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天津港自然资源有哪些
扩展阅读
缅甸产品出口到哪里 2024-09-20 09:07:28

天津港自然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1-24 01:24:58

1. 大港区的自然资源

荒地面积广阔。全区土地面积10.48万公顷,其中有可利用的荒地7246.67公顷。在荒地中有3300公顷为国有,而且平坦成片靠近城区,建设大型工业项目得天独厚。矿产资源充裕。境内不仅石油、天然气储量可观,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现已探明石油储量4.47亿吨,天然气储量140亿立方米,发展石油化工工业具有比较雄厚的资源保障。地
热资源分布面广,出水温度最高可达940C-970C,水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水质较好,发展工厂化农业、热带鱼养殖、建设疗养保健设施具有一定的潜力。
水域面积辽阔。海岸线长34公里,沿岸有8553.3公顷滩涂,并且处于海淡水结合地,有利于海产品养殖。内陆水域面积达36万亩,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库较多,水资源储量丰富。中部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大港水库,水库面积22万亩,蓄水量5亿立方米;西部有面积约1.5万亩的钱圈水库;南部有面积约1万亩的沙井子水库,这些水库可以发展淡水鱼综合养殖,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位于大港东北部的官港森林公园,素有天津“白洋淀”之称,有水面8000亩,旅游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 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大港区政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始终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灵活的机制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健全的法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作为滨海新区的组成部分也享有新区的优惠政策。科技力量比较雄厚。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有1.6万人。这些人员广泛分布在石油、化工、地质、电力、机械、电子、仪表以及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具有雄厚的智力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大港区位于渤海之滨,处于环渤海经济区的前沿,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天津市区30公里,距北京市165公里,距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8公里,距正在建设的黄骅港60公里,交通运输、对外联系都十分方便。石化产业集中。大港地区石化工业现已形成从石油钻探、开采到石化装置建设、油品加工、石油化工、化学纤维综合配套的生产体系。石化产业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可深加工性,石化产品的高附加值和使用的广泛性,为区域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力供应充足。区内建有大港发电厂、石化自备电厂两座大型热电厂,总装机容量138万千瓦,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以上。而且还建有比较完善的电力供应配套设施,其中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 110千伏变电站5座,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资源。
交通便捷。李港铁路横穿全区,东达天津港南疆码头,并与京沪、京广、京哈铁路相互衔接。205国道、津歧公路穿越全区,北到天津市区,南达河北、山东等省,津港、葛万、港塘等公路直达天津市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35.5公里,已形成纵横畅通、交叉辐射,非常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邮电通讯畅达。截止1998年底,邮电网点达30个,覆盖全境。区内铺设了环港光缆以及连接天津市区、塘沽区、静海县的光缆。电话装机总量达11万门,城区每百人电话拥有量32.7部,可便捷地直拨国内外。
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2014年全区城区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7.59平方米,住宅成套率100%,在天津市处于领先地位;建有石化、油田、乙烯、大港4座水厂,日供水能力14万吨,人均日用水量176升,高于全市人均用水量120升的水平;居民住宅供热率100%,集中供热率80%以上;居民燃气普及率100%;城区绿化覆盖率25.36%,人均公共绿地7.15平方米。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的人均拥有量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的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 自然资源有哪些

矿物当然算了,算矿产资源一类~看看下面的材料吧~

半详细:
①可再生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水力、海潮。
②可更新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生长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资源,为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③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前者如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矿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后者如土壤资源,其形成周期虽较矿产资源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这类资源形式周期漫长。
<<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使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更详细: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凡是自然物质见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分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
已经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
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其中有限资源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它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自然资源仅为相对概念,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部分自然条件可转换为自然资源。如随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在干旱地区,部分海水和咸湖水有可能成为淡水的来源。

3.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4. 我国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古老的神州大地,不仅领土广大,而且地形类型齐全,气候复杂多样,大江大河众多,植被土壤丰富多彩。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正如人们形容的那样,中国的土地是“七山二丘一分田”,这一分田,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同时,多种多样的地形,也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着名的季风区。受季风之惠,我国在北纬15°~30°的土地,不仅没有形成干旱的荒漠,反而雨水丰沛,植被繁茂。由于受季风影响,我国雨热同期、多种多样的气候及夏季普遍高温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我国是一个山高水长、河湖众多、河川径流量极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和美国差不多,但大河数量远远超过欧洲和美国。就连面积大于我国2倍多的北美洲,真长度超过1000千米的大河数也仅及我国的三分之二。这些河川湖泊,塑造了肥沃的平原,滋润了富饶的沃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这一条条东流入海的大河巨川,是我国丰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大,品种多,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以上所述我国土地、气候、水、矿产等资源的情况,说明了我国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所以过去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起过积极作用。其实“地大”、“人多”是事实,“物博”则是相对的,从总量来说是丰富的,而人均数量又是不足的,这才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之一。

5. 天津市的自然资源是怎样的

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长72公里,平均河宽100米,水深3-5米,历史上河通航3000吨海轮。

截止2006年9月,天津市野生动物共有497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3种。全市的野生动物中,有黄鼠狼、大灰狼、獾猪等兽类41种,家燕、麻雀、海鸥等鸟类389种,癞蛤蟆等两栖类7种,家蛇、乌龟等爬行类19种,青鳝等鱼类41种。

截至2016年,天津耕地面积48.5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7%;园地面积37324公顷,占3.13%;林地34227公顷,占2.87%;牧草地594公顷,占0.0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8345公顷,占18.33%;交通用地32937公顷,占2.76%;水域315089公顷,占26.43%;未利用土地67845公顷,占5.69%。在全部土地面积中,国有土地501.68万亩,占28.06%;集体土地1286.28万亩,占71.94%。全市的土地,除北部蓟县山区、丘陵外,其余地区都是在深厚积沉物上发育的土壤。在海河下游的滨海地区,有待开发的荒地、滩涂1214平方公里,是发展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的理想场地。

6. 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四种

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油、海盐.环渤海地区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在我国沿海地区是得天独厚的。而且这些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发投产;资源互补性强,便于规模化开采;匹配条件优越,有利于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
1.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
环渤海地区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之多与种类之广,是中国其他沿海地区所没有的。主要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主要地位。
以内蒙古为例,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埋藏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芒硝矿;萤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萤石矿属于特大型萤石矿床,原矿氟化钙平均品位达到熔剂富矿的工业要求;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里门诺尔碱矿,是亚洲天然碱储量最大的碱矿。
2.能源储量居全国之冠
环渤海地区石油储量非常丰富,从辽河平原一直到华北平原,是一个断陷地带,这个地带内已经查明是石油蕴藏的富集地区。现有华北、胜利、大港、中原四个油田,产量仅次于大庆居全国第二位。渤海是一个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现已探明渤海湾石油储量达6亿多吨。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煤炭最丰富的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以上,其中山西省煤炭储量最多,探明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内蒙古煤炭储量仅次于山西,在全国居第二位。还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有四个,分别为伊敏、霍林河、元宝山和准格尔露天煤矿,其中霍林河煤矿是中国建成最早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准格尔煤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煤田;内蒙古东胜煤田与陕西神府煤田合称东胜—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个;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76% ,该矿山含矿物172种 ,是世界上含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山。
3.潜力巨大的海洋资源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素有 “天然鱼池” 之称,盛产多种鱼、虾、贝类水产品,还有丰富的其它海洋资源。渤海海洋动物和植物共约 170种以上,有哺乳类的海豹;各种鱼类。软体动物有乌贼与鱿鱼;甲壳类有虾、蟹;棘皮动物有海参,腔肠动物有海蜇,海绵类和海藻类有海带、紫菜、石花菜等。其中主要的鱼类就有 l00多种。由于渤海位置和海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温水性鱼类最多,其次是寒水性鱼类。小黄花鱼是渤海鱼类产量最多的一种,也是中国海洋四大鱼产之一,主要在庙岛群岛、渤海湾、莱州湾一带;带鱼也是中国海洋四大鱼产之一,主要在莱州湾、辽东湾一带,其它鱼类如梭、鲙、鲅、鲆等鱼在渤海沿岸也有分布。渤海虾、蟹、贝类,海带、紫菜、石花菜等海洋植物也很丰富。渤海有许多良好的海湾和河流入口,是理想的天然渔场。渤海的渔场很多,北部有望海寨、菊花岛和大清河口渔场,南部有龙口、黄河口渔场,西部有海河口渔场。
渤海除了上述各种资源外,海底还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硫和金等矿物,藏量也相当丰富。此外,还有极其丰富的海洋能源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风能、潮流能等。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储量 2.7 亿千瓦小时 ,占全国总储量的1/5,居全国首位;全区年平均风速3.7米/秒,大部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为150—200瓦/平方米。
4.富饶的农、畜资源
环渤海地区包括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辽河平原,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这里是全国重要的小麦、杂粮、棉花、油料和水果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和内蒙古草原,是全国林、牧业基地之一。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灌区总面积118.9万公顷 ,由黄河自流引水,灌溉条件优越 , 排水骨干工程已基本形成。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和杂粮。 小麦分布大致以长城为界,以南为冬小麦,以北为春小麦。玉米在本区粮食作物中仅次于小麦,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部和南部。谷子和高梁在较干旱的山西、内蒙古种植最为普遍,此外河北、北京山区和辽西也种植较多。高粱主要分布在渤海沿岸和海河平原、辽河平原低洼地区。甘薯以冀中南、晋中南和辽中最为集中。马铃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坝上和山西雁北。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下游、海河下游、山东南四湖滨湖地区、沂沭河两岸、黄河沿岸及胶莱河谷地带。内蒙古西部区生产的褐色大粒荞麦,品质全国第一,粒大皮薄出粉率高,在国际市场首屈一指。
棉花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全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五分之一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油料作物重要产区之一,主要有花生、胡麻、芝麻、油菜等,其中以花生最重要。花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两省,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35%左右。山东省种植相当普遍,以烟台、临沂、昌潍等地区最为集中,泰安、济宁地区种植也较多,河北省冀东唐山地区和冀中南沙土地带是花生的集中产区。胡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的坝上地区、山西的雁北和忻县地区,产量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点芝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40%左右。以鲁西最集中。油菜以山东、河北低平地区最为普遍。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内蒙古阿拉善白山羊所产羊绒,以其细度、光度、白度三项指标成为世界最好的山羊绒。以伊克昭盟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为原料加工的KVSS无毛绒,是国际公认的“中国一号无毛绒”,被誉为“软黄金”。
5.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
环渤海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采,既有陆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有变幻莫测的海洋景观,汇集成海光山色独具风格的旅游景观。
从陆上自然景观来看,有山、泉、洞、湖、原五种景观。环渤海地区内名山奇峰,构成北国一大景色。山东境内的泰山、山西的恒山,是举世闻名的大山。本区内有两处大草原,即黄河三角洲草原和内蒙古大草原,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海洋自然景观以海水、河滩、海岛为特征,构成集旅游、休闲、疗养为一体的理想胜地。改革开放以来,还专门建立了海滨旅游开发区,旅游开发区等。
环渤海地区还有丰富的自然科学旅游资源。如北京有密云太古代变质岩,十三陵中上元古代地层,周口店的中国猿人,延庆县硅化木化石群,石景山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天津蓟县的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后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图,是现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标注的天象资料,已将外国天文知识融于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体系中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煤矿出土的猛玛象骨架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猛玛象骨骼化石;大连老铁山鸟岛自然保护区,蛇岛自然保护区;山西襄汾县丁村人遗址,等等。
环渤海地区的人文景观尤为突出,名震中外。最着名的有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十三陵,内蒙古赤峰市辽中京遗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砖塔(俗称大明塔),高达80.22米,周长113米 ,是中国现存体积最大的辽代古塔,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山西的五台山和云岗石窟,山东曲阜的“三孔”,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易县的清西陵,冀东的山海关和老龙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典型代表,世界驰名。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如辽宁兴城的明代古城,河北正定隆兴寺的大铜佛,赵县的赵州桥,邯郸的丛台和七贤祠,山东烟台的蓬莱仙阁,威海的刘公岛,山西应县的木塔,太原市的晋祠,临汾尧陵,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昭君墓等。近代人文景观有西柏坡的革命遗迹,芦沟桥抗战遗址,刘公岛甲午海战遗址等。
环渤海地区的许多滨海城市利用其丰富多彩的海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旅游,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7. 自然资源包括哪些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自然资源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它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自然资源仅为相对概念,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部分自然条件可转换为自然资源。如随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在干旱地区,部分海水和咸湖水有可能成为淡水的来源。

8. 自然资源有哪些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还发现了有水的痕迹。

9. 自然资源的类型有哪些

自然资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等。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原料、动力,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别是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