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文类旅游资源有哪些
海南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自然旅游资源:1、海岸带景观:在海南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 50- 60%,沙滩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度,缓缓延伸;多数地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洁柔软;岸边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海水温度一般为 18- 30摄氏度,阳光充足明媚, 一年中多数时间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自琼山至三亚东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 。环岛沿海有不同类型滨海风光特色的景点,在东海岸线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热带海岸森林景观----红树林和一种热带特有的海岸地貌景观----珊瑚礁,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已在琼山市东寨港和文昌市清澜港等地建立了4个红树林保护区 。2、山岳、热带原始森林:海南岛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绵延起伏,山形奇特,气势雄伟。颇负盛名有的山顶部成锯齿状、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气势磅礴的鹦歌岭,奇石叠峰的东山岭,瀑布飞泻的太平山,以及七仙岭、类锋岭、吊罗山 、霸王岭等,均是登山旅游和避暑胜地。 海南的山岳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着热带原始森林,最着名的有乐东县尖峰岭和琼中县五指山等4个热带原始森林区,其中以尖峰岭最为典型。3、珍禽异兽:为了保护物种,海南已建立若干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驯养场, 其中有昌江县霸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东方、万宁市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陵水县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4、大河、瀑布、水库风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河流,滩潭相间,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游观景的好地方,尤以闻名全国的"万泉河风光"最佳。大山 深处的小河或山间小溪,洄于深山密林之中,中间大石迭置,瀑布众多,尤其通什市的太平山瀑布、琼中县的百花岭瀑布、五指山瀑布等久负盛名。5、火山、溶洞、温泉: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一座是位于琼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中间连着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 。该岭附近的雷虎岭火山口,罗京盘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着名的有三亚市的落笔洞、保亭县的千龙洞、昌江县的皇帝洞等。岛上温泉分布广泛,多数温泉矿化度低、温度高、水量大、水质佳, 大多属于治疗性温泉,且温泉所在区域景色宜人。 兴隆温泉、 南平温泉、 蓝洋温泉 、七仙岭温泉 、官塘温泉和半岭矿泉等,适于㈡ 请简要介绍西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特别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西南地区面临着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
中国旅游资源:西南旅游区
本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区内三大地理单元,无论地形地貌,河湖分布,气候状况都有较大差异,植被种属十分丰富。这种自然环境,造就了长江三峡,虎跳峡,九寨沟,黄龙,云南石林,西双版纳等奇特的自然景观。
本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众多的少数民族风情,古巴蜀等国遗址,遗迹,是该区特有的人文资源。
西南旅游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重庆市,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它的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自然地理区域分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三个地理单元。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一,天然动植物园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740公里。景区包括景洪县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该区有着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经国务院1982年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山地峡谷风景区
1,峡谷风光
(1)虎跳峡风景区:
金沙江劈开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世界最深的大峡谷——虎跳峡。虎跳峡位于中甸县虎跳峡镇境内,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及下虎跳。万里长江在此避关夺隘,惊涛骇浪在深峡中激荡奔涌。
虎跳峡长20公里,落差213米,共有险滩18处。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峡口海拔1800米,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虎跳峡是世界上着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着称。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沿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12公里,有公路直达,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30余米,江心有一个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相传猛虎曾借此石而跃过大峡。江水与巨石相搏击发出山轰谷鸣的涛声。诗人孙髯翁写得好:“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金沙江至此真似走在石门中。
(2)长江三峡风景区: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峡内绝壁对峙,高峡束江,群山起伏,奇峰竞秀,宛若山水画廊,在激流翻滚之中江水,怒吼,飞泻而下群山万壑之间,云雾迷漫,气象万千,虽同为大尺度峡谷景观,但又各具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更有位于巫峡的大宁河小三峡,它山奇雄,峰奇秀,水奇清,滩奇险,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还有位于西陵峡内的巴江神农溪,是长江三峡旅游线探险漂流的理想之处,既可游览胜似三峡自然风光,又可领略与大自然搏斗的漂流乐趣,还参与土民家族的民俗风情节目。
2,秀丽的峨眉山旅游区
峨眉山冬景
在峨眉山,你会感觉到,冬天是温暖而热闹的,即使天边飘着纷飞的雪花,树在白雪的映衬下越发绿了起来,温泉也更加升腾出似梦似幻的雾气,加上峨眉山小吃的独特风味和热闹的气氛。于是你便沉浸在这温暖而柔软的冬季时光里。
峨眉山万佛阁
滑雪场是你不得不到的第一站,提及滑雪,人们会习惯地想到遥远的北国,或是韩国、日本和欧洲,那里常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游人驰骋雪野的愿望成为现实。其实在四川,银色世界峨眉山也有一处冬季冰封雪飘的地方,这就是峨眉山雷洞坪滑雪场。那里天然形成的高山地区气候,给众多滑雪爱好者带来无限乐趣。
峨眉山主峰金顶
峨眉山,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北纬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有着无数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国”着称的中国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峨眉山,位于北纬30度,四川盆地西南,因两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三峰耸立,绝壁临天,古往今来,3077米的金顶一直被人们称为天堂的阶梯。
峨眉山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绵延千年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在千百万年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峨眉山采撷天地之灵气,造就了集1000多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高等植物,2300种动物于一体的人间乐园,修行者们修行的理想之地。早在5000年前,华夏之祖轩辕黄帝就两次来峨眉山问道,1000多年前,天真皇人论道峨眉山,这是道教在峨眉山之滥觞。而1900年前,一位修行者在峨眉山修建了长江流域的第一座禅院后,峨眉山便成为了长江流域的佛教发源地,列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今天,峨眉山的血脉里仍然流淌着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三教深厚文化之遗韵,优雅而从容的体现着生命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峨眉山是自豪而骄傲的,它用头顶托着人们,仰望苍穹,俯瞰人生,远眺未来,站在中国最高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峨眉山之巅,如破蚕的神蛾,穿越轮回,重获生命的灿烂辉煌。
或许正是这样的神秘,这样的深厚,峨眉山才能“高出五岳,秀甲九州”,才有了“峨眉者,山之领袖;普贤者,佛之长子”的千古诗篇,令人悠然神往。
3,“人间仙境”九寨沟,黄龙风景区
有人说,九寨沟最美是秋季,其实春日的九寨沟更有一番奇妙的风采。春日来临,九寨沟的冰雪开始消融,春水泛涨,不少水面都处于半透明状态,一边是凝固的,一边却已经开始流动。
4,梵净山风景区
三,奇异的岩溶地貌景观
到中国云南旅游的人一定不会错过昆明的石林。被当地人称为“世界第一奇迹”的石林,占地9.6万英亩,由大块的地表岩层石灰岩构成。人们现在看到的昆明石林,至少经历了2.7亿年的天然修饰。来此旅游的人尤其喜欢参观奇怪的“风洞”,每年的8月到11月,狂风每隔30分钟就会光顾一次风洞,逗留时间大约为2到3分钟。除风洞外,地下石林也同样引起不少游客的好奇心。地下石林面积有720英亩,由各种不同的地下洞穴和走廊构成。
四,瀑布与温泉旅游区
1,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Huangguoshu Falls)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十分壮丽。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
着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科学手段,测得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的实际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二.黄果树瀑布旅游景点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为中心,分布有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霸陵河峡谷三国古驿道景区、陡坡塘景区、郎宫景区等几大独立景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AAAA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被《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黄果树景区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经省级环保部门测定每立方厘米的空气含负氧离子2.8万个以上)、气候宜人(每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左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设施完善,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吸氧“洗肺”的理想胜地。
风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峦叠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风光。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真实写照。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3个洞泉和2个洞内瀑布。游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里彩虹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着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洞内还有一个冰制金箍棒。
布下的犀牛滩,瀑布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古人说“天空云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滩云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有“雪映川霞”的美称。黄果树下游6公里的天星桥,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开发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一旦展现在游人的面前,人们无不为之倾倒。天星桥有相连接的三个片区,即天星盆景点、天星洞景点、水上石林景点。石笋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有水皆成瀑,是石总盘根”,这两句诗独到地概括了这里的景观。
黄果树瀑布群中,除了大瀑布外,还有众多的瀑布可以观赏。诸如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陡坡圹瀑布,滩面最长的螺丝滩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滩瀑布,形态最美的银练坠滩瀑布等。
2,安宁温泉
安宁温泉,古称碧玉泉。在昆明西南安宁城西北7公里处,螳螂川峡谷间。泉水自螳螂川东岸石灰岩壁流出,泉在山腰,宛如若玉带揽山,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汤”之所在。
相传安宁温泉开始发现于东汉。距安宁温泉不远处,有云涛寺和火龙寺。云涛寺建筑在环云岩上,树木荫翳,殿宇清幽,螳川前横,葱山如屏,江流甚急,澎湃有声;火龙寺在云涛寺的北面,也建在山上,登山入寺,鸟瞰附近山川,则了如指掌。据火龙寺中的《先王先帝考碑》记载:东汉光武建武丙辰年(公元56年),汉朝有名将领苏文达,跟随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后来因为瘴气所袭,士兵患病,留滞滇中,有一次偶尔经过新罗邑(安宁附近),与当地郡主阿树罗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经常并骑游于螳螂川畔。有一天来到葱山顶上,看见凤岭下面白气氤氲,蒸腾不绝,于是便发现了“碧玉泉”。至于这个传说是否可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五,滇池与西山,苍山与洱海风景区
六,主要游览城市
1,蓉城成都
2,山城重庆
3,春城昆明
4,筑城贵阳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唯一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盆地;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岩溶地貌发育;横断山区高谷深。全区气候温暖,植被可全年生长,种属多,覆盖率高,是我国仅次于东北区的第二大林区。该区古老和稀有动植物品种,在全国占较大比重。
自然风景包括山地,峡谷风景区,岩溶景区,名湖和名瀑景区等,而且有些还具有原始性状。
本区历史上是古巴蜀等国所在地。因此,文化景观,历史文物多与此有关。此外,众多少数民族也是构成本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㈢ 中国八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有哪些各有那些代表性景区
首先,八大旅游区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分别是东北旅游资源区,华北旅游资源区,西北旅游资源区,华东旅游资源区,青藏旅游资源区,西南旅游资源区,华中旅游资源区和华南旅游资源区八大区。
华北旅游资源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华北旅游资源区包括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和陕西。华东旅游资源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旅游资源区,西北旅游资源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内蒙古和宁夏。青藏旅游资源区包括西藏藏族自治区和青海西南旅游资源区,包括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华中旅游资源区包括湖北,湖南。华南旅游资源区包括海南,澳门,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台湾。
㈣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各区的主要特征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不同学者有着不同规划一下为具体举例介绍:
1、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华北区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居于我国北部中枢地区,范围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和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五省。华北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以北京和西安等古都为代表,是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分布最集中,质量最高的旅游区;
历史文化遗迹与名山海景浑然一体,也是我国以人文景观为主并具备多种旅游资源的旅游大区,该去平原广阔,交通发达,城市众多,首都所在,区位优势突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全国最具实力的旅游区。
华北旅游区地貌类型比较全,主要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冀北山地、山东半岛组成。华北区基本上都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冬季漫长而干燥、寒冷。大部分江河封冻; 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 陕西南部汉中盆地和河南南部属亚热带;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则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华北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一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 她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 也使得处于黄河之滨的华北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华夏文化的发祥地。
2、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华中区位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是全国唯一既不靠海又无陆地国境线的旅游区。区内河湖胜景众多,名山峡谷特色鲜明,文化古迹丰富多彩,自然保护区原始独特,大型水利工程举世闻名,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地区,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区内山地分布较广多为区内河流的分水岭,形成较多大型河谷盆地。主要地貌单元有鄂西山地、两湖平原、鄂北山地等。本区地处中国中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且各时气候特征明显。冬季较温暖且少雨,夏季全区炎热而降水集中,春季温暖且气候多变,秋季天高气爽。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3、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华东区地处中国的中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二省一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公约3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人多地少,城镇密集,文化、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全区旅游资源丰富,基础条件优越,组合优势显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有着名的长江三角洲平原。虽地势平坦但微地貌起伏,零星散布着岛状残丘。本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冬温夏热、降水沛均匀。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四季分明。冬季在猛烈寒潮的侵袭下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
华东区为古吴越两国争雄之地。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自三国吴大帝孙权定都建业,南北朝长期划江而治,沿江的建业、京口等市镇曾盛极一时。隋时修筑的京杭大运河极大地刺激了长江下游的发展,促进了扬州、常州等城市的极大发展。自唐至清,扬州在江南乃至全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4、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华南旅游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广东省、福建省、和海南省。本区面临东海、南海,海岸线曲折漫长,方便的海上交通为发展外向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本区成为中国经济率先崛起的地方。
本区地貌主要包括右江谷地、西江谷地、珠江三角洲、粤东沿海以及闽南沿海及其附近的岛屿。区内地表侵蚀切割强烈,丘陵广布。在长期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丘陵台地上发育有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另外,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广东北部和福建武夷山地区。
华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以亚热带热带气候为主,多海岸海岛,四季温暖高温,一派南国风光。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其有三大主要来源。
一是固有的本土珠江流域文化。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由于本区开发较晚,之前常为流放之所,因此本区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岭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甚至是唯一通商大港,从而让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新活力。
5、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东北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旅游区。范围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地处山海关以东的去取故称“关东”。
广阔的森林,夏粮冬雪的气候,以及滨海风光、山川湖泊、火山奇景、特有动物、极光与极昼夜现象等,构成了以北国风光为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清代前期满族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历史文物及以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则构成了本区别具风采的人文旅游资源。
本区是东亚夏季季风影响的北部边缘地带,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季漫长严寒,北部冬季长达7~8个月,南部长达5~6个月,大地封冻积雪不化,呈现一派北国风光。
辽阔的东北大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半环状的三个带最外的一环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构成的河谷谷底, 其内紧接着高度不大的山地,西以大兴安岭为主干, 东与伊勒呼里山、小兴安岭山地想姐,东有张广才岭、长白山地等。山河水环抱着松嫩平原和低湿的三江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关东文化是土着文化、中原文化和外国文化三元文化基因的融合,其内涵丰富并不断发展和传承。 土着文化发展历史最长,区域特色最浓的也是土着文化,其文化精神实质是粗犷、豪放和刚健的文化心态;
中原文化是随着土着文化入主中原和中原人大量流入而形成的,并成为本区文化的主体;外国文化是因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外国移民的流入而形成的,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城市建设、宗教、经济、生活等方面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6、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西南区位于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侧,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热带亚热带高山高原及峡谷风光独特,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较重要的一个区域。
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该区凭借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必将进一步腾飞。本区包括广西盆地、贵州高原、云南高原、横断山脉大部等,其中贵州高原大部、云南东部在地质史上都是海洋环境,碳酸盐类沉积发育,石灰岩分布广泛,本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本区大部分位于亚热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云南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四川西部为高原气候区。云贵高原上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西南地区因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交通闭塞,外来势力的影响较小,加之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少数民族政策,注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使该区域少数民族的特色得以保存、发展,成为我国民族多样性最为点香的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
7、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西北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该区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属内陆型旅游区,是我国与中亚等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本区地貌的特点是高山夹大型盆地,盆地内戈壁流沙千里。如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夹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环抱着塔里木盆地。本区主要为荒漠环境,沙漠和戈壁分布面积甚广,特殊的环境早就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差较大,日差较大尤为显着,所以荒漠内部的夏季有“早着棉、 午穿纱, 怀抱火炉吃西瓜”一说。区内的吐鲁番盆地因地理环境特殊,气候炎热异常,素有“火洲”之称。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西北地区的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欧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并以沟通当时国际贸易最为突出。
8、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内蒙区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从东到西直线距离2400多里,南北跨距1700 多公里。 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北邻蒙古、俄罗斯。是我国跨经度最多的省,区面积约118.3万平方公里。
本区地貌以高原为主,内蒙古高原坦荡开阔,微波起伏,在低缓丘陵陵间,分布有宽浅的碟形洼地。高原南部有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中段就是着名的大青山。大青山北坡平缓,南坡陡峭,是典型的断层崖,由断层陷落经黄河冲积而成为着名的河套平原,灌溉渠道交错,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美丽富饶,素有“塞外江南”美称。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冬春季多风大,夏季温暖而短暂。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10 多个民族组成,具有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古老的蒙古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比如过的是游牧生活,住的是方便拆卸的蒙古包等等。蒙古族在吃的方面也与汉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爱吃炒米、奶茶、手扒肉。
9、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青藏区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两省区。高原上独特的冰雪世界、高寒草原、湖泊热泉,以及高原、高山峡谷与原始森林等构成了本区奇异诱人的自然旅游资源,而具有原始色彩的藏族风情、宗教文化与礼制建筑又构成本区神秘诱人的人文旅游资源。
本区在登高探险、科学考察、民族风情旅游开发上独具优势,是一个极富魅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待开发和正在开发中的旅游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与南极、北极并称为“地球三极”。
这里不仅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而且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一片山的海洋。在这块高海拔的地方,雪岭横空,大河奔涌,蓝湖静谧,令人心醉神迷。
青藏高原最鲜明的气候特点为“高寒干旱” 。由于地势较高,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偏低,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全年分为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干季风大,阳关充足、太阳辐射强。
强烈的太阳直接辐射使青藏地区地表和近地面空气白昼强烈增温,但夜间冷却迅速,一年内有较长时间出现政府温度的交替变化。
10、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其中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侧,而台湾则与福建省隔海相望。香港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约占3/4,中间的大雾山脉主峰海拔957米是香港地区的最高峰,平原只占1/4,耕地及池塘占9.2%,荒山瘦瘠地占 74.8%。
澳门半岛原为小丘陵地带,平地多为填海而成,占现岛面积的一半以上。台湾多山占全岛面积2/3,山脉集中分布在中东部,自东向西有台东、中央、玉山、阿里山等诸列平行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香港、澳门同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微冷干燥,春秋短两季不明显。
台湾中部被北回归线横穿,全岛属于亚热带—热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多风。香港、澳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其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 兼容英国、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荣文化——中西文化。
香港、澳门现存有不少中西合璧的文物古迹,建筑物大都具有“以中为主,英葡结合”的特色。台湾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除岛上的当地居民外,大部分居民皆来自中国大陆,尤以福建为多。
㈤ 简述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
东北林海雪原区——黑、吉、辽:
1.独特的北国冰雪风光
2.自然奇景众多①独特的北极风光;②火山奇景:③动物奇观:④白山黑水:
3.疗养避暑胜地众多
4.灿烂的文化古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中原古文化区——京、津、冀、豫、晋、鲁、陕:
1.人文旅游资源占有重要地位①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融为一体。②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多种旅游资源分布密集。
2.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
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4.地域组合优良
华东山水园林区——沪、苏、浙、皖、赣:
1.在全国旅游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人文旅游资源以园林、名城和宗教为代表
3.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胜景为支柱
华中名山峡谷区——川、渝、鄂、湘:
1.自然保护区众多且自然风光秀丽
2.峻岭名山各具风彩
3.三峡风光驰名中外
4.三国古迹遍布各地
华南热带风光区——粤、闽、琼
1.旅游资源热带特征明显
2.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3.以近、现代旅游资源为主
4.人文旅游资源的风格南北并蓄、中外兼采
西南奇山异水风土人情区——滇、黔、桂
1.岩溶景观分布广泛
2.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3.高山深谷蔚为壮观
西北“丝路”文化区——新、宁、甘
1.自然景观的特异性①以广阔沙漠戈壁、草原绿洲、雪山森林等构成了富有变化的自然景观;②独特的干旱区风貌,构成了“中国西部”的风光情趣;③自然风景反映出神秘、粗犷、奇异的特点。
2.丝绸之路引人入胜
3.民族风情意趣浓郁
4.景点集中且呈串珠状分布
内蒙古草原风情区——内蒙
1.草原风光独特
2.民族风情浓郁
3.文物古迹以元明清时代为主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区——青、藏
1.冰雪险峰资源丰富
2.宗教文化别具风彩
3.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台港澳旅游资源区——台、港、澳
1.热带—亚热带特色自然风光
2.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观
3.特殊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