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教室为什么建在一楼

资源教室为什么建在一楼

发布时间: 2023-12-26 05:58:48

‘壹’ 如何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一、资源教室简介:微信关注“善行特教”公众号获取联系方式

资源教室是在幼儿园、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育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满足具有显着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资源教室由资源教师负责管理,主要为智障学生、自闭症学生、脑瘫学生、听障学生、视障学生、语言障碍学生等提供支持服务。

‘贰’ 资源教室的定义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
资源教室具有为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
资源教室可以满足具有显着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最适合的环境与条件。

‘叁’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资源教室的建设可以根据学校招收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情况,从基础设施、投资数额、学生数量、教学和评估功能等各方面,规划建设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资源教室。

一、空间分类

学校应该从资源教室的任务与实际需求(如服务对象的数量和需求的多少)以及学校可能的资源来确定所要建立的资源教室的空间大小。我们根据对目前已经建立并实际开始运作的资源教室的调查,按照整体用房面积与间数,把资源教室的面积分为三个类别。

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间。

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间。

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

二、功能区域规划

按照资源教室的需求和空间类别,把资源教室的功能区域划分为:

1.一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1)办公区:用于资源教师办公的区域,包括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管理、处理日常事务等。

(2)接待区:接待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访、研究工作、咨询等。

(3)诊断/咨询区:用于对学生的初步教育诊断、教育评量、各种生理功能的测查与测试,还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等。

(4)观察/训练区:用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动作、学习习惯、学习状态;还用于对学生的辅导教学、补救教学、学习技能训练、学习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

(5)康复训练区:组织各种小组康复训练,实践个别康复训练,与家长配合进行康复训练、游戏等。

(6)教学资源区:储存、保管各类教育、教学组员;收集整理、研制教具、学具、玩具等资源。

(7)阅读/会议区:平时用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资源教室中查阅资料,阅读书记、刊物;召开小型会议,研究安排工作;也可以用来进行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等。

(8)信息资源采集编辑区:用专用设备进行信息采编、整理、制作、储存等项工作。

2.二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这类资源教室的功能基本完整,部分空间整合利用。包括:办公区;会议/阶段区;诊断/咨询区;观察/训练区;康复训练区;教学资源区。

3.三类资源教室功能区设置

这类资源教室设置核心功能,划分出基本空间,在基本空间中整合利用。包括:办公/阶段区;学习/训练区;学习资源区。

‘肆’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教室都需要哪些设备

一般会包括教学设备如黑板桌椅等, 康复训练器材如感统器材、运动康复器材等,已教学为目的的教玩具设备,资源教师的办公设备,游戏娱乐设备
具体可参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发布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标准,里面有设备配置建议

‘伍’ 简述特殊儿童资源教室创建原则

1.确立资源教室的不同定位。资源教室的招生、课程、组织形式等问题都与定位紧密相关,各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需根据自身实际在建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从功能上看,资源教室可以定位于为残疾学生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的场所,也可以定位于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性服务的场所,还可以同时定位在教育改革和科研先导的实验场所。如果是后者,我们一些先进教学理念、模式(如认知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和教学组织形式都可以在这个场所中通过小组课的形式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其最终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学生。有些学校有证明的残疾儿童不足在校生的百分之一,区域内还有特教学校或特殊班,但他们有很多的学习困难、注意缺陷、轻微情绪行为障碍的学生,其定位就可以是为这些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人性化的支持性服务,以开展广泛的小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能力;而有的学校残疾学生较多,区域内又没有特教学校或特殊班级,其定位于通过实施残疾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和提供融合环境支持来全方位地为残疾学生服务。不同的定位导致招生对象、服务内容、课程设计、人员培训重点都有不同。如果想同时兼顾残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定位在教育改革和科研先导场所上,则要求有两名以上、既懂特殊教育又懂普通学科教育并有课程设计能力的资深资源教师才可行。
2.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资源教学实际上是对特殊儿童的支持性教学,不是靠资源教师、学校主管领导等几个人就可以搞好的。一名特殊学生需要校内的同伴支持、任课教师支持\资源教师的支持、相关教师和服务人员支持,校外家长支持、社区邻里支持,还需要各方支持相互配合。资源教师就要搭建支持平台、整合各方力量,如开设专门的同伴培训课程,培训正常学生(即同伴)帮助特需生的态度、方法、时机控制等;组建专门的家校互动小组,培训特殊儿童家长,使之了解和接纳孩子,配合完成资源教学作业;与社区居委会联系组织开展“慰问或帮扶活动”,让特殊儿童感觉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与各科任课教师沟通,及时帮助分析特殊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应对策略。总之,支持体系越完善,支持力度越强,特需生则进步越快。在这样的良性系统中,特殊学生不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重要资源。他可以是正常学生建立自信的资源,是老师研究和变革教法的资源,是家长重新审视自我的资源,是任课教师加强协作的资源。
3.加强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资源教室的课程问题长期制约着资源教室的发展,缺乏系统和力度的个训课不能真正解决残疾学生的学习问题、交往问题,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资源教室应以同质小组教学(几方面学习能力相当、年龄相仿的3-4名学生)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单元核心课程为课程组织形式,以活动课程形式授课,从提高基本学习能力、整合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等角度提高学业水平,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补
救学业差距。这样的课程设计需要教师颇用心思,如经过评量发现几个学生都是听觉注意力不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挫折感强而没有自信,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都很吃力,就要为他们设计以“发展听觉注意力、手眼协调力”为主的小组游戏教学,在游戏中提高自信、改善基本能力,间接促进数学学习。单元核心课程为:两周(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自我展能”活动,两周“听关注”游戏,两周“共同搭建”游戏,四周“听参照、听理解”游戏,加上与任课教师、家长的合作,经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随之提高。对症制定小组教学计划、设计小组课内容是制约资源教学发展的一项技术,应该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资源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关系到资源教学的质量,即关系到这项工作的发展。若定位于提供特色服务,提高一般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能力,则要选拔有丰富学科教学经验、有科研热情的老师,在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培训(一般半年)后即可以有效开展此项工作;若定位于在融合环境中更好地服务于残疾儿童,则要优先选拔有特殊教育背景或经验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策略、家长辅导等培训后即可以开展工作;若兼顾两者,则以选拔有学科教学经验者为主,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才行,切忌一蹴而就。优良的资源教师必须有几年的成长周期。
在资源教室的建设过程中,当我们认清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明确建设方向,尽可能营造双向支持的环境,使所有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陆’ 基于学科资源教室构建的课程统整及其评价研究设想

一、什么是学科资源教室

1、小学课程的设置是以综合为主的,然而,学科化推进特别是专业学科教师的介入,让原本以综合化为目标的课程设置实际呈现出越来越明确的学科化倾向。表现为学科教师之间的不可贯通,语文、数学还留了几本的综合化贯通,一位语文教师如果非要将之放在数学岗位上,他虽然自己觉得勉为其难,却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像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似乎有着明显的学科界限,很难在教师层面实现综合。不仅如此,️以周课时量为划分标准,明显周课量较多的主学科语文与数学,相对而言课时量较少的副学科,如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思品等。于是,主学科与副学科之间形成天然的界限,于教师而言,是很难真正跨越的。如此以来,学科的综合化实施任重道远而道远。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的综合化在时间切换层面,也就是课时层面,很难再有较大的突破,因此,学科资源教室本质上是从空间角度,贯彻小学课程综合化设置特征与原则的有效载体。

2、传统意义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资源是以学校为单位配置的,而以学校为单位配置的资源,很难正常开放给每一个孩子。传统学校的资源有两种配置形式,一类如图书资源、体音美教学资源,通常会以专用空间的方式存储与管理;一类如特色教室,如创客教师、剪纸工作室、书法工作室等。第一类配置方式伴随学校本身的规模化,很难面对全体学生开放,一所30个教学班的学校通常只配备一处图书室,按照每班用一节课时间光顾图书室的理想设计,一周内的每一天这个图书室都无法休息片刻,这实际上有不符合图书室的管理与承载能力。此外,许多学校因为人员问题,致使图书室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因此,这样的资源配置只能让图书室的图书资源逐渐趋于尘封摆设的地步。第二类特色教室的配备是相对靠谱的,然而,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课间十分钟组织教学较为迟缓,加上学科教师本人的怠惰,慢慢的也演变成接待领导检查的场所。

一方面是以学校为单位配置的资源大量库存化,另一方面是以班级为基本服务单位的服务资源严重匮乏。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资源教室本身实际上是在完成从以学校为单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向以班级(教室)为单位的资源配置转换的创新尝试。

3、传统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对于时间的开发,已经到了极致,并且伴随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为代表的对于未来人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思考,国家层面正在逐步追加书法、科学等课程进入原有已经很充盈的周课时体系。一方面是极致开发,一方面是高位追加。学校本身对于时间在教育层面发挥作用的开发,已经没有多少余地了。另一方面,伴随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美好教育的期盼和关切,大班额正在快速减少。班级本身的空间没有发生改变,然而,因为人去楼空,一个原本容纳六七十人的空间,因为学生数变成45以下,使得教室内可资支配的空间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以学校为单位的资源配置方式鞭长莫及,另一方面是班级(教室)空间的无主导经营;一方面是学校对于时间资源开发的毫无余地,另一方面是班级可资支配空间的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资源教室是学校适应新时代变化在空间层面实现教育增值的有效途径。

二、谁是学科资源教室的建设主体

1、毫无疑问,学校本身是教育策划与实施的主体,对学科资源教室的定位及其建设目标,有相应的规划义务和责任。

学校对学科资源教室的建设有两重责任:一是对学科资源教室的建设方向负设计与规划的责任;二是对学科资源教室建设的推进负管理考核的责任。

学科资源教室建设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创新,一方面,它代表了新时代以教室为代表的空间重构趋势,也就是说学生日常课堂活动的基本空间——教室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空旷的所在,对这一所在的创新发展本身,实际上代表了对学习环境本身的优化。另一方面,新生命教育的终极发展趋势是——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首先由“我们的教室”构成,学科资源教室本身是“我们的教室”的底色,使“让更多的人走进学校,让更多的人享受学习,让更多的人助力成长”有了基本空间。再次,培育小学分析、权衡发展的种种优劣势,最终一致选定课堂作为学校未来的品牌发展方向和核心竞争力所在,教室本身,代表了课堂的主要空间,学科资源教室建设本身实际上无形中实现了课堂与课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通整合。为品质课堂提供了空间可能。

此外,学科资源教室建设本身是新时代学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需要持续推动,不断优化的一个建设项目,因此,需要一个具体的项目负责人来系统规划、持续推进。具体策略如下:(用培训来传授,用考核来落地,用战斗来深化,用行动来证明)

2、从学习领域看,以核心素养为基点,学科群的概念正在日渐凸显。基础教育大体包含语言学科群、数理学力群、人文科学与艺术学科群、跨学科领域。这一划分方式给我们以必要的启示,我们虽然很难真正吃透这一划分标准及其所划分门类的精准意味,但我们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基于学科资源教室以基本定位。

小学阶段的学科资源教室本身应该采用学科群或者“学科+”的方式来构建。如此一来,以某一个学科教师为牵头人,学科群内学科教师或关联学科教师与之共同构成同一学科资源教室的建设共同体,必要时可以引入学科专家、家长志愿者、学生代表、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资源教室建设合伙人,进一步落实“让更多的人助力成长”的“我们的学校”愿景。

三、学科资源教室的建设标准体系构建设想

学科资源教室的前身是普通教室,换言之,学科资源教室是由普通教室进化而来的。学科资源教室建设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学科综合化内涵与外延的发展,伴随着学校可以调动资源质与量的不断提升,学科资源教室本身也会不断得到优化。此外,任何教室本身都是一个空间而已,这个空间如不与生活在这个空间内的人发生联系,这个空间本身都是大而无用的。所以,学科资源教室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考虑资源与生活其间的人——学生的联系。

综上,学科资源教室的建设标准大体由以下几个维度来支撑。

1、资源及其运营与管理

三维生态课堂强调的是教师的持续提升,学生的生态发展,资源的绿色生成。学科资源教室的初始阶段,以学科群的方式整合了学校的基本资源——图书、仪器及教具、学具等。这些资源本身是有价值的,在其实际市值和应用价值之间,求得平衡,是资源及其运营与管理的关键。如何做到物尽其用,同时有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和损失,是资源及其运营与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解决路径的衡量,实际上也是对学科资源教室管理者对资源管理能力的衡量。

2、文化及其生成与发展

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对相应事物及其表现形式的喜好也不同。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将孩子导入到学科资源世界,是学科资源教室文化及其生成与发展项考察的重点。学科资源教室可以由学科教师、志愿者、家长代表、学生共同布置,以是否能较好体现学科资源教室特点,快速将孩子导入到学科群的学习世界,持之以恒的展现孩子的学科群学习成效为建设原则。

3、作业及其动员与评价

学科资源教室本身,实现的是课堂内外连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即是学科课堂的延伸,另一反面,也是学科课堂的起点。当孩子在学科资源教室内自由生长,发生对学科本身的疑问和兴趣,萌生学科群研究的种子,才是学科资源教室建设的本意。1—2个学月的时间,待在同一个学科资源教室之中,必须以一定的任务包作为驱动,才能促使孩子和学科资源发生深度的链接。因此,对作业及其动员预评价的落实,贵在看这种链接是否有效、高效发生。

4、学科及其关联与整合

学科资源教室本身是基于学科群思想,或者说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展开的学科综合化尝试。因此,核心素养是学科资源教室建设的根本。学科资源教室必然指向具体、清晰的核心素养,围绕具体、清晰的核心素养而展开。

5、项目及其开放与增值

学科资源教室本身,最终指向的是“我们的学校”,让更多的人走进学校,让更多的人助力成长,让更多的人享受学习,应该成为它的指导原则。因此,学科资源教室的众筹、众建、共治、共享原则决定了项目本身的开放与不断增值性。所以,项目及其开放于增值,应该成为学科资源教室建设的评价指标之一。

‘柒’ 教育部规定普通学校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应设资源教室

教育部规定普通学校招收5人以上残疾学生应设资源教室

教育部日前印发《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要求资源教室应优先设立在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且在当地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中长期保留的普通学校。招收5人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一般应设立资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资源教室的布局,辐射片区所有随班就读学生,实现共享发展。

《指南》强调,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的.场所,应具备开展特殊教育咨询、测查、评估、建档等活动,进行学科知识辅导,进行生活辅导和社会适应性训练,进行基本的康复训练,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和条件等功能。

为保证资源教室工作正常开展,《指南》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资源教室建设纳入当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财政支持保障的长效机制。学校也应将资源教室的建设、维护以及工作运行纳入年度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