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辽宁有多少个自然资源
扩展阅读
钻石形状怎么用文档画 2025-02-13 11:37:36
买上官婉儿要多少钻石 2025-02-13 11:18:58
如何用微波炉做钻石 2025-02-13 11:18:58

辽宁有多少个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23:49

⑴ 辽宁海城市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怎样的

海城处于辽东半岛与内陆的连接点上,东接边城丹东,南邻港口城市营口和大连,西依油城盘锦,北靠钢都鞍山和省会沈阳。海城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下游之左岸,辽东半岛之北端。地处东经122°18′~ 123°08′,北纬40°29′~ 41°11′之间。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全境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2013年)。

⑵ 关于辽宁省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辽。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省会沈阳。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钢都鞍山、大庆油田全国闻名。工业门类齐全,主要有冶金、机械、石化、电子等。主要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铁岭、丹东、锦州、盘锦、营口等。农业主产大豆、玉米、水稻、棉花、油料等。辽宁是着名的柞蚕、苹果产地和海洋渔业生产区。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沈阳故宫、清代三陵、辽阳壁画墓群、鞍山千山、汤岗子温泉、义县奉国寺、凤凰山、本溪水洞等。辽宁境内有京哈、沈大等20多条铁路线。

地理概况

辽宁省南临渤海、黄海。隔鸭绿江与朝鲜为邻,东南隔海与日本相望,东、北、西三面与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接壤,靠近俄罗斯,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要地。辽宁省陆地面积占中国领土的1.5%。全省分为辽河平原、辽东丘陵(包括长白山延续部分及其余脉千山)、辽西丘陵(包括医巫间山、努鲁儿虎山等)三个地带。境内有辽河、鸭绿江(中朝界河)、大凌河、太子河、浑河、绕阳河等河流,还有海拔708米的千山(全称千朵莲花山)。辽宁省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千米。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岸线全长2178千米,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千米,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

气候特点

辽宁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均温-18—-5℃,7月均温22~26℃。无霜期125~215天,日均温10℃以上,活动积温2700~3700℃,年降水量440~1130毫米,是东北地区光照最多、热量最富、降水最丰的省份。

自然资源

辽宁省已发现有益矿种110种,占全国的67%。现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69种,其中铁矿、磷镁矿、金刚石、硼矿、滑石、玉石、石油、天然气、锰矿等2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7名。辽宁的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现有森林大都是茂密的天然次生林,草原、灌木丛、芦苇、谷地、沼泽等相互交替,植被类型较多。如此复杂的生态环境正是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的良好条件,各种陆栖脊椎动物达500多种。

交通运输

辽宁省现有公路里程9万多千米,以沈阳、铁岭、法库、锦州、朝阳、阜新等地为中心,联系全省各市县乡镇。国道有10条。铁路里程约4200千米,铁路运输量占货运总量的70%以上。辽宁内河航运里程750千米,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等五个港口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其中大连港吞吐量居全国第七位。航空方面,沈阳、大连、鞍山、锦州、丹东、朝阳等六个机场与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

经济概况

辽宁省工业、农业、交通也都很发达。主要工业有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造纸、建材、纺织等,为国家重工业基地。辽宁省农牧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大豆、棉花、油料、烟草。瓦房店、绥中、盖州是国家苹果生产基地,岫岩、开原是国家山楂优质产品基地。沿海渔场资源丰富。

文化习俗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壮、苗、土家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70万,占全省的16%。

省会:沈阳

沈阳市为辽宁省省会,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交通中心、通讯枢纽及物资集散地,为中国重工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和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沈阳市位于辽河平原中部,人口698万。市府驻沈河区。辖和平、大东、皇姑等9区和辽中、康平、法库3县,代管新民市。以重工业、机械制造业为主,工业有机电、医药、汽车、石化等类。沈阳农业主产稻谷、玉米,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产区。沈阳还是联系东北三省和关内的交通枢纽。

“北方明珠”:大连

“大连”这个名字源于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对,是扼守京津的门户;北面背依东北大陆。腹地辽阔。堪称东北之窗。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大连是半岛城市,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素有北方明珠之美誉。大连自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的苹果、黄桃、樱桃葡萄等水果和鲜美可口的鲍鱼、对虾、海参扇贝、螃蟹等海珍品远销海外。

千山

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有东北明珠之称。千山又名千华山、积翠山、千朵莲花山,是长白山辽东支脉主峰,海拔708米。千山群峰拔地,万笏朝天,“无松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处不幽”,是全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两代皇帝当年居住的宫殿。占地约6万平方米,有房屋300余间。组成院落数十个。沈阳故宫分中、东、西三路:中路的主体建筑是崇政殿,又称正殿。俗称金銮殿,院落包括三进,南有大清门,北有清宁宫。大政殿是东路建筑的主体。又叫八角殿。大殿八角即是八旗的象征。大政殿周围还有被称为十王亭的十座方亭。文溯阁是西路的主体建筑。由前部分的戏台、嘉荫堂和后部分的仰熙斋构成。

蛇岛

位于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面渤海之中的小岛。又名小龙山岛。岛上有黑眉蝮蛇1.3万余条,而且只有这一种蛇,属剧毒蛇。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这里食物充足,各种昆虫、鼠类及每年迁徙在此停歇的多种候鸟,给蝮蛇提供了丰富的佳肴。岛上蝮蛇所产生的蛇毒是治疗各种神经肌肉、血液循环等疾病的宝贵药用资源。

旅顺口

旅顺口是大连市最大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244.22平方千米,包括8个景区、72个景点,一年四季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滨的海岸线曲折,沙滩平缓,是进行海水沐浴的极佳场所,山、海、湾、滩、岛紧密相连,鸟岛、蛇岛、老铁山鸟栈和黄、渤海天然分界线等自然奇景堪为世界奇观;而且新石器时期遗址、汉代牧羊城、唐代鸿胪井和近代战争遗迹等人文景观也颇为丰富。以黑石礁上的石林、白云山上的莲花状地质景观构造等最具特色。

辽阳壁画墓群

辽阳壁画墓群是我国东汉和魏晋时代的墓室壁画群。主要分布于今辽宁省辽阳市北郊的太子河两岸。1961年国务院将这些壁画墓定名为“辽阳汉壁画墓群”。辽阳墓室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生活为主,突出家居宴乐和车马出行等场面。构图比较严谨,形象颇为生动。还注意到了比例和透视关系。这些汉墓壁画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汉代墓室壁画,它通过反映当时地方政权显贵的生活,展现了当时东北地区的面貌。

笔架山

笔架山与葫芦岛隔海相望,海拔100余米。总面积8平方千米。山门上刻着“光耀家国”四个大字。悬崖峭壁的笔架山上有许多道教庙宇。神路又称天桥,是因潮汐冲击而成的一条卵石小路,长约1600米。宽约9米。连接着海岸和笔架山。神路潮涨隐,潮落现,像一条蜿蜒的蛟龙隐现在大海之中,神奇绝妙,堪称笔架山一绝。此外,石猴泅渡、仙女造桥、龟出海等景观也甚为壮观。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又称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地下大型暗河岩溶洞穴。洞内各种溶岩景观千姿百态,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⑶ 东北平原有哪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和石油资源是东北平原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

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东部、北部以自然肥力较高的黑土为主,西部主要是黑钙土和草甸土,南部辽河平原分布有草甸土一潮土。境内大部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较丰富,宜于引灌,据统计,尚有宜农荒地SJX)多万亩,草原刁茄多万公顷,草山草坡213万公顷,农牧业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石油是东北平原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平原北部在中生代晚侏罗纪时已初步形成拗陷盆地,白坚纪进人大发展时期,湖泊及河流相沉积厚达6仪旧米,后因盆地抬升缩小,新生代沉积厚度约15(X)米,巨厚的沉积物,为石油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研究,松辽盆地总生油量可达8(X)、以刀亿吨,按ro%的聚集系数计,总聚集量约80~叩亿吨,天然气储量前景可在2《XX)亿立方米以上。除大庆油田外,还有吉林油田、辽河油田。辽河油田所在的辽河平原也是沉降带,它的下游,新生代沉积厚度超过2《IX)米,具有良好的生油环境。

粮食基地

松嫩平原是东北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耕地面积大(1130×104hm2)占东北区耕地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农村人口人均耕地0.45hm2,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约占83%,土壤自然肥力高。中温带半湿润气候适宜于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和中、早熟的喜温作物生长。作物以玉米为主,产量占东北区玉米总产量的64%左右,其次为水稻、小麦和大豆,产量分别占东北区水稻、小麦和大豆总产量的23%、25%和32%。松嫩平原也是甜菜、奶类的生产区,产量分别占东北区的64%、58%。可见松嫩平原是东北区的农业重要基地,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1]。

松嫩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120~250m。黄土状物质构成的台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切割,地表略有起伏。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白城间的三角形以内地区,现在仍在沉降中,构成了向心水系。由于排水不畅,地面有不同程度的沼泽化。

平原边缘由于近期隆起,形成一系列台地。东部山前台地,地表微波状起伏,海拔240~300m。台地表面上部为黄土状亚粘土物质,下部为沙砾层。这里年降水量500×700mm,地带性植被是森林草原,是着名的黑土带,开发历史较久,是重要的商品粮、经济作物产区,具有农业综合发展的条件。但这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部分地区涝害严重。哈尔滨、长春等大城市水与大气污染,以及松花江污染是国土整治的重点。应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对松花江及其支流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水利建设,抗洪排涝。

松嫩冲积湖积平原,经风力侵蚀与堆积作用,形成了浅岗地与封闭的浅碟形凹平地交错的地表形态。虽有松嫩水系流过,但支流甚少,地表水多汇集于众多的凹平地内,形成碱水泡沼。实际上,它具有内陆型平原性质。湿地、沼泽、湖泡众多,河曲发达是地貌上重要特征。

松嫩平原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土地生产率不高,土地利用不够合理。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程中又忽视治理、保护措施,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松嫩平原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春旱频率高,伏旱、秋涝在有些年份亦较严重,低温冷害频繁。水资源虽较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有效灌溉面积不足耕地的15%,抗灾能力低,受旱、涝影响,粮食产量波动在20%~30%左右。本区自北向南≥10℃积温大多在2000~3200℃之间,气温的年较差大,本区农作物栽培又以对低温较敏感的玉米为主,而且近年将中晚熟品种盲目向北扩展,每遇低温年份,常遭到严重低温冷害而减产。

低温冷害,一般是指气温在0℃以上,在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育期,低于作物所需要的临界温度而造成严重减产。低温冷害年,农作物平均减产约13%~35%。东北的低温冷害,可分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类型,有的年份两种类型兼有,可称混合型。延迟型冷害,主要是生育期气温较低,使作物抽穗期推迟和灌浆缓慢,以至秋霜前不能成熟,粒重降低,空批率大,成熟度低。障碍型冷害,是在作物孕穗、开花期遇到短期连续几天的低温,危害花器官,造成空粒大增,引起减产。研究表明,只有水稻和高粱存在障碍型冷害。而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则是延迟型冷害。冷害年作物减产,除了温度的直接影响外,还因气温低,限制光能资源的利用,间接影响产量。冷害的分布,有从南向北递增的趋势。严重的冷害频率在10%~20%之间。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但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就会大大减少损失。按各地气温条件合理布局作物及其品种,是战胜冷害的战略性措施。分析近几十年来冷害减产的情况表明,其原因之一是作物品种布局不合理,生育期较长的偏晚熟品种越区种植。应开展作物区划和作物品种区划的研究,做到适地适种,采取增肥改土、选育、推广早熟耐低温的高产品种,适时早种,改革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松嫩平原在东北区农业开发历史较早,外延开发的潜力已不大:今后主攻方向是深度开发,提高单产。目前粮食单产不够高主要是由于农田投入不足,耕作管理粗放。本区土壤的自然肥力较高,但长期以来只用不养,地力下降。黑土带土壤侵蚀较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低。化肥施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家肥施用量更少,不施肥的白茬下种田约占全区耕地的1/3,成为低产的主要原因。东部山前台地,年侵蚀模数约为6000t/km2,黑土层越来越薄,水土流失对商品粮基地建设影响很大,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理。

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出发,坚持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生态结构。今后松嫩平原农业的发展,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⑷ 辽宁的环境适合什么植物生长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地处北半球暖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不可思议的是,大连一个地方生长着十多种亚热带植物。这是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区域小气候造就了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

记者从大连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74.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该地区天然赤松-栎林顶部植物群落生长稳定,生长良好,是目前亚洲现存最大的群落。

记者从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我市目前有12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成山头海岸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长海海洋珍贵生物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连小黑山水源保护生态功能市级自然保护区、大连老皮岛-玉皇顶海洋生态市级自然保护区、大连海王九岛海洋景观市级自然保护区、大连三山岛海洋宝藏资源增殖市级自然保护区、大连长山群岛海洋珍贵生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大连石城乡黑脸琵

⑸ 辽宁省朝阳市自然资源的矿产资源

朝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品种比较齐全,现已了现各类有益矿产53种,矿产地830多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6种。有些矿种如金、钼、锰、磷、石灰石、膨润土、硅石、珍珠岩、粘土、含钾岩石等为省内优势矿种;硅灰石、紫砂、镍为境内首次发现;铁、煤、油页岩、白云岩、沸石、萤石、玄武岩、辉绿岩、花岗岩等在省内占有主要位置。此外,尚有许多矿种如铜、铬、钨、银、铅、锌、铂、钯、石棉、泥炭、理石、地下热水、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