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单位的人事通常不好惹
人力资源部,旧称人事部,有的公司是把行政和人事都放在一起,叫人事行政部。
到各大门户网站搜吧,再扩大到任何一个搜索的地方搜,都可以搜出一堆骂人力资源部的脏活。
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因为本文下面肯定会有不少人留言骂人力资源部从业人员的。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不管找什么理由,人力资源部都推脱不掉自己的责任。
人力资源部被骂的四大原因,看完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第一个原因,公司第一人是否重视。
有人把管理称为人力资源管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中已经集中了管理的核心内容。
公司第一人重视,是指实际掌权实际管理的那个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且是从骨子里就很重视。
管理有好坏,但管理没有后悔药吃,更不可以复制,所以说很多事情重视不重视差距真的很大。
很多做人力资源的都知道,从上而下推,和从下而上推完全是云泥之别的差距!
第二个原因,人力资源从业者不专业。
这里说的专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二是指企业的实际状况。
先说专业知识,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并不是专业人员,即使是专业型祥人员大学的时候也是考试临时抱佛脚,没学到什么真本事。
再说实际情况,很多招聘的不了解招聘的岗位,或者只是从字面上了解其意思,不能从这个岗位的深层次实际,甚至是市场同行业同岗位去了解怎么可能招到合适的人。
第三个原因,人力资源从业者重规章、轻变通。
人力资源从业者们经常会为自己做的事而沾沾自喜,却不清楚取得了什么成果。
一家大银行的人力资源高管向董事长汇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权威乌尔里克也在场。
高管说:“80%的员工都接受了至少40小时的培训。”
董事长说:“干得不错。”
乌尔里克说:“且慢。你说的只是你们做了什么。我想知道,你们达到了什么效果?”
第四个原因,人力资源从业者态度有问题。
其实这一条我想说人力资源从业者的服务意识有问题的,但是我更想突出态度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服务行业态度永远是第一位的,人家大老远来面试,你摆副臭脸,人家又不欠你钱。
员工想知道工资明细,你嫌弃人家罗里吧嗦;员工想咨询五险一金,你让人家自己查去。
这样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怎能不让人讨厌?
01
茶余饭后的八卦,迟早成为刺伤自己的矛!
人事处,是一个掌管职工档案和个人信息的重要部门。每年一次的“领导个人事项申报”以及新招录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都是人事处在负责。
因此,每一个资深人事干部都是一个活字典,一手掌握大家的个人隐私信息,比如:财产情况、婚姻状况、奖惩记录……这些信息,无一不微妙。
偏偏就是有些人事干部,拎不清轻重,在与同事的日常八卦中,完全没有保密概念,把这些敏感信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给自己惹下大麻烦。
前些年,某单位有一位人事处老大姐,就堪称八卦狂人。她在午饭时间,无意跟其他人透露了一件“小事”:
单位里刘副厅长的儿子,已经进入一家牛逼闪闪的外资银行。这家银行才进入我省不久,正是最重视与政府关系的时候。碰巧,刘副厅长此前从事的工作,与金融行业有那么一点关联。
那么,资质平平、二本毕业的小刘同志,是怎么被如此一家大牛外企相中的呢?这,就很考验想象力了。
刘副厅长工作要求严厉,平日里得罪了不少人。信息飞出去后,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时间众说纷纭。没过多久,消租樱纪检部门陆续来人调查此事,找了单位里多人谈话了解情况。
虽然事后对刘副厅长并无明确的违规定论,但此事在单位里引起的震动不小。单位老大为此极其震怒,将人事处全体叫到办公室狠狠训了一顿,要求人事处全体写书面检查。
随后,拿丛八卦老大姐被拎出人事处,到档案室跟工作档案打交道去了,说好的调研员也黄了。这一干就是N年,直到退休也没能解脱出来。
02
私事最大,办错别人一件小事,可能会招恨一辈子。
在机关里,有一个被公认的事实:
人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对每个个体来说,工作出了错我不care,反正,我又不是领导;可要是影响到我的工资、档案、公积金、医保……我跟你没完!
人事处正是这么个微妙的地方,事关单位每个人的利益,无数双眼睛盯着。权利最小,责任却最大,得罪面也最广。
单位里有个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个女孩已经进机关三年。她的公积金还未开户、医保也还未开通。
更悲剧的是,就在这一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接踵而来的就是定期产检,医保卡必不可少。当她焦灼地到人事处询问自己的医保卡时,处长却轻飘飘地丢给她一句话:
“年底再说,我们打算这几批跟今年的新人一起办,免得跑多趟。你这么着急,只有自己去跑腿办了。”
这朋友是个暴脾气,咽不下这口气的她,转身就去找了分管人事处的领导,把他们给告了。这位领导才被提拔上来,正是三把火烧得最旺之时,岂能容忍麾下有人酣睡?
领导一生气,人事处就危在旦夕了。办公会上,领导公开批评了人事处的不作为。没想到他们的口碑如此差劲,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人不但不求情,还纷纷加入了控诉大军:
甲反映他提拔3年以来工资都未调整过,乙表示自己的新人入职一年了档案还没转过来,丙说自己的工龄认定有错误,迟迟得不到纠正……一时间群起激愤,好不热闹。
这位失败的人事处处长告诉我们:人事处的干部,宁可将公事暂缓两天,也要为大家及时办好每件小事。否则,下一个得罪大伙的,就是你!
03
涉及人事提拔等关键问题,一丁点也错不得!
单位里的干部提拔任用,是人事处一项重要工作。身为人事干部,必须了解和熟悉关于组织人事的一切规定,在提拔任用的环节中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有任何闪失,后患无穷。
那年的民主评议,在一群年轻干部中选出刘小美为副处级干部,等到公示期结束,该走的程序走完,组织部收到一封反映情况的举报信,过来一调查,属实:
原来,根据相关规定,在省级机关任副处长以上职务,必须具备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而这位刘小美在来我们单位之前是有2年工作经验的,表面上看,显然没毛病。
然而,写信的人显然有备而来,做了大量工作。据信中反映,刘小美的基层工作时间,具体为1年11个月,偏偏就少了这么1个月,严格来说并不具备提拔条件。
白纸黑字,证据确凿。不但刘小美含恨眼见自己的副处级职位鸡飞蛋打,我们单位也遭到组织部的严厉批评,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领导后来追责下来,原来是人事处的人责任心太弱,在核对刘小美等人的档案时,只注意看年份,未曾留意月份,这才导致工作出现巨大疏忽,也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在党委系统中,组织部无疑是第一重要的,其职能是党的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处,相当于每个单位里的内设组织部,每一次招录新人、提拔任用,都会影响单位整体队伍结构。
可以说,在日常工作中,偶尔犯个写了错别字、开会记错日期等小错误,都不算很严重,领导顶多批评两句,不会耿耿于怀。
然而,一旦涉及重大人事工作,一切错误都显得那么不可饶恕。干得好没人表扬你,因为都是应该的;一旦犯错,就是一场蝴蝶效应,足以引起单位里的一场飓风。
几乎所有的领导,都把人事处的工作盯得死死的。在这种地方工作,可谓如履薄冰。
你还敢说你是新来的,什么政策也不懂、什么档案也没仔细看吗?
B. 怎么举报人力资源坑人
投诉的特点和受理条件:
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则不能作为投诉处理,只能作为举报处理。
由于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诉的违法事实涉及投诉人本人,因此在案件的查处过程中无法隐藏投诉人的信息,不能适用举报制度为举报人保密的规则。
投诉的注意事项:
根据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规定:
第十三条 投诉应有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
第十四条 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投诉时,应携带个人有效证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工资存折)、考勤表以及其他证明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证据。
投诉受理的范围:
根据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 和济南市市政府济政发〔2010〕20号文件规定: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中央所属、省属用人单位及与之合资、合作企业和外省、部队驻鲁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2)怎么给人力资源部难堪扩展阅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以下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应当在市本级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除外);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省内外地驻济分支机构及办事机构;市级(含)以上政府部门批准(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以下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在县(市)、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及市社保办各办事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企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除外)、个体工商户;本县(市)、区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县(市)、区政府部门批准(备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在本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依法成立的其他社会组织。
在各县(市)、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异地生产经营的用人单位,由生产经营场所、用工所在地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登记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协助其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注销营业执照,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用人单位,由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C. 我现在觉得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像个走狗。你们说呢
“我们为什么讨厌人力资源部?”这是美国一家商业管理杂志八月号封面上的大字标题。内文中列举了四条理由。
第一条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懂商业。进入人力资源部的也许是些有头脑的人,但很少是有商业头脑的人。鲁齐现任美国某大公司执行副总裁,他是业界公认的既懂人力资源、又懂商业的例外。他说 :“当今美国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最缺乏的就是商业头脑。”
他认为人力资源工作者要能够回答三个问题:一、谁是公司的核心顾客?“你最近和顾客交谈过吗?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二、谁是公司的竞争者?“他们什么地方做得不错,什么地方做得不行?”三、最重要的是,我们是谁?“就赢得顾客和击败对手而言,我们什么地方做得不错,什么地方做得不行?"
第二条是人力资源工作者重过程、轻价值。他们为自己做的事而沾沾自喜,却不清楚取得了什么成果。一家大银行的人力资源高管向董事长汇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权威乌尔里克也在场。高管说:“80%的员工都接受了至少40小时的培训。”董事长说:“干得不错。”乌尔里克说:“且慢。你说的只是你们做了什么。我想知道,你们达到了什么效果?”
第三条是人力资源工作者重规章、轻变通。员工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人力资源工作者却力求标准化和一致性。他们既没有勇气去打破规章制度,也不愿费力气去灵活变通。
第四条是人力资源工作不被公司一把手看重。这其实不全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错。韦尔奇主张人力资源负责人应当是任何组织中第二号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在全世界巡回演讲时向听众做了调查,发现只有大约1%的企业做到了这一点。
我把这四点在这里转述,是因为这些怪现状不是美国的特产,在中国更严重,严重得我们都见怪不怪了
采纳哦
D. 很多老板都不重视人力资源部,这是什么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水准的操作下,所呈现的效用是不同的。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至少在表面上不会像在大企业那样表现得有声有色。而且,不同的操盘水准也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棚昌受重视程度。
E. 人力资源部人员服务态度太差,怎么投诉
人人都不想给人留下坏印象,你只看到态度差,不能体会人家的辛酸。根据我多年到政府部门办事的经验,自己说话先软一点、态度先热情一点。对方也不好意思伸手打笑脸人。
以下几种情况特别容易惹人不高兴,如果发生了,人家态度肯定差:
1、事先不做功课,公开的材料、说明、规定一点也不看
2、明明规定了不允许这样操作,软磨硬泡非要办
3、说了几遍都听不懂。听懂了还喜欢自由发挥,画蛇添足
4、很紧急的事,自已不做预留时间,跟人说“我马上就要”
5、跟人说“我跟你们领导很熟”,但是连领导的名字都不知道
6、大呼小叫,唧唧歪歪
7、马上下班了去办事,还缠着人不放
F. 部门管理不公平投诉到人力资源部如何处理
部门管理不公平投诉到人力资源部,一定要先弄清楚管理权限,如果这个权限在人力资源部,那么人力资源部就需要按照权限发挥这个职能。
第一,接待员工要把员工认为不公平的因素弄清楚还有证据,并及时进行信息的确认,给予员工适当安抚,做好情绪把控;
第二,调查核实,一定要涉及多方的,以事实为依据,切忌主观臆断;
第三,落实事情证伪后,结合事情性质,按规定处理,但是注意执行方式,更多的是在基于原则的情况下,做到管理改进;
第四,公司运行发现问题,进行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等。
要做到有头有尾,实现内部管理不断提升的效果。
G. 人力资源最怕什么举报电话
怕投诉电话12345
投诉12345的方法:
1、直接致电12345人工服务向客服人员反应情况。
2、上12345的微博,私信向其反映情况。
3、关注12345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向其反映情况。他们会倾听取个人的意见,并努力促使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和回复的。
“12345”是政府服务热线,是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非紧急类公共服务平台,由多媒体联动渠道构成,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各类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举报和表扬等事项。
市民拨打“12345”,话务员会对市民诉求进行记录,随后交由转办工作人员,对投诉进行分析分类,准确地交至相关单位,由单位进行直接办理,根据投诉内容,分为一般紧急件,即一小时之内,要求相关单位给出结果,而一般事项在3到5个工作日内,由各单位进行办理后,需要直接向市民回复,同时需要给“12345”答复。凡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投诉和建议时,请一定直接拨打12345电话和上12345微博、微信向12345反映他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为大家服务的。
12345,即“非紧急救助服务系统”,用来帮助诉求人解决生活、生产中所遇困难和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倾听民意的平台。
杭州市是第一个提出与开通12345市长热线的城市,于1999年6月15日正式诞生。杭州市首先向国家申请,经国家信息产业部同意才开设的。而这个号码,信息产业部又将它作为政务类公开特服专用的号码,为全国其他城市市长公开电话共同享用的号码。
综上所述,直接拨打12345的举报热线就可以了,让后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当我们拨打举报热线,会转到被投诉地区的信访的单位,会给予你相关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