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为什么要保存资源
扩展阅读
钻石要多少块钱 2025-02-02 05:45:44
补接种狂犬疫苗费用多少 2025-02-02 05:36:36

为什么要保存资源

发布时间: 2023-09-23 14:47:04

❶ 为什么要保护国土资源

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珍惜每一寸土地是由我国的土地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土地国情可以说是一多三少。

一多是我国的土地总坦此量多。据最近全国31个省、市、区的土地资源调查,其面积为950.68万平方公里,再加上台湾、香港、澳门,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1170万平方公里和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三少是,一是人均占有量少。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O.7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0公顷,人均林地面积O.86公顷,人均牧草地面积0.22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1/2、1,4、1/3。二是优质土地少。我国的平原和盆地占1,3,山地和丘陵占2/3。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少。世界耕地后备资海量为现在开发利用量的120%,我国仅为6%,并集中分布在西北区和青藏区的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地带。

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2003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下降到18.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42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优质耕地较少,而且主要分布在用地需求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必然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甚至要占用一些耕地。这就给耕地保护带来更大压力。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耕地的生产能力划了一个0.8亩的耕地警戒线,就是说,人均耕地如果低于0.8亩,养活自己就困难。2000年有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有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我国耕地面积中有灌溉设施的、旱涝保收的中有40%,全国有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坡度在15度至25度之间的耕地还有近2亿亩。我国有40%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沙化的影响,耕让薯迅地质量在退化。珍惜土地,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如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地、矿物、生物以及其他可以被人类利用和消耗的物质。通常又可把自然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如水、土地、空气和矿物等;另一类是可更新的资源,如谷物、森林、家禽驯兽及其他各种野生生物等生物资源。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由于其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因此,必须给予合理的使用,否则将会导致匾乏的危机。对于可更新的资源,原则上是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地生产出来的,但是,如果人类不善于经营或处置不善、不合理地使用以致挥霍浪费这些自然资源,也会给人类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过去,人类浪费自然资源的事例很多,如由于经营不善,许多淡水鱼和咸水鱼的种源已渐枯竭;由于保护不利,很多野生动物已遭到绝种的命运;由于滥砍滥伐,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已经消失;由于处置不当,河流和海洋受到工厂废弃物的污染而使不少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或灭绝等等。这种状况已经使人类深深受害,并从中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必须采取完善的措施,保护好自然资源,这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是矿物质的储存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总之,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的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各种可更新的资源的保护中心。在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核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有了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或保护得不好,农业生产也不能很好地进行。例如,一片土地,由于没有予以合理的利用和必要的保护,在人类生产活动作用下,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从而破坏了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土壤侵蚀还会使大量泥沙流入河川,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由此而引起下游手毁沿岸氾滥成灾,冲毁大片耕地,使土地资源受到严重损失。又如,人类的灌溉活动对干旱和半干旱的土地,可以达到改良盐碱土的作用,但是,如果用灌水量过大或水质不好等不合理的方法进行灌溉,就可能导致潜水位提高,引起土壤盐碱化。这些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发生的盐化,称为次生盐碱化。次生盐碱化间题是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予以重视。
怎么保护国土资源 10分
1、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一个国家 *** 管辖疆域范围内从上空到地下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5大类自然资源;广义除了包含前者外,还有被称为社会资源的人力资源,以及人类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创造出来,并且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重要条件的各种设施。

2、弄清楚之后再说怎么保护

对于专业人员来说,主要针对狭义的国度资源进行保护。

由于国土资源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没有办法三两句说清出。

不过不管怎么说,国土资源必然是要开发和利用的,那么最终进行的保护就切实落在了管理和开发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具体的保护就是科学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在管理和开发中做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什么要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结合我国现有耕地状况浅谈如何切实有效的保护耕地

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着,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全国耕地总面积仅剩18.2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39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每年还有1亿亩左右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根据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一、我国耕地的现状

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耕地具有如下特点: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1996年底我国耕地统计数为 14.32亿亩,人均耕地为 117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 3 75亩的 1/3,而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低。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2.耕地退化严重。我国许多耕地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3.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 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开展耕地保护

1.我国的确实现了农产品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农业仍然是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仍然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仍然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在21世纪,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人口与耕地、粮食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粮食生产将仍然是农业的主体,农业现代化进程包含着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没有国家粮食安全及其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水平是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说到粮食,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

耕地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维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耕地问题的实质是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

三、中国耕地资源保护面临的困难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
不爱护国土资源的后果会怎样
地球是我家,保护靠大家”。随着一句众所周知的话语,我的思绪插上翅膀,开始轻轻地飞翔、荡漾。土地是伟大的,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她用自己甜美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她把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我们。可是人类,对地球做了多少亏心事:把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凉的戈壁与沙漠;使一片片绿洲寸草不生;江河湖海形成了“彩色恐怖”;许多地方严重缺水..难道,这就是人们对“大地母亲”的回报?我茫然..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岛叫“快乐岛”,那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岛。整个小岛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有一天,小岛上来了一群新居民——野猪。它们一到这里就无止境地开垦,盖大楼,使昔日的世外桃源变成了工厂、荒地。突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沙尘怪”向它们袭来,小动物们不是咳嗽就是迷了眼睛,有的还得了眼疾,哎!最后,“快乐岛”变成了“沙尘岛”。这虽然是个故事,但是反映了破坏土地资源的严重后果,告诫我们不要再破坏土地资源。我国土地总面积虽然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777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还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3%,沙漠总面积约71.29万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西北、北方9个省区。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还不够我们好好反省吗?

大家应该都知道位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建筑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由于不珍惜土地,致使土地遭到侵蚀,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居住在那里的苏美欠人不得不纷纷逃离家园,很多地方和乡村变成废墟,完全停止了小麦生产。原来一个土地肥沃、兴旺发达的古巴比伦古国变成了不毛之地。

中亚地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为过量灌溉用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荒漠化十分严重,成为世界中大沙尘暴活跃区之一。

从世界上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可是,应该如何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呢?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立国之本,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因此,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土地就显得更加重要。针对耕地不断缩减,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必须大力宣传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应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全面推进耕地的保护、开发和整治。

因此,针对水土流失,应大力植树种草;针对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应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建设防护林;针对过度砍伐森林,应做到砍伐与植树结合;针对乱占耕地,应做到耕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如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农村建房要建在非农业用地上,将平房逐步改为楼房等。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宣传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进行社会调查,为合理利用土地出谋划策等。

土地这两个字眼,她是多么平凡,而又是多么的伟大埃她孕育着万物,她哺育着我们的人类。而我们却又坞地蹂躏着她。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了你,花朵将没有往日的娇艳,树木将没有昔日的茂盛,动物将没有昨日的欢声笑语,我们也将没有立足的余地。试想,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土地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 5分
土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保护土地资源有哪些重要性?
你好用功哦,粮食,土地沙漠化,食品,环境。。。。。。
保护中国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1、退耕还林 防止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防止土地沙漠化。
国家对土地有什么新政策,为啥要量土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09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是一种通俗和省略的说法,全称应该称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就是说,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自己承包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改革内容: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❷ 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如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地、矿物、生物以及其他可以被人类利用和消耗的物质。 通常又可把自然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如水、土地、空气和矿物等;另一类是可更新的资源,如谷物、森林、家禽驯兽及其他各种野生生物等生物资源。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由于其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因此,必须给予合理的使用,否则将会导致匾乏的危机。对于可更新的资源,原则上是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地生产出来的,但是,如果人类不善于经营或处置不善、不合理地使用以致挥霍浪费这些自然资源,也会给人类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过去,人类浪费自然资源的事例很多,如由于经营不善,许多淡水鱼和咸水鱼的种源已渐枯竭;由于保护不利,很多野生动物已遭到绝种的命运;由于滥砍滥伐,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已经消失;由于处置不当,河流和海洋受到工厂废弃物的污染而使不少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或灭绝等等。这种状况已经使人类深深受害,并从中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必须采取完善的措施,保护好自然资源,这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是矿物质的储存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总之,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的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各种可更新的资源的保护中心。 在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核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有了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或保护得不好,农业生产也不能很好地进行。例如,一片土地,由于没有予以合理的利用和必要的保护,在人类生产活动作用下,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土壤侵蚀,从而破坏了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土壤侵蚀还会使大量泥沙流入河川,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由此而引起下游沿岸泛滥成灾,冲毁大片耕地,使土地资源受到严重损失。又如,人类的灌溉活动对干旱和半干旱的土地,可以达到改良盐碱土的作用,但是,如果用灌水量过大或水质不好等不合理的方法进行灌溉,就可能导致潜水位提高,引起土壤盐碱化。这些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发生的盐化,称为次生盐碱化。次生盐碱化间题是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予以重视。

❸ 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

在我们的身体里,70%是水分,是维持人体生理与新陈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但是不能一天不喝水,因此还有人将水称之为:是宇宙的血液、生命的源泉。

1.首先要先了解一下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据统计,全国大小河流有6000多条,河流总长度为43万多千米,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6500亿立方米,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百分之5以上,在世界各国中居第六位。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700亿立方米,其中有6200亿立方米供给河流,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地下水约4800亿立方米,北方地区约2900亿m3。每年的降水总量平均为60000亿立方米,占全球陆地降水总量的百分之4.7,折合降水深为629毫米,小于全球陆面降水平均值834毫米。其中消耗于蒸发的散发的降水占百分之56,约有百分之44是由降水形成的。

2.地球上的水生病了

在所有星球中,地球是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人类似乎没有意识到怎么保护自己的“家”,人类的共性,贪婪和自私让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已经变得伤痕累累、千疮百孔。从19世纪工业革命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人类不断的像海洋、河流、湖泊伸了脏手,抛出废物,造成地球生病了,地不球上的水也患病了。这样的现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气候逐年的变暖,降水的影响,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我国降水变化也很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数次全国范围的特大洪水,有些地方还出现连续的枯水年,从而水资源不能合理且充分的处用,加重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的浪费。在我国,一般长江以南3~6月份或4~7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长江以北地区6~9月的降水量常常占全年的80%,由于降水量过于集中,大量降水得不到利用,使可用水资源量大大减少。

3.水污染问题严重性

上面所述的都是自然灾害,现在来说说人为性的水资源破坏。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全球每年排入江、河、湖、海中的污水高达到目4200多亿立方米,有关5.5亿立方米的淡水受此污染,而且还呈有上升的趋势。更有基者将生活垃圾也直接倒入江、河、湖、海里。以1996年为例,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5.9亿吨,预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150亿吨左右,我国的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少数水系支流和部分内陆河流外,水污染总体上呈加重趋势,城市河段中78%不适宜作饮用水源,五类水质以下的占58%;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河水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人要是食用了这些吃过污染特的水产食品,会严重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南方城市中有60%是因为水源污染造成饮水困,1995—1996年淮河流域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数百万人饮水困难的事件,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4.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由于污水处理过程缓慢复杂,达标排放率并不高,目前全国水的利用系数仅有0.3左右,水的重复利用率约百分之50,农业用水上,由于灌溉工程的老化以及灌溉技术落后等原因,真正的利用率还不到百分之40,而发达国家水的利用率在80%左右,研究表明,黄河近年来的严重断流问题除了流域降水量偏少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沿黄河地区春灌用量大幅度增加,用水浪费所致。

生活小贴士:

提起1998年洪水,大家至今难忘,洪灾造成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中游河道、湖泊泥沙淤积等。河流中含大量的沙造成湖库淤积,河道淤塞,使水利设施寿命降低,洪灾频繁,泥沙也加重水污染。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守估计,我国至少有三成以上的水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了工业上的排放物外,养殖业、农业、都在影响着水源。如:猪的粪便,农药瓶里的残留液。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当其冲。需要我们共同一努力,从你我做起。

知识链接:

人们常会超量抽取地下水,因为地下水具有水质好、温差小、提取易、费用低,正因如此造成地下含水层衰竭、地面沉降以及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等。有结果表明,我国苏州市区近30年内最大沉降量达到1.02m,上海、天津等城市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上地面下沉问题,有些地方还造成了建筑物的严重损毁问题。

1.我国淡水资源的分部

淡水资源中,辽河、黑龙江、黄河、海滦河、淮河及内陆诸河等北方七片总计为5493亿立方米,长江流域为9600亿立方米,珠江流域为4739亿立方米,浙闽台诸河为2714亿立方米,西南诸河为4648亿米。南方四片合计为4701亿立方米。

南方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北方及西北地区中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中部,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

2.水土资不平衡

我国水土资源分配很不平衡。全国平均每公顷耕地径流量为2.8万立方米。长江流域约为全国平均1.4倍,珠江流域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42倍,黄淮流域约为全国平均的20%,辽河流域为全国平均值的29.8%,海滦河流域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3.4%,黄、淮、海滦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的36.5%,径流量仅为全国的7.5%,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占全国国土50%的北方,地下水只占全国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