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国家节约资源怎么做
扩展阅读
库存材料成本额是什么 2025-02-06 12:55:46
修建房子有哪些费用 2025-02-06 12:43:29

国家节约资源怎么做

发布时间: 2023-08-09 01:07:22

Ⅰ 如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国家要加强在各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在组织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中心位置。政府要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并强化节约资源工作的强制约束力。要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制定资源高消耗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尽快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转换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要尽快形成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中心的农业体系,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从战略上构建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3、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如果说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以把自然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的话,那么,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流动,可以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冲突。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铜产量的二分之一、纸产品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循环利用。我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量仅占总产量的15%-20%,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如果其中的废玻璃、废塑料等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会增加垃圾处理量,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要加强对废品回收利用的管理,促使其有序发展。

4、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经合组织研究表明,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之上的环境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是 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资源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要考虑资源和生态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顾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灾害;反过来,只会降低消费质量。为此,应当选择如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一是应当讲究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二是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型食品为主,膳食结构仍应以植物型食品为主或动植物并重。三是居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和大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

6、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约资源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推动资源节约科技开发,建立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资源节约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资源节约重大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和升级,从整体上全面提高资源节约技术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粗放、低效率技术向集约、节约和高效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管理对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的效率潜力。

7、重视信息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信息交换平台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获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接、资源的整合、再生资源的相互转移开发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来实现。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协助建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废弃物的性质及来源、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技术等信息,规范信息的收集、合成、传输、反馈等机制,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与切入点,建立资源节约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市场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各企业间实现废弃物、能量等交换提供信息帮助。

8、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本质就是提高经济资源的生态效率,在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协调机制。为了衡量评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指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实践,有必要建立一套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衡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循环特征、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有机的联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指标体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理入手,从各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为:良好的政策相关性、可测定性和可比较性、易于分析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

9、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短缺,其中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上是不可贸易产品,其市场价格本应较高才能产生节约使用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严重偏低,导致了资源的粗放使用。同时,一些对环境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企业,可以不支付它们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实现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合理确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使用者付出应承担的社会成本,对自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0、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常识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形式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

Ⅱ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做起

保护环境从节约资源做起

1.使用布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倡步行,骑单车

4.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5.双面使用纸张

6.节约粮食

7.随手关闭水龙头

8.一水多用

9.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0.拒绝过分包装

11.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12.尽量利用太阳能

13.使用节能型灯具

14.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15.不乱扔烟头

16.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17.垃圾分类回收

18.回收废电池

19.少用农药

20.少用室内杀虫剂

Ⅲ 如何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资源的管理,比如控制能源消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比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垃圾的产生,以及植树造林。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社会环境的保护,比如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建立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加强环境教育。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比如,我们应该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及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Ⅳ 我国要完成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任务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节约资源:
1,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提高利用率。
2,加强核能安全性,不放弃核聚变发电研究。
3,多使用可循环产品,少用一次性产品,提高利用率。
4,群众自觉垃圾分类,利于回收。
环境保护:
1,减少垃圾排放量,可能大家对水的问题比较关注,其实水的问题可以通过时间解决,而将来最大的问题是垃圾围城,无法解决。
2,少用资源,避免生态退化。
3,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4,敢于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Ⅳ 国家,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开发替代资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④坚持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⑤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2.(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①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②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①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②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Ⅵ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应该采用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公民减少食品浪费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第三条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国家坚持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防止和减少食品浪费。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保护环境措施:

1、节约用水

人们对节约用水的意识还不够好,不知道人类正处在危险的边缘,如果水资源枯竭,那么人类也将步入水的后尘,尽量让水资源多次利用。用完水后随手关掉,人们都要自觉用水。

2、节约用电

要节约用电其实很简单,只要坚持不用电时就关掉,特别是电视机和电脑,不用时一定要关掉电源,待机也相当耗电,这些方面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

3、节约用纸

一张纸是从何而来,纸实际上是由树“变”来的,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树等植物的纤维。一棵树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被人类利用,那些木材被运往造纸厂,变化了一张张纸。

4、节约用碳

身为地球的一分子,为了让地球的暖化变慢,首先要节能。少开电气用品多开窗,多走楼梯少坐电梯,尽量出门少开车,多座公交车,做好节能排碳。

Ⅶ 怎样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4、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 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 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 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 然选择。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 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5、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 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 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 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 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 能不断进步。

6、 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 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 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