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不够用怎么办
扩展阅读
dji大疆价格什么时候降低 2025-02-08 05:16:46
ps滤镜调色工具在哪里 2025-02-08 05:07:20
选股买入价格怎么定 2025-02-08 05:07:15

人力资源不够用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7-21 08:00:39

❶ 如何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难题

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难题,可以:
1、建立人员数据库。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建立人才需求系统。定期调查行业动态,了解市场的整体需求和供给,确定企业未来需求的人才数量。通过建立职位分析系统,对现有人员的盘点,分析人员的素质与数量是否与业务量相匹配,人才供给的内部开发及外部聘用比例等;
2、做好人员接续计划。根据企业人员的流动率,在规划中建立人才预警系统,对流动性较大的岗位及早做好补充计划,针对关键岗位,进行业务分解,同时建立后备人员梯队,以避免人员流失,尤其是关键人员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制作管理人员晋升卡。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企业培训开发系统,运用在职培训、岗位调配、工作丰富化等手段,使人员胜任现在及未来的工作要求;同时,建立人员晋升通道,使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提升其工作价值。这样,员工绩效飞速提升,企业绩效也会水涨船高。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5-3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❷ 如何解决业内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的现状

1、加班加点,延长目前在职在岗员工的工作时间,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加班加点是一种非常有效快速扩大产能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但是在加班加点的过程中,要适当安排职工休息,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支付劳动报酬,降低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2、外部招聘,从企业外部招聘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包括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在企业生产旺季,同学校沟通联系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快速填补劳动力缺口;招聘兼职和非全日制用工,通过中介机构和求职网站或者广告媒介,快速补充兼职、短期劳动力;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尽早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确保在生产旺季有足够的劳动力供给。
3、劳务派遣,需找合适的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快速填充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缺口;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进行工作技能培训,以提升当前岗位员工的生产效率,增加产能。
4、对现有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流程优化改进,对相关技能操作进行合理的拆分,快速降低对岗位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以便快速补充相关岗位的人力资源需求。
社会人力资源供给规律:岗位要求越高,整个社会能够提供的有效供给就越少,因此,通过流程研究,使流程进行合理的分拆,使劳动者进行分工协作可以快速的完成生产任务。
5、业务外包,对于非主营业务的一些生产经营任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减轻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益。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借助社会资源为企业服务,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思考的方向,某些临时性、非主营性的业务,或者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没办法做好的非核心工作,巧妙的使用其他企业单位提供的专业的服务,是企业发展的不错选择。
6、从企业内部其他劳动力富余的岗位调集人力资源,引进新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数量
实行内部员工临时性工作轮换,通过在薪酬福利政策上的鼓励性政策,激发公司内部员工的流动性,增强空缺岗位的快速补给;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进行综合全方位多种方式方法同时使用,以便增强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

❸ 人力资源不足时的解决方案和人力资源过剩时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这个说法过于简单笼统。
人力资源不足需要调查清楚是哪方面不足,
1、普工不足还是技术人员不足又或者是管理人员不足;
2、是什么时间段不足?有没周期性或阶段性的;
3、个人技能跟岗位需求对比上的不足?
只有你清楚了是哪方面不足,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的方向在哪里。

比如:
针对1、如果是普通不足,是否可以提前找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合作,增加招聘的渠道、公司或企业内部发动全员力量共同解决?提前在各大招聘现场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针对2、如果没有周期性的,只是偶尔,是否可以将该业务外包出去?等等。。
针对3、这层面较复杂,也更个性化,你需要在培训需求及公司培训体系上下工夫,,,具体不详细说,说起来可以发表一篇稿件了。

❹ 建筑公司人员不够怎么办

建筑公司人员不够,可以是去市场上进行招聘人员,可以使用挂靠人员或者是多招一些临时聘用人员补助人数,但是这个人数数量不是说签订合同为准,而是要如果参加招投标的话,需要连续6个月以上的社保缴纳记录才能认定为是本单位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