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电话地址!!!!
关于市本级城镇职工养老、工伤等经办业务,联系电话:88866656
关于职称评审相关工作,联系电话:89090163
关于市本级人事档案管理查询,联系电话:88630760
关于市本级高校毕业生报到、改派咨询,联系电话:88623639
关于市级辖区劳资纠纷、工资拖欠等问题咨询,联系电话:89998015
关于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相关事项咨询,联系电话:89090000
关于市本级许可审批咨询,联系电话:88928768
邮箱:[email protected]
办公时间:春、秋、冬季工作日:上午8:30-12:00 下午2:00-5:30,夏季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通信地址:温州鹿城区学院中路303号
温州求职找工作,推荐当地龙头招聘网——温州招聘网(wzzp),根据您简历信息经过系统匹配适合的岗位,应聘中遇到了问题,可以联系客服他们给你提供适合岗位和建议!而且上面职场资讯可以让你规避很多职场上的坑!温州各地区制造业招聘网站上很多岗位
现在上温州招聘网(wzzp),职场资讯各方面,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还要很多的优秀岗位您来选择,还有温州各行业各个岗位的薪资待遇是多少一目了然!
B. 温州龙湾区的人才市场在哪里
龙湾区人力资源市场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高新大道166号(龙湾中学斜对面),于2008年12月31日已投入使用。市场里设有大屏幕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查询机和职介窗口实时信息电视,实时显示企业用工信息、劳动力资源信息和就业政策等信息。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实时、实用的公共就业信息查阅服务。市场内设二十多个职介服务窗口,提供统一、规范的职业介绍服务。
C. 温州瓯海劳动局的号码是多少地址在哪里
温州瓯海劳动局即温州市瓯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联系电话及地址如下:
1、监督电话:0577-86098112(区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
2、联系电话:12333; 0577-88529986。
3、传真:0577- 88528774。
4、地址:温州市瓯海区行政中心12号楼6-9楼(瓯海区娄桥街道平天路亿象商业广场北侧、瓯海区第二幼儿园南侧)
(3)温州人力资源在哪里扩展阅读:
温州市瓯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法律法规规章。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规范性文件。编制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拟订相应政策及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负责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负责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领域的统计工作。
(二)承担全区人才开发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并实施全区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和综合性政策,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区人才选拔、培养、引进等人才项目的组织实施。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
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负责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综合管理博士后工作和留学人员来瓯工作。
负责技能人才培训综合管理,加强校企培养合作,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指导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负责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有关工作。
(三)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
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的预测预警、监测分析制度。完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四)负责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的政策及标准,依法对其基金进行监督。组织实施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管理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五)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区企事业单位人员、机关工勤人员收入分配、福利和离退休政策,建立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综合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人事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综合管理政府表彰奖励和评比达标工作。
(六)负责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工作。统筹拟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劳动关系政策,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落实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完善落实工时制度和职工休息休假制度。
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依法查处劳动违法案件。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民工工作、家庭服务业发展综合性政策和规划,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
(七)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八)职能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更体面劳动。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破除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加强整体谋划、系统设计和改革落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