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中国稀土资源没有了怎么办
扩展阅读
外语考试论文资源哪里有 2025-02-04 22:26:48

中国稀土资源没有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3-08-25 21:15:12

① 中国的稀土还够用多少年

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世界稀土供应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稀土的用途:

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稀土作用大,用量少,已成为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军事、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

②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的现状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元素,前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资源类型较多。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呈离子态吸附于土壤之中,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和应用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不断推进稀土行业改革,推动形成投资主体多元、企业自主决策、价格供求决定的稀土市场体系。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稀土市场规模目前已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市场秩序逐步改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逐步推进,稀土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观。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开发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独有的采选工艺和先进的分离技术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稀土新材料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
中国稀土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球稀土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促进稀土的公平贸易。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中国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节能灯、微特电机、镍氢电池等终端产品,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不少问题,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主要表现在:
——资源过度开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南方离子型稀土大多位于偏远山区,山高林密,矿区分散,矿点众多,监管成本高、难度大,非法开采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稀土开采、选冶、分离存在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严重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2000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破坏植被,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灾难,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损失。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也成为一些稀土产区的沉重负担。
——产业结构不合理。冶炼分离产能严重过剩。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稀土作为一个小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众多,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行业自律性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一段时期以来,稀土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其价值,长期低迷,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生态环境损失没有得到合理补偿。201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回归,但涨幅远低于黄金、铜、铁矿石等原材料产品。2000年至2010年,稀土价格上涨2.5倍,而黄金、铜、铁矿石价格同期则分别上涨4.4、4.1、4.8倍。
——出口走私比较严重。受国内国际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虽然中国海关将稀土列为重点打私项目,但稀土产品的出口走私现象仍然存在。2006年至2008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1年更是高出1.2倍。
针对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监管力度。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流通、进出口等环节的管理,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加强稀土行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设立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国家稀土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等重大问题;设立稀土办公室,协调提出稀土开采、生产、储备、进出口计划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做好相应管理工作。2012年4月,批准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意见》实施一年多来,行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行业发展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③ 稀土资源的国内现状

商务部称中国稀土储备仅能维持20年,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储量占世界的23%。 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有可能需要进口。 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供应世界大多数稀土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 日韩行动——大把投钱绕过中国找稀土 日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寻找能够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源。东京计划投资12亿美元用来改善稀土供应状况。日本已经与蒙古闪电达成协议,从本月起开发该国的稀土资源。 另一稀土消耗大国韩国也有类似的计划。本月初,韩国宣布将投资1500万美元,在2016年前储备1200吨稀土。现在,日本媒体欢呼又有了重大发现——太平洋海底的稀土多了去了。据外媒报道,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3日刊登了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称,包括夏威夷岛在内的太平洋中部约880万平方公里海域及东南部塔西提岛附近约24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淤泥中,含有高浓度的稀土,整个可开采量约是陆地上的1000倍。
概念
稀土并不是土,它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的重要原料,如军事装备方面一些精确打击武器,一些汽车零部件和高科技产品,都依赖用稀土金属制造的组件。
这种稀有的战略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一些西方媒体评论说,分配这种宝贵资源的时候,得到上帝垂青的是中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研究院欧洲部主任李钢说:我们国家这方面的产业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从探明的储量、生产能力等方面来看,应该说摸的家底比较清楚。
概念股
包钢稀土:拥有稀土资源5738万吨储量,占世界稀土矿储量62%;公司稀土类产品年产能约5.4万吨。公司拟通过五年时间储备30万吨左右稀土金矿,通过两年时间储存8万吨左右稀土产品。
广晟有色:拥有稀土资源713万吨,年产能近2万吨;公司稀土冶炼分离能力8000吨,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中色股份:于广东韶关新丰投资建设7000吨/年稀土分离项目(新丰是国内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矿的产区)。
厦门钨业:拥有稀土资源13万吨储量,年产能约0.2万吨。
五矿发展:拥有了国内最大的稀土基地,并在江西赣州组建五矿稀土(江西离子型稀土远景储量940万吨、保有储量230万吨,其中90%的资源在赣州),将整合赣州周边地区优质离子型稀土资源和稀土分离冶炼企业。
江西铜业:大股东江西铜业集团对四川稀土资源进行整合,收购的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已探明储量近200万吨,现存储量157万吨。
中国稀土
据了解,中国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储量占世界的95%,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日本、欧洲和北美都是它的主要市场。
然而,具有如此巨大垄断潜力的中国稀土,多年来却被卖成了土的价格,定价权一直掌握在欧美等国的手里。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崔凡指出: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界就有这样的抱怨,中国把稀土卖成土的价格。国内各个地方也没有协调,争相出口,为了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争相压价,把我们的自然资源消耗得过于厉害。
由于中国稀土多年大量出口,导致欧美等国每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进行囤积,一旦稀土资源短缺时,他们就拿出从我国手里购得的稀土打压“中国价格”。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冯雷指出,这对我国的贸易地位非常不利。
冯雷:“资源性产品出口出的很多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初级的贸易地位,对我国显然是不利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出台新规划就是保护稀有战略资源的重要步骤之一。崔凡说:“控制出口,从中国角度来说,是从长远利益和经济利益考虑的。我们对一些能够有一定价格影响力的资源进行出口限制,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李钢指出,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引起一些西方国家的担忧,甚至前一段时间还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但实际上,限制稀有金属的出口并不违背世贸组织的规则。
李钢:“在WTO多边贸易体系当中,对于一个国家关于本国出口设限的问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规定。第二就是,我们在2001年底加入WTO的议定书当中,我们也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承诺。”
实际上,不仅中国在逐年加大对稀土资源的保护。美国早在1999年就已逐步停止开采本国的稀土资源。中国的近邻日本从1983年起就开始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和基地;韩国也在2008年决定采取官方和民间企业合作的方式,有计划地提高稀有金属储备规模。

④ 稀土紧缺,我们怎样才能打赢第2次稀土战争

都说物以稀为贵,稀土稀土,看名字就知道这个土很稀有,但事实上也的确是稀有,它在工业中有各种名称,如“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别看名称不一样,但是这些名称都突出了稀土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之重要。稀土可以应用的领域也相当之广泛,它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冶金、军事、农业、航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等领域。稀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中国稀土资源丰富:

中国可以说是稀土资源大国,不仅是稀土资源大国,还是稀土生产大国,不仅是稀土生产大国,还是稀土出口大国,当然了中国还是最大的稀土消费国。为什么中国可以成为稀土出口大国呢,那是因为我国的稀土卖的很便宜。

中国一年的稀土开采量可以达到12万吨,12万吨的稀土开采量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个开采量可以占到全球74%的开采量,而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开采量总和才仅仅只有40000多吨,占26%。这还只是2018年数据。别看外国稀土开采量少,但是它增长的快啊,别看中国稀土开采的多,但是中国稀土开采量没有外国增长的快啊。

五、总结:

稀土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我们只有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稀土加工水平,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