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你看到的信息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你看到的信息资源是如何分布的

发布时间: 2023-09-10 04:02:20

Ⅰ 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怎么组织的组织的方法和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式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 网络信息资源含义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的身。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系那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CNNIC一年两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以其权威性着称。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380M。
2.5 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恶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 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
2.6 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
.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总记录数几十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堪,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的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占世界数据库总量和总记录数的百分之几。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20世纪90年代初,卢泰宏教授提出,IRM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个的集成构成IRM的三维构架。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网上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修年西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internet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地社会发展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优化

Ⅱ 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分布上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相比,它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1、分散性(表现在链接分散和物理地址的分散)
2、动态性(表现在Internet的不断变化和存在状态的不稳定性)
3、不均匀性(质量不均匀、分布不均匀)
4、模糊性(主要是商业信息和非商业信息之间界限模糊,比如某个网站首页的广告)
5、开放性
参考资料:
毕强,杨文祥主编.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科学出版社,
2002.
http://www.ce86.com/a/gonggong/tsggl63/200511/18-41976.html
杨先明,但碧霞.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利用对策分析.图书馆论坛,
2005年
05期

Ⅲ 你认为如何整合政府信息资源

所谓信息资源整合是“系统”的理念,就是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全面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英文简称IRM)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的管理领域,当代称为IRM思想。它的管理理念是:取代过去单纯以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理念,主张对信息资源要运用技术、经济、人文的手段进行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其管理特征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的、可控性的、个性化的和实时性的管理。近几年,国内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信息共享受阻,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尤其是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自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后,许多地方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建设、分散性建设、投资型建设,由此产生了许多自我封闭的、条块分割的、信息隔绝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即所谓的“信息孤岛”现象,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瓶颈。目前,国家提出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根据IRM思想,针对当前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弊端,从实际出发采取的治理办法。针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领域即电子政务建设而言,信息资源整合是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规范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符合国情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和任务。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技术、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信息资源的整合不能仅限于技术或物理层面的整合,应当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整合的全过程。要包括对信息资源整体架构体系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的整合,对信息管理技术的整合,对信息资源管理环境的整合以及对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整合,通过统筹和全面的整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因此说,不能把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简单看成是一个专业或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应当在政府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下组织实施。

Ⅳ 信息资源配置的信息资源配置的类型

信息资源的配置形式有多种,可以分为数量配置、时间配置、空间配置等类型。
1、信息资源的数量配置
信息资源的数量配置包括信息的存量配置和增量配置,总量配置和个量配置。信息资源存贮量应当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满足信息需求,同时要根据新信息的巨量增长和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组织贮存新的信息。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要保证信息资源的足够种类。种类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以满足不同类型信息需求为依据,这需要研究总量和个量的关系。一般来说,信息资源无论是实现存量配置还是增量配置,总量配置还是个量配置,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是因为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能既是信息的利用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这容易导致所需要的信息千差万别,无所不包。
2、信息资源的时间配置
信息资源的时间配置是指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上的配置,既对不同时段上的信息进行贮存,又满足用户对不同时段上的信息需求。不同类型的信息时效差别较大,一般来说,科学技术信息相对稳定,其效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过时,表现为一种老化;商务信息的时效性很强,一条价值连城的信息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分文不值。因此,在不同的时态上对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进行配置是保证信息资源结构具有合理时效分布的重要指标,也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前提。
3、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
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实质上是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信息资源的地域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各地域、各行业并不能依靠信息需求和使用方向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主要是因为信息资源在不同行业、地理区域的信息量分布和信息基础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信息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的先决条件是构建先进的信息基础结构。
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数量上,信息资源的配置都是以已有的资源条件为基础。无论是“硬”资源,还是“软”资源,相对于一定时期内信息用户的需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具体目标而言,都是有数量与质量上的相对盈余和相对亏负这两个特点。这就要求通过信息资源配置过程,将信息资源的相对盈余和相对亏负进行合理调节和利用。

Ⅳ 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面临问题

当今的信息化建设不管是电子政务还是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都面临着四个要解决的普遍问题:
第一,已有的分散异构的“信息孤岛”如何无缝地联结?包括对结构化数据资源、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和业务应用软件系统资源的无缝联结。
第二,整合后的信息资源系统是什么状态分布和运行?包括哪些资源是分布存在的?哪些资源是集中式存在的?哪些业务是分布式运行的?哪些业务是集中式运行的?哪些管理权限是分布式操作的?哪些管理权限是集中式操作的?
第三,整合后的信息资源系统的共性需求如何实现?包括交换需求、共享需求和协同需求。
第四,多级多类的用户角色如何得到信息资源系统的有效服务?包括可控性访问服务、个性化访问服务、实时性访问服务和单点登录式访问服务。
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平台(IRMP)。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技术也是当今国际软件业的主流趋势之一,它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套件式可复用构件技术,包括了诸如企业门户、应用集成、应用服务器、内容管理、元数据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国际软件厂商正在朝着SES(Smart Enterprise Suite)和APS(Application Platform Suite)的方向积极推动。
第二,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即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第三,基于Web Service的基础架构方向,即WOS(Web Oper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