;通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等措施促进近郊区的农业节水,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60以下提高到0.70、0.80,已确保城市供水水源地的供水量。与现状相比,至2010年、2030年,使城郊区域实现节水量分别达到1550、2750万m3。
2.2 当地新水源开发利用
2.2.1 污水处理回用
通过新(扩)建市区污水处理厂规模和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等措施,使污水处理率到2010年、2030年分别达到70%、90%,污水处理回用率分别达到60%、80%。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回用规划,2010年市区将比现状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量1095万m3,2030年将增加1825万m3。
2.2.2 地表水开发利用
现有水库在考虑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增加的可供水量后,根据泰安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项目的安排,2030年前主要安排新(扩)建黄前水库供水工程、彩山水库供水工程和胜利水库供水工程等。与现状相比,保证率50%时,地表水开源工程增加的总可供水量,2010年为2920万m3,2030年为4745万m3。
2.2.3 地下水开发利用
泰安市区地下水的开采,已接近于饱和开采状态。今后本区域的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有地下水开发潜力的西端口前~邱家店水源地进行适量开发,与彩山水库供水工程联网供水;二是对城区地下水源地进行限制开采;三是对现有旧县水源地进行回灌补源。与现状相比规划至2010年地下水源供水工程增加的可供水量为3130万m3,2030年不在增加。
2.2.4 深度开发雨洪水
按照不同的地面情况,采取不同的雨洪水利用方案,增加市区雨洪水的利用量。与现状相比,市区雨洪水开发利用量,在保证率50%情况下,2010年将增加320万m3,2030年将增加570万m3。
2.3 实施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根据已完成的《山东省南水北调泰安市城市水资源规划》,2010年前泰安市区不需要调引长江水。2030年前,规划建设泰安市南水北调工程,从东平湖引水,市区工业和城市生活需调引长江水5899万m3,此项工程与胜利水库供水工程进行统一调度,优先使用胜利水库供水,在胜利水库供水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再调引长江水。
2.4 实施水资源科学配置与优化调度
强化市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的统一调配,实现水资源的最佳利用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水资源科学配置的原则是:优先利用当地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调引长江水;城市供水从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城乡、工农业统一安排,优化调度;贯彻“优水优用”的原则,优质水要首先满足生活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和农业及环境用水,尽量使用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
2.5 加强水资源保护
为了对水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达到水功能区划水质及水量的要求,必须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保持水的基本平衡;加快城市污水综合处理及回用工程建设;控制排污总量,切实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充分利用地下水回灌补源措施,使地下水水源地的漏斗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最终消失。要搞好以泰城为中心的市区水资源保护规划,并尽快组织实施。
3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市、区两级政府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研究城市水资源问题,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时,切实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重要位置。针对泰城今后一、二十年内仍将出现不同程度缺水的状态,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条件,按照以供定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城乡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3.2 尽快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根据目前各省、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情况和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泰安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尽快实施以泰城为中心的市区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将“多龙管水”改革为“一龙管水”,建立起集中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回用等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方面,实行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3.3 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即实现全社会各行各业对水的高效率利用,加大节水力度,形成全民节水风气,建立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取水和用水两个方面,取水的优化配置即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及调引的长江水等各类水源从全社会的角度优化配置;用水的优化配置即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区别对待,保证重点,在利用上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实现优化配置。
3.4 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
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水价改革要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有利于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要有利于供水企业的正常发展并进入市场。水价要包括水资源费,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国有资源性质,水价要反映水的商品价值,使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水价要包括污水处理费用,促进污水的有效处理和积极回用;要确定不同水体的合理比价关系,促进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水价改革方向要实行优水优价,污水处理回用价低;城市自来水管网达到的区域,自备水源应与自来水同价;地下水要依据超采情况分区定价。通过逐步提高水价,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价体系。
3.5 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有正确导向、全面系统的水资源综合开发治理和管理保护的投入保障机制。要尽快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社会投入为主体,以依法收费为补偿,以利用外资为辅助”的投入模式,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水资源综合开发治理和管理保护投入保障新机制。
3.6 尽快完善水资源管理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为切实保证水资源管理保护有法可依,必须尽快完善水资源管理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按照加强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尽快理顺目前由于水资源管理权限分割所造成的政策法规之间不协调和相抵触部分,修订、完善并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切实建立起适应统一管理、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水法规体系,以增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
结语
随着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二十一世纪的战争很可能源于对水的争夺”,这并非危言耸听。要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探索治水、兴水、节水、保护水、优化资源配置等诸方面的问题,构思好资源水利这篇大文章,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有限的水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② 如何更好开发韩江发挥丰富水资源的优势

东江侧重加快实施分水步伐和进程。保护和稳定东江优质水资源,维持流域内水资源供需与生态平衡;充分发

挥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大骨干水库防洪、供水作用,研究建立统一管理机制和推进东江三角洲抗咸拒潮闸坝工程前期工作;建设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编制东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计划,准备实施东江流域今冬明春枯水期水量调度研究编制东江流域三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方案,编制东江特殊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研究制订东江流域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等加快实施东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具体细节;实行流域内江河与水库水资源联合调配;有效解决流域内应迁未迁移民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恢复水库的蓄水设计水位,调蓄水资源供应量。
西江突出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西江水源地保护和建设,加快开展西江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研究,统筹研究和实施西江跨地区调水、海湾蓄水、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等工程性及非工程性措施,提高西江水资源利用率;编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供水水源工程等专项规划,调整优化西江水源地和供水、排水布局,实施联网供水,逐步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枯水期咸潮上溯引发的水质性缺水等问题。
北江注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开发建设北江上游的乐昌峡、湾头以及北江干流的清远、横岗等水利枢纽工程,充分发挥工程的供水、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功能;通过改建、扩建、适当新建蓄水、取水以及集雨工程,切实改善韶关、清远等市石灰岩地区人畜饮水以及农业灌溉用水条件。
韩江致力完善流域供水体系。韩江除了抓紧酝酿分水方案之外,将加大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遏制部分地区水质恶化趋势,解决汕头、潮州、揭阳等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建设韩江下游地区供水工程,改变南澳岛等地水源性缺水状况;加大对流域灌区工程的改造力度,加快开展潮州供水枢纽及其配套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高陂等水利枢纽前期工作。

③ 水资源开发利用

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1 供水工程现状

蓄水工程:截至2000年桂林市区已建成水库10处,总库容1248.4×104m3,兴利库容825×104m3,其中有小(一)型水库三座(白竹境水库、五龙水库和官庄水库),总库容1106×104m3,小(二)型水库两处,总库容109.2×104m3。蓄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7455×104亩,设计年供水能力1445×104m3,实际供水量1225×104m3

引水工程:截至2000年桂林市区引水工程10处,引水流量6.9m3/s,主要为青狮潭水库东、西干渠引水,共7处,引水流量4.8m3/s;三座引水坝(伍仙坝、黄金水坎和冠岩坝),引水流量2.1m3/s,设计年供水能力5901×104m3,实际供水量5654×104m3

提水工程:提水灌溉工程247处,装机容量4261kW,设计年供水能力4908×104m3,实际供水量3096×104m3;工业、生活供水工程主要为自来水和自备水源,设计年供水量20258×104m3,实际供水量15368×104m3

地下供水工程主要是城市自备地下水井。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区地下水供水能力基本稳定在15×104m3/d,5500×104m3/a。

2.3.1.2 现状年用水水平

2000年桂林市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5854×104m3,农村生活用水量736×104m3,合计生活用水量6590×104m3

市区工业用水主要以低耗水工业主为,如通讯、制药、橡胶、机电等,相对地,食品行业、机械、无线电等企业耗水量较大。按万元产值耗水量计算,2000年桂林市区工业用水量为10944×104m3

市区农业用水量7986×104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7149×104m3,牲畜用水202×104m3,林渔业用水量635×104m3

2000年桂林市区用水量统计结果见表2.2。

表2.2 2000年桂林市区用水量统计

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9、10]。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保护的首要原则是生态需水必须优先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不至于进一步退化。因此,生态环境需水估算问题就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依据的重要基础。就桂林而言,生态环境需水主要是为保证漓江枯水期的最小流量,防治河道污染和旅游景观恶化,保护桂林生态环境等所需要的水量。每年秋冬季节是漓江的枯水期,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干旱缺水,枯水期多年平均最枯流量为10.8m3/s,实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3.8m3/s。为了维持河流枯水季生态基流及水质污染稀释自净需水量,根据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的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11]。据1986~1995年漓江实测最枯月平均流量,可知漓江最小流量应维持在25.5m3/s以上。同时,为了满足旅游通航的最基本要求,需要达到30.0m3/s,需水量94608×104m3/a。据统计,漓江市区段流量低于30.0m3/s的年平均天数为45d,平均流量15.1m3/s,则需用水5793×104m3,才能达到最基本要求。

2.3.2 需水预测

2.3.2.1 生活需水预测

生活需水包括城镇生活需水和农村生活需水。

城镇生活需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城镇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及居民用水水平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其增长速度是比较有规律的,因而可以用综合分析定额法推求未来需水量。此方法考虑的因素是用水人口和综合用水定额。

农村生活需水按照水利部最新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2002年8月制定)的规定,为了保持与产值计算统一口径,农村牲畜用水列入农业部门用水,故预测农村生活需水量时,只预测不同水平年农村人口需水量。

据《广西桂林市(计划区)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和《桂林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桂林市城镇和农村综合用水定额,拟定桂林市区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城镇、农村生活用水定额见表2.3。

表2.3 桂林市区2005~2020年城镇和农村生活需水总量预测结果

2.3.2.2 工业需水预测

工业需水一般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桂林市区的工业主要有机械、电子电器、橡胶、医药、食品、建材、轻纺、化工等,多以低耗水的工业为主。

工业需水预测涉及的因素较多,直接的因素有万元产值需水量、水的重复利用率、节水工艺设备及水的价格等。在进行工业需水预测时,依照万元产值用水量和工业总产值进行预测。

据《广西桂林市(计划区)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和《桂林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桂林市工业用水定额预测值,经计算得出桂林市区各水平年工业需水预测值(表2.4)。

表2.4 桂林市区2005~2020年工业需水量预测结果表

2.3.2.3 农业需水预测

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桂林市区农业需水主要以农田灌溉需水为主。

农田灌溉需水。《广西桂林市(计划区)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中水稻灌溉定额采用青狮潭灌区灌溉定额,旱作物灌溉定额参照1996年广西区水利电力厅提供的用水定额参考值,结合桂林实际情况,提出降水保证率为95%情况下(中干旱年份)的灌溉定额(表2.5)。

表2.5 桂林市区2005~2020年农田灌溉需水量预测结果

牲畜用水量的预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畜牧业的产值和万元产值用水量计算;另一种就是常见的定额法,按照牲畜数量和用水定额来确定。为与前述方法保持一致,依然采用定额法计算,各水平年预测结果见表2.6。

表2.6 桂林市区2005~2020年牲畜需水量预测结果

林(主要指经济林)、渔业在今后20年内,基本保持现有发展水平,需水量基本维持在635×104m3

农业需水总量即为农田灌溉需水量与林牧渔业需水量总和,2005年、2010年、2020年农业需水量见图2.4。

图2.4 桂林市区耕地面积和农业需水量预测

2.3.2.4 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桂林市区第三产业产值已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和支柱,同时,第三产业用水量也势必会增加,成为不可轻视的用水部门。根据新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要把第三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用水部门进行预测。利用综合分析定额法,依据不同水平年的第三产业产值和万元产值用水定额,预测第三产业需水量。

据《广西桂林市(计划区)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和《桂林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桂林市第三产业用水定额预测值得出桂林市区各水平年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值(表2.7)。

表2.7 桂林市区2005~2020年第三产业需水量预测结果

2.3.2.5 生态需水预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镇用水(市镇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均由自来水公司和自备水源解决)增加,将增加抽取漓江的水量,致使漓江流量减少。2000年自来水公司和自备地表水水源日供水量50.7×104m3,相当于漓江5.9m3/s的流量;初步预测,到2005年日供水量60.5×104m3,相当于漓江7.0m3/s 的流量,增加1.1m3/s的流量,生态用水6221×104m3;2010年日供水量70.5×104m3,相当于漓江8.2m3/s的流量,增加1.2m3/s的流量,生态用水6687×104m3;2020年日供水量75.5×104m3,相当于漓江8.7m3/s的流量,增加0.5m3/s的流量,生态用水6882×104m3

2.3.2.6 总需水预测

以2000年为基准年,根据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目标,按多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不同水平年的需水量,预测结果见图2.5和图2.6。

图2.5 桂林市区2005~2020年需水预测

2.3.3 供水预测

2.3.3.1 地表水供水预测

2000年桂林市区内供水工程有蓄水工程10座,总库容1248.4×104m3,设计可供水量为1455×104m3,现状年供水量1225×104m3;引水工程10处,引水流量6.9m3/s,设计可供水量为5901×104m3,现状年供水量5654×104m3;提水灌溉工程247处,装机容量4261kW,设计可供水量为4908×104m3,现状年供水量3096×104m3

规划续建扩建、挖潜配套水源工程,年可供水量为968×104m3;规划新建工程雁山区放胆里水库,总库容180×104m3,年可供水量为202×104m3

图2.6 桂林市区各需水量比例变化预测

自来水厂3处,装机容量10526kW,设计流量4.11m3/s,设计供水能力12958×104m3,日可供水量为35.50×104m3。规划新建琴潭水厂,2005年日可供水量10×104t,2010年日可供水量15×104t,2020年日可供水量20×104t;新建城北水厂,2010年日可供水量15×104t,2020年日可供水量20×104t。

自备水源(包括地下水)逐年减少使用,由供水量29.5×104t/d依次减少至2005年25×104t/d、2010年20×104t/d、2020年15×104t/d。

2.3.3.2 地下水供水预测

市区地下水天然资源十分丰富(表2.8),总补给量达4.1×108m3/a,补给强度一般在(65~87)×104m3/(a·km2),平均补给强度为73×104m3/(a·km2)。在天然资源中,以降雨入渗补给为主,占总补给量的83%,其次是稻田回归入渗补给和渠道渗漏补给,分别占总补给量的5.5%和4.8%。

表2.8 桂林市区地下水天然资源

市区地下水开采资源总计2.12×108m3/a,开采强度在(31.29~40.35)×104m3/(a·km2),平均开采强度37.48×104m3/(a·km2)。可见市区地下水开采资源小于天然补给资源,开采资源占补给资源的51.2%,补给保证程度较高。

市区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2000年开采量为5215×104m3/a,仅占开采量的24.6%,有较大的开发前景。但是由于岩溶水的开采易引起岩溶塌陷,不宜增大开采量,应保持15×104m3/d的开采量。

2.3.3.3 旅游通航补水预测

漓江在枯水季节时,河床主航道的水深、宽度和曲率半径都满足不了现有旅游航船,影响了漓江旅游。为了拥有较好的航运条件,保证顺利通航,要求河道流量不低于30m3/s。

桂林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坚持不懈地开展漓江补水。青狮潭水库作为漓江一期补水工程于1989年起实现漓江补水,使漓江枯水期流量达到30m3/s,至2000年补水水量平均为12400×104m3/a。

目前,已启动第二期补水工程,包括:在灵川大圩潮田河上游新建的思安江水库,设计库容9420×104m3,年补水量7776×104m3,补水保证率95%,补水流量10m3/s时可补水150d,补水路途28km,补水由大圩汇入漓江;在兴安漠川河已建成的五里峡水库,每年可向漓江补水7470×104m3,经南干渠向漓江支流灵河上游补水,补水路途105km,补水由榕江镇汇入漓江,补水流量5m3/s;新建兴安小榕江拦河坝、引水渠及8km长隧道,将小榕江水引入青狮潭水库进行调蓄后向漓江补水。在近期(2005年)满足城市供水60×104m3/d、灌区灌溉用水、下游防洪蓄水要求的前提下,可向漓江补水14974×104m3/a(以出库断面计),补水目标由30m3/s提高到35m3/s。共可实现向漓江补水31864×104m3/a,补水目标流量加第一期30m3/s,凑补至50m3/s。

2010年前将实施第三期补水,其项目为斧子口水库补水9200×104m3,川江水库补水4200×104m3,补水流量合计15m3/s。漓江流量将凑补至65m3/s,到2010年向漓江补水量为45264×104m3

2020年底水库补水15604×104m3,补水保证率95%,补水流量12m3/s,漓江流量将凑补至77m3/s。

桂林市区2005~2020年供水预测见表2.9。

表2.9 桂林市区2005~2020年供水预测表(单位:104m3

2.3.3.4 水资源供需平衡态势分析

对应着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基本情景,桂林市区2005~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见表2.10。可以看出,随着市区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果仅靠现有技术向漓江取水和利用地下水,在2020年将出现缺水现象,表现在市镇用水紧张上缺水2055×104m3,2020年以后的缺水量将进一步加大,届时水资源将严重制约桂林市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缺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供水工程不配套、不完善,实际供水能力达不到设计供水能力;蓄水工程较少,调节能力较低,引水工程又无调节能力,丰水期水不能蓄存起来而白白流走,枯水期则河流来水量小,用水得不到满足。

表2.10 桂林市区2005~2020年供需平衡分析表(单位:104m3

④ 水资源的开发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关系紧密.
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注意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因为地质结构和地貌容易引起的污染和破坏..要遵循开发利用与保护还原并举...
呵呵 学的都忘拉 记不住拉

⑤ 怎样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节约用水的宣传片是不是在愚人?
宣传片说地球上的水被人们用了就没有了,叫人们节约用水,不然河流地球就会变干旱。但水到哪里去了?根据物质守恒定理,人们不管怎样用水,用多少水,经过各种循环后(自然循环和人工循环),水还是在地球上,还是那么多。 当然,我说的是“水不是用了就没有了,河流和地球不会因人们用水而变干旱”,并不是说“水被污染了还能喝,地球环境被破坏了还能居住”。不过即使水被污染了,但生活用水污染不大,能自然循环净化,污染水和破坏环境的都是大工业和化工行业,被污染了的水可以净化处理后再排出,海水可以通过人工净(淡)化,只是用水成本高了。自来水是高利润的垄断行业,越用得多赚钱越多,从二十年前的两毛钱一吨升到现在的三块钱一吨不也是一样那么多人用吗?即使明天升到六块钱一吨 人们不也一样要用吗?商品饮用水1-5元/500毫升人们不也是在接受吗?浪费(多用)的水是没有污染的,即使每天打开自家水龙喉放掉一百吨水或买一百瓶商品饮用水倒掉,浪费的也是自家的钱,水依然流在地球上,淡水还是淡水,还是那么多。
谁敢说地球到哪年没水喝?地球绝对不会有那一天。地球最大的资源就是水。航空母舰长期在大海航行,但不会从岸上带大量淡水出航,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的每日净化淡水量足够半个纽约市的日耗水量。 现在经济社会什么都离不开钱,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量着自己的能力花钱,多钱的多花,少钱的少花,节约是对花不起钱的人来说的。花钱是对社会做贡献,花钱能繁荣经济,增加就业,再生财富。节约并不是永远对的,就象现在经济衰退,政策也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不要以消耗资源做借口,资源是给人们用的,不单是水,人们用的看的穿的吃的喝的住的玩的都要消耗资源,几元钱让人吃饱一餐,几百几千几万元也是吃饱一餐,一百多元可以租个房间来住,几百万几千万的楼宇也是住人,几万元一辆小车几百万也是一辆小车,几十元买一套衣服,几百万元也是买一套衣服,难道我们说高消费的人浪费吗?不是。他们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多就业职位,增加了国家税收,他们是在推动社会进步。要保护水资源要从解决污染问题着手而不是从节约用水着手,千百万居民一点一滴节约一个月的水都不够一间大型钢厂一天的用水量,所以节约用水是不能保护水资源的的。人们是在回避污染问题。说淡水用过后会变咸更是无知,因为地球本无淡水,淡水是由(大洋的)咸水蒸发的水精气形成的霜雪雨露冰而来,霜雪雨露冰和空气中水精气是不咸的 ,只要有霜雪雨露冰和空气中水精气就会有淡水,霜雪雨露冰和空气中水精气是永远有的。淡水(包括地下淡水)的主要来源是雨水和融化的冰(雹)雪,我国的年均降水量有600毫米,算有300毫米被地表吸收和蒸发了,还有300毫米流入江河湖海,我国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每年上天给我国的人均淡水有:9600000000000*0.3/1300000000=2215立方米,这些水循环再用可用量可翻几倍到几十倍或更多,所以我国并不缺水。
“滔滔江水滚滚东去”,“百川归大海”,“大江一去不复返”,这些话大家都听多了,这说明水是永远流动的,不会停下来留给人们用的,你用与不用,汹涌的河水也会一刻不停地流入大海。每年的洪水期,各条河流巨量的水流入大海难道说人们把水浪费了吗?那时人们还祈求水来少些。某些干旱的地区自古就是,与用水无关,何况宇宙在运动地球在运动,某些多水的地区会变干旱,某些干旱的地区会变成泽国,就象黄河断流,海平面上升,四川掩塞湖一样,此乃易理。要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方法是南水北调东水西输和在干旱地区多建大型水库。那些鼓吹水用了就没有的人不是无知就是为了提升水价而愚人。

⑥ 水资源开发的条件

你说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吗?如果单纯是水资源那就是要考虑建水库的地形,口袋地形最合适,因为建坝省工省料,库容也大.水库最好在河流上游,远离污染,还要考虑水库建成后淹没地区的移民等问题.如果是建水电站,那还要考虑水流量和地势落差等因素.

⑦ 怎样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财富,它水质好,供给稳定,在地下渗流、贮藏,有多年丰歉调节的作用,还有取用处理成本低的特点,然而在无控制地开采地下水过程中,超采地下水所导致的多种人为灾害同时产生。在节水工作被提升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时,如何解决超采地下水的问题也被重视起来。
最近,记者采访了城市建设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宋序彤,他认为,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地下水从来就是城镇供水优先考虑的水源。这是由于地下水自身形成、贮存和循环特征所决定的。宋序彤提供了如下一组欧洲国家多年取用地下水用于供水的资料。
表中数据表明,这些国家常年取用地下水作供水水源,在供水中所占的比例都在一半以上。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多年稳定地取用地下水,关键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到采补平衡。许多国家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地下水的回灌补给。如德国建立了许多雨水集中人工回灌补给和天然渗流补给的设施,同时立法要求,对一些新的大型建设项目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对雨水进行贮存、再利用、回灌或通过绿地渗流补给地下水,保证在相应频率暴雨出现时,不向外径流排放雨水。对排放雨水征收高额雨水排放费。为不破坏地下水原有渗流徊路,德国在大体量深基础的建筑物基础中还埋设必要的管道,保证地下水的畅流。瑞士苏黎世采用工程设施将大量河水经处理后,通过回灌井补给地下水,再在地下水渗流下游地区取用地下水;美国采用反渗透法处理后的脱盐水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等。
我国的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和陕西等省、区也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的供水设施能力占总供水能力的比例分别为73.8%、63.9%、70.0%、52.5%和53.8%,然而近年来可取到的地下水量却在逐年衰减。这是由于在城镇生产和建设活动中,一方面建设了大量混凝土建筑和不透水铺装地面和路面,破坏了原有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使得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大面积漏斗。许多大、中城市还出现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质灾害。
宋序彤认为在开发利用地下水方面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首先还是认识上的差距。目前我们的认识主要还是多立足于控制开采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幅度,防止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上,还没有把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作为是对一种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自然循环过程的参与,必须精心对待的高度来认识。在立法和管理上还是多注重用行政手段限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多年来开发利用地下水须交纳的水资源费始终远低于使用自来水的费用,事实上价格机制始终保持着对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引导;在鼓励对地下水补给和保证地下水循环过程不受破坏的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还很不到位。这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
全社会都应该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简单地限制使用地下水,而是应该科学的取用。如果按照客观规律取用地下水,我们不仅能保持地下水的自然循环,同时还能使地下水成为我们稳定的供水水源,并且,还应该将其列为供水水源的优先考虑之列。

⑧ 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 减少污水的排放,运用保护水体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的用水量越来越多,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水体的污染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人类生存环境周边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那么只能实施远距离取水的计划,这样给生活和生产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污水的排放。
2 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农业用水约占用了全球淡水资源的70%。联合国预计,在未来20年内,世界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农作物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费,农业节水尤为重要,应该根据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这一规律,把各种农作物进行优化配置,使产量和用水量达到最佳,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并大力推广优化技术与计算机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应重视发展高科技节水技术。
在全球水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合理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而合理用水的关键在于管理。
首先是强调水资源的公共性。鉴于水具有流动性、多功能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海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性等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强调水资源的公共性。强调水的公有性的实质,是为了消除各种以牺牲更大的社会利益为代价,追求狭义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协调水资源利用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持水利共享、水害共当的原则。
其次是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世界各国大多都强调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第13次自然资源委员会资料,在22个成员国中,已有13个国家设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机构,另有6个国家正在筹建这种机构。从各国实践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工农业用水和城乡用水等各个方面,并通过立法予以明确的规定。
最后是实行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制度。世界各国大多以用水许可制度和水权等级制度为切入点,规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并对用水量进行管理。各国实施的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制度,通常包括下列内容:实施水权登记和用水许可的程序、范围;许可用水的条件、期限,用水权的等级及用水权丧失、废止或转让的规定,以及有关奖励和处罚的原则等。
3 科学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坚持人水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人水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也要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注重节水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需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形成“人水和谐”的社会风尚,就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地上水置换地下水。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用损害水资源环境来换取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增长。
其次是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节约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要求。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起“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就不可能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思想。要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力度去抓水资源保护,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树立水资源忧患意识,绝不能以牺牲水资源、严重破坏水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性的经济繁荣。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抓好管理保护,切实处理好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
最后是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重要的水利工作方针,也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根本方法。必须坚持地表水地下水统筹,水量水质共管,水体水域兼顾,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首先要考虑本地区水的利用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使其依靠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能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同时,在用水秩序上应以人为本,先生活后生产。通过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保证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要加快改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并举,节水与防污并重,建立完善用水节水保护水的责任目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要不断破除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障碍推进水资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⑨ 开发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水资源开发,物理方面 可利用其动能进行发电,和冲洗,化学方面 电解水、冷却剂、这个太多了

⑩ 如何开发水资源

uifhdhfd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