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我国的山区旅游资源有哪些
扩展阅读
自然堂在专柜什么价格 2025-02-07 19:30:05
两颗钻石怎么设计戒指 2025-02-07 19:30:00

我国的山区旅游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25 06:22:05

㈠ 我国着名山地旅游资源的主要分布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高原的山岭间则镶嵌有许多牧草丰美、湖光潋滟的大小盆地。这里还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就迅速下降到海拔 1000~2 00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 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在这一阶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千米。
从海岸线向东,则是一望无际的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水深大都不足 200米的浅海大陆架区。也有人把它当作中国地形的第四级阶梯。
从陆地地形来说,两条界线,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可以勾绘出中国地形的总轮廓。而这种阶梯状的地形形势,从中国东经 89°线的地形剖面和北纬30°线的地形剖面中都可以得到反映。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

【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中国着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着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造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它们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为最多,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较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平原以及内海、边海的轮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长江、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时宽时窄,时而向东南流,时而向东北流,最后东流入海。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㈡ 山地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山地旅游景观类型包括以下10类:

山地观光

山地观光资源丰富,包括山水岩石景观、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人文景观、生产生活观光等。要及时更新和优化设计,通过将游览和娱乐结合等途径进一步丰富游览内容,提高产品的参与性和吸引力。

山地休闲

根据山地不同的立地条件,开展森林休闲、垂钓休闲、竞技休闲、游乐休闲以及艺术情趣休闲等山地休闲活动,让游客消除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紧张疲惫,达到情神放松、身心愉悦的目的。

山地体验

参与体验成为山地旅游产品开发的重心,为现代都市人提供山地环境体验、山野劳作体验、山地文化体验等各类体验产品。

山地度假

特殊而复杂的立地类型使山地拥有清新空气、宜人气候、优美景观、洁净水体等度假资源,适宜开展以森林木屋度假、野营地度假、洞穴度假等山地度假产品。

山地运动

山地是运动旅游的最佳场所,可根据实际,开展林中漫步、野外生存、户外拓展、登山、骑车、划船、漂流、溪降、冲浪、滑水、攀岩、荡秋千等各类运动。

康体保健

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强大的康体保健功能,其高浓度的负离子、植物精气,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可开发以森林疗养、高山疗养、温泉疗养等为代表的室外生态疗养产品。

科普教育

将山地旅游与科普教育紧密结合,开发各类科普教育产品,包括地质地貌、矿产、植物动物、立体气候、历史文化、生态保护等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

山地文化

山地型景区长期积淀形成的山水、乡村、民俗、宗教文化等都对外来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相应开发写生摄影、民俗采风、宗教文化探秘、民族节庆等旅游产品。

美食购物

优良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种类丰富的美食资源;旅游购物对象范围较广,各类林产制品、水产制品及特色民间工艺品等。

山地特色

包括山地商务会展、山地探险等。



简介

山地旅游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的旅游环境载体,以复杂多变的山体景观,各种山地水体,丰富的动植物景观,山地立体气候,区域小气候等自然资源和山地居民适应山地环境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传统人文活动流传至今形成的特定文化底蕴等人文资源为主要的旅游资源,以山地攀登、探险、考察、野外拓展等为特色旅游项目,兼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教育、运动为一体的一种现代旅游形式。

开发原则

1、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山地旅游的同时,应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

2、应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客源市场为导向,其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进行适度建设,切实注重实效。

3、应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4、统一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好宏观控制;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可视条件安排分步实施。

5、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㈢ 中国八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有哪些各有那些代表性景区

首先,八大旅游区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分别是东北旅游资源区,华北旅游资源区,西北旅游资源区,华东旅游资源区,青藏旅游资源区,西南旅游资源区,华中旅游资源区和华南旅游资源区八大区。
华北旅游资源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华北旅游资源区包括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和陕西。华东旅游资源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旅游资源区,西北旅游资源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内蒙古和宁夏。青藏旅游资源区包括西藏藏族自治区和青海西南旅游资源区,包括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华中旅游资源区包括湖北,湖南。华南旅游资源区包括海南,澳门,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