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很简单,因为它并不一定要经过系统的大学学习。很多悟性高的人,半路出家,照样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这项专业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欢迎参考!
01净人力资源流动率(Netlabor TurnoverRate)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用公式表示:
净流动率=(补充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02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2。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乃是由于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
03人力资源新进率(EmploymentRate)
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04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
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05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
1. 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2. 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06招聘成本的考核数值
1、年人均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录用总人数(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2、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签约人数(不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其中“年招聘总投入”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直接招聘成本:(1)招聘会、广告、网络信息发布等用来传播招聘信息的媒体、场所使用费;(2)图片、文字等信息制作费;(3)付给猎头公司的中介费
07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
员工文化素质统计:
∑(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除以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
08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
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
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09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统计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正指标)= 产品产量/劳动消耗量;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 劳动消耗量/产品产量;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消耗量和产品产量的对比。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
劳动量可用人数时间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1.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2. 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灵敏
3.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10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
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
A.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五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指按计时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可分:标准计件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
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 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
5. 加班加点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B. 平均工资统计。平均工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元/人)= 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备注:平均工资的统计,可以按企业不同的职工范围(全部职工、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部门主管人员、工程技术待分类统计)计算,也可以按不同的时间范围(月、季、年)计算。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统计,应视企业内部核算和管理要求而确定。
;2. 人力资源部招聘线绩效考核方案
招聘线绩效考核方案主要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考核哪些指标,每个指标值如何制定,怎么评分
二、考核结果如何计算,跟工资如何关联
三、绩效工资如何计算
其中第一条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招聘线主要考核以下指标
1、反应招聘数量达成指标:招聘目标达成率=当月实际招聘入职人数/招聘目标人数;
2、反应招聘质量达成指标:新人流失率=近3个月离职的试用期员工数/招聘新人总数;
3、反应招聘过程工作量指标:应邀达成率=答应过来面试的总人数/邀约目标;
面试达成率=实际参加过来面试的人数/面试人数目标。
4、反应招聘成本的目标:人均招聘成本=当月各类招聘渠道费用总和/入职人数。
以上是招聘专员KPI指标,但是招聘需求达成率不能简单将入职人数/目标人数,因为不同的岗位招聘难度是不一样的,比方说你招1个专员和招聘一个经理难度肯定是不一样,意义和价值也不一样。这里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区分不同的难度和价值。
其次,招聘KPI指标中的目标值的制定也很关键,比如说一个招聘专员当月公司招聘需求6个专员,2个经理,1个总监,如果你把公司招聘需求直接列为招聘专员当月目标值那就肯定不合理,这个人家基本完不成。
想要了解招聘专员最完整最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点击右方链接网页链接
3.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总和。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力资源计算公式,欢迎阅读。
1人力资源离职率
人力资源离职率是以某一单位时间(如以月为单位)的离职人数,除以工资册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离职人数包括辞职、免职、解职人数,工资册上的平均人数是指月初人数加月末人数然后除以2。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之所以离职率常以月为单位,乃是由于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因素。
2人力资源新进率
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3净人力资源流动率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工资册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雇佣的人数。用公式表示:
净流动率=(补充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4招聘成本的考核数值
公式是:
1年人均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录用总人数(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2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签约人数(不含试用期后未留用人员)
其中“年招聘总投入”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直接招聘成本:(1)招聘会、广告、网络信息发布等用来传播招聘信息的媒体、场所使用费;(2)图片、文字等信息制作费;(3)付给猎头公司的中介费;
5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
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
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6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
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2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7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
员工文化素质统计:
∑(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除以平均文化程度指标= 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
8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
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
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
1出勤率
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
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勤工日(工时)数×100%
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
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
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
(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 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9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统计
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二种基本表现形式:
劳动生产率(正指标)= 产品产量/劳动消耗量;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 劳动消耗量/产品产量;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消耗量和产品产量的对比。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
劳动量可用人数时间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平均人数
2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灵敏
3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10劳动报酬指标的统计
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
A.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五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指按计时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指对己做的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可分:标准计件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
3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劳动报酬。
5加班加点工资。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B. 平均工资统计。平均工资是指全部职工在一定时期同每人平均的工资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工资(元/人)= 工资总额(元)÷职工平均人数(人)
4. HR数据分析常用的50个公式
HR数据分析常用的50个公式
HR经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如入职率、离职率、加班费计算等。虽然日常工作中,单个数据的计算并不麻烦,但几十上百个累计在一起,确实很容易混淆,甚至计算失误。今天小编急HR之所急,整理了常用的100个人力资源计算公式,HR可以添加至收藏夹随时使用,也可以打印出来贴在电脑旁边随时查询。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10.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11.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13、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14、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15、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16、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17、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六、成本效用评估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七、数量评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7、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九、社保计算方式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2、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4、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5、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