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深圳特殊资源教室设备多少钱
扩展阅读
私募产品有多少个 2025-02-07 11:13:35
房产税计入哪个成本费用 2025-02-07 10:54:31
钻石和黄金回收哪个值钱 2025-02-07 10:45:40

深圳特殊资源教室设备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7-29 09:14:21

1. 资源教室的定义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
资源教室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
资源教室可以满足具有显着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最适合的环境与条件。

2.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教室都需要哪些设备

一般会包括教学设备如黑板桌椅等, 康复训练器材如感统器材、运动康复器材等,已教学为目的的教玩具设备,资源教师的办公设备,游戏娱乐设备
具体可参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发布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标准,里面有设备配置建议

3.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的建设可以根据学校招收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情况,从基础设施、投资数额、学生数量、教学和评估功能等各方面,规划建设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资源教室。

一、空间分类

学校应该从资源教室的任务与实际需求(如服务对象的数量和需求的多少)以及学校可能的资源来确定所要建立的资源教室的空间大小。我们根据对目前已经建立并实际开始运作的资源教室的调查,按照整体用房面积与间数,把资源教室的面积分为三个类别。

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间。

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间。

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

二、功能区域规划

按照资源教室的需求和空间类别,把资源教室的功能区域划分为:

1.一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1)办公区:用于资源教师办公的区域,包括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管理、处理日常事务等。

(2)接待区:接待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访、研究工作、咨询等。

(3)诊断/咨询区:用于对学生的初步教育诊断、教育评量、各种生理功能的测查与测试,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等。

(4)观察/训练区:用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学习习惯、学习状态;还用于对学生的辅导教学、补救教学、学习技能训练、学习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5)康复训练区:组织各种小组康复训练,实践个别康复训练,与家长配合进行康复训练、游戏等。

(6)教学资源区:储存、保管各类教育、教学组员;收集整理、研制教具、学具、玩具等资源。

(7)阅读/会议区:平时用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资源教室中查阅资料,阅读书记、刊物;召开小型会议,研究安排工作;也可以用来进行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等。

(8)信息资源采集编辑区:用专用设备进行信息采编、整理、制作、储存等项工作。

2.二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这类资源教室的功能基本完整,部分空间整合利用。包括:办公区;会议/阶段区;诊断/咨询区;观察/训练区;康复训练区;教学资源区。

3.三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这类资源教室设置核心功能,划分出基本空间,在基本空间中整合利用。包括:办公/阶段区;学习/训练区;学习资源区。

4. 想了解一下,资源教室是什么

资源教室方案一词系译自resource room Program ,或称资源方案( resource Program,省略room ) , 又称资源教室( resourceroom,省略Program ) ,国外更有称之为Pull-out Program 或set aside者。台湾地区设置此类特殊教育措施时,为符合教育行政的要求,一律称之为资源班。虽然名称不一,但其内涵却是相同。
建设目的
资源教室方案是一种教育措施,接受辅导的特殊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普通班级中学习一般课程,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内接受资源教师的指导。通过这种安排使特殊学生潜能可有最大的发挥,缺陷在发展中得到补偿,同时发展了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得以在普通班级顺利地随班就读。因此,资源教室可视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桥梁,是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设备与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特殊学生和普通班教师提供的服务与协助,他能使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教育中享受到特殊教育的专业服务和支持。
以建立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为契机,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把理论与“小班化”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实施资源教室方案。切实做到在发展中挖掘潜能、补偿缺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普通学校就学的特殊学生全面发展,使随班就读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这就是建立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目的。
来源及功能
资源教室方案的理念萌芽于1913年。Irwin 将之用于协助视觉障碍学生,期望他们借此方案顺利在普通学校就学,其后类似的安排也用之于重听学生,但由于配合条件不够,成效不彰,没有继续被采用。二十世纪中期资源教室方案则被用于协助学习数学、阅读有困难者。1968年Dunn为文探讨智能不足学生安置在自足式特殊班的缺失后,资源教室方案再度受到重视,成为安置特殊学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概括而言,资源教室方案是要帮助是普通班级中所有学习上或行为上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是特殊学生,也可能是普通学生。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资源教室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
资源教室可以满足具有显着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最适合的环境与条件。

5. 资源中心与资源教室的区别

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资源教室作为融合教育的主要教育措施,以及随班就读儿童在普通学校最重要的教育支持方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在于发挥“资源”的功效:1、充分运用教学资源2、资源教室要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

6. 1.特教学校,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有什么关系

互补的关系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运作模式1资源教室的产生与发展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学不会的现象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是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支撑,对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地区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对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总体来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工作基础薄弱,存在数量严重不足、设备配备较差、资源教师缺乏和资源教室作用发挥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7. 简述特殊儿童资源教室创建原则

1.确立资源教室的不同定位。资源教室的招生、课程、组织形式等问题都与定位紧密相关,各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需根据自身实际在建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从功能上看,资源教室可以定位于为残疾学生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的场所,也可以定位于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性服务的场所,还可以同时定位在教育改革和科研先导的实验场所。如果是后者,我们一些先进教学理念、模式(如认知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和教学组织形式都可以在这个场所中通过小组课的形式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其最终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学生。有些学校有证明的残疾儿童不足在校生的百分之一,区域内还有特教学校或特殊班,但他们有很多的学习困难、注意缺陷、轻微情绪行为障碍的学生,其定位就可以是为这些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人性化的支持性服务,以开展广泛的小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能力;而有的学校残疾学生较多,区域内又没有特教学校或特殊班级,其定位于通过实施残疾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和提供融合环境支持来全方位地为残疾学生服务。不同的定位导致招生对象、服务内容、课程设计、人员培训重点都有不同。如果想同时兼顾残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定位在教育改革和科研先导场所上,则要求有两名以上、既懂特殊教育又懂普通学科教育并有课程设计能力的资深资源教师才可行。
2.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资源教学实际上是对特殊儿童的支持性教学,不是靠资源教师、学校主管领导等几个人就可以搞好的。一名特殊学生需要校内的同伴支持、任课教师支持\资源教师的支持、相关教师和服务人员支持,校外家长支持、社区邻里支持,还需要各方支持相互配合。资源教师就要搭建支持平台、整合各方力量,如开设专门的同伴培训课程,培训正常学生(即同伴)帮助特需生的态度、方法、时机控制等;组建专门的家校互动小组,培训特殊儿童家长,使之了解和接纳孩子,配合完成资源教学作业;与社区居委会联系组织开展“慰问或帮扶活动”,让特殊儿童感觉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与各科任课教师沟通,及时帮助分析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应对策略。总之,支持体系越完善,支持力度越强,特需生则进步越快。在这样的良性系统中,特殊学生不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重要资源。他可以是正常学生建立自信的资源,是老师研究和变革教法的资源,是家长重新审视自我的资源,是任课教师加强协作的资源。
3.加强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资源教室的课程问题长期制约着资源教室的发展,缺乏系统和力度的个训课不能真正解决残疾学生的学习问题、交往问题,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资源教室应以同质小组教学(几方面学习能力相当、年龄相仿的3-4名学生)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单元核心课程为课程组织形式,以活动课程形式授课,从提高基本学习能力、整合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等角度提高学业水平,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补
救学业差距。这样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颇用心思,如经过评量发现几个学生都是听觉注意力不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挫折感强而没有自信,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都很吃力,就要为他们设计以“发展听觉注意力、手眼协调力”为主的小组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提高自信、改善基本能力,间接促进数学学习。单元核心课程为:两周(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自我展能”活动,两周“听关注”游戏,两周“共同搭建”游戏,四周“听参照、听理解”游戏,加上与任课教师、家长的合作,经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随之提高。对症制定小组教学计划、设计小组课内容是制约资源教学发展的一项技术,应该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资源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关系到资源教学的质量,即关系到这项工作的发展。若定位于提供特色服务,提高一般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能力,则要选拔有丰富学科教学经验、有科研热情的老师,在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培训(一般半年)后即可以有效开展此项工作;若定位于在融合环境中更好地服务于残疾儿童,则要优先选拔有特殊教育背景或经验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策略、家长辅导等培训后即可以开展工作;若兼顾两者,则以选拔有学科教学经验者为主,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才行,切忌一蹴而就。优良的资源教师必须有几年的成长周期。
在资源教室的建设过程中,当我们认清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明确建设方向,尽可能营造双向支持的环境,使所有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