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色金属资源在我国哪些地方比较丰富
我国有色金属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中国的十大有色金属矿产地: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甘肃金昌的镍,山东招远的黄金,江西德兴的铜、大余的钨,湖南锡矿山的锑、水口山的铅锌矿,云南个旧的锡,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
中国属于瞎培差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磨皮明储量。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铍、锂,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锌、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铅、金、银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中扒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钨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部分矿产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2. 中国哪几个省最有钱
中国最富的5个省:江苏、浙江、福建省、内蒙古、广东。
广东和江苏的GDP总量位列中国第一,第二名,经济实力确实雄厚。从人均GDP方面来说,浙江就成为了最富的省份,它虽然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之一,但人均收入20多年全国第一,没有任何一个省的可以像它一样做到了藏富于民。
从消费水平上来对比的话,也还是浙江省的居民消费水平最高。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均消费水平踢出掉最高的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各省份中还是浙江省的消费水平雄踞榜首达到了29470.68元,这也从一方面代表了浙江省居民的富有程度,毕竟如果口袋里没钱,就没有那么高的消费水平。
3. 中国哪个省份或地区水资源最丰富
中国水资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4658.2亿立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总量最多的省级单位是西藏自治区,其地面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总量均是全国的第一位,其地下水资源总量是1105.7亿立方米。
(3)中国哪里资源富有扩展阅读
西藏的人均水资源情况突出的原因:
1、西藏地球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条以上。着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
2、西藏也是众多国际河流的上源所在(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等)。
3、西藏还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各类湖泊总数超过1500个,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个。
4. 中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排名
1、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 亚欧大陆 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塔吉克斯坦斯坦 、 巴基斯坦 、 蒙古 、 印度 、 阿富汗 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境内与 甘肃 、 青海 、 西藏 相邻。地形以 山地 与 盆地 为主,地形特征为“ 三山夹两盆 ”。新疆 沙漠 广布, 石油 、 天然气 丰富,是 西气东输 的起点、我国 西部大开发 的主要阵地。
2、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 中国 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 蒙古国 、 俄罗斯 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以 蒙古族 和 汉族 为主,还有朝鲜、回、满、 达斡尔 、 鄂温克 、 鄂伦春 等 民族 。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 。全区分设9个辖地级市,3个盟;其下又辖12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 包头市 、 巴彦淖尔 、 赤峰 、 乌兰浩特 、 乌兰察布 、 乌海 、 呼伦贝尔 、 通辽 、 鄂尔多斯 等为自治区内主要城市。主要山脉有 大兴安岭 、 贺兰山 、 乌拉山 和 大青山 。东部 草原 辽阔,西部 沙漠 广布。年均气温-1~10℃,全年降水量约50~450毫米。已探明矿藏60余种, 稀土 、 煤 、 银 等储量巨大。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3、山西
4、西藏
5、四川
6、陕西
5. 我国自然资源较多的是哪几个省份
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有横断山脉,广西有十万大山,贵州在云贵高原。
6. 我国哪个省的矿产资源最多
矿产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再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据统计,当今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探明了大批矿产资源,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也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世界矿业大国之一,全国年矿石总产量为50亿吨,其中国有生产矿山开发利用的矿种数为150个,年产矿石量约20亿吨(不含石油、天然气);非国有小型矿山开发利用的(亚)矿种数为179个,年产矿石量约30亿吨。原油产量为1.67亿吨。我国的煤炭、水泥、钢、磷、硫铁矿、10种有色金属以及原油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我国固体矿产开发的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57种,其中能源矿产9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1种,以及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和二氧化碳气)3种;已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经详细工作的近2万余处。
首先,虽然我国矿产储量的潜在总值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第53位,只有世界水平的一半。因此,在制定我国矿产资源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长远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相对不足这个基本国情。
其次,优势矿产多属于用量不大的矿种,而大宗矿产却多半储量不足。在我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多的优势资源的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大部分是一些在国民经济中用量有限的矿产,如钨、锡、钼、锑、稀土、菱镁矿、重晶石、膨润土等,而石油、天然气、铁矿、锰矿、铜矿、金矿、银矿、钾盐等大宗矿产探明储量不足,造成其矿产品供应缺口较大。
再次,我国矿产资源中,中小型矿多、贫矿多、难选矿多、综合矿多,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我国部分优势矿产,虽然也拥有一批世界级超大型矿床,但与国外比较,超大型矿床偏少,特别是工、农业大宗使用的重要矿产,如铁矿、铜矿、铝土矿、石油、天然气、硫铁矿等超大型矿床为数较少,不利于大规模集约化开发。我国矿产资源中贫矿多,难选矿多。例如,我国铁矿储量中,贫铁矿占铁矿总储量的98%,其他如铜矿、铝土矿、锰矿、铅锌矿、磷矿、硫铁矿等也是这种情况。我国磷矿和锰矿中难选矿比重很大。另外,我国有一大批矿产地属多组分综合性矿产,以四川攀西地区的铁、钒、钛(铬),甘肃金川的铜、镍、钴、铂族金属,内蒙古白云鄂博的铁和稀土矿最具代表性。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的锡矿中的共伴生矿产也很多。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些多组分综合性矿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选矿、冶炼造成困难,使许多有益的共伴生组分流失。
第四,我国矿产资源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不同规模的矿产高度集中区和严重短缺区并存。由于地质成矿条件不同,我国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如煤炭集中于北方的晋、陕、内蒙古三省(区),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8%,而南方缺煤省(区)却多达10个;铁矿集中于辽、冀、晋、川四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而西北、华南地区却很少;磷矿高度集中于南方的云、贵、川、鄂四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70%,而北方和华东广大地区却十分短缺。矿产集中有利于建设原材料基地,但过分集中于边远地区,开发利用就会受到交通条件的严重制约。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煤南运”、“南磷北送”以及“西矿东流”的局面很难改变。
第五,我国部分矿产有很好或较好的找矿前景。虽然经过40多年的矿产地质工作,我国已发现了很多矿产资源,但也并不是所有矿产资源都已找出来了。根据专家多年研究和预测的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除富铁矿资源总的格局大体已定外,其他矿产还有相当的潜力,如石油、天然气、金矿、铜矿等已探明的储量也都仅为预测资源量的1/4至1/5,而非金属矿产的潜力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