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有哪些物产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例举以下部分物产:
1、钒:中国是钒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钒储量为2055万吨(以V2O5计)主要赋存钒钛磁铁矿中,且集中分布在四川的攀枝花市、河北承德市。攀枝花钒储量为1295万吨,占中国钒储量的63%。
2、钼: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4.9%、华东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29.9%,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
3、稀土: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稀土资源较大的国家之一,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中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锑: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锑及其化合物生产国,而其中大部分又都产自湖南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锑的工业制法是先焙烧,再用碳在高温下还原,或者是直接用金属铁还原辉锑矿。
5、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藏国。主要的钨矿有十几种,中国主要有两种;黑钨矿(锰和铁的钨酸盐)和白钨矿(钨酸钙矿)。白钨矿产于中国江西大余、修水、湖南汝城、安化、临武、河南栾川、云南文山等地。
❷ 我国煤炭资源最多的三个省
我国煤炭资源最多的三个省:山西、陕西、内蒙古。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资源尤其丰富,该些省区是我国主要煤炭工业基地的三慎橡桐个省区,被誉为祖国“乌金三角”。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04年至2006年,我国煤炭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2006年、2007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总产量分别为23.8亿吨和10.82亿吨。
❸ 有色金属资源在我国哪些地方比较丰富
我国有色金属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中国的十大有色金属矿产地: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甘肃金昌的镍,山东招远的黄金,江西德兴的铜、大余的钨,湖南锡矿山的锑、水口山的铅锌矿,云南个旧的锡,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
中国属于瞎培差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磨皮明储量。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铍、锂,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锌、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铅、金、银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中扒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钨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部分矿产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❹ 中国什么资源最多
毫无疑问是人力资源,另外,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有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等12种矿产资源居世界第一位、
❺ 中国作为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有什么
有土地、淡水、森林、矿产、海洋、内陆水产和动植物等多种。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使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典型的几项数据有:淡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4,森林资源为1/9,耕地资源为1/5(为美国的1/1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1/2。因此,我们不应该总是津津乐道地大物博。分配开来,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对于我们来说,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显得更为重要。
❻ 中国的资源有哪些
最佳答案检举 从自然资源来说:我国有土地、水、森林、矿产、能源、草原、海洋、内陆水产、野生动物等等多种。可是由于我国人口太多, 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 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 (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
国际上已把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的内容之一。 去年,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了世界各国人均财富的报告。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人均财富被列为世界的第1、2位, 分别为90万和84万美元。而中国的人均财富很少,只有6千多美元, 列于世界的第163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墨西哥为8万美元, 高出我们12倍, 巴西为5万美元, 高出我们7.5倍, 我们甚至低于菲律宾, 仅比印度稍高出一点儿。
中国没有实力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水平, 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比如, 美国的人均用水量是中国人的100倍, 而我们的现代化刚起步, 黄河却出现长时间断流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地球上75%的能源和资源。发达国家以雄厚的资金和不平等的交换方式从不发达国家进口能源和资源来维持自己的消费水平。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能源和资源不可能靠进口, 一切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土地。如果我们现在去盲目追求浮华的高消费, 只能以提前支取子孙们的资源为代价, 受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
事实上, 发达国家的广大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强烈批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认为这是不能持续下去的模式, 是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死亡的道路。(返回)
❼ 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是什么
我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①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②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水能资源特点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①森林资源特点:
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世界首位。
③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④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太行山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
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2)、草场资源
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面积3亿公顷为耕地的3倍。
主要牧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宁夏牧区、南方草山草坡。
(3)动物资源
我国珍稀水生动物: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
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
13个加入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长白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盐城、神农架、卧龙、九寨沟、天目山、武夷山、梵净山、茂兰、鼎湖山、西双版纳。
4、土地资源
(1)特点:
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印度耕地面积超过国土30%,我国10%多一点(0.08公顷/人),加拿大耕地1.69公顷/人。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
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着。
(2)分布: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北方以旱地南方以水田为主
草地: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南方的山坡。
林地: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西南山区(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及东南部山地。
5、矿产资源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磷矿南方居多。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但加重运输负担。
煤:华北、西北、东北、西南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南、西北铁矿:辽宁、河北、四川
磷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
能源矿产,煤居首位,煤炭产量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四位。
铁矿: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铁矿物质资源丰富,其中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有色金属矿产基地—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磷矿基地——湖北、云南、贵州。
❽ 我国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古老的神州大地,不仅领土广大,而且地形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大江大河众多,植被土壤丰富多彩。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正如人们形容的那样,中国的土地是“七山二丘一分田”,这一分田,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同时,多种多样的地形,也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着名的季风区。受季风之惠,我国在北纬15°~30°的土地,不仅没有形成干旱的荒漠,反而雨水丰沛,植被繁茂。由于受季风影响,我国雨热同期、多种多样的气候及夏季普遍高温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河湖众多、河川径流量极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和美国差不多,但大河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和美国。就连面积大于我国2倍多的北美洲,真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大河数也仅及我国的三分之二。这些河川湖泊,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滋润了富饶的沃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这一条条东流入海的大河巨川,是我国丰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大,品种多,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以上所述我国土地、气候、水、矿产等资源的情况,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所以过去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起过积极作用。其实“地大”、“人多”是事实,“物博”则是相对的,从总量来说是丰富的,而人均数量又是不足的,这才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之一。
❾ 我国有哪些矿产资源占世界首位
中国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水平。
中国至少在50 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
在明代和更早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就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19 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以掠夺方式在中国开办矿山,因而自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矿产资源就处于这种半殖民地的地位被开发掠夺。但到1949 年为止,中国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仅有18 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1990 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62 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48 个。主要有:
①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钚等。
②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
汞、锑、金、银、铂等。
④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
镉、硒、碲等。
⑤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硅石、菱镁矿、
耐火粘土、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铁矿、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
硼、芒硝、天然碱、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
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沸石、蛭石、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刚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中国从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见
中国水资源)
自50 年代以来,采矿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共建立了重要矿山5000 多处,乡镇集体和个体办矿也有12 万处。全国矿石产量从1949 年的4000 多吨,增加到1984 年的12 亿多吨,采矿、选矿和加工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
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 世纪50 年代初至60 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 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中国的矿产资源是按一定的地质规律而出现、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