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旅游资源评价指按照某些标准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或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也就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和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评价及其理论研究始于本世纪70年代,评价方法分为两类:
1、经验分析法。在大量调查、考察的基础上,凭经验进行评价;
2、定量评价。将评价指标数量化,建立量化模型,采用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加权,即评价值为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ai分别加权后的数值和。
旅游资源特性
具体来说,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形,动植物、海滩、自然风景等,而人文资源则包括:民族、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博物馆、饮食菜肴、工艺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及众多的娱乐设施等。
1、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祥告多种多样,既有自然形成的,又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和当代新建的,它与旅游目的的多样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旅游资源的垄模宴基断性,即不可转移性:大家常常称旅游业为“无形贸易”,“风景出口”,实际上就是凭借着这些千姿百态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把旅游者从世界上每个角落吸引到旅游地来的。旅游资源不同于其它各种资源,它有强垄断性。
正如世界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是在别的国家看不到的。正像许多游客讲的那样,“到了中国,没有去北京,等于没有去中国,到了北京,不去游长城,等于没有到北京。”
3、旅游资源的季节性:除了会议、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以外,观光旅游受季节的制约最大。这特别表现于海滨城市,每到夏季,前来避暑的游客蜂拥而至,以至于出现了超饱和现象吃、住、行、游、购、娱乐等都出现了问题,以致有人发出“花钱买罪受”的怨叹。
而到了10月份至次年5月份来这些,旅游胜地的游客就寥寥无几。因此,旅游的季节性造成旅游业的淡旺季。旺季越长,旅游业的收入就越大,反之亦然。
4、旅游资源的民族性: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旦谨,民族众多。各民族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服饰装束、风土人情、住宅建筑、风味小吃等等也不同,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如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西南地区的竹楼,北方的四合院,以及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浴佛节,侗族的花炮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歌圩等等。在这些盛大民族节日和盛会里,各族人民身着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兴高采烈,气氛非常热烈。这些盛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讲,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以上几个特性来看,旅游资源犹如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物质和文明水平。通过它们不仅可以看到过去,还可以展望未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❷ 旅游资源分类的旅游资源调查
基本分值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2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3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
计分与等级划分1计分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❸ 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哪些
旅游资源通常使用“三三六”评价法就是:
“三大价值”是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 值。
“三大效益”的评 估即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估。
“六大开发 条件”的评估包括:①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②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 ③景区环境容量条件;④客源市场条件;⑤投资条件;⑥施工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