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可用计算资源需要量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长春哪里能买到韩国产品 2025-04-16 16:18:49
pvz钻石用来干什么好 2025-04-16 16:17:59

可用计算资源需要量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27 12:14:49

‘壹’ 资源需要量计划应根据什么确定

1、项目的工作量:工作量越大,所需的资源量自然也就越多。因此,需要对项目的工作量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析,以便确定所需的资源量。
2、项目的时间要求:如果项目的时间要求弯键较紧,那么需要更多的资源来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3、资源的可获得性:需要考虑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包括资源的供应商、成本和交付时间等,以确定资源的实际可用量。
4、资源的效率和效果:要考虑所需资源的效率和效果,以确保使用的资源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同时也要尽可能节约资神携源的游闹伏使用。
5、风险管理:需要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资源供应不足、资源成本上涨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贰’ 基础储量,储量,资源量,资源储量是什么意思,其中四者之间有什么关联

  1. 资源总量:可开发的资源总量,包括二级边界品位;

  2. 保有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的总量;

  3. 基础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和一级边界品位;

  4. 资源量:包括矿区外围附近的边界品位。

  5. 通俗得说:基础储量表示地质勘探程度较高,可供企业近期或中期开采的资源量;

  6. 保有储量是基础储量中可以立即经济开采利用的;

  7. 而资源量则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主要是预测和推断的资源量;资源总量=资源量+基础储量。

‘叁’ 资源量计算

通过数据管理功能输入足够的基础数据后,就可以进行油气资源量计算工作。进行油气资源量计算的基本流程是【选择评价目标】【选择计算方法】【选择需要计算的计算单元】,各个操作描述如下:

【选择评价目标】从GIS导航图上选择需要计算的目标区域;请参考GIS模块的操作说明。

【选择计算方法】从导航区或者是GIS导航图的右键菜单上选择对应的方法。

【选择需要计算的计算单元】界面如图5-14所示。

图5-14 计算单元选择列表

从计算单元列表选择需要计算的计算单元,请在做此操作之前,确保该计算单元有数据,否则会在后续的方法计算中因为没有数据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本系统中集成了多种方法,以下分方法进行叙述。

(一)油藏规模序列法

1.装载数据

需要的数据是所评价对象的已有油气藏的规模数据,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也可以通过数据库直接提取数据。

2.显示主窗体

打开油藏规模序列法的主界面(如图5-15)。

图5-15 油藏规模序列法的主界面

已发现油气藏序列表中将装载进来的储量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显示,已发现油气藏序列图以点图的形式显示其储量。最大油气田(藏)规模显示最大储量值,最小油气田(藏)规模显示最小储量值。

3.油气田(藏)序列预测

分段参数表根据已发现油气藏序列表的所选择的序号进行分段计算其段截距、段斜率。

图5-16 油气田序列预测

预测油气藏序列表显示预测储量值和与其预测最接近的已发现储量以及他们的误差。预测油气藏序列图以点图的形式表示已发现储量和预测储量(图5-16)。

4.资源量预测

资源概率分布表按照不同的概率计算其储量,资源概率分布图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了资源概率分布的情况(图5-17)。

图5-17 资源量预测

5.对油气资源预测结果统计

“添加”按钮添加一个统计区间,“删除”按钮删除一个统计区间。

首先添加统计区间输入统计区间上下限。

图5-18 设置统计参数

统计在每个区间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已发现油气藏储量和,预测油气藏个数,预测油气藏储量和,待发现油气藏个数,待发现油气藏储量和。合计中计算所有统计区间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之和,已发现油气藏储量之和,预测油气藏个数之和,预测油气藏储量之和,待发现油气藏个数之和,待发现油气藏储量之和(图5-18)。

然后按资源量预测进行统计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已发现个数和预测个数的分布情况以及已发现储量和预测储量的分布情况(图5-19)。

图5-19 资源量预测结果及统计图

在显示的统计图上,按住鼠标左键往右下方向进行拖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放大,按住鼠标左键往左上方向进行拖动可以还原放大操作。按住鼠标右键不放进行移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漫游操作。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提供了编辑、保存、打印功能。

6.保存结果数据

结果数据可以保存到文本文件(txt文件),也可以保存结果数据到数据库中。

(二)广义帕莱托分布法

1.装载数据

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也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2.显示主窗体

打开广义帕莱托分布法的主界面,如图5-20所示。

图5-20 广义帕莱托分布法的主界面

已发现油气藏顺序表中将装载进来的数据按发现日期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已发现总储量显示所有已发现储量之和,预测资源量初值默认等于已发现总储量,预测资源量增量默认为预测资源量的十分之一,中位数变化模型、分布系数变化模型在进行评价参数模拟计算的时候进行选择。最大油气田(藏)规模、最小油气田(藏)规模、预测中位数、预测分布系数可以编辑和显示最大油气田(藏)规模、最小油气田(藏)规模、预测中位数、预测分布系数。

3.分布系数分段统计

分布系数分段统计按已发现油气藏顺序表中所选择的序号进行分段计算其储量、平均值、中位数、分布系数(图5-21)。

图5-21 分布系数统计

4.评价参数模拟计算

从中位数变化模型和分布系数变化模型下拉框中分别选择所需要的模型,然后点击“评价参数模拟计算”按钮进行计算,显示分资源量分布参数预测表(图5-22)。

图5-22 评价参数模拟计算

此时预测中位数和预测分布系数显示最小预测方差所对应的中位数和分布系数,同时修改最大油气田规模、最小油气田规模、预测中位数、预测分布系数可以重新进行评价参数模拟计算。

选择分资源量分布参数预测表中的某一行资源量绘制对应资源量的中位数变化曲线、分布系数变化曲线和方差分析点图。

图5-23为中位数变化模型为指数模型时的中位数变化曲线图。其中点序列显示分阶段分布参数统计表中的各中位数实际样品图,曲线序列显示随着资源转化率变化的中位数模拟曲线图。

图5-23 分布系数为指数模型时中位数的变化

图5-24为分布系数变化模型为直线模型时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图。其中点序列显示分阶段分布参数统计表中的各分布系数实际样品图,曲线序列显示随着资源转化率变化的分布系数模拟曲线图。

图5-24 分布系数为直线模型时中位数的变化

图5-25为预测方差的方差分析图,点序列显示分资源量分布参数预测表中的各预测方差。

图5-25 预测方差

5.资源量预测

资源概率分布表按照不同的概率计算其储量,资源概率分布图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了资源概率分布的情况(图5-26)。

图5-26 资源量预测

6.油气资源预测结果统计

“添加”按钮添加一个统计区间,“删除”按钮删除一个统计区间。

首先添加统计区间输入统计区间上下限。

图5-27 统计参数设置

统计在每个区间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已发现油气藏储量和,预测油气藏个数,预测油气藏储量和,待发现油气藏个数,待发现油气藏储量和。合计中计算所有统计区间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之和,已发现油气藏储量之和,预测油气藏个数之和,预测油气藏储量之和,待发现油气藏个数之和,待发现油气藏储量之和(图5-27)。

然后按资源量预测进行统计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已发现个数和预测个数的分布情况以及已发现储量和预测储量的分布情况(图5-28)。

图5-28 资源量预测结果和统计结果图

在显示的统计图上,按住鼠标左键往右下方向进行拖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放大,按住鼠标左键往左上方向进行拖动可以还原放大操作。按住鼠标右键不放进行移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漫游操作。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提供了编辑、保存、打印功能。

7.保存结果数据

结果数据可以保存到文本文件(txt文件),也可以保存结果数据到数据库中。

(三)发现率趋势预测法

1.装载数据

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也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2.显示主窗体

打开发现率趋势预测法的主界面,如图5-29所示。

图5-29 发现率趋势预测法的主界面

勘探历程把读取进来的数据按年份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显示当年发现储量、累计探井数、累计探井进尺。年发现率趋势显示当年的发现储量,单井发现率趋势显示当年的单井发现率,进尺发现率趋势显示当年的进尺发现率。

3.发现率趋势分析

进行发现率趋势分析,年发现率、单井发现率、进尺发现率分别有九种不同的趋势模型(线性模型、二次模型、三次模型、幂级模型、指数模型、对数模型、S型递增模型、Z型递减模型、对称生命期模型),根据各自的发现率计算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参数和拟合方差。单击不同的趋势模型下面的图表以曲线的形式描绘其趋势(图5-30)。

图5-30 发现率趋势分析

4.资源量预测

图5-31 资源量预测

5.油气资源预测结果统计

“添加”按钮添加一组起始年、结束年,“删除”按钮删除一组起始年、结束年。

首先添加统计区间输入起始年、结束年。

图5-32 统计参数设置

统计在起始年到结束年之间这几年里的最小年发现率、平均年发现率、最大年发现率、年发现率结果、最小单井发现率、平均单井发现率、最大单井发现率、单井发现率结果、最小进尺发现率、平均进尺发现率、最大进尺发现率、进尺发现率结果、最小发现量、平均发现量、最大发现量(图5-32)。

在统计之前用户需要在发现率趋势率分析中选择所要进行预测的年趋势模型、单井趋势模型、进尺趋势模型。同时设置年发现率权值、单井发现率权值、进尺发现率权值、预计年投入单井数(万t/年)、预计年投入探井进尺数(km/年)。

资源概率分布表按照不同的概率计算其储量,资源概率分布图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了资源概率分布的情况(图5-33)。

图5-33 资源量预测结果

在统计图上,按住鼠标左键往右下方向进行拖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放大,按住鼠标左键往左上方向进行拖动可以还原放大操作。按住鼠标右键不放进行移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漫游操作。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提供了编辑、保存、打印功能。

6.保存结果数据

结果数据可以保存到文本文件(txt文件),也可以保存结果数据到数据库中。

(四)发现过程模型法

1.装载数据

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也可以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

2.显示主窗体

打开发现过程模型法的主界面,如图5-34所示。

图5-34 发现过程模型法的主界面

已发现油气藏序列表中将装载进来的数据按发现日期从小到大的顺序显示,基础信息数据部分显示已发现油气总量、已发现油气个数、已发现油气最大规模、已发现油气最小规模。模拟计算参数部分显示最大油气藏规模初值、最大油气藏规模增量、最大油气藏规模递增次数、勘探效率系数初值、勘探效率系数增量、勘探效率系数递增次数、最小油气藏规模、抽样次数。

3.参数模拟计算

进行参数模拟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中间计算数据,根据最大油气藏规模递增次数、最大油气藏规模增量和勘探效率系数递增次数、勘探效率系数增量,我们可以得到最大油气藏规模、勘探效率系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样本总体幂和、广义帕莱托系数、预测油气藏个数、预测油气资源量、均方差。

最小方差点相关数据中显示均方差最小时相应的最大油气藏规模、勘探效率系数、样本总体幂和、广义帕莱托系数、预测油气藏个数、预测油气资源量。

最大油气藏规模方差图显示不同的最大油气藏规模时对应的方差图(图5-35)。

勘探效率系数方差图显示不同的勘探效率系数时对应的方差图。

图5-35 发现过程模型法参数模拟计算

4.结果预测计算

资源概率分布表按照不同的概率计算其储量,资源概率分布图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了资源概率分布的情况。最小油气藏规模、最大油气藏规模、广义帕莱托系数分别是中间计算数据中方差最小时对应的值(图5-36)。

图5-36 资源量预测

5.油气资源预测结果统计

“增加”按钮添加一个统计区间,“删除”按钮删除一个统计区间。

首先添加统计区间输入统计区间上下限。

图5-37 统计参数设置

统计在每个区间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已发现油气藏储量和,预测油气藏个数,预测油气藏储量和,待发现油气藏个数,待发现油气藏储量和。合计中计算所有统计区间内已发现油气藏个数之和,已发现油气藏储量之和,预测油气藏个数之和,预测油气藏储量之和,待发现油气藏个数之和,待发现油气藏储量之和(图5-37)。

然后按资源量预测进行统计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已发现个数和预测个数的分布情况以及已发现储量和预测储量的分布情况(图5-38)。

图5-38 资源量预测和统计结果

在统计图上,按住鼠标左键往右下方向进行拖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放大,按住鼠标左键往左上方向进行拖动可以还原放大操作。按住鼠标右键不放进行移动可以对图表进行漫游操作。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提供了编辑、保存、打印功能。

6.保存结果数据

结果数据可以保存到文本文件(txt文件),也可以保存结果数据到数据库中。

(五)类比法

1.面积丰度类比(加)

资源丰度类比法包括油和气两部分,它们的操作是相似的,在这里只介绍油类比法的应用操作。

在系统平台功能索引区选择方法索引目录,展开目录节点,选择类比法中的石油资源量油类比法,双击被选择的节点,就可启动资源丰度类比算法(图5-39)。

图5-39 面积丰度类比法

启动后计算单元类比主窗口如图5-40所示。

计算单元选择

在评价目标索引区中,用户可以看到当前工程中的所有评价目标,用户展开目录索引,选择一个计算单元,双击目标计算单元节点,完成计算单元选择。

类比打分

中部面板上由“圈闭条件”、“盖层条件”、“储层条件”、“油源条件”和“配套条件”五大地质条件组成打分区。用户在打分时可以用鼠标单击选择钮,所选的参数和分值会自动显示在相应的文本框中;用户还可以在分值文本框中直接输入分值,正常情况下的分值在1~4之间;当未进行打分(分值为0)或直接打0分时,表明在类比时将不考虑该项内容(图5-40、图5-41)。

图5-40 评价目标选择

提示:五大地质条件及其所包含的各子项都要逐一进行打分评价,否则将影响类比结果。

图5-41 成藏类比参数打分

刻度区打分:

用户在进行类比计算之前要确认即将参与计算的刻度区已经完成打分,如果刻度区没有进行过打分,在类比法主窗口点击“刻度区打分”,打开刻度区打分窗口,根据刻度区具体的参数值(界面上有提示,其值用蓝色显示)对刻度区进行打分,打分方法和计算单元打分一致(图5-42)。

图5-42 刻度区打分

提示:没打过分的新工程必须打分,否则无法进行类比计算。

评价计算

当类比打分完成后,单击“评价计算”即可进入类比计算窗口(图5-43),该窗口为上部的成果图(左)、成果表(右),下部的“预测计算单元”、“刻度区选择”、“计算相似系数”、“计算”等功能组成。

刻度区选择

选择图5-43中的“刻度区列表”中的刻度区(可多选),点击添加按钮,把选择好的目标刻度区加载到类比计算列表(图5-44)。也可以选择“全部添加”,把刻度区列表中的刻度区全部加载到类比计算列表。

计算相似系数

选择并加载完成刻度区后,点击“计算相似系数”按钮(图5-44),计算目标计算单元与所选择的刻度区之间的相似系数。相似系数结果在右上“参数分布”数据表中显示(图5-44)。如果计算后的相似系数与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可以选择“删除”、“全部删除”按钮取消已经计算的相似系数,重新选择刻度区,继续进行计算相似系数。

图5-43 类比计算窗口

提示:如果选择的目标计算单元已经做过类比法,打开计算窗口时,上一次计算采用的刻度区和相似系数自动显示,用户可以直接进行资源量计算(图5-44)。

图5-44 刻度区选择、计算相似系数

资源量计算

计算相似系数完成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资源量计算。单击图5-44中左上部的“计算”菜单项,系统将进行类比计算,计算完毕后窗口上部将显示出类比结果。

结果显示

当计算成功后将出现如下成果图(图5-45)。图中右侧为成果数据分布表(21点),包括面积类比法的油地质资源、油可采资源、气地质资源和气可采资源等内容;图左侧为成果数据分布图,包括面积类比结果的油资源分布“资源量(面积/油)”、面积类比结果的气资源分布“资源量(面积/气)”。

图5-45 类比计算成果窗口

单击图5-45中“资源量(面积/油)”按钮,将出现面积类比结果的油资源分布;单击“资源量(面积/气)”按钮,将出现面积类比结果的气资源分布。

2.面积丰度类比(乘)

资源丰度类比法包括油和气两部分,它们的操作是相似的,在这里只介绍油类比法的应用操作。

在系统平台功能索引区选择方法索引目录,展开目录节点,选择类比法中的石油资源量油类比法,双击被选择的节点,就可启动资源丰度类比算法。

图5-46 面积丰度类比算法的窗口

启动后计算单元类比主窗口如图5-47所示。

图5-47 算法的主窗口

计算单元选择

在评价目标索引区中,用户可以看到当前工程中的所有评价目标,用户展开目录索引,选择一个计算单元,双击目标计算单元节点,完成计算单元选择。

类比打分

中部面板上由“圈闭条件”、“盖层条件”、“储层条件”、“油源条件”和“配套条件”五大地质条件组成打分区。用户在打分时可以用鼠标单击选择钮,所选的参数和分值会自动显示在相应的文本框中;用户还可以在分值文本框中直接输入分值,正常情况下的分值在1~4之间;当未进行打分(分值为0)或直接打0分时,表明在类比时将不考虑该项内容(图5-47、图5-48)。

提示:五大地质条件及其所包含的各子项都要逐一进行打分评价,否则将影响类比结果。

图5-48 类比打分主窗口

刻度区打分

用户在进行类比计算之前要确认即将参与计算的刻度区已经完成打分,如果刻度区没有进行过打分,在类比法主窗口点击“刻度区打分”,打开刻度区打分窗口,根据刻度区具体的参数值(界面上有提示,其值用蓝色显示)对刻度区进行打分,打分方法和计算单元打分一致(图5-49)。

图5-49 类比打分主窗口

提示:没打过分的新工程必须打分,否则无法进行类比计算。

评价计算

当类比打分完成后,单击“评价计算”即可进入类比计算窗口(图5-50),该窗口为上部的成果图(左)、成果表(右),下部的“预测计算单元”、“刻度区选择”、“计算相似系数”、“计算”等功能组成。

图5-50 类比计算窗口

刻度区选择

选择图5-50中的“刻度区列表”中的刻度区(可多选),点击添加按钮,把选择好的目标刻度区加载到类比计算列表(图5-51)。也可以选择“全部添加”,把刻度区列表中的刻度区全部加载到类比计算列表。

计算相似系数

选择并加载完成刻度区后,点击“计算相似系数”按钮(图5-51),计算目标计算单元与所选择的刻度区之间的相似系数。相似系数结果在右上“参数分布”数据表中显示(图5-51)。如果计算后的相似系数与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可以选择“删除”、“全部删除”按钮取消已经计算的相似系数,重新选择刻度区,继续进行计算相似系数。

提示:如果选择的目标计算单元已经做过类比法,打开计算窗口时,上一次计算采用的刻度区和相似系数自动显示,用户可以直接进行资源量计算(图5-51)。

图5-51 刻度区选择、计算相似系数

资源量计算

计算相似系数完成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资源量计算。单击图5-51中左上部的“计算”菜单项,系统将进行类比计算,计算完毕后窗口上部将显示出类比结果。

结果显示

当计算成功后将出现如下成果图(图5-52)。图中右侧为成果数据分布表(21点),包括面积类比方法的油地质资源、油可采资源、气地质资源和气可采资源等内容;图左侧为成果数据分布图,包括面积类比结果的油资源分布“资源量(面积/油)”、面积类比结果的气资源分布“资源量(面积/气)”。

图5-52 类比计算成果窗口

单击图5-52中“资源量(面积/油)”按钮,将出现面积类比结果的油资源分布;单击“资源量(面积/气)”按钮,将出现面积类比结果的气资源分布。

(六)汇总计算

资源计算是基于计算单元的,而且有时会用多种方法计算一个单元的资源量,得出的结构需要进行汇总。

1.方法资源量汇总

对于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资源量,采用特尔菲法进行汇总。首先要进行特尔菲法系数设置,调整各个方法计算出来的同一个计算单元在汇总中的权重而设置的,界面如图5-53所示。

图5-53 特尔菲系数设置

【方法和计算单元说明区】本区域显示的是各个计算单元所使用的方法名称;不可以编辑。

【权重信息】本区域显示的是方法的权重,修改各个方法的权重在本区进行。

然后点击“确定”,对选定的计算单元下的各个计算方法产生的数据进行加权汇总,汇总结果显示如图5-54所示。

图5-54 特尔菲汇总结果

2.逐级汇总

经过特尔菲法汇总后得出计算单元的综合资源量,然后通过蒙特卡罗法逐级汇总,形成评价单元的资源量,直至得到全国的资源量。

(七)资评流程管理

资源量计算方法软件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置成流程实现自动执行。不过使用流程进行资源评价的基础是专家对评价目标的地质、成藏条件的充分研究,确定各个流程方法节点的各种参数。

主要通过三个步骤进行流程执行进行资源量计算。

1.方法库管理

方法库管理实现将多种来源的方法集成到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中。一边将来作为配置流程的一个方法节点。

主界面

方法库管理的主界面如图5-55所示。

图5-55 方法库管理

主界面由:菜单,工具条,方法库树型视图,方法库目录视图,状态栏这些部分组成。

菜单包括三个分组:方法库,方法和视图。

工具条中放置了一些最常用的操作按钮。

方法库树型视图以树型的方式列举了方法库中定义的方法分类和每个方法分类中的方法。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展开树型视图进行查看。

方法库目录视图以目录的方式显示方法库的信息,它的顶部显示定义的分类总数,或者某个分类中定义的方法的总数。当目录视图中是分类时,可以通过双击文件夹图标展开这个分类。

方法库目录视图在执行具体操作时,将隐藏。在主界面的右边将显示需要用户交互的详细信息。状态栏的第二格将显示当前的操作信息。

对方法库的操作包括新增分类、修改分类和删除分类等,还可以查看已有方法

分类。

对方法的操作包括加入方法、修改方法和删除方法、移动方法等,还可以查看已有方法。

视图操作

(1)显示工具栏。点击菜单【视图】→【工具栏】,可以显示或者不显示工具栏。

(2)显示状态栏。点击菜单【视图】→【状态栏】,可以显示或者不显示状态栏。

(3)退出。点击菜单【方法库】→【退出】,将退出方法库管理。

2.流程定义

流程定义实现将已经包装好的方法节点配置成可以执行的流程,以实现快速动态评价的功能。流程定义的主界面如图5-56所示。

图5-56 流程定义界面

主界面由:菜单,常用工具栏,方法库树型视图、流程变量视图、绘图工具栏、流程详细信息视图、流程元素属性视图、关联方法信息视图、提示窗口、状态栏这些部分组成。

菜单包括三个分组:流程,编辑和视图。

常用工具栏中放置了一些最常用的操作按钮。

方法库树型视图以树型的方式列举了方法库中定义的方法分类和每个方法分类中的方法。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展开树型视图进行查看。

流程变量视图展示了当前编辑的流程的全局变量。

绘图工具栏放置了流程所有可以定义的关系类型,和流程节点显示的形状菜单。

方法详细信息视图以图形的方式显示了当前定义的流程,用户通过鼠标拖动,或者编辑可以修改当前的流程。

流程元素属性视图显示当前编辑流程中某个流程元素的详细信息。

关联方法信息视图显示当前选中的流程节点的方法信息。

提示窗口一般情况下是隐藏的,当用户定义操作有误或者检查流程时出现,显示一些必要的提示信息给用户。

状态栏显示一些中间状态或者提示操作。

图5-57显示了配置好的一个流程的情况。

图5-57 配置好的流程

3.流程控制

主界面介绍

流程控制的主界面如图5-58所示。

图5-58 流程控制界面

主界面由:工具栏、流程变量视图、流程详细信息视图、流程节点属性视图、关联方法信息视图、运行日志窗口、即将运行节点窗口、状态栏这些部分组成。

工具栏列出了用户可以进行的流程控制操作。

流程变量视图列举了当前流程的全局变量和他们的值。

节点属性视图列举了选中节点的属性。

关联方法信息显示当前选中的流程节点的方法信息。

运行日志窗口列出了流程运行时的日志。

即将运行节点列出了即将运行的流程节点。

状态栏显示一些中间状态或者提示操作。

图5-59所示是图5-57的流程执行的情况。

图5-59 流程执行状态

‘肆’ 计算机资源指的是什么

计算机资源指的是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需的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和网络资源。

各类编程语言在进行软件开发时,都支持对计算资源的申请、分配等操作。比如C语言的申请数组;而对线程的申请,则根据计算机CPU资源的情况而申请。

在分布式计算架构中,可以对不同任务进行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控制。

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所需的CPU资源、内存资源、硬盘资源和网络资源。

(4)可用计算资源需要量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各种计算模型的主要资源有并行时间、串行时间和空间三种。

1、并行时间和巡回。并行时间一般指并行模型计算时所需步数,例如,向量机的自始至终执行指令的总条数。但对串行模型也可以定义一种称为巡回的资源。可以证明它相当于并行时间。

对于多带图灵机,它是工作带头部改变方向的次数。一般地,巡回是周相的总数,而周相则是串行模型工作中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中计算出来而记录在工作空间上的信息,不再被读到。

2、串行时间。计算过程中原始运算的总量。对于串行模型而言,它代表计算自始至终的总步数;对于并行模型而言,每一步可以同时作许多个原始的运算,自始至终各步的原始运算数目的总和就是串行时间。

3。空间。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来以备后用的最大中间信息量。对于多带图灵机,是计算过程中用过的工作带上的方格数。

‘伍’ 有关资源量估算的概念和原则

按照《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规定含义,煤炭资源划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具体项目中估算的资源究竟属哪一类,不仅取决于它的地质可靠程度,还要取决于它的可行性评价程度。只有在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探明的,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的以上(含边际经济的),煤炭才能划为基础储量。经济的基础储量在扣除设计、采矿损失后就得到储量。未进行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时,只能定为资源量。由于在预查、普查阶段获得的地质信息和基础资料较少,对煤炭资源开发的经济意义只能进行概略研究,因此,新规范规定的资源量估算指标界定在预查和普查阶段使用。

矿产资源是埋藏在地下的,难以直观衡量,因此,原规范的“储量计算”,新规范改为“资源量估算”,“估算”一词是国外表示储量计算的名词,对于以点、线的观察和采样测试,推断块体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质、量的勘查工作来说,用“估算”去表述取得具有相当误差的资源储量数据的数学过程可能更为贴切,同时在国际上也易于交流。但要说明的是:“估算”不代表勘查过程的低质量、高误差,不代表取得资源储量数据的数学过程的粗糙和低精度。估算的方法、参数的确定、运算过程与过去的储量计算一样,仍然是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估算”一词更多的体现了资源的统计性、不确定性及风险性等含义。

出于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新规范在资源量估算指标中,增加了煤层的最低发热量和最高硫分的指标。因为,燃烧高硫煤带来的对生态环境、工业设备的危害,使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近年来,国务院对开采高硫煤作出了规定,“禁止新建煤层含硫分大于3%的矿井,已建成的生产煤层含硫分大于3%的矿井,逐步实行限产或关停。新建、改造含硫大于1.5%的煤矿,应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洗选设施。”加快洁净煤生产步伐,据此,新规范已将最高硫分3%列入了工业指标。

昭通地区的硬煤(主要是无烟煤)大部分为高硫煤和中高硫煤,全部估算了资源量,因为正针对性地开展“煤中硫成因及脱硫可能性”方面的课题研究,煤矿配套建相应能力的洗选厂,对燃用含硫大于1.5%的电厂提出安装脱硫除尘装置的建议。并且利用洗出的硫铁矿和回收的硫发展硫化工工业。

调查评价估算的资源量,相当于预查阶段的资源量。由于以往勘查程度很低,难以掌握矿区全部可采煤层的确切情况,尤其是大部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的情况,因此,估算以掌握较好的主要煤层为主,如镇雄煤田洛旺向斜以东以估算C5、C6煤层为主,以西包括C5及其以上长兴组中出现的可采煤层,使资源量“宁稳莫滥”,供规划决策使用,使主要矿区将来进一步勘查时获得的资源量,不致低于现在估算的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