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矿产资源战略问题分析
1.能源矿产后备资源接替准备不足
(1)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不容乐观,资源形势严峻
石油、天然气是我省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全省已发现油气田28个,面积约1×104km2。经多年工作,东濮凹陷、泌阳、南阳凹陷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已较高,发现新的整装大油气田的可能性已不大,新增可采储量难以弥补采出量;在周口坳陷的舞阳凹陷、襄城凹陷、谭庄-沈丘凹陷以及洛阳-伊川盆地等地有多口井见油气显示,部分井试也获少量原油和天然气,虽已预测石油远景资源量约3亿 t,但多年来久攻不克。全省石油产量从1988年的979.07万t,逐年递减至2000年的562.18万t,年均递减5.34%,其中“九五”期间年均递减1.55%。
(2)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大,储采比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资源有效供给明显不足
煤炭是河南的优势矿产,全省垂深2000 m以浅含煤面积约18900 km2,约占全省面积的11%,已勘查面积约3800 km2,约占含煤面积的20%。截止2000年底,全省范围内已发现18个煤田和5个含煤区,其中井田或勘查区283个,获得能利用煤炭资源量260亿t,约占全国资源量的2.8%;保有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九位。全省共有国有生产矿井113处,煤炭生产能力6,233万t/a;乡镇、集体及个体煤矿2000余处,年生产能力在3000万 t以上。从业人员45万,其中国有煤矿37.2万人。已形成了以平煤集团等六大国有重点煤矿区为主体,地方煤矿为骨干,乡村集体和个体煤矿星罗棋布的煤炭生产格局。
按照“效益规则”,对已勘查过的煤炭资源预期获利能力的综合技术经济评价表明,全省尚未利用的133.33亿t煤炭资源中,可以利用的经济类煤炭资源46.86亿t;可能利用的次经济类煤炭资源60.91亿t,暂难利用的欠经济类煤炭资源25.56亿t。目前地质勘查达到精查,能够规划建井的经济类井田仅3个,资源量8.53亿t;可能利用的次经济类井田8个,资源量11.47亿t。在我省现128处国有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占有的92亿t保有资源量中,经济可采储量仅为50亿t。六大国有煤炭矿业集团公司,除郑煤集团、永城煤电集团可供建井的储量较充裕外,义马、焦作、鹤壁3个集团(公司)能够建井的储量有限;平煤集团远景储量虽较乐观,但受深井建设和矿井热害的制约。故大部分国有重点矿业集团的后备资源有效供给已严重不足。
(3)煤炭资源储量结构不尽合理,河南省将成为煤炭的净调入省
河南省是产煤和耗煤大省,在煤炭持续关井压产的形势下,2000年原煤产量仍达到7578万t,连续20年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省内消费占70%以上。按照国家有关煤炭产业政策,结合我省各类性质的煤矿所占有的资源、井型、安全生产技术条件等综合分析,至2005年我省80%以上的乡镇、集体、个体煤矿将被取缔或自然关闭,国有煤矿将有15对矿井关闭,这两部分生产能力约为3000万t;到2010年,全省国有煤矿将有35对矿井相继报废,减少生产能力1139万t,还有15对矿井生产能力以每年714万t减少而进入衰老期。根据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预测,2005年我省消费量将达到9000万t以上,2010年将达到9600万t以上。为使河南在2010年煤炭保持目前生产规模,煤炭部门规划2010年以前需要新建矿井能力1392万t/a,但在这些规划矿井中,除3个精查井田外,其余均需进行地质勘查。一个煤田从勘探到建成投产约需10a以上的周期。因此,若不及早统筹考虑部分国有大矿的后备矿山接替问题,“十一五”期间随着大批的老井减产、报废,届时河南省将可能由煤炭净调出省变为净调入省。
2.有色金属矿山资源破坏严重
铝土矿、钼矿是河南省的优势矿产,氧化铝产量、钼矿资源储量均居全国第一,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70.92万t,是我国重要的铝、钼等有色金属工业原料及加工基地。由于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资源破坏严重,问题十分突出。
(1)铝土矿资源浪费与破坏严重,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近年来,河南省铝工业发展迅速,2000年仅氧化铝产量已达144.42万t,电解铝产量41.531万t,加上数量众多的各类铝材加工企业,铝工业已成为我省工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全省铝土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有39处,铝硅比(A/S)平均为5.5,储量表上保有资源储量为3.86亿t。应清楚认识到,由于过去十几年民采消耗的储量未能统计核减,目前实际保有资源储量约为2.8亿t。其中,富铝土矿(A/S>7)的基础储量为9 831万t,经济、次经济储量为6 000万t;特富铝土矿(A/S>10)的储量约3 000万t。2000年全省生产富铝土矿矿石约400万t,即消耗富铝土矿储量900万t左右。按照河南省铝工业发展计划,2005年氧化铝产量要达到280万t,考虑山东、山西两省铝厂的采购量及耐火材料和磨料业的发展,“十五”期间约需7000万t富铝土矿资源量。即全省已探明的富铝土矿在“十五”期间消耗殆尽还有一定的缺口,富铝土矿资源短缺问题迫在眉睫。
(2)企业收富拒贫、矿山采富弃贫与乱采滥挖造成铝土矿资源破坏严重
造成铝土矿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采富弃贫与乱采滥挖致使资源破坏严重。全省矿石的回收率只在40%左右,个别地区仅有30%。按照规定,拜尔法设计A/S入炉品位为7,联合烧结法设计A/S入炉品位为5.5,而现在氧化铝厂一味要求用富矿。如此收富拒贫的短期行为,直接诱导了民采铝土矿的采富弃贫与掠夺式开采,致使富矿储量迅速耗减,剩余的贫矿资源更难以利用,河南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3)世界级钼矿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钼资源国,河南省的钼资源量接近全国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钼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6%。由于全球对钼年需求量仅13万t左右,市场需求有限,无计划的超限开采,加之众多个体小矿点的狂采乱挖,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使栾川南泥湖这个世界级的钼矿田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3.贵金属矿产资源已出现危机
(1)黄金资源即将消耗殆尽
河南2000年生产黄金62.4万两(19.5 t),黄金产量连续16年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全省金矿的保有基础储量仅为125 t,探明储量几乎全部开发利用,大部分国有矿山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依目前年消耗资源储量约40 t的开发速度,若不投入资金勘查寻找新的接替资源,则“十五”末期保有资源储量将消耗殆尽。
(2)银矿地质工作程度明显不足
河南全省预测白银资源量为39976.61 t,现矿探明资源储量仅为5 146 t,保有资源储量3 773 t。从长远看,白银矿可作为贵金属矿山的接替资源。
4.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水平低
(1)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河南高铝三石(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天然碱、珍珠岩、各类黏土(伊利石黏土、耐火黏土、铁矾土、膨润土等)、冶金辅助用矿产、玻璃用矿产、水泥用矿产、石墨、玉石、含钾岩石、岩盐以及煤系高岭土、沸石、硅灰石、饰面用花岗岩等在全国有重要地位。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很低,非金属矿采选业及加工制品业的产值与金属矿产之比为0.85:1,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2)非金属矿产开发的问题
目前,省内开发的主要是效益差的传统非金属矿产类,而新兴矿物岩石原料及非传统矿产开采量很小;非金属矿产深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无特色、效益差。同时,短期行为使部分有较高附加值的矿种如萤石、石墨、玉石等后备资源不足。
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矿。信阳上天梯非金属矿区的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储量巨大,矿石品质好、埋藏浅、配套全、易开采,是世界级的特大型综合非金属优质矿田,具备建设成为国家级非金属矿产品基地的条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管理,致使开采、加工企业数量多达370余家,而均规模甚小、效益差。
高铝三石与耐火黏土。耐火制品工业是河南出口创汇大户,现有各类企业600余家,年产耐火材料制品270万t,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全省年产耐火材料中普通低档产品占60%~70%,产品竞争力差。目前实际保有储量不足2000万t,后备资源不足;而储量位居全国第一的“三石”高级耐火材料资源,又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5.部分金属矿产和大宗农用矿产将长期短缺
(1)铁矿本省的自给率只能维持在20%~25%
河南10.43亿t铁矿保有储量中,矿石普遍品位低、开采技术条件复杂、选矿难度大,大多数铁矿床近期难以开发利用。因此,全省铁矿石将长期依赖从国内外市场,本省自给率只能维持在20%~25%。
(2)铜、铅、锌矿矿石产量难以满足加工业的需求
河南铜、铅、锌矿产有一定的储量和有较大的潜力,但由于矿床规模普遍较小,矿体变化较大,矿石产量难以满足本省选、冶、加工业的需求。本省铜、铅的自给能力在10%左右,锌的自给能力在70%左右,这种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3)磷矿、硫铁矿、钾矿等重要农用矿产严重不足
河南磷矿由于矿石质量低劣而基本不能开发利用,所需磷矿将长期依赖从湖北、贵州等省调进。省内硫矿床规模小、品位低,全省硫酸生产量所需硫铁矿石有60%以上依赖从外省调入。河南尚未发现有钾盐矿床,所需钾盐及硫酸钾肥全部从外省或国外购进。含钾岩石资源十分丰富,利用钾长石生产绿色无公害缓效钾镁肥的工业化生产已获成功,但应用推广尚需较长过程。
6.矿产勘查投入不足,找矿成果下降趋势明显
河南现有地矿、有色、煤田、化工、建材、核工业、武警黄金部队和石油勘探局等多个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的部门,有地勘职工2万余人,技术实力强,以往找矿业绩突出。但是,进入“九五”以来,由于国家投资的地勘经费相对下降幅度较大,有效投入地质勘查的经费较少,矿山企业普遍不景气,商业性地质勘查投入不足等,地质找矿成果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八五”及以前探明矿产地898处,其中“七五”至“八五”探明矿产地110处;“九五”新增探明矿产地39处,主要是1998年前探明。
目前,国家安排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是从国家角度考虑的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调查项目,尚无法解决地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勘查的需求。省内矿产资源勘查计划由于经费问题而不能安排,各地勘部门为自身发展而安排的很少量地质勘查工作,不能解决本省的资源问题。地质勘查有效投入的不足必将严重制约河南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B. 我国主要矿产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些省
1、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
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蹄矿。
2、中国矿产主要分布:
石油:大庆、克拉玛依、胜利、塔北、塔中、华北、中原。
煤炭:大同、阳泉、神府、六盘水、平顶山、鹤岗、鸡西、兖州。
铁矿:鞍山、本溪、马鞍山、攀枝花、石碌、迁安。
(2)河南的石料矿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矿产资源的分类,主要有:
1、根据矿产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分为内生矿产、外生矿产和变质矿产;
2、根据矿产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分为无机矿产和有机矿产;
3、根据矿产的产出状态,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
4、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C. 河南有哪些矿产资源和旅游景点
河南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含亚矿种为157种);探明储量的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已开发利用的85种(含亚矿种为11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38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7种,居前10位的有44种。其中,钼、蓝晶石、红柱石、天然碱、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长岩居第1位,铸型用砂岩、耐火粘土、蓝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居第2位,镁、钨、铼、镓、铁矾土、水泥用大理岩居第3位,铝土矿、石墨、玻璃用石英岩居第4位,锂、铯、电石用灰岩、岩棉用玄武岩、玉石居第5位。河南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气居第11位。
风景名胜
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郑州登封市,峻极于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被认为是“万山之宗欤”。“嵩”者“高”“山”也,嵩山海拔1492米。嵩山地区产生
鸡公山(30张)了中国最早的国家文明,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极其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址。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信阳市南38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历史学者称赞为“青分楚豫,气压嵩衡”,山上有民国时期世界各国建筑群、总统行馆等人文景观。
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焦作修武县境内,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
中原独秀——尧山
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平顶山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及国家地质公园。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王屋山
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部,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乡,愚公移山的精神因《列子》记载和毛泽东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洛阳嵩县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众多旅行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南阳西峡县,南坡蕴含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丰富,全世界无出其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自然保护圈”的宝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这里古树参天,鸟兽群集,奇峰竞秀,满目涌翠。
中国铁合金在线
D. 中原地区有哪些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煤炭,铁矿等等。
中原基本数据:
全国文明城市2座:郑州、洛阳。
国家森林城市4座:许昌、新乡、漯河、洛阳。
世界文化遗产3处: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由国务院公布)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047处:(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
国家5A级景区10处: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景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焦作武陟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区、沁阳神农山风景区、博爱青天河风景名胜区、洛阳嵩县白云山景区、开封清明上河园、安阳殷墟景区、平顶山鲁山县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世界地质公园4个:嵩山,云台山,伏牛山,王屋山--黛眉山。
古都4个: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夏商管郑韩五朝故都郑州,商都安阳。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处: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尧山(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林虑山风景名胜区、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中国铁合金在线
E. 中国矿产资源各省分布之最
①内蒙古是我国的矿产大省,特别是煤炭处于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极其丰富,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依克昭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和哲里木盟等地区煤的储量最为集中,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
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居内蒙古及全国之首。内蒙古大部分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便于开采。该区煤的品种也比较齐全,特别是依克昭盟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无烟煤着称于世。
包头地区的白云鄂博以铁、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藏驰名,是内蒙古最大的铁矿。此外,内蒙古的铬铁、铜、铅、锌、锰、金、银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也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②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矿产,远景潜力很大,但矿产分布不平衡,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全疆已探明储量煤矿区101个,居全国第五位;铁矿目前探明储量为8亿吨;金矿探明储不多,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和阿尔泰地区;
在阿尔泰山和哈密找到了岩浆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特别是阿尔泰山的黄铁矿型,远景好、富矿多,伴生有金、银、硫等元素。
宁夏矿产资源丰富,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目前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4种。煤炭探明储量300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储量位居全国第六位,
人均占有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固原四个含煤区。
金属矿产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③四川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32种,仅攀西地区就蕴藏有全国13.3%的铁,位居全国第3位。虽然煤水泥原料等矿种探明储量较少,但开发强度大,产量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0种,其中铁、铅、锌、铜、煤、天然气硫铁矿等矿产开发均有一定工业规模,
在西南或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矿产集中分布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个区:川南地区以煤碳等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化工I业基地之一 ;
川西北地区金、银等稀贵金和能源矿产特色明显,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铁、铜、锰、金等有富矿产地,多数贫矿经选矿后,能适合I业利用。
(5)河南的石料矿资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矿产分布:
石油:大庆、克拉玛依、胜利、塔北、塔中、华北、中原
煤炭:大同、阳泉、神府、六盘水、平顶山、鹤岗、鸡西、兖州
铁矿:鞍山、本溪、马鞍山、攀枝花、石碌、迁安
铜矿:德兴、东川
镍矿:金昌
汞矿:铜仁
铅锌矿:水口山
锑矿:锡矿山
钨矿:大余
稀土矿:白云鄂博
锡矿:个旧
金矿: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