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共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公共资源有着如下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其使用上的不受限制。由于使用上不受限制,没有人对新加入使用者造成的外部效应负责,使得公共资源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小于个人收益,进而造成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资源问题。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产权归属不够明确。
㈡ 理解为什么公共资源会被过度使用
第一
,
国家需要制定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法律法规
,
以避免政府管理中资源产权法律界定
不清晰的问题并提供资源产业发展的法律保证。首先
,
明确规定资源的产权所属
,
有助于明确
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
,
要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
,
控
制人们的便车行为
,
还必须要完善政府的制度
,
规范经济秩序
,
形成良好的经济行为
,
公共资源
的治理并不一定非要政府的直接干预
,
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要规范经济制度。其次
,
确定政府
管理公共资源的法律框架
,
用法律的手段来限制政府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
保护公众对公共资
源的合法权益。再次
,
制定保护资源产业的法律。由于资源的发现、开采和保护
,
直接与国有
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转让权等产权直接相关但又难以界定
,
这就迫切需要制定有关资源
勘探、开采、转让等方面的法规
,
以保护资源产业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
第二
,
逐步实现政府公共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
,
国家应该针对资源的特性设置相应
的管理机构。对于某些资源
,
如大江大河
,
应该建立一个对它们实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的权
威机构
,
由它来制定相关的资源管理的制度
,
然后再按部门分头实施
,
以减少政出多头
,
政府决
策相悖的现象
,
便于公众与代议机构的监督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次
,
必须强调不同
地方政府之间相互协调以及各基层管辖机构的主动权。因此
,
首先应该用足地方的潜力
,
而不
是事事都要依靠中央
,
否则
,
中央必然会因为超过其能力的范围不胜重负。
此外
,
由地方来承担
对公共资源管理的责任和风险
,
而不是再经过中央政府层层委托下来
,
还有助于提高公众监督
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㈢ 为什么公共资源常产生低效率开发或利用现象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这一个概念经常运用在区域经济学,跨边界资源管理等学术领域。
㈣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的原因,解决措施
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基本上都属于公共资源,具有正的外部性,一方面市场经济没有动力去保护和增加供给,另一方面个人可以不花费成本的消耗它们,所以会越来越少。
类似于经济学上的一个经典例子“公地的悲剧”。
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s)指那些没有明确所有者,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如海洋、湖泊、草场等资源。公共资源由于产权不清,通常会受到过度利用。着名的寓言“公地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寓言说的是中世纪的一个小镇,该镇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养羊。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并靠出卖羊毛来养家糊口。由于镇里的所有草地为全镇居民公共所有,因此,每一个家庭的羊都可以自由地在共有的草地上吃草。开始时,居民在草地上免费放羊没有引起什么问题。但随着时光流逝,追求利益的动机使得每个家庭的羊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的面积固定不变,草地逐渐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终变得寸草不生。一旦公有地上没有了草,就养不成羊了,羊毛没有了,该镇繁荣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公地的悲剧?为什么牧羊人让羊繁殖得如此之多,以至于毁坏了该镇的共有草地呢?实际上,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在于外部性。当某一个家庭增加一头羊到草地上吃草时,就会对草地产生损失,这就是养这头羊的成本。但是由于草地是共有的,养这头羊的这种损失(成本)由全镇所有养羊户共同承担,这头羊的所有者只是分担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成。这就是说,在共有草地上养羊产生了负外部性。某个家庭增加一只羊给其它家庭带来的损失就是这只羊的外部成本。由于每一个家庭在决定自己养多少羊时并不考虑其外部成本,而只考虑自己分担的那部分成本,因此养羊家庭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这导致羊的数量过多。全镇所有养羊家庭都这样做,羊群数量不断增加,直至超过了草地的承受能力。
公地的悲剧说明,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公共资源的产权进行重新构造,使之明确界定,即将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在上例中,该镇可以把土地分给各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可以把自己的一块草地用栅栏圈起来。这样,每个家庭就承担了羊吃草的全部成本,从而可以避免过度放牧。如果公共资源无法界定产权,则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如政府管制、征收资源使用费等办法来减少公共资源的使用。
现实中,有许多公共资源,如清洁的空气和水,石油矿藏、大海中的鱼类、许多野生动、植物等都面临与公地悲剧一样的问题,即私人决策者会过度地使用公共资源。
对这些问题,政府通常管制其行为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
㈤ 丁真人生第一次看电影上热搜,如此频繁占用公共资源有何利弊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频繁占用公共资源并没有任何好处,它只有坏处,因为这样会过多分散民众的注意力,让大家关注不到应该去关注的事件。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虽然不能全盘否定娱乐的重要性,但是娱乐也应该适度,并且在一个合理的控制范围之内,比如说像丁真第一次看电影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上热搜,因为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一件小事。
一、丁真第一次看电影上热搜是怎么回事?
随着丁真的爆火,很多关于丁真的事情也都有了很高的热度,比如说丁真第一次去看电影,这样的事情竟然可以上热搜。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大家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了,虽然说丁真确实是第一次去看电影,但是也没有必要去刻意报道一个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丁真第一次看电影上热搜之后,很多网友也怀疑是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和丁真签下了什么协议,所以故意让丁真去做这样的热搜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