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解决资源短缺与供应不足问题
扩展阅读
同类产品哪个好用 2025-02-02 09:34:05

如何解决资源短缺与供应不足问题

发布时间: 2023-09-12 18:29:47

⑴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最有前景的应该是开发那些不可用水。比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开发和采集,以及两极冰川的利用。变不可用水为可用水是一大方法。
2、号召人们解决用水和重复利用。
3、防止水污染,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乎薯的重要原因
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自然原因:
(1)空间分布要少:水资源岁首者主要来自降水,我国降水东多西少,东部地区又是南多北少,特别是我国雨季南方长北方短,故水资源北方比南方少;
(2)时间分配要少: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水资源则夏秋芹段多,冬春少;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北方缺水情况更严重。
2、人为原因:
(1)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北方水资源不如南方丰富,但耕地又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农业用水占了用水量的大头。
(2)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大、污染严重等等。前款所称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前款所称专业规划,是指防洪、治涝、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节约用水等规划。
根据以上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的放矢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自然原因:
(1)跨流域调水:如最大工程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入缺水的北方、西北地区。
(2)兴建水库:将夏秋多的降水通过水库蓄积起来,等到冬春少水时利用。
2、针对人为原因: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调配水资源,一水多用,水的循环利用,防治水污染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十四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规划分为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包括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

⑵ 解决全球资源短缺问题的方法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应分三步走新华社 2005-06-07 00:00:00.0
一、树立科学能源观
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5个方面:1.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在经济转型期,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必须从战略高度、人类文明的高度来谋划或制定资源战略。2.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世界是个整体,要从全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借助外力,加强内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3.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发展循环经济,不能走重工业道路。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科学利用、科学配置和科学管理,滥肆开发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4.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资源战略要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负责,既要创造物质文明,也要创造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扎扎实实的符合民众的意愿和需要。5.符合科学规律。要完善机制、调整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减少能耗。实行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发展资源战略,要立足国内,发展不是免费的午餐,发展也要计算自然成本。科学发展观和科学能源观的核心是科学,目标是可持续发展,重点是能源与环保、资源、经济发展、民众承受能力协调发展。
二、开源节流
中科院高级研究员刘建明提出,应对资源短缺,开源节流是出路。节流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式为节约型。开源则是获得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就矿产资源问题可具体细化为三个方面:第一,立足国内,获得更多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第二,开拓境外,以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如投资、合作、期货、现货等多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国外资源;第三,积极开拓新型的替代资源。
刘建明表示,矿产资源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矿产资源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中国的资源战略都必须立足国内,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刘建明提出,创新政府投资机制,加强科技支持,激活繁荣我国商业性探矿市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是以市场运作的商业性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
为了激活繁荣商业性探矿市场,政府投资的方向首先是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其次是不断推出风险小、资源前景好的商业性探矿项目,招商引资;第三,提供找矿勘查的高新技术支撑。
寻求新型的、非常规的替代资源,是解决人类矿产资源短缺的崭新思路,也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需求。一方面,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传统矿产资源将随其不断消费而枯竭。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崛起又提出了新型矿物原料的要求,如纳米产业对天然纳米矿物原料、环保产业对环境矿物原料的需求,并且将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越来越迫切。因此,不断开拓新型的、非常规的替代资源势在必行。
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大期货市场研究中心常清教授提出: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能源定价中心。此次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与“中国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此环境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都充分说明了能源问题是中国目前所进行的经济模式转换所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传统增长模式存在诸多弊端,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再次提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行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价格政策是我们在经济模式转换中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基本措施之一,而与之相配套的,是以国际惯例为基础,通过改革市场体制和规则体系,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建立自己的能源定价中心。
资源市场本身是个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价格机制,这其中充满了机会,但同时也存在风险。资源行业其实是一个对汇率制度和国家政策都高度敏感的行业,因此要深入分析资源问题,应该同时关注汇率问题和其他经济政策,关注中国的经济特点。

⑶ 如何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

解决办法: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应适度向农村倾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然而,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还相当落后,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手播畜耕,农产品大部分只作自给自足之用,农民收入一直是低谷徘徊,有些农户甚至入不敷出,农业生产环境日益恶化。这与我国的财政政策长侍肆期以来忽视向农村倾斜不无关系。

二、大力落实相关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缓解或转变农村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较为实际的做法是减轻农民负担,从保障农民既得利益入手,相对增强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国家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相关政策并不缺乏,而且有些是非常科学可行的。

(3)如何解决资源短缺与供应不足问题扩展阅读:

我国的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因而我国的教老肢轿育供求矛盾也相应呈现为一个庞大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在这一矛盾系统中,我们只有找出最主要的矛盾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方能谋求众多矛盾的缓解和消除。

当前人们对教育供求矛盾饥册有两种理解:

一是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与学校的毕业生供给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角度或者说是从教育产品的角度的一种理解;

二是个人对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国家教育机会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这是从个体需求亦即从教育机会的角度的一种理解。

⑷ 面对中国资源短缺现状,为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你有什么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与世界平均相比,我国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今后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应该做到:要合理使用资源,节约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多使用效率高的方式进行利用资源.
故答案为:要合理使用资源,节约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多使用效率高的方式进行利用资源.

⑸ 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时的解决方案有哪些

1.充分利用现有人员,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效率
. 将员工从人员过剩的部门或岗位调到人员短缺的部门或岗位
. 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胜任新岗位的工作
.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工作时间
.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增加雇佣,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
. 招聘新员工
. 招聘临时工或小时工
3.减少人力资源需求量
. 将生产任务转包给其他企业
. 安装生产设备,用机械生产代替人工劳动

⑹ 工作中面临资源缺乏问题时如何处置

1、审视问题

审视问题最快的方法就是拆分问题。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的原因、背景、解决的关键点,然后将问题拆分成几个可解决且易分析的问题。
2、正视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应勇于承担问题,正视你的问题,勇敢地面对,不要选择逃避。
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这种置之不理会带来的伤害更大,更持久。所以在遇到问题,面对问题时应勇敢坚强。
3、总结问题

犯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事情的本质,出现错误是因为同事之间配合出现了问题,还是公司里的规则不够完善,只有把本质弄清楚了,我们也才能更快更准确的找到切入点来弥补,而且还可以总结经验,减少以后出现相同错误的可能。所以说,大家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之后,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总结。

⑺ 你认为那些原因导致资源供应紧张如何解决

一、资源供应紧张的原因

1、能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
2、能源生产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
3、能源消费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
4、能源生产与需求不平衡

二、解决措施

1、树立科学能源观

2、开源节流

3、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三、能源危机概述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

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市场经济的能源价格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供需关系中的供或需改变都可以导致能源价格的突然变化。

四、经济影响

虽然一些能源危机是由于市场应对短缺的价格调节而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危机可能是市场的流通不畅通、缺乏自由市场而导致。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价格控制是1972年的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能源危机



⑻ 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

我认为资源短缺包括:

1、人均化短缺

2、结构化短缺

3、浪费型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