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搭建私有云存储
虚拟化技术在企业私有云IT基础架构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效率,越来越多的生产环境也正在逐步变革,从以虚拟机为中心的架构向以容器和微服务为中心的云原生架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存储如何有效支撑各种云主机应用与微服务应用,对于企业的私有云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面临的问题
存储设施七国八制,硬件锁定缺少弹性
多种云平台对于存储的要求各不相同,块/文件/对象存储对应不同类型的应用,对外提供不同的服务接口,一种存储设备无法满足多种类型的云平台存储需求,而且传统存储在扩展性方面不能满足云时代大规模云平台对存储在线弹性扩容的需求,在可维护性方面则面临硬件架构绑定、运维复杂、难以维保等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存储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进一步放大。
业务调度变更频繁,资源不能共享
随着开发测试虚拟机以及容器、微服务平台在企业私有云平台的上线,大型企业的应用快速迭代、频繁发布对存储系统的支撑提出了严峻挑战,不同业务的数据保存在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中,数据流动性差,不仅导致存储空间及性能资源浪费严重,数据灾备方案也很难统一化。
开源产品难以维护,不能实现企业级产品化
基于开源虚拟化技术的云平台如OpenStack为众多客户提供了快速构建私有云基础设施的能力,但是存储部分却不一样,开源的存储系统如Ceph虽然可以小规模部署试用, 但在大规模商用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与硬件和企业级应用生态融合程度不高,严重依赖人工开发运维,在性能和服务质量方面不能满足核心业务的需求
杉岩私有云存储解决方案
杉岩私有云存储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杉岩统一存储平台(USP)的云适配、开放等优势,支持各种复杂的应用负载,可灵活支撑私有云的虚拟化平台,如VMware、Citrix、OpenStack等虚拟化和云平台,以及通过Kubernetes软件一致性认证的所有容器云平台,如:Rancher、Openshift、Kubernetes等。
通过杉岩统一存储平台,用户可快速构建能够兼容所有主流虚拟化平台与容器微服务平台的统一存储资源池,面对各种虚拟机和微服务需求,池化的存储平台为大规模云环境提供了可靠的存储基础架构支撑,帮助用户从纷繁复杂的基础架构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关注于私有云上运行的业务本身。
客户价值
资源整合,链接企业信息孤岛
单资源池提供块、文件、对象多种存储服务,支持虚拟化平台和数据库应用;强大的存储资源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跨云平台在线迁移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存储卷QoS等级和性能优先级在线调整,可根据企业资源和业务需求合理配置资源。
开放兼容,适配多种私有云平台
通过VMware VAAI和Citrix Ready认证,针对主流虚拟化平台优化I/O性能,大幅提升虚拟机访问的性能。通过OpenStack Cinder认证,可提供块和对象存储基础架构支撑支持容器平台CSI接口认证,为Kubernetes生态的容器应用提供块和文件存储服务。
智能管理,解决规模化运维难题
向导式安装部署和自助扩容配置,极大提升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自动化降低运维成本;针对大规模集群优化的可靠性管理,检测和修复硬盘软错误的专利技术,节约用户硬件投资。存储视角的管理功能,可视化展示主机、容器与存储的映射关系和性能监控协助管理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2. 请问:有哪些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的虚拟化服务器解决方案谢谢!
你好,似乎你要表达的是通过物理服务器群组构建的虚拟化方式,让传统以物理机硬件的虚拟化限制变成理论上硬件可无限利用的,而是受于需求分配的方式决定,不知道我这个理解对么?如果对,你的两种方式理论上是没有区别的。呵呵
目前因为虚拟化技术依赖硬件分配还是很严重的,特别是基于底层的虚拟化,而集群一直都是软件层面上的应用。
就这点而言,数据库,磁盘都容易解决,就CPU和内存的共用不好解决。不过目前主流的Virtuozzo 和VM好像都有硬件节点的概念,应该就是你要找的这方面的资料
当然,我也没有配置过,呵呵。建议看看Virtuozzo 和 VM的解决方案。。
(P.s:我个人很不喜欢Virtuozzo ,对使用者而言不爽。呵呵)
3. 建立项目资源池的5大原因,项目经理可以尝试向公司推荐一下
很多项目经理在接到一个项目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于是项目经理就会期望职能部门在未来尽快安排相应的人力资源来支撑项目,如果是有责任心的项目可能会降低要求,不一定需要有经验的人力资源,也愿意去培训新人。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配置,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最终要么是项目失败,要么是以项目经理离职告终。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公司的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职能经理无法准确的对项目的资源进行预测和分配,因此需要对项目资源进行容量规划, 也就是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资源池,通过对资源池的规划管理,可以用来跟踪人力资源,了解他们的技能和当前的使用状态,换句话说,可以让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加透明。
如果你的项目还没有做容量规划的资源池,这里有5个原因希望你这样做。
项目中如果你能得到更多资源,那么将会增加项目成功的按时交付的机会,当我们在进行项目资源管理的时候, 可以通过资源池来了解项目资源有多少时间,哪些人可以免费获得,哪些人需要额外的支出,这样可以让你在项目中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源。
通过资源池可以知道项目中哪些人的需要进行安排,这避免了如果没有资源池的实时数据,你无法最终确定这些人员表面看是来可以安排实际上并不可用,影响项目的交付进展。
通过实时数据就可以知道对方可能在周五刚刚完成一个任务返回正在休息,而不是周五给他追加任务并马上需要去完成。当然, 如果需要获得实时的数据需要一个系统并由额外的人员进行管理,但如果所有的项目都在共享这个资源池,这点额外的支出可以忽略掉。
项目经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项目计划,但由于计划中的某一个关键资源由于其他战略要求没有到位,项目的交付进度被大大延迟。作为项目经理, 能够让计划变得更好意味着项目的资源可以准确的被预测,这也意味着可以告诉项目团队和项目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来完成这个项目。
一个项目经理如果没有资源的支撑,往往会对项目产生倦怠,而项目团队中的成员如果被超额使用并承担多个项目的任务,那么也会打击到项目的士气。 所以通过项目资源池,可以不用担心存在资源冲突,当你在预定某个不可用的人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获得通知, 当然你可以把人员放到等待的名单中,而不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被通知人员无法到位。
当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显得更加有成效,可以通过完成优先级任务来不断提升交付效率,而有了对资源池中资源的状态的了解, 可以感觉整个项目组织有序,每个人都清楚当前的工作量和时间安排,可以看到项目交付进展的趋势。
4. 哪款项目管理工具可以建立资源池,实时更新项目成员的工作饱和状况
推荐易趋项目管理软件,提供人员调拨视图,展示所有人员在每个月的“可用时间”和“已调拨时间”,并用颜色表示饱和状况,方便资源经理合理分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