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呢
随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幼儿园再次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园作为市课程改革试点园之一,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集体教学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因此,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因地制宜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园近阶段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挖掘园内环境资源,保证课程顺利实施
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等都是现成的课程资源。
第一,扩大已有馆室的功能。活动室是幼儿在园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合理、充分地利用活动室的空间,巧妙地与区角活动结合在一起,及时调整室内环境,不仅给幼儿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还能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如:在“小司机”主题活动中,我们在活动室中间的地面上创设了马路的场景,贴上了各种标志、线条等供幼儿进行游戏;宽大的窗台变成了可供幼儿自主观察和管理的自然角:窗上悬挂着玉米、花生,窗台上放着孩子饲养的小动物,窗台下是孩子们种植的植物;在钢琴与门形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我拉上一块布帘开辟了“心情小屋”,成为一个温馨的小港湾,孩子们开心、不开心时都可以来这里。
第二,开辟新的活动区、室。将主题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有机结合,是我们开辟新区、室的主要目的。如“快乐小厨房”的开辟就来源于主题活动“我的小手真能千”。厨房一般是成人的天下,可孩子对厨房充满了好奇。厨房里面有什么呢?好吃的饭菜都是怎么做出来的?既然孩子们对自己操作这么感兴趣,何不试着从这里入手呢。于是,一间原本比较杂乱的储藏室变成了现在亮堂堂的“快乐小厨房”。微波炉、榨汁机、小锅、大大小小的碗碟、造型可爱的可供孩子操作的小厨具让孩子爱不释手。老师们还准备了各种美食照片展示板,请家长配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食物配料,快乐小厨房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开张了。在这期间,我们还让幼儿近距离参观幼儿园厨房,听伙房师傅讲解食物的。做法及营养,回家也向爸爸妈妈学个拿手菜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终于在一次家园亲子活动中,我班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向大家献上了自己的第一份作品。当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现在孩子们每次经过“快乐小厨房”的时候,都会高兴地谈论:“我在这里做寿司了!”“我想到这里来做水果沙拉。”“我们一起来做西红柿炒鸡蛋吧!”……在亲身体验中,孩子们懂得了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一,乐意品尝各种食物,甚至在家里还成为父母的小帮手。
第三,创设动态的环境。如我园走廊的墙壁,以前是不允许孩子在上面随便“作文章”的,随着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把走廊墙壁进行了改造和包装,把这面墙的自主权还给了孩子。孩子们有的把自己的画贴在上面,有的把剪纸作品粘在上面,还有的找来废旧纸盒等材料在墙上做立体造型……整面墙从此“活”了起来,每一天你都会从上面发现新的惊喜,也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
第四,挖掘幼儿自身的教育资源。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以探索的机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一次绘匦话动结束后,好多名幼儿待在卫生间里高兴地大呼小叫,我过去一看,每个孩子手上都涂满了颜料,墙上一颗硕大的成长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树叶,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我,哪一片叶子是他的作品,谁和谁合作完成的树干和树枝,比在画纸上画好玩、有趣多了。以前怕孩子弄脏衣服,我总是阻止他们乱涂乱画,我班孩子的绘画兴趣一直不高。看来,放手让幼儿自己画画,幼儿没有了拘束和压力,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这样的环境,才可能让幼儿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此卫生间成为孩子自主创造的场所,瓷砖墙变成了“海底世界”“动物王国”,我们戏称为“厕所文化”。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他们更加积极地去感受、发现与创新。
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自然资源。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
第一,打破思想禁锢,尝试开放教育。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孩子们天然的大课堂。为此,改变以往的封闭教学理念,向多元开放式教育格局转变势在必行。针对老师怕会出危险等心理顾虑,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当今社会已向着开放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给我们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环境,整合我们的课程,将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尝试着由点及面的做法。先从能力较强的大班级部入手,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确定了第一个出行主题——“爱护环境,倡导低碳”。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老师们先制定了一份关于出行的时间、游览内容的计划书,并组织幼儿对这一份计划书进行讨论:l:出行需要准备什么;2.出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3.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宣传环保和低碳生活。同时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及退休家长作为路上的志愿者,协商交警做好路上安全及秩序的维护等,让孩子们在享受大自然美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亲身体验并加入到低碳活动中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而在全园推开,课程内容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第二,根据社区资源生成主题活动。我们分析了社区中可用的教育资源,选择方便可行的资源利用来开展主题活动。如与即墨老酒厂和实验第二小学手拉手开展的主题活动“家乡老酒香”“我要上小学了”、以敬老院为基地开展的“我是小雷锋”主题活动;再如以驻地部队为资源开展的“解放军叔叔真正棒”主题活动等。战士们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游戏,孩子们跟着他们学站岗、操练,战士们高超的技艺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也深深彰响着他们,使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时,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的小区。在参观过程中,大家都感觉整洁漂亮的街心花园让人很舒服很开心。于是,老师就适时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街心花园会这样干净呢,很自然地把“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育融入其中。孩子们发现有了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小区的街心花园才会这么干净整洁。孩子们纷纷说,以后再也不乱扔垃圾了;有的说,要设计醒目的标记贴在花园里,提醒别人爱清洁,爱绿化;有的说,要把了解到的环保知识讲给弟弟、妹妹听。活动萌发了孩子们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建立“家长资源库”。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一份丰厚、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弥补了幼儿园某些方面资源的欠缺。因此,我园以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教育活动,及时了解每位家长的职业、文化背景、个人爱好、特长等相关信息,然后有目的地将这些信息加以归类,建立起“家长资源库”。目前库中已备有各类人才资源六十多人,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服务,把家长这一有利的资源予以开发利用,形成教育合力。如趣味运动会上的裁判、小厨房里的美食达人、演出活动中的义务摄影师、博物馆里的讲解员等都是由家长生动担任。
第二,邀请家长帮教进课堂。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根据活动需要。有计划地从家长资源库里邀请具有专业、技能优势的家长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协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我们请任小学体育教师的家长来参加幼儿关于“球”的主题活动,辅导、示范幼儿踢足球、打乒乓球等,孩子们兴趣高昂。在“遇到火灾怎么办”活动中,我们请消防员职业的丽丽爸爸利用多媒体、挂图等向孩子们详细介绍火灾的危害、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这种举措变家长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保教工作的质量。如今,家园共育已成为我园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资源和途径。
第三,聘请社区中有专业特长的人士为孩子们服务。如在主题活动“神奇的风筝”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风筝的种类、制作过程,感受风筝所蕴含的艺术美和风筝手艺人的聪明才智,体验放风筝的快乐,我们请来了一位会扎风筝的老艺人,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风筝的制作过程,欣赏风筝独特的艺术美并学习制作风筝。因此,适时地利用家长和社区人力资源,形成开放的师资队伍,大大弥补了幼儿园师资本身的不足。
在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我们尝到了|甜头。但如何进一步系统地梳理课程资源、设计开发它们的方式策略,以使课程的潜在资源变为现实有效的课程内容,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B. 如何增加学前教育的资源供给
日前有教育专家表示,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入园难、入园贵仍是百姓的心头焦虑,未来应该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当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短缺,不但不利于婴幼儿早期发展,而且造成女性就业压力加大、家庭抚育成本增加,应充分利用托幼机构和社区资源,做好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早教机构的资质、场地、教育内容等的有效监管,确保早教市场规范、有序。
希望学前教育可以得到大力发展!
C.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完善幼儿教师保障体系 教育首先需要财政保障。面对幼儿教师缺乏社会保障、工资低于平均水平等问题,政府必须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付,完善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并纳入相关法律。只有切实增加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让其生活有了保障,才能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若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谈何让教师们为幼儿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呢! 改善幼儿园的管理 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多以女性为主,所以管理者要实行适用于女性的“柔性管理方式”,给他们最真挚细腻的关心,营造一种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为此,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要对幼儿园的管理者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及领导策略的培训。 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开拓幼儿教师参与管理的渠道。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树立幼儿教师主人翁意识。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应少一些苛刻和吹毛求疵,多一点尊重和客观。 另外,幼儿园应缩小班额,增大师幼比例,这样既能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能使幼儿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往往造成工作者的压力较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若这些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得不到合理的疏导和宣泄,则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教师心理问题而发生的虐待儿童、体罚儿童现象也曾多次出现,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条件允许的幼儿园可设立教师心理咨询室,而条件达不到的幼儿园也可以不定期的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园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让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烦恼得到合理地排解,保持心情愉快,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幼儿园的关心,这对幼儿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帮助。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幼儿教师带给孩子的教育也会是健康的、积极的。 幼儿教师自身的努力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主观能动者,在改善自身的生存状态方面也必须作出努力。幼儿教育是个充满阳光的事业,虽然现在他们的生存状态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树立一种最基本的积极的职业态度。幼儿教师首先要从心里接受这份工作,努力喜欢上这份工作,快乐地从事它。幼儿教师不能仅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把每月的工资报酬作为工作的唯一动力。幼儿教师更应把工作看作是一项生命计划,工作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诠释,有其自身的意义。 现在幼儿教育的专业性越来越强,社会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所以幼儿教师要紧跟上幼儿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地学习充电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以减少工作中的挫败感从而保持乐观的心情,自身素质的提高又能使他们更从容地应对工作,生存状态也会得以改善。 幼儿教师还应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懂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与幼儿园签订就业合同,督促幼儿园为自己提供各项合理的社会保障。
D. 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供给不足,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是种族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很难看到入园难、入校难等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供给不足的困窘情况。未来应增加对多条线路的学术资源实现供给。
市场收费由市场调节,幼儿园自行决定。地方政府依法加强了对私家园林私人价格的监督管理,将价格过高的现象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