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油气资源的供应和消费特点
世界石油资源生产和消费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那么中国的石油生产和消费,以及进口来源又有哪些特点呢?
我们主要从中国油气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以及进口来源的特点来说明。
2.2.2.1 中国油气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图2.14);石油生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2万t增加到现在的18477万t;而石油消费量也从1953年的144万t,增加到现在的34876万t。
图2.14 1953~2007年我国油气生产量和消费量变化规律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都相对较少。1993年以前,原油生产可以保证我国石油的消费;1993年之后,我国原油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石油的消费,且生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呈现增加的趋势。
能源供需波动变化图(图2.15)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能源的供需处于一种波动状态;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从199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了生产总量,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1999年和2000年能源供应缺口最大,供应最紧张。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也都处于恢复时期,所以能源的供需处于一种波动状态。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对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期间的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导致1960年的能源供应紧张。在6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地质普查和勘探的深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一批油气田的开发建设,保证了我国能源的需要,缓和了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从9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量剧增,能源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加。
图2.15 我国能源供需波动变化图
2.2.2.2 中国油气资源进口特点
1993年以后,我国能源生产已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的需求。目前,石油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非洲、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2001~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来源数据(图2.16),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呈现增长的趋势。如图2.16所示,2001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6025万t,到2006年石油进口量增加到了14518万t。我国的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和非洲。
图2.16 2001~2006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及变化
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在区域上是有所差异的(图2.17)。2001年,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一半以上都集中在中东地区,从中东地区石油的进口量占到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57%;其次是非洲,所占比例为22%;再次是亚太地区,所占比例为14%。
图2.17 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区域分布
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在区域上的分布则有所变化。其中,从中东地区的进口量为6560万t,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44%,比2001年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非洲的石油进口量比重有所增加,从2001年的由22%增加到2006年的32%;亚太地区的比重所有下降,从14%下降到4%;而欧洲和中亚的比重有所增加。
② 结合自己的购物经历,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中,信息的来源都有哪些
答复:阐述影响消费者消费购买行为因素有哪些?
第(1)种因素分析:以直接购买与间接购买行为?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以消费者购买意愿为目的,以体现在商品的质量、商品的知名度、商品的性价比优势,在这些过程中,以市场新产品推广上市平台,以体现在产品的样式新颖、款式多样化,从产品的材质、质感、光感、风格、色泽、颜色、类型、型号,这些方面选择,从商家角度考虑以产品款式的促销组合、让价策略、现金折扣、电子券抽奖、实物奖励、会员优惠活动上,促使消费者认知市场产品的品牌与知名度,从而以激发消费宴帆者的购买欲望。
第(2)种因素分析:以重复购买与复杂购买行为?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以消费者购买意愿为目的,以体现在客户重复的购买经历,从客户对于产品的品牌意识和求名利心理入手,以实现市场客户的价值为承诺,在这些过程中,以注重客户对于产品的评价与否,以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于产品的品牌认知度,以大众消费者的复杂购买经验分享成果,以商家的角度考虑,以让价策略、现金折扣、会员优惠活动上,给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购物消费体验,以促使消费者认购优质的商品,从而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第(3)种因素分析:以习惯性购买与选择性购买行为?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以消费者购买意愿为目的,以体现在消费者们的审美观点,也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物质需求而改变,也提高了顾客们枯祥衫的消费观念,在这些过程中,以影响到消费者购物的习惯与购买心理,以商家的角度考虑,以让价策略、现金折扣、会员优惠活动上,没腔以大众化消费的需求为增长点,以有效拉动消费的市场供需为杠杆支撑,给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消费购物模式,以促使消费者选择或购买所需的商品及产品,从而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个人总结提论: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以商家构建市场区域化销售渠道的代理商,以共同建立互联网电商的信息化平台,从实体经营面向网购经营的综合一体化的信息终端平台,在这些过程中,以倾力打造顾客首选可信赖的合作品牌,以尽全力提升产品的品质服务与优质服务,以建立新老顾客的信任关系为基础,以创造市场潜有力的期望价值为前提条件,为积累人脉资源商圈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谢谢!
③ 为什么说消费者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消费者如果已经成为企业的现实客户,那就是企业的客户资源,这种客户资源的保有和忠诚度的提高,可以带来二次购买和后续需求。现实客户作为资源的另一个意义是,其口碑效应、口口相传和推荐介绍可以使潜在的客户成为现实的客户。
消费者如果还没有成为企业的现实客户,那就是潜在的资源,是企业间竞争争夺的对象,也是企业着力开发的对象。
资源的本质是可以创造价值,而消费者可以带来需求,有了需求,才有了价值创造的基础。
④ 社会财富到底是怎样增加的它的来源是什么地球能源的消耗是不是财富增加的最初状态和根本原因
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以消耗地球能源为代价的。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块钱,她通过某种途径增加了一块钱,这一块钱使用人们的劳动(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换来的,而人的劳动是靠食物支撑的,一般性食物是怎么来的,是从太阳吸取热量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生长出来的。社会财富不是一直呈增长状态的,增长和消耗是伴随进行的,社会财富最终有两种结果,一是消耗殆尽,二还是消耗殆尽。第一种消耗是和地球能源的殆尽同时,第二种消耗是慢于地球能源的消耗,总之,社会财富总会有消耗完的那一天!!
⑤ 消费者用以交换的资源有哪四种
消费者购买行为定义、类型、产生条件及营销方式如下:
一、复杂的购买行为:
1、定义:复杂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完整,要经历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产品评估、慎重的购买决策和认真的购后评价等各个阶段。
2、产生的条件: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并且了解现有各品牌、 品种和规格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则消费者会产生复杂的购买行为。
3、相应的营销策略:营销者应制定策略帮助购买者掌握产品知识,运用各种途径宣传本品牌的优点,影响最终购买决定,简化购买决策过程。
二、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1、定义: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并不广泛收集产品信息,并不精心挑选品牌,购买决策过程迅速而简单,但是购买以后会认为自己所买产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类产品有更多的优点,进而产生失调感,怀疑原先购买决策的正确性。
2、产生的条件:消费者属于高度参与,但是并不认为个品牌之间有显着差异,则会产生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3、相应的营销策略:营销者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通过各种途径经常提供有利于本企业和陈品的信息,使顾客相信自己的购买决策是正确的。
三、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1、定义: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比较就决定购买某一品牌,在消费时才加以评估,但是在下次购买时又转换其他品牌。
2、产生的条件:消费者属于低参与并了解现有品牌和品种之间具有的显着差异,则会产生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比较就决定购买某一品牌,在消费时才加以评估,但是在下次购买时又转换其他品牌。
3、
相应的营销策略:对于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市场领导者和挑战者的营销策略是不同的。市场领导者力图通过占有货架、避免脱销和提醒购买的广告来鼓励消费者
形成习惯性购买。而挑战者则以较低的价格、折扣、赠券、免费赠送样品和强调实用新品牌的广告来鼓励消费者改变原习惯性购买行为。
四、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1、定义:习惯性的购买行为指消费者并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评估品牌,只是习惯于购买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购买后可能评价也可能不评价产品。
2、产生的条件:消费者低参与并认为各品牌之间没有什么显着差异,就会产生习惯性购买行为。
3、相应的营销策略:
(1)利用价格与销售促进吸引消费者使用。
(2)开展大量重复性广告,加深消费者印象。
(3)增加购买参与程度和品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