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掌握生产资源
扩展阅读
尤利特打气泵哪里产品 2025-02-07 22:43:36

如何掌握生产资源

发布时间: 2023-07-23 20:12:24

1. 企业如何正确获取资源

一般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只依赖于一种主要途径来获取资源。有些企业的大部分资源都是自己研发的,有些偏重授权许可或合资,还有一些则专注于并购。 在资源开发出现问题时,企业往往把它归咎于执行不力。但作者的研究显示,资源获取方式才是成功的关键。与采用单一途径的企业相比,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源的企业更有优势:它们在未来5年内继续经营的概率比那些主要依赖联盟的企业高46%,比专注于并购的企业高26%,比坚持内部研发的企业高12%。在疏于关注自己所用策略的管理者中,有54%的人获取资源的失败率较高;而在那些全面评估并谨慎选择各种途径的管理者中,只有20%的人出现较高的失败率。 本文作者在过去10年里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与全球众多行业的管理者进行了广泛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框架,能够帮助你在获取资源时做出更具战略性的决策。根据这一框架,你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你是否已经拥有相关资源?如果你需要的资源与企业现有资源相似,如果你在目标领域强于竞争对手,那么内部研发新资源要比从外部获取更快也更有效。这也就是说,大多数渐进式改进最好还是在内部完成。但内部研发也可以激发一些重大项目的诞生。例如,以色列制药企业泰华公司不仅生产通用名药,还利用其已有的研发能力以及与众多科学家的长期合作关系,开始生产专利药。 你和资源提供者是否有共同的价值认识?如果看起来内部研发能力不足,那么与外部资源提供者签订合同(如授权协议)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是从外部获取资源的最简便方式。但是,只有当双方对资源价值达成共识时,签订采购合同的选择才可行。如果合作双方从一开始就没有达成共识,那么采购合同恐怕就很难达成。原因在于,如果一方对资源价值的了解少于另一方,它就会因为害怕遭受算计而不愿签署合同。德国博世公司曾打算通过采购合同引进日本电装公司的空调技术,但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因为电装公司对资源价值的了解远多于博世。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是否与外部提供者建立某种更广泛的联盟关系,如研发和营销合作,或者建立独立的合资企业等。如果双方无需委派很多人员和部门来协调共同的活动,那么联盟关系往往最为有效。 你需要与合作伙伴建立多深的关系?如果建立合作关系无法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为了获取所需的资源,需要大量人员和部门的参与,那么企业收购或许是你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当你与资源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涉及极为重要的战略性资产时。当然,企业收购是一种“粗暴”的资源获取方式,往往会让收购方付出巨大代价,并干扰其业务的稳定发展。但收购也确实能让寻求资源的企业在目标资源和现有资源的协调方面掌握主动权。与联盟相比,它使企业能够为未来发展构建起一个更加稳定的知识平台;而与单纯的许可相比,它也可以使企业汇聚更加全面的资源。

2. 西方经济学作业,生产资源包括哪些

生产资源即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通常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
1、土地不仅包括其本身,还包括地下的矿藏和地上的自然资源;
2、劳动力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资本包括资本货物(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和金融资产(股票、债券和借款等);
4、技术包括文字、表格、数据、配方等有形形态,也包括实际生产经验、个人的专门技能等无形形态;
5、经济信息要素是指与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直接相关的消息、情报、数据和知识等;
6、经济管理要素又称为生产组织要素或企业家才能要素。

生产要素,指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及其环境条件。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
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3、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生产者——企业。
4、企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希望从中间接地得到收益。

决定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生产者对于一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表示某种单位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大小。
(2)所生产产品价格的高低。
(3)生产要素本身价格的高低。
(4)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5)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不同的,时间因素亦会对要素需求产生影响,因为短期与长期的要素需求弹性不同。

3. 什么是生产资源

生产某些某件物品所需投入的东西称之为生产所需的资源也可以叫生产资源。

资源,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的总称。

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对自然资源的看法,历来都是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劳力经济阶段、自然经济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资源生产力亦称“资源生产率”。单位自然资源投入的产出能力。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最常见的是能源生产率,或称“能源效率”,是量度每单位能源的产出率或附加价值。单位资源产生的效益越多,资源利用效率就越高,资源生产力也越高。

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多的价值,使废弃物量减到最小,从而减少经济活动的不利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