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辽东丘陵的海洋资源
本小区南临渤、黄海,海岸线长,海涂面积大,岛屿较多,有丰富的海洋水产、海涂、旅游资源等。因此,如何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岸带资源就成为本区自然环境整治的重大课题。
大陆架面积辽阔,多为浅平海底,且有鸭绿江、大洋河等河流将大量滋养物质带入海中,使沿岸海区水质肥沃。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滋生,构成许多鱼虾产卵和索饵的场所,从而成为我国重要渔场之一,以海洋岛渔场最着名。主要经济鱼虾类有小黄鱼、带鱼、鳕鱼、对虾、毛虾等。此外还有刺参、乌贼、牡蛎、文蛤等。海洋植物资源如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均是人们喜爱的食物。
沿海多优良港湾,大连、丹东、庄河等港已开辟多年,其中大连港为我国第二大港,也是我国最大现代化输油港。此外,具有天然良好建港条件而目前尚未开发的港湾还有多处,如金县大窑湾,那里风平浪静,适建深水大泊位港。而且海滨浴场及风景区众多,发展旅游事业大有希望。大连市是我国着名海滨城市,市内有老虎滩、星海公园、黑石礁等风景区,此外,不少岛屿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以疗养、避暑闻名的棒捶岛,以蛇类群集而独具特色的蛇岛等,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海涂资源集中分布在东沟和庄河两县以及普兰店湾附近海岸,已广泛利用于水产养殖、围海造田、晒盐和种苇等。水产养殖主要有贻贝、文蛤、海带和海珍品(如海参、鲍鱼、扇贝),发展港养对虾,成效显着。围海造田主要位于东沟、庄河一带,已成为黄海沿岸重要的滨海水稻田区。盐田已有较久的历史,盐场主要有普兰店湾、旅顺、皮口等。苇田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大洋河的入海地区。 在海洋渔业生产方面,今后应贯彻养捕结合的方针,发展多品种养殖。在海涂、港口地带积极发展海涂贝类和对虾人工养殖;浅海地带发展贻贝、扇贝养殖、并推广海带贻贝或扇贝套养,开展海参、扇贝、鲍鱼养殖生产。但应以海涂贝类养殖和鱼虾养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外海捕捞和开拓远海渔业,加强对近海鱼类资源的保护。
在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面,应制定岸线、港口和风景旅游区统一规划和进行台理布局。根据海岸带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利用现状以及今后发展方向,可将本区海岸带划分为以下三个利用区。
①东岸以围海造田、水产养殖为主的利用区。从鸭绿江口到大连湾,包括东沟、庄河、新金和金县沿海地区的海岸,为淤泥质海岸。由于河水的注入和泥沙的淤积,海涂广阔,海底平缓,水质肥沃,有利于围海造田和养殖贝类、对虾等。在海涂的向陆侧种稻,向海侧发展水产养殖,在围海堤外可种些大米草促淤,加速海涂扩展;
②南部旅大半岛沿岸以水产养殖、海港、旅游为主的利用区,包活大连湾和金州湾之间的海岸,为海蚀港湾海岸。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海岸曲折,岩礁广布,水体透明度较高,潮流畅通,深浅适宜,加上经济技术条件较好,可成为水产养殖、海港和旅游综合利用区。水产养殖主要为贻贝、海带和海珍品;
③西岸以晒盐、水产养殖为主的利用区,包括金州湾以北的辽东半岛西岸,为沙砾质海岸。海涂资源主要分布在普兰店湾以及五岛(长兴岛、交流岛、凤鸣岛、西中岛、平岛)附近。由于海涂的扩展,各岛越靠越近,甚至有的岛屿与海岸相连。这里降水较少,蒸发强,对晒盐十分有利,因而盐田集中连片,是辽东半岛主要产盐区。西部的辽东湾由于三面临陆,众多河水注入,海底为淤泥质,且水浅,又有大量鱼饵,适于放养鱼虾和海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