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2020年水资源配置要超过多少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2020年水资源配置要超过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9-11 00:26:50

‘壹’ 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人均为多少立方米

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2%,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水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总体积为14.1亿立方公里,其中只有2%是淡水。淡水的87%又被封冻在两极及高山的冰层和冰川中,难以利用。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21000立方公里左右。这些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加上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使世界上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1)2020年水资源配置要超过多少扩展阅读

淡水资源实际现状:

全世界约有1/3的人生活在中度和高度缺水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消费量超过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10%。

大约有80个国家,40%的世界人口在1990年代中期严重缺水(CSD 1997b)。根据1997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淡水综合估计的报告,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着世界水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全球人均淡水可用量从1950年的17000立方米下降到1995年的7000立方米。

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将会提高40%,其中17%以上的水将要用于满足人口增长说引起的食品生长。(世界水联合会2000a)。

‘贰’ 广东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一)全省水资源总量及特点。
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流经广东省的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年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分别为708.4亿立方米、144.3亿立方米、134.4亿立方米和86.1亿立方米。广东省水资源利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全省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径流占全年的70%—85%,主要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枯水期易出现旱情。各区域自然分布的水资源与各行政区的需水量不一致。三是水质总体较好,局部河段污染严重。全省各江河水质良好,其中,19个地级以上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漠阳江、潭江等江河干流水道水质一般优于III类,除个别河段外跨省界河流水质均达到II类至III类。但局部地区河段污染严重,流经珠江三角洲城市的河流江段及水量较小的跨市河流水质一般为IV类、V类。
(二)需水预测。
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预计2010年和2020年全省河道外需水量分别为494亿立方米和5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量分别为230亿立方米和195亿立方米,工业需水量分别为168亿立方米和223亿立方米,生活需水量(含生态用水)分别为96亿立方米和99亿立方米。
(三)主要成效。
1.水资源调配体系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至2005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64.07万公顷增加到162.8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7.5%.现有引水、提水和调水的工程规模达512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全省城乡用水需求;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8%;农村饮水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东深供水四期改造等工程的建成使用,有效加强了对香港和深圳等地的供水保障;通过合理调配主要水系,河道生态需水保证率达到80%,江河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小水电开发成效显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2.防洪排涝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已建成江海堤防1.6万公里,大中型水库317座、总库容达358.6亿立方米;已建成机电排灌工程3.6万宗、总装机容量达126.8万千瓦。全省水文站网、重点江河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重点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初步建成,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大江大河、重点地区、重要防洪工程体系和洪水调度方案及各类应急预案。
3.水资源非工程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已初步形成区域和流域相结合,以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水生态保护和防治水害为主体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起水政策法规体系和覆盖全省的三防指挥系统;编制完成了水功能区划和水源保护区设置规划,开始实施限制排污总量方案和排污口监督管理。
(四)主要问题。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水环境改变的影响,全省防治洪涝、干旱、水污染和咸潮上溯等水患的任务艰巨;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供、用、排、耗关系和用水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区域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用水需求量激增,但蓄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粤北山区调蓄能力相对较强,但需水量相对较小,水资源未充分利用;东江流域和雷州半岛资源性缺水严重;西江水量丰富,但利用率低;农村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38%,大部分地区缺少备用应急水源。
2.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亟待解决。全省主要江河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仅为57.6%,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40.2%,大中城市河段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恢复能力不足,部分水库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生生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珠江三角洲及粤东等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已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全省水资源已利用量占主要江河可利用量的30%,其中,西江利用率仅为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7%,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广东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用水量;城乡人均生活用水量分别为每日227升和每日147升,分别高于全国城乡人均每日212升和每日68升的生活用水量。
4.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江河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防洪(潮)能力不强。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仅为40%;部分水利工程设施老化,配套不全,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现象;水情监测预报能力和防治山洪灾害能力不强,城市与农村、沿海地区与山区的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发展不平衡。
5.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各涉水部门协调机制以及江河水库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水资源管理组织亟待健全,水资源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叁’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水平的多少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水平的28%。

人均水资源量是衡量国家可利用配世改水资源的程度指标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指中国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平均到每个人的占有量。据2020年的统计,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全国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

虽然当前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显着成绩,但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仍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国水资源面培判临的问题

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返基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

3、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4、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像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76%,淮河流域也达到了53%,海河流域更是超过了100%,已经超过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5、水体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三分之二的湖泊富营养化。

‘肆’ 我国水资源总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

1、提高全面素质,节约用水。除企业生产用水之外,还有平常全民的生活用水,要养成节约用水的>惯。

2、绿色生产,拒绝污染。作为企业应该加大科研力量转变生产模式,走绿色生产道路。

3、退毁渣滚耕还林,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和保护水资源一脉相承,是不冲突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优劣,可以有针对性开展退耕还林活动,真正意义上保护环境。

4、企业转型,优化资源。企业可以考虑进行企业转型,或者政府加纤余大投资力度进行科研创新,抛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生产造成的水污染进行净化,并考虑采用循环用水,以解决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词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