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府的职能有哪些
政府的职能部门主要有二十五个,分别是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审计署。
政府职能也叫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法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映。
B. 什么是政府资源
政府资源一般包括政治资源(行政权力)、人力资源(公务员)、客户资源(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公民)、财政资源、资产资源(房产、车辆、办公设备等)、信息资源(如公文、申报材料、统计数据)等。
C. 哪些政策资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
权威资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
一、权威资源:
所谓权威资源就是指在公众中具有非同一般的威慑力与影响力的资源,具体可包括:政府资源、媒体资源、行业协会资源等。
二、政府资源:
连锁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政府关系等资源。连锁行业的性质——跨区域经营,甚至跨省市,跨国界经营——,而往往我国的行政区划有很强的政策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所以有良好的政府关系资源对连锁经营的开展和扩张就尤为重要。
三、媒体资源:
这里所说的媒体资源指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充分有效的利用媒体资源,可以为企业的产品推广、形象推广、品牌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业。可以说,企业媒体策略制定的优劣,足以影响整个企业的光荣与梦想!媒体策略,一般是指媒体的选择、媒体投放的制定以及媒体的整合。我们知道,媒体间的功能差别很大,在传播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媒体整合传播就是基于合理、高效地利用媒体资源这一目的。在整合媒体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优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除了媒体资源自身的属性外,消费者与媒体间的关系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1、媒体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消费者主要依次通过以下七种渠道获得商品信息:电视广告、到市场观察、听别人(主要是家人和亲朋好友)、报刊广告、广播广告、路牌广告、主动向专业人士咨询。由此也可看出各类媒体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大小的差异,因而在选择媒体时,要以科学的市场调查为前提,才不至于造成广告费用无效支出。
2、消费者与媒体的接触情况。
据国内调查显示,在接触比率、接触频率、接触时间三项指标中,电视都有绝对优势,报纸居第二位,广播、杂志分列第三第四,但相比电视和报纸要明显落后,台湾学者研究后也指出,“电视比其他媒体更能满足人们的众多需要”。在实际的广告运作中,一般要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在广告预算内,根据品牌、产品以及媒体特点,并且还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能拘于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安排,任何时候都不存在媒体整合中的最佳拍档。
四、行业协会资源:
行业协会是代表成员企业利益,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民间组织,行政上不受政府约束,但有义务向政府提供行业的有关情况,向协会成员宣传贯彻政府的方针政策,并要求成员企业执行政府所作出的决策。
D. 市政公共资源包括哪些
市政公共资源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城市公共场地、场所;市政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政府投资的城市地下人防设施等地下公共空间;公园绿地等城市绿地内配套服务设施(含临时设置)及场地;城市公共空间广告设置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
特点
城市公共资源属全体人员共同享有,一个物品是公共资源,必须有以下特点:
1、公共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与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所有权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部分成员和全体成员所有。它同时存在多个使用者,每一个使用者不存在竞争性,具有公共性质。
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一个使用者使用公共资源不会引起另一个使用者的效用减少。公共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全体人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公共资源的外部性。一旦公共资源遭到破坏时,对其他使用者来说会产生一种额外支出,例如,同使用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两用户,上游企业排放污水必然会影响到下游居民正常生活。
2、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在工业化社会以前,各种资源丰富,人们认为公共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的剧增,人们才认识到了公共资源的稀缺也在日益增加。
3、公共资源具有整体性。这就决定了一旦某项公共资源受到破坏,将影响到公共资源的整体价值。如城市的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会降低城市的整体价值。
4、公共资源价值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评价公共资源价值不仅偏重于其经济价值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偏重于对其公共资源的社会价值的评价,即公益性的评价。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城市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