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学生如何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学习
新课程改革开展八年以来,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尤其重要。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而学习资源的获得是提高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学习资源包括学校情境下的学习资源和社会情境下的学习资源。在学校情境的学习资源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被视为权威,其他学习资源只能对教材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说明。因此学生学习的目的只能是“学教材”,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其实学校课外学习资源毫不逊色于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可以扩阔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应该说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利用课外资源来进一步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课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而由一斑而知全豹,由一点而系全面。 课外学习资源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对课外学习资源的发展建设也是校园建设的重要课题。 我们学校的课外学习资源丰富,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阅览室还没有真正的开放,学校宣传和鼓励学生充份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的力度不够,以致很多学生不知有图书馆、阅览室,期刊和报纸资源室的利用,学生很少去,原因在于学生的课业多,还有就是学校没有正式宣传鼓动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学校应该定期开放,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还有自习没有放开,学校可以考虑在周六日开放,让那些努力勤奋留校的学生有个学习的地方。课外学习资源利用得好会有助于学生课业的学习乃至对学生的成长与自主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以下就学校课外学习资源谈谈我的看法。 (1)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习资源信息化。 信息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极大地提高了知识获取、选择与创新的效率。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资源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加强,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网络学习资源就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但决不能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在以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囿于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种教参,这样,学生的课外学习往往就变成了对这些有限的教学内容的重复。这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限制了学生的眼界,影响了他们饱满个性的养成。而网络学习资源可以有效的拓展知识面,不断有新问题产生。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鼓励学生及时上网搜索,并提出与本学科有关的问题。如青藏铁路的开通,与物理有关的问题有哪些。学生通过搜索提出并了解了不少问题。如:冻土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列车上要吸氧;火车上的水为什么烧不开等。这样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使学生的领悟能力逐渐提高。 (2)运用现代媒体,开发网络资源,为学习积累素材。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3)课外阅读应该确立“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学教材,而是应该以教材为中心,把教材作为一个点,全面辐射开来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图书和期刊报纸资源。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吕先生的话,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4)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全他们的心灵和人格,认同和维护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正、诚信等,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因此,无论如何,课外阅读都是教学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从目前的总体现状看,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利用图书和期刊报纸资源加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理性,有序和有效,从而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益。认为,以专题研究报告的写作来引导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切实可行并且颇为有效的方法。 总之,不管什么学科,仅仅靠教材提供的知识空间,是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的。
❷ 如何开展课外延伸
一、 课外延伸的前提条件
课外延伸能使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能力逐渐加强,但课外延伸是由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社会的过程,加上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进行课外延伸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保障。
1、丰富的课外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像教科书以外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各种展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作为课外学习资源。这些课外学习资源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最容易用到的有:报刊、网络、图书馆。在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课外资源时,家长和老师要给足学生收集资料的时间,相信学生,并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支持有多种的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课外延伸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能收集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但往往看到学生拿着满满几页纸的资料而自己念都念不通顺,某些资料与自己收集的目的关系不大。这样收集、这样延伸有什么价值呢?学生收集到资料后能先内化为自己的所得,然后再在同学中交流,这样才能体现其作用。因此在开始实施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收集,学生学会一些方法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去做。
二、对课外延伸的利用
1、服务课堂,深化理解
与教材中的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很多,完全可以发动学生去收集,启发学生阅读兴趣,不仅增长了学生见识,也有助于理解课文。如教学了《小珊迪》这一课,我让学生们去读一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读完后,学生纷纷向我表示,现在她们有较好的学习条件,她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再如教学的《赤壁之战》,学生倍感兴趣,就借此机会让学生去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名着。并利用阅读欣赏课谈谈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2、综合类型,培养能力
课外延伸并不局限于收集资料,教师可以布置些综合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去做。比如:做环保方面的手抄报、设计组织一次秋游活动、写调查报告等。这样的综合活动不但让学生学会围绕某个方面思考收集资料,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的购物活动是这样的:让学生自己带自己家里可以卖的小商品来卖,也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别的同学卖的商品,跟父母商定价格范围,真正开展一次购物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卖商品的同学千方百计推销自己的商品,买商品的同学想方设法讲低价钱,不但锻炼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❸ 如何开发小学语文课外学习资源
《小学语文》网络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码:1234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写话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