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粮食是资源吗
当然是了
② 种质资源名词解释是什么
种质资源名词解释是: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2021年1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中国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物种库的储存条件:
种质库保存对象是农作物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这些资源是以种子作为种质的载体,其种子可耐低温和耐干燥脱水。
种质库在接纳到种子后,需对种子进行清选、生活力检测、干燥脱水等入库保存前处理,然后密封包装存入-18℃冷库。入库保存种子的初始发芽率一般要求高于90%,种子含水量干燥脱水至5%~7%,大豆8%。根据科学家估算,在上述贮藏条件下,一般作物种子寿命可保存50年以上。
③ 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种质资源多样性的极大丰富,主要归功于长期自然与人工选择的双重作用。因此,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方式复杂、人文环境多样,故形成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极大的丰富性。截止到1995年底,全世界各国共保存有作物种质资源5554505份(含有重复,各国之间重复至少有50%),而其中63%为粮食作物,主要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数量见表1-7。
表1-7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单位:份
资料来源: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国家报告。
中国到2004年底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382593份(包括国家种质库与国家种质圃保存总和,但已去掉两者重复),而粮食作物种质资源243808份(不含大豆种质资源,下同),占中国全部种质资源的64%;而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有344761份种质资源,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为235829份,占全部长期库存种质的68%(表1-8)。
表1-8中国国家库(圃)保存的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单位:份资料来源:国家作物种质库,2005;国家种质圃,1997。
④ 能源与资源有何区别粮食属于资源还是能源
一、能源
究竟什么是“能源”呢?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网络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网络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网络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网络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通常凡是能被人类加以利用以获得有用能量的各种来源都可以称为能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资源
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
①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②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的总称。如存储器、中央处理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据库、各种系统程序等。由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三、区别
1、能源是资源的一种,即自然资源。
2、能源的范畴小,而资源的范畴大,资源包含能源。
四、粮食既属于资源也属于能源
原因1、在人类尚未解决吃饭问题之前,我们把粮食称之为资源;在人类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我们把多余的粮食用于生产乙醇等生物质能源,又称之为能源。
原因2、粮食本属于一种自然资源,但现代科学运用粮食生产乙醇等生物质能源,这是一种新能源,也叫一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所以,我们应该把粮食称之为能源型资源。
⑤ 中国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型
我国不仅粮食作物种类多,并且每种作物的类型和品种亦多。如稻的本国地方品种就有近50000个。这些品种不仅包括籼和粳两个亚种,并且每个亚种都有水稻、陆稻,米质黏和糯,米色白和紫,栽种期有早、中、晚季又各有早、中、晚熟品种。在谷粒形状和大小、颖毛和颖色、穗颈长短、植株高矮等形态特征上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的各种粮食作物都有抗病、抗逆、早熟、丰产或优质的品种。中国是禾谷类作物籽粒糯性基因的起源中心:不仅稻、粟、黍、高粱等古老作物都有糯性品种,而且引入中国仅500年的玉米也产生了糯性品种——蜡质种(黏玉米),它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中国是禾谷类作物矮秆基因的起源地之一:小麦的矮秆基因Rht3(大拇指矮)和Rht10(矮变1号)起源于中国;在国际稻(IR系统)选育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水稻半矮秆基因Sd1(低脚乌尖、矮子黏、广场矮等)也原产于中国。中国是作物雄性不育基因的产地之一,海南岛普通野生稻(Oryzarafipogon)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被成功地应用于杂交稻的选育,现我国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占水稻面积的一半左右,增产显着。小麦的太谷核不育显性基因Ta1,应用于轮回选择,育成了一批小麦优异种质和优良品种。中国还是一些植物广交配基因的产地,带有kr1、kr2基因的小麦品种中国春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小麦远缘杂交中不可缺少的亲本。总之,中国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类型十分丰富,其中很多有待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掘。
⑥ 农作物种质资源和农作物种子的区别
农作物种质资源:
1、作物种质资源(又称品种资源、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维系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我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物种质资源不仅为人类的衣、食等方面提供原料, 为人类的健康提供营养品和药物, 而且为人类幸福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它为选育新品种,开展生物技术研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因来源。保护、研究和利用好作物种质资源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增强国力的需要,是争取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的需要。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环发大会签署国际性《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所有国家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所拥有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农作物种子
是用于农业生产的种子,用于农业生产。
粮食作物的种子
以水稻、玉米、豆类、薯类、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经济作物种子
以油籽、蔓青、大芥、花生、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
蔬菜作物种子
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香菜等;
果类种子
有梨、青梅、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沙果、红枣等品种
⑦ 种质资源都包括什么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系指农作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在自然界,所有生物都表现自身的遗传现象,它是生命延结和种族繁延的保证。农谚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就是对遗传现象生动的描述。豆和瓜的繁衍就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在生物细胞里,有许多称之为染色体的双螺旋长链,它是由一种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简写作DAN)组成。DAN分子是由4种核苷酸错综复杂的排列组合构成的长链,生物的遗传信息即寓于脱氧核糖核酸之上,DAN很长,核苷酸很小。因此,一个DAN分子包含的遗传密码数量十分惊人。如果把一个核苷酸当作一个字符的话,那么一个普通植物细胞里贮存的遗传信息,大概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全部藏书的字数。生物界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其奥妙即在于此。
地球上约有100万种动物、30万种植物和很多微生物,蕴藏着丰富多样的基因资源,只要发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为培育农畜新品种开辟广阔天地。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将世界上大部分植物有用的基因收集起来,贮存在一个“仓库”中,这个仓库就称之为“基因库”,通俗的名称叫“种质库”。用以保存种质资源,库内有先进的保温隔湿的结构和空调仪器,常年保持着低温干燥环境,减缓种子新陈代谢,延长种子寿命,使种子在几年乃至近百年仍不丧失原有的遗传性和发芽能力。实际上,单个的基因——DAN片段很不便于分离和贮存。基因库中收藏的品种乃是完好的基组合——农作物种子或者组织细胞。因为农作物品种的基因组成已经查明,并已绘制成基因图贮存在电脑里,待需要应用某种特殊基因时,只要提取相应的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分离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基因库,科学家索取任何育种材料都会得心应手,可以直接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培育所需的有用的新品种或新物种。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建成各类种质库500多座,收藏种质资源180多万份。其中,禾谷类120万份,豆类35万份,根茎类8万份,饲料类20万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种质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种质库,收藏种质二十多万份。设置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种质库,收藏种质七万多份。种质库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