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十)河北省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实物地质资料
河北省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工作项目由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矿区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至今已取得非常好的勘探效果,尽管矿床个数较少,但规模巨大,多为大、中型或超大型矿床。该区铁矿属于冀东铁矿成矿区,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攻矿种,已探明铁矿资源量约40×108t,潜在铁矿资源量巨大。针对遵化-建昌营铁矿开展的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不仅展示了矿床地质面貌和危矿工作成果,更可为今后矿区的深边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实物依据。
1.矿区地质
(1)构造背景
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之燕山裂陷带(Ⅱ级大地构造单元)以南的迁西陆核内。构造变形以断裂和褶皱为主。区内规模比较大的断裂有密云-喜峰口深大断裂、固安-昌黎隐伏深大断裂和青龙河大断裂;而区内对基底构造格架影响较明显的褶皱作用主要有3期:迁西期褶皱、阜平期褶皱和五台期—吕梁期褶皱。
河北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地处司家营-长凝成矿带西南部,固安-昌黎大断裂带在本区东南部通过,断裂以北为隆起区,以南为第四系凹陷区。其基底由太古宇、古元古界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依据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改造作用的差异,大体可划分出两个变质岩区。基本以青龙河北北东向大断裂为界,以西为遵化-迁安中高级变质岩区,以东为青龙河花岗-绿岩带。
(2)矿区地层
该地区含矿层位以迁西岩群(Ar2Q)、滦县岩群(Ar3L)和遵化岩群(Ar3Z)为主,朱杖子岩群(Ar3Z)次之,曹庄岩组(Ar1c)中未见成型矿床。
本区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含矿地层是滦县岩群:分布在滦县、卢龙县和滦南县一带,分上下两组,下部是阳山岩组,上为鲁杖子岩组。下部阳山岩组是冀东地区最重要的含矿层位,矿床资源量最大,如滦县司家营-大贾庄等大型铁矿床。
阳山岩组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局部为石榴子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角闪变粒岩、二云变粒岩和浅粒岩等,夹斜长角闪岩和磁铁石英岩。在其上部有的夹有片岩、透镜状的白云大理岩。
(3)岩浆岩
河北省遵化-建昌营一带铁矿区内岩浆活动主要以中生代为主,其中印支期以岩浆侵入活动为主,燕山期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活动兼而有之。印支期侵入岩主要为都山超单元(T3DS),以青龙县都山岩体为代表,出露面积300km2以上,为一大型复式岩基。根据岩浆演化特点自早而晚划分为小桲椤树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石城子沟含斑石英二长岩→五道岭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石杖子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杨树沟中粗粒正长花岗岩5个岩石单元。各单元在空间上呈套叠状产出。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大致划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4个火山-侵入旋回。
总之,区内燕山期岩浆岩比较发育,对形成内生铁矿比较有利。如肖营子超单元,寿王坟超单元与元古宇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部位可以寻找接触交代型铁矿。
2.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
1)NTZK001钻孔全孔岩心。该孔为坑内钻,孔深1001.54m,终孔倾角90°,全孔岩心长893.37m,岩心采取率约89.2%。见矿良好,在孔深802.85~881.5m段,见到了磁铁石英砂岩,磁铁矿呈条带状不均匀分布,含量变化大,平均在10%~50% 之间;孔深902.39~919.41 m段,磁铁矿含量为10%~30%,石英40%~80%,绿泥石10%~30%;
2)DHZK001钻孔全孔岩心。该孔为坑内钻,孔深1250.09m,终孔倾角90°,全孔岩心长1075.08m,岩心采取率约86.0%。见矿良好,在孔深739.31~784.05m段,见到磁铁矿,磁铁矿平均在30%~40%,可见细粒状黄铁矿。
NTZK001钻孔和DHZK001钻孔两个钻孔矿石类型复杂,有用矿物很多,含量较高;见有矿区内各种类型围岩及围岩蚀变,为矿区内极具代表性的钻孔,完全符合钻孔采集的基本要求。
3.相关资料
1)NTZK001钻孔地质记录表;
2)DHZK001钻孔地质记录表;
3)宋道口平面图;
4)司各庄-宋道口地质图;
5)司各庄平面图;
6)杜蒿坨铁矿剖面(电子);
7)NTZK001钻孔柱状图;
8)DHZK001钻孔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