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南省地图的自然资源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植被繁茂,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湖南野生动物资源中,对农业有益的动物有265种;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4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白鳍豚、华南虎等18种,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等19种,三类保护动物有黑熊等7种。湖南的家禽家畜品种齐全,分布广泛,禽鸟种类繁多,共有500多种,占全国鸟种数的45%。其中属于国家级保护的一、二、三类珍禽共22种,占全国鸟类保护数的44%。湖南一类珍禽有白头鹤、白枕鹤、红腹角雉、白鹤、黑鹤、白冠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二类有红腹锦鸡、白腹锦鸡、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
湖南有林地11302万亩,占湖南总面积的35.7%。森林覆盖率为34.3%,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现有木本植物2470种,林业用地占湖南土地面积为57.4%。现有活立木蓄积量1.84亿立方米。其中用材林1.84亿立方米,年生长量1100余万立方米,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材若基地之一。有“广木之乡”的雪峰山区,有江华木产地的湘南南岭。还有竹林面积847万多亩,毛竹蓄积量89亿根,居全国第三位。湖南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茶叶等,湘西自治州素有“金色桐油之乡”的美称,洞庭湖君山盛产的“君山银针”茶在唐代就作为贡品,1982年列为我国10大名茶之一,此外,省内还拥有丰富的草场资源。 湖南的能源建设主要包括原煤生产、原油加工和电力建设。
湖南是中国南方产煤较多的省份,现已探明,煤炭储量达34亿吨,其中保有储量28.4亿吨。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郴州、衡阳、娄底、邵阳、长沙、湘潭、株洲、怀化7个市,占湖南保有总量的95.4%。现在,湖南核定年生产原煤能力为1395万吨,据统计,从1950-1998年,累计产煤9.34亿吨、1998年煤3810.53万吨,排在全国第10位,最高产煤年份超过了5000万吨。
湖南水能蕴藏量为1532.45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有1083.9万千瓦,现在已建有凤滩、东江、五强溪等一批较大水电站,至1998年,水电装机容量达510万千瓦。湖南的火力发电厂也不断新建、扩建,现在有耒阳电厂、华能岳阳电厂、石门电厂、湘潭电厂等4个大型火电厂一期工程竣工发电,至1998年底,火电装机容量已达482万千瓦。湖南的发电量,加上与葛州坝电站联网,现在电力较为充裕,1997年首次出现电力供过于求。2010年前,还将兴建一批水电站和火电厂,并做好建设核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
湖南电网已覆盖湖南90%以上的地域,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2017万千伏安、线路14939公里,已进入了一个以50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设施为主网架,以30万千瓦等级机组为主力机组、拥有百万容量大电厂的大电网、超高压、大机组、高参数的新阶段。
湖南有关石油的蕴藏正在勘探,外国投资者也在加盟此事。目前虽不生产原油,但80年代就建有原油加工企业,坐落在岳阳的长岭炼油厂,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左右,年产汽油和柴油等用于动力机械的燃料油200万吨左右。 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湖南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湖南共有10大旅游区和100多处旅游点,其中桃源县的桃花源,宁远县的九疑山,郴州中的苏仙岭,衡阳市的回雁峰,炎陵县的炎帝陵,汨罗的屈子伺,特别是湘潭韶山冲上毛泽东同志故居和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等久负盛名、令人向往。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是着名的佛教圣地和避署胜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以其悠久的历史、美妙的传说和雄伟的气势蜚声中外。自然风景明珠武陵源风景区(包括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和猛洞河等风景区),地貌奇特,古木参天,珍禽出没,深谷幽遂,清溪明澈溶洞温泉融为一体,奇峰怪石错落相间。张家界已辟为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省会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集古扬今。马王堆汉墓,岳麓山、爱晚亭、桔子州和烈上公园的秀美景色,天心阁、开福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等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2004年,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77.68万人,乡村人口4320.02万人。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89‰,比上年提高0.07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80‰。年末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69.3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50%,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
2004年,自然增长率为5.09‰,提高0.14个千分点。
B. 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哪些
一、我国第一个内陆荒漠自然保护区——博格达自然保护区
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区两部分组成。自上而下有冰雪带、高山植被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及荒漠,组成了一个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参加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内陆荒漠地区的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最大高寒草原及湿地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保护区位于藏北高原。藏北高原藏语称“羌塘”或“章塘”,意为北方高地。它大致位于昆仑山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之间。东西长2000千米,南北宽700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5000米。高原上生物资源丰富。它是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的核心,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主要产地,它位于岷江上游四川汶川县境内,面积20万平方千米,海拔1150米~6250米之间。现已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成为大熊猫研究中心。
四、有“童话世界”之誉的自然保护区——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南坪县境内,是岷山山脉中一条纵深4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沟中有雪峰十座,插入云霄;有108个形状各异的湖泊;有多处气势壮观的瀑布;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有上百种珍稀动植物。入秋后满山红叶倒映于碧水之中,山光水色,五彩缤纷,景物特异。九寨沟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五、我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贡嘎山东坡的海螺沟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景色中最为壮观的是位于冰川上部的大冰瀑布。这个宽1100米,落差档正1080米,由无数巨大冰块组成的瀑布,仅次于落差1100米的加拿大国家冰川公园的冰瀑布,而名列世界第二。在距离冰川几千米的地方,有多处的温泉、热泉和沸泉。沸泉水温高达90℃,可以沏茶和煮鸡蛋。除此之外,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也是公园的一绝。黛绿色的密林里,蕴藏着250多种从亚热带到寒带的野生植物;还栖息着40多种动物,其中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小熊猫、白唇鹿等28种。这里一年四季可以旅游,最佳是春秋两季。
六、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坐落在阿尔金山中段的郁漫塔格山与昆仑山、海拔约为4000米的高山盆地间,占地4 5万平方千米。保护区面积超过了我国现有的100多个自然保护区的总和(除三江源保护区外),比台湾省还要大1万平方千米。这里生长着数十种稀疏、低矮但广为分布的莎草科、禾本科、豆科牧草。众多的野生动物中,最珍贵、最具有地域特色,数量又占优势的是野驴和藏羚。由于交通不便,以及高寒缺氧。淡水少,物资供应困难,所以人迹罕至,因而是我国少有的高原生态系统保存相当完好的地区。
七、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锡林浩特市境内,这里是欧亚大陆中温带典型草原保存较好的地区,是典型草原的代表。1987年被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网,成为举世瞩目的一块绿色宝地。
八、珍奇动植物的故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首蠢明位于吉林者告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附近地区,总面积20余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1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有红松、长白落叶松;有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
九、我国最大的蛇类自然保护区——蛇岛
蛇岛位于辽宁省旅顺口西湖嘴的渤海中。全岛略呈菱形,长1700米,宽700米,面积0.62平方千米。系蝮蛇栖息地,无人定居。岛内管牙类毒蛇甚多,卵胎生一次产仔蛇4至14条,每年递增8%,蝮蛇为珍贵动物,蛇胆、蛇蜕、蛇皮、蛇肉均可制药。
十、我国最年轻的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古老黄河入海口,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7°40′~38°10′、东径118°41′~119°16′之间,总面积15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300平方千米。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是国家级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黄河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入海,使黄河三角洲以每年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湾推进,湿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这片共和国年轻的土地,滩涂辽阔,且少污染,少人迹,是我国最完整的湿地生态保护区,也是珍稀、濒危鸟类的乐园。
十一、我国第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北戴河
我国第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建立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总面积1.5平方千米。这里鸟类资源丰富,有覆盖面积达60%以上的森林和广阔的沿海滩涂,又地处候鸟迁徙的路线上,因而为候鸟停留、觅食、栖息提供了极好的自然环境。据统计,这里已知鸟类405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6种。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观鸟的最佳季节,吸引大批中外学者和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十二、“绿色宝库”——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举世闻名的神农架,坐落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总面积3250平方千米。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宝库”之称。尤其是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种类达1300种,有“药房”之称,广阔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这里的野生动物多达570余种。因此,享有“天然动物园”的美名。
十三、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于1956年,面积1200公顷。位于广东省高要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是我国南方的一个自然资源宝库。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其中有经济林木300多种,药用植物900多种,油科和纤维植物各100多种,淀粉植物400多种,草原料植物60多种,野生水果约30多种。保护区内保存有400多年历史的270公顷自然林,是世界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亚热带季风性常绿阔叶林。
十四、我国第一个热带森林公园——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海南省西南部的乐东县境内,总面积470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雨林,也是我国第一个热带国家森林公园。尖峰岭海拔1412米,山势巍峨峻拔,林中古木参天,茂密幽静,风景秀丽,资源丰富。这里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药材,并有多种出口。林区珍禽异兽繁多,其中许多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尖峰岭以富饶的热带森林资源,奇特的景色,吸引着中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前来旅游和考察。
十五、我国唯一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
1980年建立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境内的坝王岭林区中,是我国唯一的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黑冠长臂猿的生理特征和血缘关系和人接近,被认为是人类的“近亲”。因此,它是现代医学、动物学甚至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实验物。它可以为研究人类起源和生物进化提供实例和依据,其科研价值极高,素有“中国之贵”的美称。
十六、我国最大的热带生物园——海南省
海南省得天独厚的热带生态环境,为生物繁衍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是我国最大的热带生物园。这里拥有各门类植物4200余种,其中特殊树种6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之珍稀树种200多种,如花梨、苦梓、油楠等。野生陆栖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兽类700多种,鸟类340多种。属海南特有的动物中有鸟类1种,兽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之珍稀动物多种,如黑冠长臂猿、海南鹿等。
十七、我国首批海洋保护区共五个,它们是:(1)河北省昌黎县的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2)广西合浦县的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3)海南省万宁县的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4)海南三亚市的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5)浙江省平阳县的南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博格达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区两部分组成。自上而下有冰雪带、高山植被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及荒漠,组成了一个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参加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内陆荒漠地区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