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农民工怎么资源整合
扩展阅读
中介扣取餐补费用怎么办 2024-10-06 02:34:11
内蒙古客户资源怎么找到 2024-10-06 01:51:05

农民工怎么资源整合

发布时间: 2024-07-07 08:01:38

‘壹’ 整合组织工作资源

胡奕:探索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新途径

近年来,渝中区为主动适应整个社会组织化程度、系统化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变化给组织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提出了树立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理念,明确了“内部挖潜,外部激活,合理配置,充分整合”的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力资源、组织资源、物质资源等三大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初步形成了党的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为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组织工作任务、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增添组织工作的源动力
干部的选育用管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是组织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即使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组织也是干部和党员的集合体。因此,我们坚持把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工作的第一资源和源动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把人力资源按照内容划分为内部人力资源和外部人力资源两大类。内部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组织部自身干部队伍,外部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包括党政领导干部、专家人才、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群众在内的组织工作对象。
一是在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改变了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内部各科室之间分工,特别是组织建设与干部工作各行其事、各成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整合、合理利用组织部有限的人力资源,一方面坚持以干部选任管理和监督工作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另一方面也坚持以党的组织建设打牢干部工作基础,使两方面工作有机融合、有效联动,实现“双促进,齐发展”。例如,在干部工作中,对主要领导不仅考察其行政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考察其抓组织建设的能力;在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时,把街道、社区的专职党务工作者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纳入总体培训计划;在抓人才工作时,把组工干部队伍作为重要的党政人才培养对象等等,都以正确的导向和有效的激励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党的组织建设。又如,在抓基层组织建设时,把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社区的表现作为其参与各类争创活动的重要参考;把社区作为考察干部八小时以外表现的重要阵地;在党内民主评议和创先争优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推荐和有计划的培养,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源源不断地积蓄和输送后备力量。干部工作与组织建设既相区别又有密切内在联系,两种不同工作运行模式的相互联动和融合,起到了思维相互启示和做法相互借鉴的良好互动作用。
二是在挖掘外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改变了长期以来组织部门“管道式”、“封闭型”的工作方式,积极大胆吸收领导干部、党员群众等有生力量参与、监督组织工作,既弥补了组织部门自身人力资源的不足,又建立了一支既理解、支持又监督和宣传组织工作的生力军,打破了组织工作固有的神秘感。例如,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慎重选择和吸收政治素质过硬、领导经验丰富的纪检监察、人事部门的干部和退休老干部组成考察小组或将其聘用为干部工作廉政监督员延伸考察干部的触角、拓展考察干部时间及空间领域。又如,在社区党建工作中,针对社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党员流动性大、党员占居民群众比例较小、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力有限等实际问题,我们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投身社区建设,有效壮大了社区党员队伍的力量;针对社区党建和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力量相对不足等实际问题,我们精心挑选了十余名退休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区委选派的党建、工建工作指导员,利用他们长期以来在领导岗位上积累的经验,积极推动非公有制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我们还通过公开选拔、竞争择优的方式,面向社会大量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把社会上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党员吸收社区党组织中,充实城市基层党的工作力量。
二、有效聚合组织资源,增强组织工作的推动力
组织工作的有效推动必须依存于各级组织。针对当前组织工作面日益扩展,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不断增多,如人才工作、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城市基层党建以及各项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站在全局的高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运行方式,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心工作任务,创新组织工作方法,拓展组织活动领域,有效聚合区域内各类组织资源,有力推动各项组织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是强化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党委、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力量。建立了以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初研究讨论党建工作的重点工作,明确各项工作任务所涉及的有关单位的具体责任,使组织部门能够较好地牵头抓总、充分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使党政相关部门、群团组织较好地利用职能优势、充分发挥配合和促动作用,形成了合力谋事、聚力发展的良好格局。例如,针对我区进城务工农民较多,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较大等实际问题,区计生委、劳动局、公安、工商及朝天门市场管理处等职能部门与区委组织部密切配合,以服务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大对农民工党员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服务力度,吸引更多农民工党员主动亮身份,接受组织管理,并在其各自所在领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积极寻求与区域内各类社会单位和组织的共同利益联系纽带和最佳工作契合点,积极整合区域内各类社会单位和组织的力量,努力增强党组织的权威、降低党组织活动的成本。我们坚持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的实际需要,主动适应、调整和转变工作方式,去谋划工作措施、拓展工作领域。例如,在人才工作中,我们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类人才市场配置作用,紧紧依靠市内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论证和直接服务。又如,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我们以社区共同需求、共同利益为纽带,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社区党组织代表会议制度,将区域范围内不同隶属关系的社会单位党组织凝聚和整合起来,组织和调动社区各种政治资源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努力构建社区共建体系,形成区域性党建新格局。
三是以制度为保障,强化组织资源聚合力。通过建立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将完成党建工作任务和支持、参加社区党建工作的情况统一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通过党建联系会议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等,使各项组织工作有规划、有执行、有检查、有落实,为组织工作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合理利用物质资源,增加组织工作的支撑力
做好组织工作必须要有物质资源作支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破现有物质条件限制,提出了“向外开发,借力推动”的工作思路。例如,针对基础教育资源丰富的实际,我们通过协调区教委,将全区 所中小学校的电教设施免费向社区党校开放,并将教育城域网络作为党员电化教育资源,为城区党员提供学习服务;不仅充分发挥红岩村等革命传统教育阵地的作用,而且积极向市外拓展教育阵地,主动走出去,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浦东党校、深圳党校等区域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开展干部轮训工作,使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得到了有力的物质支撑。

‘贰’ 如何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决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举措。
第一,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在劳动、土地、资金等要素交换上获得平等权益。这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点。基本要求是“三个保障”,即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现行体制机制下,农民生产要素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劳动要素方面,进城务工农民没有实现同城镇职工的同工同酬,相同劳动岗位农民工所得收入只相当于城镇职工的一半左右。土地要素方面,城乡土地交换农民得到的补偿较少。资金要素方面,农村存款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农民长期面临“贷款难”。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就是要改革城乡不平等的就业和劳动报酬制度,使农民工享有同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报酬权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就是要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就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和体系,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发展。
第二,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这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方面。由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市场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不足,与工业品等其他产品相比缺乏市场价格优势,相同数量的土地和资金从事粮食等农业生产所能获得的收益要远远少于其他产业。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就是要进一步从资金投入、价格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形成支持保护农业的长效机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补贴对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的促进作用,调整补贴方式,改变实践中存在的不管种不种粮食以及种多少粮食,农业补贴都按承包地面积平均发放的简单做法。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资金的使用要向种粮农民等粮食生产者集中,特别是新增补贴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倾斜,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农业补贴真正发挥支持粮食生产的作用,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同时,积极探索新增农业补贴资金集中使用、集中用于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途径,发挥补贴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就是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等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弥补粮食生产在经济上的弱势,使粮食主产区人均公共财力和收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种粮农民和产粮大县在经济上不吃亏,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种粮和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这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有利于弥补农村储蓄资金、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外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弥补公共资源配置的城乡不均衡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各行各业都要积极支持农村建设,企业和社会组织要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以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积极支持农村发展。
第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目标。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加大公共财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力度,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