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渔业资源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营口赶海工具哪里有卖的 2025-04-23 08:17:53
其乐直播40万钻石多少rmb 2025-04-23 07:53:43

渔业资源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9 22:03:08

‘壹’ 渔业资源的介绍

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ces)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甲壳类、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渔业生产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按水域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其中鱼类资源占主要地位,约有2万多种,估计可捕量0.7~1.15亿吨。海洋渔业资源(不包括南极磷虾)蕴藏量估计达10~20亿吨。

‘贰’ 渔业资源是再生资源

渔业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养殖资源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要科学利用,如果过度捕捞会导致资源匮乏,最后无鱼可捕捞;我国现在很多近海因过度捕捞和自然破坏意境很少能捕到鱼了...

‘叁’ 渔业资源是公共产品吗

以下供你参考:

渔业公共资源一般指2类:一类是地理空间上的公共性,如一座大型水库公共养殖,万顷滩涂;另一类是生物资源上的公共性,如洄游的金枪鱼,专属经济区的渔业资源。

由于渔业公共资源的自然形态、生产力基础、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以及政治文化的潜影响,而呈现出类型的多样性。目前,渔业公共资源主要有以下类型:

(1)共有空间渔业资源,比如公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第86条定义: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公海不受任何
国家主权支配的法律属性和地位,公海自由原则,包括了捕鱼自由。但是在海洋渔业生产实践中,从格老秀斯时代延续至今的“捕鱼自由”理论,业已受到世界各沿海渔业国家的渔业公共资源管理和国际渔业管理的制约。

(2)洄游性渔业公共资源,当作为渔业对象具有洄游性时,且在跨国、跨界、跨地域、跨权属所有人领域或管理者领域的情形下,都会表现出公共资源属性以及所带来的开发、利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在专属经济区边界,对于渔业资源的生物性,海洋气象、海况的作用下或生物自由地索饵、产卵、越冬、越夏、追觅等原因的跨边界行动是自然的规律、不为人工设定的界线所阻隔,也就是说法律阻隔不了生物交流。另一种情形是,溯河性或降海性鱼类洄游,在河海之间跨国界的洄游,都存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渔业公共资源管理协调问题,而且此类在世界七个大河流中都有诸如此类事件。即使是内陆江河、水库、山塘,一旦几家拥有公有权属或管理权的,捕鱼作业所捕捞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渔业资源。

(3)公共捕鱼、采捕区对象为公共渔业资源。对于专属经济区、领海、内水中的渔业资源公共捕鱼的开放性,使捕捞对象或资源成为管理的棘手问题。船网数量限制、网目限制、禁渔区等投入控制,以及配额捕捞、伏季休渔等产出控制,都旨在有效地利用渔业资源。但是由于渔业生物对象的洄游与移动,除给区域边界管理带来困难之外,对于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渔获多品种特征和渔业兼捕性等都会带来资源管理的公共问题。尤其是单鱼种配额制在中国近海、河口渔业可行性值得商榷。

(4)滩涂水面的养殖渔业区域。一般来说,滩涂水面养殖渔业区域在明晰产权或占有权或管理权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公共资源问题,但由于渔业生产的水域整体性,取水、排水或通道、营养盐需求及排污等都是公共资源管理潜在问题。我国领海以内的海域、滩涂、内水都明确以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法律权利。然而,渔业资源的自然属性,使人为法律化的产权在处理相邻权和外部性时则表现出公共资源的屙陛。

‘肆’ 渔业定义是什么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广义的渔业还包括:①直接渔业生产前部门。渔船、渔具、渔用仪器、渔用机械及其他渔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部门。②直接渔业后部门。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部门。渔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种水域为基地,以具有再生性的水产经济动植物资源为对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初级产品具鲜活、易变腐和商品性的特点。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为世界提供总消费量的6%,动物性蛋白质消费量的24%,还可以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为食品、医药、化工工业提供重要原料。中国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辽阔的大陆架和滩涂,有20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水域,1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动植物,发展渔业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广阔前景。
英文:fisheries
海洋渔业:marine fisheries
淡水渔业:freshwater fisheries
捕捞渔业:capture fisheries
养殖渔业:aquaculture
[编辑本段]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
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自200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0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
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2002年水产养殖面积达6815千公顷,养殖产量达29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平解决%,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64%,其中名特优产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明显增加。
(三)
水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远洋渔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渔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渔业发展格局。随着国家减船转产计划和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的实施,远洋渔业特别是大洋性公海渔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入渔船数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更加规范、目前,我国共有1800多艘远洋渔船作业于世界三大洋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辖海域、问时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优势水产品的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形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国际市场格局、2002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4576万吨。贸易额的6亿美元其中出口208.5万吨,出口额46.9亿美元,水产品已成为各地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特别是在养殖水产品出口方面;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六大类名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
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期制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对捕捞渔船进行大规模压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自1995年起,中国政府在东黄海全面实行伏季休渔制度,自1999年起将休渔范围扩大到南海、目前,中国沿海已全面实行了2-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的渔船达11万多艘,涉及渔民100多万名、该制度实行已经9年,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渔业资源的养殖养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自2002年起,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实行禁渔期制度;2003年将禁渔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禁渔范围包括金沙江江段以下长江干流和主要通江湖泊,涉及渔民5万多人、目前我国的主要湖泊也已普遍实施了禁渔期制度,有的禁渔时间已长达半年,青海湖自2001年开始实施为期十年的封湖禁渔制度。各地还加大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万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伍’ 渔业属于农业吗,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渔业属于农业。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渔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渔业产量特别是捕捞产量的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口的增长,海上项目的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

一、渔业属于农业吗

1、渔业属于农业。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主要可以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能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2、渔业是中国国民经济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开始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19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渔业大发展。2003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4704.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总产出中捕捞产量为1649.2万吨,约占总产量35%。

3、渔业产量尤其是捕捞产量下降主要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人口增长,海上项目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渔业资源缺乏管理所产生的过度捕捞,捕捞区域的扩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都会导致渔业资源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使用不是无限度的。

二、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1、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域部分。虽然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但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非常丰富的营养盐类,所以浮游生物茂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

2、捕获渔业资源时有一定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根据渔获对象的各个生活阶段及产卵场、越冬场和幼鱼发育的具体情况,规定禁渔区或禁渔期或保护区,这样做主要是保护亲鱼进行正常繁殖和稚鱼、幼鱼的索饵生长,保护鱼类顺利越冬。

3、规定禁用渔具和渔法。只要是严重损害鱼卵、幼鱼或会导致渔获群体大量死亡的渔具渔法,都会破坏渔业资源,因此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禁止使用或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