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你还了解世界范围内哪些资源匮乏的情况
扩展阅读
水密码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6 22:56:27
怎么做好门店客户资源 2025-02-06 22:45:53

你还了解世界范围内哪些资源匮乏的情况

发布时间: 2023-08-04 21:30:48

A. 中国哪些地区水资源最匮乏

中国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有西北的干旱地区,还有人口密度很大的那些城市,主要有:
新疆、甘肃、内蒙中西部、北京、香港、澳门、天津等地。

B. 是哪些因素或原因造成了地球上土地资源匮乏的危机

人类对于自然植被的破坏,例如中国西北地区的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耕地过多,导致森林被砍伐,土壤沙化;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年年也在减小,原因是人类的过度采伐。
人口膨胀、工业污染、城市化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房地产大量开发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C. 世界上有哪些严重缺水的国家

1.阿富汗这个国家的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就是水危机在这里泛滥的原因。据报道,在.阿富汗只有13%的洁净水可供使用。其余的都是污染和不卫生的水,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2.虽然非洲大陆的大多数国家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但埃塞俄比亚是最严重的国家。据报道,只有42%的人能获得干净的水,其余的人只能依靠储存不卫生的水。

3.不幸的是,大约84%的柬埔寨人没有获得干净和淡水的机会,他们通常依靠储存雨水生存。不卫生的水是在这个国家解渴的唯一介质,虽然大湄公河流经国家,但它还不足以满足人民的需要。4.虽然湄公河的主要部分流经老挝,但由于河流水位下降,该国在近期不得不面临严重的水危机。河水的短缺对他们的影响非常严重,这条河是他们运输、发电和生产食物的主要来源。

5.资源的枯竭和水资源保护计划的缺乏使得巴基斯坦处于水资源危机,干旱条件也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在巴基斯坦,只有50%的清洁水源,很多人因饮用不卫生和不安全的水而面临许多疾病。6.叙利亚正面临巨大的水危机,情况也越来越糟。虽然许多非政府组织已经提出了许多计划和方案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在过去几年里情况并没有改变。7.尼罗河流经埃及,生活在过去的人们从未面临过缺水的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河流被污染了很多,使其变得不卫生起来,人们不得不饮用被污染的水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D. 地球上的哪种重要资源,正在面临枯竭的边缘

地球是一颗充满生机的星球,孕育无数的生命,其实每一个生命对条件都非常苛刻。既要适宜的环境,还要拥有充足的资源,例如水、氧气等等。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都离不开水,一旦身体中缺失水分,就会破坏身体的平衡。地球拥有七分海洋,可能用的淡水资源少之又少,尤其是很多贫困地区,每一滴水对他们而言都格外重要。


5

一种无可替代的资源一旦消失,人类将面临可怕的危难。不过很多人却一直在过度浪费,使用不恰当,造成大量的污染。很多磷被排放到海洋中,使海水受到严重的污染,很多鱼类丧失了家园,变得无家可归,只有有效的保护磷资源,它才不会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人类持续下去,继续毫无节制的使用磷资源,未来终有一天它将彻底消失,你们对这一磷资源还有怎样的了解呢?

E. 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稀缺是一种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因为地球上水的总量一定,饮用淡水的总量则更少,随着利用和不合理浪费越来越剧烈,水资源缺乏问题日益明显。

简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再加上存在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这种现象称为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资源型缺水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性导致的局部区域水源分布较少而引起的缺水水质性缺水则是由于区域内水资源的物理形态或水质恶化导致水资源无法利用引起的缺水,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

F. 世界范围内有哪些资源匮乏的情况

1.联合国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说,2003年全球水资源供应匮乏的情况将达到空前严重的程度。一些国家如果不采取措施,其经济发展和民生将受到巨大影响。过去25年间国际社会召开了许多关于保护水资源的会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保护水资源、避免水资源遭到破坏、污染以及合

2.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越发突出。目前,全球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然而,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当是比水资源匮乏更为严重的问题。据统计,水资源中的2/3被用于农业灌溉,但是其中1/2被浪费了。如何明智地使用水资源、科学管理水资源,是更为紧迫的问题

G. 目前世界上淡水资源的状况如何

世界的淡水资源已经严重缺乏。

在世界范围内,按水资源储备量大小排名,前几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尼、加拿大、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委内瑞拉、哥伦比亚。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7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淡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

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南极洲面积有1400万平方公里,95%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形成一巨大而厚实的冰盖,它的平均厚度达2450米,冰雪总量约270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雪总量的90%以上,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类用7500年。

淡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导致的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人类提取的淡水资源量增加了35倍,1970年达到了3500平方公里。本世纪的后半叶,淡水提取量每年增加4-8%。

其中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占了增长的主要部分,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绿色革命”期间,灌溉用水翻了一番。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到2050年,预测生活在缺水国家中的人口将增加到10.6亿和24.3亿之间,约占全球预测人口的13-2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淡水资源

H. 欧洲西部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

欧洲西部最匮乏的资源可能是天然气。

I. 从哪里看出我国资源匮乏

我国天然气资源匮乏: 我国天然气资源人均占有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天然气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水资源匮乏: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土地资源匮乏。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我国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3%,占世界总量的8.4%,人均仅有1.4亩左右。

橡胶资源匮乏:我国适于种植天然胶树的地域十分有限,而合成1吨橡胶需要3吨石油。从200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其中70%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甚至大于石油

石油资源匮乏: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后备石油资源匮乏,仅够使用40-50年。
目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中国石油产量将不会有大幅度提高。专家预测,20年后我国石油供应缺口将达2.5亿吨。现在国内石油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仅在50%左右,到2020年,可能只有42%,对外依存度将逐年提高。在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中国铁矿石资源匮乏:铁矿石大量进口

30年前日本的确资源匮乏,然而日本大型财团中的综合商社与钢铁公司互相持股,结成利益联盟,早早着手海外资源布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抓住良机,低价大举投资海外矿山。30年后的日本,已在全球拥有了大量资源,在上游产业链建立了稳固基础,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资源开发力度已大大落后于人,“中国反而成为了缺资源的国家”。

J. 可利用水资源的匮乏有哪些

长期以来,人们把空气作为不花成本的资源,水也是作为成本低廉的资源对待的,因为它数量巨大且易于获取。当人们面对泛滥的江河时,常为其巨大的水量而叹为观止,然而,江河中的全部淡水若是同浩瀚的海洋相比,仅及其1/1000000。地球是一个水量极其丰富的天体,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地球实际上应称为“水球”,而被称为水星的行星上却并没有水。迄今天文学的观察也尚未发现哪一个星球上有水,这又是地球的独特之处。

地球上水的总量是巨大的,达1.4×109立方千米,占地球质量的2/10000。如果地球是一个平滑的球而没有地形起伏,则地球表面就形成一个水深2744米的世界洋。即使世界人口达到100亿,每人平均占有的水量仍达0.14立方千米,即1.4亿立方米。但是,能供人类利用的水却不多,因为水圈中海水占97.3%,难以直接利用,淡水只占2.7%,约合38×106立方千米,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数字,相当于地中海容量的10倍。可惜,这些淡水的99%却难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因为:两极冰帽和大陆冰川中储存了淡水的86%,位处偏远,难以获取;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淡水总量的12%,必须凿井方能提取。

可贵的淡水资源最易利用的是江河湖沼中的水,占淡水总量的1%弱。然而,人类正是充分利用了这极小部分的水得以繁衍不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人类的文明大多与大河有关,例如黄河、尼罗河、恒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等,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水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从海洋与陆地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又冷凝为液态或固态水降落到海面和地面,落在陆地的部分汇流到河流和湖泊中,最后重新回归海洋,如此循环不已。

全球每年水分的总蒸发量与总降水量相等,均为500×103立方千米。全球海洋的总蒸量为430×103立方千米,海洋总降水量为390×103立方千米,二者的差值为40×103立方千米,它以水蒸气的形式移向陆地。陆地上的降水量(110×103立方千米)比蒸发量(70×103立方千米)多40×103立方千米,它有一部分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一部分暂存于湖泊中,一部分被植物所吸收,多余部分最后以河川径流的形式回归海洋,从而完成了海陆之间的水量平衡。

这4万立方千米的水还不能被人类全部利用,其中大部分(约28×103立方千米)为洪水径流,迅速宣泄入海。其余12×103立方千米中,又有5×103立方千米流经无人居住或人烟稀少的地区,例如寒带苔原地区、沼泽地区和像亚马逊那样的热带雨林地区等。余下可供人类利用的仅为每年7000立方千米。本世纪以来各国修筑了许多水库,控制了部分洪水径流。全世界水库的总库容约为2000立方千米,使可供人类使用的水量达到每年9000立方千米,这就是人类能有效地利用的水资源。

人类对水的需求分生产需用和生活需用两方面。根据各国的经验,对于用水量可以作如下的推算:

1.生活用水:为了维持起码的生活质量,生活用水标准为每人每年30立方米。北京城区的生活用水量略高于此数,为50立方米,发达国家的生活用水量更高,如美国达180立方米,而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缺水国生活用水量远低于起码的水平,例如非洲马尔加什共和国西南部居民每人每年仅靠2立方米水维持生活,仅仅超过生物学需水量的最低值。而且他们还必须为这2立方米质量低劣的水支付40美元的水费。

2.工业用水:非高度工业化国家的标准为每人每年20立方米。

3.农业用水:为维持每日10462焦耳(2500卡)热量的食物每人每年需水300立方米,每日12555焦耳(3000卡)热量食物则需水400立方米。

以上3项合计,每人每年的需水量约为350~450立方米,以维持中等发达以下的生活水平。由此推算,每年9000立方千米的总水量可以供养200亿~250亿人口,如果水分能够及时地和持续地供应到需水的地方的话。但是,地球上水分的分配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极不均衡,而且人口的分布也很不均匀。因此,实际上能够供养的人口将远低于此理论值。另有专家提出一个经验参数:如果依赖一个流量单位(即每年1百万立方米)的人数超过2000人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会出现缺水问题。按这个参数计算,则现有淡水量可供180亿人之需。

从世界范围来看,需水量最大、对供水量至为敏感的部门乃是农业,占用水总量的2/3以上,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各国农业用水所占比例差异很大,与各国工农业发展情况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有关。像印度和墨西哥等农业国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很大,达90%以上。与此相对照的是英国和原联邦德国,农业用水很少,这不仅是由于其工业发达,相对耗水较多,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雨水充沛调匀,农业可以旱作而很少灌溉,灌溉技术也较先进,因此农业耗水较少。工业国中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农业用水量约占70%,原因是大规模种植耗水量巨大的水稻。美国工农业用水所占比例相当,因为它也是农业大国,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用水量开始超过农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用电量的剧增,电厂冷却用水量亦迅速增加。

我们知道,虽然全球的有效淡水量不及总水量的1%,然而,仍可以满足约200亿人口低水平的需要。不过由于人口的分布和降水的时空分布都极不均匀,使不少国家和地区不时遇到缺水的困难。

供水紧缺往往造成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世界上的缺水区常常又是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均较迅速的地区,缺水对农业的冲击最大,因为农业常是这类地区用水量最大的部门,而且又常是经济效益较低的部门,因此当某一地区的用水量接近其自然极限时,常常是农业部门首先失去充分供水的保证。例如,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每立方米淡水用于工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60倍于农业,计划部门在分配用水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在美国,更是奉行效益优先的信条,当农民把用水权卖给缺水的城市获利多于种植棉花、小麦和牧草时,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卖水而弃耕。美国有些地区用水权的价格很高,盐湖城每英亩英尺(英美常用体积单位,合1.233立方米)用水权为200美元,而在迅速城市化的科罗拉多州弗兰特岭地区则高达3000~6000美元,任何农业收入都无法与这样的高价竞争。

但是,在过分地考虑用水的经济效益时,却往往忽视了水的生态学功能。在充分保证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没有考虑给河流留下必要的水,以保护那里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更没有顾及河流的娱乐与美学功能。我国华北一些河流水的利用率很高,例如海河、滦河流域在干旱的1983年入海水量仅为3亿立方米,为当年径流量的2.6%,该年河水的利用率已达97.4%。黄河下游有些枯水年也出现断流。这种情况对河流生态系统无疑都产生毁灭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