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利用可用资源
扩展阅读
服务费用怎么打折 2025-01-16 12:23:34
山东石油化工学费多少 2025-01-16 12:22:08

如何利用可用资源

发布时间: 2024-08-11 23:07:40

Ⅰ 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校内和校外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校内和校外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

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学习内容的载体也必须从教科书转身丰富多彩的社区、社会生活实际,实现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内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的不完整的教育模式,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的弊病,学生被局限在校园这个有限的空间中,与社区、与社会接触少,学校忽视校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已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障碍。

因此,为保证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正视当前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开发和利用课堂外的蕴藏于社区、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资源的能力与水平。

一、当前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状

1、开发的无序性、短期性,缺乏整体性,导致校外社会实践资源闲置与学生社会实践资源匮乏相并存的局面

长期以来,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

应试教育偏重智力,忽视德体美劳;重视知识量,忽视学生素质、自我探究能力的开发;重理论,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

因此,社会实践活动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

对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校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是少之又少。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中进行。

但在新课程方案中,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统一的教材,缺乏操作的具体内容。

加上某些学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积极主动挖掘课程资源,从而导致这样一种局面,即一方面是既有的社区、社会实践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另一方面又是学校感慨资源的匮乏。

即使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开发,往往也是短期的、临时的开发,或者是因校外因素影响而被动地开展,总的来说缺乏整体性。

2、利用的档次低、效率低,共享程度低,存在校外社会实践资源低水平重复利用与无序管理的现象

由于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差别大,横向上联系少、借鉴少、共享少,各自为政,各校对同主题、同形式的校外社会实践资源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与利用。

在纵向上,同一学校对既有的校外资源没有进行规范系统的管理和合理利用,没有物力人力的保证,没有深入挖掘资源潜在价值,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脱节,与德育主题相悖,体现不出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增进生活体验、进行缺陷补偿的要求。

如目前一些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没有对学生免费开放,或者即使是免费开放的,但只是主办方简单的“开门接待”,而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挖掘,所提供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往往教育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这样,校外社会实践资源也就失去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难以体现生活和经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1、树立课改新观念,充分认识社会实践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所学校,要树立大课程观、大教材观、以及课程资源观。

我们要认识到,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生活世界处处有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必修课、选修课一样,课都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我们要认识到,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基本的课程资源,而校外社会实践资旅漏源更是掘肆丰富多彩的,是学校课程的延伸,是学生发展空间的扩展,是师资力量的补充。

因此,只有充分开发校外社会实践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高效利用,才能保证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2、开展调研,科学分类,形成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包”

校外实践资源是多元的,包括校外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信判镇轿息资源等。

校外社会实践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校外专家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人员。

校外实践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家政服务活动,就需要社区工作者、居民的大力支持。

而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是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

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开发利用好社会的物力、财力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若社会各部门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设备、经费、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对学生实现平等参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不可忽视对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的调研,它更为隐性,更不稳定,随着人员、政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校外实践资源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因此要建立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的调研工作常规,定期不定期进行资源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资源的变化情况。

资源的丰富性,也决定了校外社会实践资源的无序性,资源往往是零散的。

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外社会实践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初步筛选,对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心中有数”,形成可供深入挖掘、综合开发的资源库、资源包。

3、精心开发,研制方案,高效利用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

经过调查分类的资源有的可直接利用,但大部分需要进行规划性开发。

无论是直接利用,还是规划开发,都要做到三“结合”,进行有选择的开发: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开发和利用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要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它是学校文化的积淀,校外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要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的道路。

最后,要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

课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具有地方差别性、具体性、可感性,是校本课程最好资源。

只有与“三结合”密切相关的资源,而且只要与“三结合”密切相关的资源,我们就要下决心,花力气,主动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联系商谈,深入挖掘,达成协议,使之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去处”、“新形式”。

如处于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的学校,就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田多地广的优势,建立“蔬菜水果种植”实验基地,成为学生的校外劳动实践资源。

而在城市或处于文教区内的学校,则可充分利用城市或文化教育园区方面优势,与大中专学校、图书馆、社区、养老院等建立固定的社会实践关系,充分利用它们的资源,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教育。

如利用养老院建立校外“义工”或“志愿者”队伍,对学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熟悉“义工”、“志愿者”制度,增强他们的服务能力;如借用邻近学校的校园资源,开运动会、搞课外活动等,开展校际联谊,促进共同发展等。

4、强化管理,优化配置,共享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开发成果

一旦某一资源得到开发就要加强管理,备案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社会实践资源的管理办法。

备案法要求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对资源的相关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活动场所面积、适用程度、财力支持能力、可接收学生数、活动时间、安全保障等主要方面进行登记,存入资源库,随时调用。

校外社会实践资源要做好合理配置,进行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以利用现有资源为主,同时深入挖掘潜在资源。

综合利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选择地调用各种可用资源,以浓厚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循环利用是指对某一资源一经开发就要多次重复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的效益。

例如学校与超市建立“学生导购员”社会实践关系后,学校定期、轮流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前往实践。

当然,对于不利于学生、学校发展的过时资源,我们要优胜劣汰,及时淘汰。

共享是综合利用资源的重要形式,是循环利用资源的特有形式。

例如,目前我市“古堰画乡”的“大港头”、“九龙”写生基地,已成为共享程度非常高的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

而学校也一样,某个学校开发的校外社会实践资源一旦成功,就应该毫无保留地推向社会,与其他学校共享。

只有这样,才能使有限的社会实践资源的教育效益实现最大化。

让我们大力开发利用好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建设没有“围墙”的学校,搭建通往社会、通往大自然的桥梁,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利用具体、可感的社会实践资源,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Ⅱ 4. 举例说明如何合理利用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应该做到: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要求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统一。
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然要求环境资源生态文明与“三个文明”建设和谐统一。
举例:
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废料产生并开展回收利用。
②对已产生的核废料分类收集,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规,分别贮存和处理。
③尽量减少容积以节约运输。
④向环境稀释排放时对策。
⑤以稳定的固化体形式贮存、贮存和处理的费用,以减少放射性核素迁移扩散。
拓展资料: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1、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
2、可更新资源,指生物、水、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
3、取之不尽的资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自然保护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增殖(指可更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继续利用的能力,求得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已经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自然资源有石油、煤、金属、天然气、森林、土地、水、可燃冰、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地球资源。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Ⅲ 整合资源时可以参照以下哪几项原则(有效利用资源的三种方式)

整合资源时可以参照以下哪几项原则
首先肯定要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然后就是充分利用原则,再就是分类处理了,
一、这三个大方向掌握好了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大碍,但问题是个人的话或者就算是一个团队,你也很难时时恪守这些原则,心里清楚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抱一个腾讯众创空间的大腿对于自己来说也就不用不自量力了,众人拾材火焰高嘛。
二、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资源整合是优化配置的决策。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四、UPS最近对供应链管理服务资源的整合就很能说明问题。UPS于2002年1月1日将原有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货运服务公司(包括飞驰货代)、金融公司、咨询公司和邮件管理公司等整合,新设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事业部。目的是整合UPS所有与供应链管理有关的服务资源,使客户能够很方便地获得专业知识支持,即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该事业部拥有一个由工程师、物流管理专家、技术集成专家、多式联运专家和投资分析家等组成的团队,为客户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设计方案,然后交由各专业公司组织实施。该事业部的市场定位是全球化运作的大公司。
五、2001年,参与整合的物流集团公司、货运服务公司、投资公司和邮件管理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就达24亿美元。
有效利用资源的三种方式
种质资源的利用方式一般有“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
整合协调原则和逐渐分化原则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知识点,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点知识。里面涉及到一些较难理解的四点概念,需要各位考生进行理解和区分。
第一个知识点是有意义学习的实质,这里涉及到三个要素,即:新知识,已有知识和二者之间的联系。因此,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由此实质涉及到的三个要素便可得到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新知识要有逻辑意义,必须有适当的已有知识,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说,首先要学习的新知识必须是可以被理解的,有一定的逻辑意义的,其次必须具备已有的适当知识,最后还需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第二个知识点是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这里包括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表征学习就是了解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比如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图形图像等。概念学习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比如: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命题学习就是学习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征到命题学习,属于从低到高的层次,后者的学习必须以前者为基础。这个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是以单选和多选备考,难度不高。
第三个知识点是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这里包括两个原则一个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作原则和先行组织者策略。这三个里面考的比较多的就是先行组织者。首先是逐渐分化原则,类似于我们所学习的奥苏贝尔划分的下位学习的概念,先学习一个抽象性程度较高的概念,再学习一个抽象程度较低的概念,这就属于我们这里的逐渐分化原则。其次是整合协作原则,这个原则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横向整合类似于奥苏贝尔的并列组合学习,属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学习,而纵向整合则类似于他的上位学习,先学习下位概念如苹果再学习上位概念如水果。这两个概念只需要知道即可,重要的是下面要说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先于新知识呈现的抽象概括水平更高的引导性材料。比如我们需要学习苹果沙拉的做法,接着我们引入一个先行组织者即:沙拉的做法。学会沙拉的做法后再去学习苹果沙拉的做法,这个就是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和作用。
最后一个知识点就是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代表人物就是奥苏贝尔,对应的发现学习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并不意味着发现学习的效率就高。相反,接受学习由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虽然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但是效率却更高。这里进行一个单选和判断题备考即可。
整合品牌传播的原则是什么
IMC的目的是发展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信赖,相互满足的关系,并且促使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信任,使其品牌形象长久存在消费者心中。这种关系的建立,不能单单依靠产品本身,而是需要企业与消费者建立和谐、共鸣、对话、沟通的关系。
尽管营销并没有改变其根本目的―――销售,但达到目的的途径却因消费者中心的营销理论发生了改变。由于产品、价格乃至销售通路的相似,消费者对于大众传媒的排斥,企业只有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才能形成品牌的差异化,IMC正是实现关系营销的有力武器。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决定了企业不能以满足消费者一次性需求为最终目的,只有随着消费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与销售,才是未来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消费者资料库是整个关系营销以及IMC的基础和七点,因而不断更新、完善的资料库成为一种必需。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多种接触控制实现了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由此可以掌握消费者态度与行为的变化情况。
可以说,没有双向交流,就没有不断更新的资料库;没有不断更新的资料库,就失去了IMC的基础。因而建立在双向交流基础上的循环是IMC的必要保证。
发挥资源的杠杆效应最典型的是
资源的杠杆效应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一种资源获得其他资源。
2、将一种资源补足另一种资源,以产生更高的复合价值。
3、利用他人或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创业。
4、比别人更长时间运用资源,更充分利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资源。
资源杠杆的概念。
在资源杠杆中,资源的合理分配资源是有限的,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就得利用资源杠杆。比喻人力资源这一块,随着我国济经发展的转型升级,人力资源的问题就日益突出,一方面可用的人力资源的高素质的人力资原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原始的较粗糙的人又有很多,他们基本上是没有接受任何培训,也很难找到工作。要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就必须用到资源杠杆,资源向有利的方面倾斜。

Ⅳ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以通过什么来延长它们可供人类利用的时间做到物尽其用。

1、少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在日常的生活交往应酬中,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浪费。

2、循环用水,拧紧水龙头。

节约用水资源,就要做到让水循环利用,洗衣服用过的水可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平时要拧紧水龙头,不要让它长流水。

3、垃圾分类再利用。

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一定分类利用,不可回收的垃圾要请专业垃圾场进行处理,尤其是生活电池,切不可随意丢弃。



(4)如何利用可用资源扩展阅读:

地球的资源的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供水总量(包括淡水湖泊和河流)约为91000立方千米。全球有21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45亿人缺乏有管理的卫生设施。即便在工业化国家,水源也可能受到病原体、肥料和杀虫剂、重金属等的污染。

按照世界资源研究所划定的标准,报告中被列入“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国家,每年消耗的水量占总可用水量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