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据图书馆官网2015年9月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藏中外文献54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尤具特色。建筑面积总计1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学术活动室、报告厅、展览厅等空间。
馆藏文献达到5095万册(件),以历史文献最具特色,包括古籍170万册(件),碑帖拓片15万件,名人手札约10万件。古籍中包括善本2.5万余种,17万册,其中宋元刻本300余种,唐、五代以前写经224余种。在专类收藏方面,有1949年以前编纂的历代地方志约5400种、家谱1.8万余种(342个姓氏),朱卷(包括会试卷、乡试卷及贡卷)8000余种。在这些珍贵的馆藏中,有国家一级文物700种,二级文物1300种。最早的藏品《维摩诘经》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中国名人手稿馆还收藏了清末以来的文化名人信函、日记、题词、图片、珍稀文献等5万多件,其中巴金等文化名人的手稿正被逐步数字化。 1、中文报纸:1508种,现报1235种(一楼4108中文报纸阅览室)。
2、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二楼3202中文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和三楼3302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2420050册(二楼4202中文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和三楼4302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4、中文古籍线装书:共约1700000余册。其中善本25000种170000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另有5400余种90000余册地方志,8000余种10000余册清代朱卷等。 (二楼1210古籍阅览室)。
5、碑帖:共约150000件,其中善本2182种3142册,列入国家等级藏品的宋拓本44种。另发现善本近百种。
6、中国家谱:共约12000余种近100000册。其涉及22个省市、329个姓氏。 (二楼1213家谱阅览室)
7、旧平装图书:已编目的有140000种330000册,其中全国孤本28000余种,尚待编目的有510000册。(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8、近现代报纸:共有1850种,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种报纸3543种,其中上海地区的外文报纸92种。(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9、近现代杂志:已编目的1868;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类杂志共约18733种350000册 (书目数据19530条)。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文学类期刊如《瀛环琐记》等、画报类刊物如《瀛环画报》等、社会科学类期刊如《东方杂志》等均收藏齐全。(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
10、旧外文图书:共有1949年12月底前出版的外文图书500000余册。文种涉及拉丁、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德等10多种。另有颇具特色的旧日文图书80000余册。
11、地图:共约近万种14000余幅。其中不乏孤本与珍品,如1855年英租界土地规划图,1864年、1865年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图,明末南怀仁亲定的“坤舆全图”等。
12、上海地方文献:有1985年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1429张。(一楼1102上海地方文献阅览室)
13、外文报纸:377种,现报77种。(四楼外文报纸阅览室)
14、外文期刊:19564种,现刊6131种。(四楼外文期刊阅览室)
15、外文图书:561165册(2000年底)。(四楼外文图书及会议录阅览室)
16、数字文献:光盘数据库65种;网络数据库11种。(四楼3402室)17、盲文资料:盲人版中文图书41种,107册;盒式录音带157种(一楼综合阅览室)
18、专利文献:收藏有美、法、英、日、瑞、俄、中、欧洲、世界专利及台湾地区专利29014546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19、技术标准资料:收藏有德、法、英、俄、日、澳、美及部分机构、协会、行业的标准、国际电子协会标准、国际标准、中国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313314件(2000年底) (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20、科技报告:收藏有美国的PB报告、AD报告、NASA报告、DE报告1884570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标准科技报告阅览室)
21、产品样本资料:收藏有产品样本资料11540盒(册)。 (四楼外观设计样本阅览室)
22、音像资料:收藏有音像资料196814盒(张)(2000年底)。 (三楼1315第二视听室 )
23、全国中文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书本:(月刊,分哲社版、科技版),数据收录自中国国内公开发行的8000。多种期刊(含部分港澳台期刊)、200多种报纸,月更新约36000条文章篇名。《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5600000条(2001年底),年更新约500000条 。《国内专业会议篇名数据库》约350000条(2001年底),年新增报道400 个,30000条。 上海图书馆有上海年华、世博信息、抗战图库、联合国资料、留学指南等特色馆藏栏目。
Ⅱ 云南省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新馆馆藏资源极为丰富,现共有260多万册(件)各类文献,其中58万册地方文献、古籍文献和民族文献最具特色,如明嘉靖年间丽江着名文人木公的自刻本《雪山庚子稿》和《雪山始音》、清干隆年间昆明钱南园的手稿《钱氏族谱》、清嘉庆年间的刻本《黑盐井志》、清光绪年间的石印本《云南地志》和刻本《滇南本草》、1903年创刊的云南最早出版的报纸《滇南抄报》等,都是极为珍贵且富于云南地方特色的人类文化遗产;纳西族的《东巴经》、傣族的《贝叶经》、白族的《南诏备考》和包括了彝文、哈尼文等17个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都是独特而稀有的民族文化瑰宝;从唐朝南诏的《护国司南抄》到清朝的《龙藏》等历代写本和刻本佛经,都是收藏系统、价值连城的系列佛教经典善本;在馆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由云南省图书馆编着出版的《云南地方文献概说》、《云南地方志述评》、《历代宦滇督抚生平概略》等专着,填补了云南省地方文献学术研究、阐理立论方面的空白;此外,作为“中国数字图书馆云南分馆”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云南省级分中心,收藏有10万种电子图书,建成了一系列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全文数据库与多媒体数据库,开展了网上联合参考咨询等数字化服务,推动了数字化进程,促进了资源共建共享。 《洪武南藏》又称《初刻南藏》。官版。明太祖敕令雕印。始刻于洪武五年(1372),完成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刻藏地点在南京,版存南京天禧寺。后因寺僧本性纵火,经版与寺院俱毁,所以世间流传极少。全藏约有1600余部,7000余卷。云南图书馆所藏《洪武南藏》848册。
《大华严方广普贤灭罪称赞佛名宝忏》 三卷,元释自周缀集。是书前镌图二页,图画不仅绘有天上,还通过画面展现了人间,画中有孔雀、碧凤,突出反映了云南边疆民族特色。左题“南无释迦佛会”右题“为法界有情造。”末有元延佑五年滇城南华山万庆禅寺沙门自周后序。序后镌“自周”、“无际”、“特赐圆融通辩”三篆文章。盖自周即缀集人中庆路清凉山报国寺住持圆融通辩无际禅师也。此册系滇刻佛经单行本,是云南省目前保存最早刻本。是书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