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单位面积少。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 84万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 74万亿m3,地下 水资源量为8 219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量为7 182亿m3。我 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六位。从表面上看,我国淡水资源相对 比较丰富,属于丰水国家,但我国人口基数和耕地面积基数大,人均只有2 240 m3,仅为世 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 的国家之一。
4、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
由于自然条件和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结尘亩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据统 计,到199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367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8. 2%。我 国平均每年从山地、丘陵被河流带走的泥沙约35亿t,其中,直接人海的泥沙约18. 5亿t, 占全国河流输沙量的53% ;流出国境的泥沙约2. 5亿t,占全国的7% ;约有14亿t泥沙淤 积在流域中,包括下游平原河道、湖泊、水库或引人灌区、分蓄洪区等。黄河是中国泥沙最 多的河流,也是世界罕见的多沙河流,年平均含沙量和年输沙总量均居世界大河的首位, 年平均输沙量多达16. 1亿t。
5、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我国河流的天然水质是相当好的,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的迅速尘兄茄发展,废污水 的排放量增加很快,水体污染日趋严重。1999年废污水日排放量达606亿t,80%以上的 废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人水域,使河流、湖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污染后 失去了使用价值,严重的甚至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性短缺,加剧了缺水的危机。
❷ 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如下:
1、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3、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信陆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显着,因而造成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五种地带。由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
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东南沿海各省,雨季较长前此较早。降水量最集中的为黄淮海平原滑悔顷的山前地区,汛期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的年份一天大暴雨超过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2)什么是水资源特点扩展阅读
保护水资源措施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
3、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5、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
❸ 水资源的特征
必然性和偶然性,水资源的基本规律是指水资源(包括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某一时段内的状况,它的形成都具有其客观原因,都是一定条件下的必然现象。但是,从人们的认识能力来讲,和许多自然现象一样,由于影响因素复杂,人们对水文与水资源发生多种变化的前因后果的认识并非十分清楚。故常把这些变化中能够作出解释或预测的部分称之为必然性。例如,河流每年的洪水期和枯水期,年际间的丰水年和枯水年;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具有类似的现象。由于这种必然性在时间上具有年的、月的甚至日的变化,故又称之为周期性,相应地分别称之为多年期间,月的或季节性周期等。而将那些还不能作出解释或难以预测的部分,称之为水文现象或水资源的偶然性的反映。任一河流不同年份的流量过程不会完全一致;地下水位在不同年份的变化也不尽相同,泉水流量的变化有一定差异。这种反映也可称之为随机性,其规律要由大量的统计资料或长系列观测数据分析。
相似性,主要指气候及地理条件相似的流域,其水文与水资源现象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湿润地区河流径流的年内分布较均匀,干旱地区则差异较大;表现在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也具有这种规律。
特殊性,是指不同下垫面条件产生不同的水文和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如同一气候区,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的洪水变化特点不同;同为半干旱条件下河谷阶地和黄土原区地下水赋存规律不同。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它不停地运动且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具有流动性,它是在水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自然水资源系统,水资源在开采利用后,能够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处在不断地开采、补给和消耗、恢复的循环之中,可以不断地供给人类利用和满足生态平衡的需要。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水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点,恢复性强。可实际上全球淡水资源的蓄存量是十分有限的。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且淡水资源的大部分储存在极地冰帽和冰川中,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796%。从水量动态平衡的观点来看,某一期间的水量消耗量接近于该期间的水量补给量,否则将会破坏水平衡,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环境问题。可见,水循环过程是无限的,水资源的蓄存量是有限的,并非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全球水资源的分布表现为大洋洲的径流模数为51.0L/(s·km2),亚洲为l0.5L/(s·km2),最高的和最低的相差数倍。我国水资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匀。总的说来,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山区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布差异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 水资源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利用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有的是消耗用水,有的则是非消耗性或消耗很小的用水,而且对水质的要求各不相同。这是使水资源一水多用、充分发展其综合效益的有利条件。此外,水资源与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另一个最大区别是:水资源具有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的两重性。
水资源质、量适宜,且时空分布均匀,将为区域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又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如水利工程设计不当、管理不善,可造成垮坝事故,也可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水量过多或过少的季节和地区.往往又产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水量过多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内涝渍水;水量过少容易形成干旱、盐渍化等自然灾害。适量开采地下水,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无节制、不合理地抽取地下水,往往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水量减少、地面沉降,不仅影响生产发展,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正是由于水资源利害的双重性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尤其强调合理利用、有序开发,以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000立方千米。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千万 立方公里。海洋占了1 3.2千万立方公里(约97.2%);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约1.8%);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约0.9%);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约0.02%);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约0.001%),也就是说,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❹ 水资源有哪些特性
循环性和可再生性
水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具有流动性。水资源的循环主要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太阳能量使地球表面的水分上升到天空,又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地球。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海洋的水分经过蒸发借助大气环流输送到陆地,陆地的水又以径流形式回到海洋。这样的循环过程使得水资源在开采利用后,可以得到大气的降水补充。陆地和海洋上空的水汽,只占总水量十万分之一。大气库贮水量虽然很小,但流通量大循环较快。全球平均降水量1040mm,是大气含水量的39倍,水的循环每次在大气库中停留不过10天。
储量有限
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是因为全球真正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储量是有限的。地球上的水97.4%在海洋中,2%以冰雪形式贮存于极地冰帽和雪山冰川中,只有0.6%分布在陆地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埋藏很深难以利用的地下水。在地球的总贮水量中,能被利用的水大约只有万分之二,而在占全球水量2.6%的淡水中,能直接利用的不到1%。
分布不均匀
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而这种分布经常是很不均匀的。每年大约有2/3的径流以洪水形式流走,而在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却得不到降水。同时,水的地气循环特点决定了在地表水越多的地方降水越多,而在地表缺水的地区,由于地气循环难以发展,降水很少。再者,在季风气候区降水随季风而有显着的季节变化的特点。
❺ 水资源具有哪些特征
水资源具有循环可再生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应用上的不可替代性、经济上的利害两重性等。其循环可再生性是区别于其他资源的自然属性。水资源始终处在降水——径流——蒸发的自然水文循环之中,这就要求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水源——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的相衔接与相协调的系统,以维护其良好的自然属性,进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水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