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是怎样的
我国资源环境的现如下:
1、中国地大物博,总量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富裕。以耕地为例,中国的耕地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印度,但人均耕地只有1.35亩2012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一、全球变暖
所引发的各地区降水与干湿情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有的地方将会因为气候变暖是蒸发强烈而变的干旱,倘若两极冰川迅速融化,那么整个世界,整个地球就会沉入海底。不要说花花草草以及人类的伙伴——小动物们,甚至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都将沉入海底。
❷ 中国的资源有哪些
最佳答案检举 从自然资源来说:我国有土地、水、森林、矿产、能源、草原、海洋、内陆水产、野生动物等等多种。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 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 (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的内容之一。 去年,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了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人均财富被列为世界的第1、2位, 分别为90万和84万美元。而中国的人均财富很少,只有6千多美元, 列于世界的第163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墨西哥为8万美元, 高出我们12倍, 巴西为5万美元, 高出我们7.5倍, 我们甚至低于菲律宾, 仅比印度稍高出一点儿。
中国没有实力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比如, 美国的人均用水量是中国人的100倍, 而我们的现代化刚起步, 黄河却出现长时间断流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地球上75%的能源和资源。发达国家以雄厚的资金和不平等的交换方式从不发达国家进口能源和资源来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平。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能源和资源不可能靠进口, 一切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我们现在去盲目追求浮华的高消费, 只能以提前支取子孙们的资源为代价, 受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
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广大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强烈批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认为这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模式, 是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死亡的道路。(返回)
❸ 中国资源环境特点
中国的资源环境特点是,东多,西少,东部的环境较好,西部的环境比较恶劣
❹ 中国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啊
中国的自然资源有:
1、土地资源。
海拔较高、起伏较大的山地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潜力仍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计全国还有约3300万公顷的宜农荒地、6000多万公顷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开发利用。
2、能源。
中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
3、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国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
4、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见中国水资源)。
5、森林资源。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24亿公顷,虽占世界第8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列世界第121位;森林蓄积量91.41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其中有多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见中国森林资源)。
6、生物资源。
中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种子植物即达2.45万种,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在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经济植物高达2411种,不仅提供各种食料、药材、纤维和其他多种工业原料,并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条件。
❺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梁郑兄源,土丛瞎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橡袭,以及海洋资源等.
❻ 中国环境资源分为哪几大类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环境资源的概念: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我国立法是将资源在环境概念中的。
❼ 我国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古老的神州大地,不仅领土广大,而且地形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大江大河众多,植被土壤丰富多彩。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正如人们形容的那样,中国的土地是“七山二丘一分田”,这一分田,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同时,多种多样的地形,也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着名的季风区。受季风之惠,我国在北纬15°~30°的土地,不仅没有形成干旱的荒漠,反而雨水丰沛,植被繁茂。由于受季风影响,我国雨热同期、多种多样的气候及夏季普遍高温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河湖众多、河川径流量极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和美国差不多,但大河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和美国。就连面积大于我国2倍多的北美洲,真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大河数也仅及我国的三分之二。这些河川湖泊,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滋润了富饶的沃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这一条条东流入海的大河巨川,是我国丰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大,品种多,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以上所述我国土地、气候、水、矿产等资源的情况,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所以过去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起过积极作用。其实“地大”、“人多”是事实,“物博”则是相对的,从总量来说是丰富的,而人均数量又是不足的,这才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