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什么
扩展阅读
钻石画怎么弄不起来 2025-01-17 13:41:58
亚龙教育费用怎么算 2025-01-17 13:37:01

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7-15 04:58:28

1.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三个

影响因素:资源数量 、地区开发程度、人们的消费水平。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多维向量,每一个分量也可能有多个指标,主要分为三部分:

1、资源供给指标。包括水、土地、生物量、能源供给量等。

2、社会影响指标,包括经济实力(如固定资产投资与拥有量)、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人口密度、社会满意程度等。

3、环境容纳指标,包括排污量、绿化状况、净化能力等。

(1)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什么扩展阅读

环境承载力既不是一个纯粹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的量,又不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与环境容量是有区别的。环境容量是指某区域环境系统对该区域发展规模及各类活动要素的最大容纳阈值。

这些活动要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人口、经济、建筑、交通等。

环境容量侧重反映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内在的秉赋和性质;环境承载力则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的社会禀赋和性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载力的根源。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环境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有限性;而一定时期,一定状态下的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2. 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人们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标尺。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流域(或区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多维向量,每一个分量也可能有多个指标,主要分为三部分:

1、资源供给指标。包括水、土地、生物量、能源供给量等。

2、社会影响指标,包括经济实力、污染治理投资、公用设施水平、人口密度、社会满意程度等。

3、环境容纳指标,包括排污量、绿化状况、净化能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一步列出更加具体的指标,进行分区定量研究。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优化方案,可以使人类社会经济行为与资源环境状态相匹配,不断改善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以同样的环境创造更多的财富。

3.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水资源承载力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但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相比,它在国外的专门研究较少,常常仅是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得到泛泛的讨论。国外往往使用“可持续利用水量”、水资源的生态限度或水资源系统的极限、水资源紧缺程度指标等来表述类似的含义,且一般直接指水资源数量的开发利用限度[1]

尽管我国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已有近20年时间,而且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水问题的日益凸显而热度有加,但到目前为止,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仍见仁见智,难以统一。兹将近年来有关论着中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解分述如下:

(1)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提示有限水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中找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以利统筹对策,促进全社会的持续发展。然而,水资源对地区发展的支撑条件,并不仅仅体现在可供水量的多少,更需要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利害关系全面考虑,综合评价。基于这一认识,杨培岭等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划分为水资源数量的承载力、水资源质量与水环境承载力以及水患防御能力3个部分,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2]

(2)左其亭等把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观点和思路归结为“支撑能力”[3]。认为,在“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和计算中,必须要回答: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撑到什么标准时才算是最大限度的支撑。也只有在定义了这个标准后,才能进一步计算水资源承载能力。一般地,把“维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作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准则。

(3)龙腾锐等把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最优化时,一定区域的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1]。作者阐明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内涵、技术内涵、社会经济内涵、空间内涵。认为,生态环境需(用)水量作为水资源承载力生态内涵的重要方面,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一个正确方向,但对于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来说,从概念上廓清水资源承载力固有的模糊性、动态性和相对极限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仍是必要的。

(4)张丽等用原始的物理力学概念提出并解释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能力就是水资源系统在可持续发展范围内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规模)[4]。并指出,如果在某种发展模式下,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如资源使用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那么,即使此时承载量有所提高,但不能认为是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

(5)余卫东等在回顾国内不少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应当具有系统的观点和综合的观点[5]。系统的观点是指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地区水资源系统的承载力,不但要考虑用水量,还要考虑消纳污水所需要的水量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综合的观点是指水资源承载力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力,是可以承载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的综合反映。

笔者认为,在以上定义中,左其亭的观点值得重视。这个“支撑能力”最后应该归结为量的表达,亦即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必须在保证质(不同要求下)的前提下研究它的量,否则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计算水资源量时,水质是作为约束条件出现的,而至于水患防御能力可以理解为增强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数值,还是一个集合,其有无一个定值?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来分析。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具有区域性(多目标性)、动态性、有限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可增强性[6]。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分析水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因此,水资源承载力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不同的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组合(集)。水资源具有动态性即有时间属性,是因为在不同时段内社会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水资源利用率、污水处理率、用水定额以及人均水资源量等均有所不同。另外,必须承认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只有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大系统中,寻找满足水资源可承载条件的最大发展规模,才是水资源承载能力。

4. 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

摘要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应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兼顾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总体谋划,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从专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进步到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

一、生态文明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过程

(一)文明进程与生态环境问题

文明是人类这一智能生物主体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不仅代表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状态,也代表着人类从认识自然、依从自然的蒙昧状态,逐步发展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主创造状态的过程。

人类文明的进程以生产力发展为推动力,迄今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期。三次文明进程速度越来越快,持续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文明成果积累迅速。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打破了可再生资源固有的更新周期和自然物质生产的自我修复能力,使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以及化石能源等日渐枯竭。而庞大的生产以及人口带来的废弃物质排放也远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衡。

(二)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

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问题,催生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尽管不同地域文明程度不同,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出现,人类文明开始逐渐融合、趋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共同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共同面临着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而共同存在发展生态文明的诉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志,人类开始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时代。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一)人地关系认识的进步

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不同的哲学表达。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灵魂”。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被两极化。在渔猎文明时期,人类崇拜自然,拜物神教。而在工业文明时期,人被作为价值核心“自由”存在,自然则处于从属地位而失去“自然性”。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和与之适应的发展实践,已经造成资源危机、生念环境危机,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人类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从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哲学的表述。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自然是孕育人类的空间基础与物质能量基础,是人类永远的家园。人类不过是处在食物链末端的一个普通的生物群体,只是人类具有智能这一特性,使其具备了缔造文明的能力。在这个家园中的万物与人是平等的关系,不是功利的和主与奴的关系,自然家园毁灭,人类文明焉附?生态文明时代的哲学灵魂,就是要视自然万物与人平等、共生、共同发展,改变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把自然视作与人类平等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劳动对象,不只从中索取,更要保护,并能促进自然的发展。这不仅仅是认识上的进步,更意味着行为方式的全面改变。

(二)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平等、共同、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明发展方式,文明形态不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现在自然资源环境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上。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在以自然资源环境为对象创造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同时,促进自然资源环境的循环、更新、稳定、持续发展,形成共生、包容、协调、统一的人地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一)资源环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遵从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资源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资源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生产价值(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态价值,这两种价值互为制约,不能同时实现。生产价值实现以不破坏自然物质生产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净能力为底线,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开发与利用资源环境。在两难面前,要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涵义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

人与自然构成统一的系统。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承载体,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生产消费的所有环节,是资源环境所要承载的对象。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是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承载力的大小决定了承载对象活动的范围、强度、规模等,具体体现在可支撑的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放总量等。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而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反过来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起到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可见,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承、互为消长的(图1)。

图1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将人类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并通过科技手段以及转变观念等形式,降低需求,减少对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确保不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极限,实现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三种生产过程:人口生产、社会物质生产和自然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都是以自然物质生产为基础,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材料(能源和原料等),人类生产就无法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首先是由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提供的具体条件决定,并随其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而变化。资源环境系统本身特性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智能圈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文化背景、政策制度及管理体制和法制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式、规模和速度,会对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起到增强或者削弱的作用(图2)。

图2

3.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性和区域性特征

一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由该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本身属性决定的,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智能圈的加入,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交互影响的系统,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其客观属性施加巨大的影响,加上资源环境自身的发展变化,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同时,资源承载力还受到不同区域内社会因素如经济社会状况、国家方针政策等的影响与制约,因而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4.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衡量

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维持着系统的平衡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只针对环境或者资源进行单要素研究,也不能脱离人类子系统的影响,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衡量也是要综合各种要素指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最终确定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往的评价通常以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生产总值、环境对污染物的容量等的极限值衡量,但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生产消费需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改变等都会影响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如果以极限值进行评价显然是一种静态评价,而无法体现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应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浮动的阈值,这个阈值是一个有条件的数值区间,它不仅反映承载力数量,同时还应反映这种承载力的空间及可持续的时间界限。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统一认识、制定战略、总体谋划

生态文明时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余、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诉求。自然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形成人和自然平等共生、和谐相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状态。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人为本,既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人类享受自然,同时人类担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发展的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统一认识,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指导思想,确定指导思想,确定基本原则,提出战略任务,制定发展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摸清家底、打牢基础、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为基础。资源环境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既决定生态质量,又决定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需要开展全国范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调查、综合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蓝图提供依据。

(三)生态文明建设要兼顾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瓶颈凸现,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长期存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统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关键是处理好资源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关系。生产价值的发挥要以不破坏自然物质生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自净能力为底线,进行测算,作出规定。

(四)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各异,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区域间协调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通过谈判、协商,形成有差别的的共同行动,这种进步也是生态文明建没本身的特征。我国陆域、海域、东两南北,资源环境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要制定相应政策,统筹区域协凋发展,主要是发展速度的确定,供需总量的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等。

(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体制、机制,补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要用法律法规引导,要有体制机制保证,要以政策调控。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健全完善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制度,修订、补充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

(原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年4期,作者与樊笑英合作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