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流动的地下资源有哪些
扩展阅读
石油的味道主要是什么 2025-01-15 18:13:15

流动的地下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09-10 04:02:23

⑴ 地下水是怎样流动的呢拜托各位大神

1 地下水流系统动力学 地下水系统包括地下水、含水地质介质、水流边界以及水源(如补给)和泄水口(如水泉、层际水流或水井)。水透过该系统流动,并保存在该系统中。在自然条件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的流动时间范围可从不足一天到100 多万年。地下水流系统中储存的水既有近期的降雨,也有沉积物沉积时被圈闭在沉积物中的水。 在发生水井抽水或补给率变化等水文变化之后,地下水系统中的水头(水位)趋于平衡,可以用这种趋于平衡所需的时间来说明含水层反应时间的变化性。对于承压地下水系统来说,反应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T * = S s L c2 / K (l ) 式中T *为盆地水力反应时间(T ), S s为单位储水量(L -1 ) , L c为盆地的某一特征长度(L ), K 为水力传导率(L / T )。水力传导率是渗透率的一种量度,其范围可达12 个数量级,而且地下水系统边界之间的距离可从几米到数百km 。利用(1 )式计算出的两种理想地下水系统的水力反应时间是:承压型河流含水层系中的水平水流为0.1 天(144 分钟),而厚的区域性低渗透率单元中的垂直水流为4.0 x l07 天(约11万年)。 流经地下水系统的时间取决于水头的时空梯度、水力传导率和系统的孔隙度。流经系统的时间不同于趋于平衡的水力反应时间。例如,上面已计算出,承压型河流含水层系中的水头可在不到一天内对水力变化做出反应,而在自然条件下水穿越系统整个厚度所需的时间则大约为3 万天(82 年)。基岩中破碎岩石系统的有效孔隙度小于砂、砾石等未固结多孔隙介质系统的有效孔隙度,而且穿过破碎岩石系统的流速可能较快。例如,对于在威斯康星州破碎白云岩中所打的城市水井来说,水流经几公里距离所需的时间估计不到一年,在这种情况下,补给量和抽水量的季节性变化会对流动时间的变化产生影响。在较缓慢的地下水系统中,如在泰国的曼谷盆地,在了解数万年时间内地下水的流动时,要考虑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长期变化。地下水的长期流动实际上也影响着所有地质作用过程,其中包括成岩作用、成矿作用以及石油的聚集。 在确定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内的迁移时,水的运移时间是重要的。全世界由于地表污染源所造成的大范围地下水污染,反映出浅部地下水的年龄通常为几十年或更短。由出水量大的水井引起的水力梯度会进一步缩短污染物向水井汇流的时间。 从地下水系统抽取的水最初来自于储水区。随着时间的流逝,水头会在距抽水点更远处逐渐下降,抽水造成的影响会通过地下水系统传播。最终,抽水造成的影响会到达某一边界(如河流),在该边界上,要么加大对地下水系统的补给量,要么减少该系统的排水量。通常假设,如果对地下水的抽取速率不超过自然补给率,则这种抽水速率是“安全的”或“可持续的”,然而这种假设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地下水系统排水量和补给量的这些变化。 多年来,水流和溶质迁移的计算机模型一直是评价地下水资源的综合手段,它们被用来阐明从局部污染到由于大陆范围的流体迁移而造成的大型矿体的一系列间题。这些模型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对假说进行检验,这样既加深了我们对现状的了解,又加强了有关含水层对未来气候或人为压力的反应的预测。最近有人把地下水流动模型与地表-大气模型和迁移模型与地球化学反应模型联系在一起,从而扩大了可以阐述的问题种类的范围。自动校准方案和对不确定性的分析增强了模型的实用性,而新的计算机可视化手段则提高了我们对含水层性质的变化性对地下水流动型式的影响的了解。 模型的预测精度是受模型的正确性(即对相关作用过程的正确显示)和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制约的。后一种不确定性是由于参数值的可测定精度有限而造成的,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含水层的特征中所固有显着非均质性造成的。地下水水文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无法充分描述和显示这种非均质性,即便采用经过改进的模型,这个问题仍将继续制约着模型预测的可靠性。空间非均质性与模型不确定性之间的联系还取决于所要回答的问题的类型。例如,对水头在含水层中的分布进行合理估计,只要求对空间非均质性进行有限的了解。而另一方面,某一特定位置的化学浓度预测的置信度,对水力性质空间分布的较小不确定性可能都是十分敏感的,甚至对于相对均匀的多孔隙介质也是如此。

⑵ 地下水资源概念及分类

一、地下水资源概念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孔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地下水资源是指有使用价值的各种地下水量的总称,它属于地球水资源的一部分,具有流动性和可恢复性。地下水是否具有使用价值需从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判断,故地下水资源评价应分别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评价,由于地下水量的计算和确定比评价水质复杂,故一般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在水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着重对水量进行评价。

二、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地下水资源分类能客观地反映地下水资源形成的基本规律及它的经济意义,便于我们在实践中对它进行研究和定量评价。正确地进行地下水资源分类,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地下水资源的分类进行了研究,至今仍不断提出新的分类方案。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一)国外地下水资源分类

1.普洛特尼柯夫分类法

由前苏联普洛特尼柯夫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我国曾广泛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以自然界地下水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形式,把地下水资源分为天然储量和开采储量,其中天然储量又分为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

(1)动储量:指单位时间流经含水层横断面的地下水体积,即地下水的天然流量;

(2)静储量:指地下水位年变动带以下含水层中储存的重力水体积;

(3)调节储量:指地下水位年变动带(多年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内的重力水体积;

(4)开采储量:指经济技术合理的取水工程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水量,并在预定的开采期内,不致发生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不良现象。

普氏分类法只反映了地下水资源在天然条件下的各种数量组成,没有明确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数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尤其是没有明确地指出在开采条件下,结合开采方案,开采量的组成成分是什么,以及天然储量成分对开采资源起什么样的作用。因此,过去按上述分类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往往只能按照天然条件计算出各种储量,但提不出可靠的开采资源数量,相应也就难以解决开采资源的正确评价问题。

2.法国的地下水储量和资源分类法

法国常称的地下水储量是指储存于含水层空隙中的重力水体,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地下水资源是指从含水层中能提取出来的水量,它不仅与储量有关,而且又受一定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资源又含有经济的概念。研究储量的目的是为合理地确定资源,由此地下水储量又可分为地质储量、天然储量、调节储量和开采储量四类。地下水资源分为理论潜在资源、实际潜在资源和可采资源三种。

3.美国、日本等国的地下水储量和资源分类法

地下水水质及水量随开采区经济发展需要、取水设备的能力、水质及水量允许的变化范围及法律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不是一个常量。

(1)持续开采量:指能从含水层中连续地抽水,不致于引起不良后果的地下水量,也称为安全开采量。

(2)疏干性开采量:在天然补给量较少,而固定储存量较多的地区,在符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有计划的过量开采量。其开采结果是开采区的地下水位(头)逐年稳定下降。

(3)最大常年开采量:指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措施和水源(包括引进水及处理后的废水等)来补给含水层所获得的常年使用的最大水量。

(二)国内地下水资源分类

我国曾广泛采用的前苏联普洛特尼柯夫分类法,仅反映了地下水量在天然状态下的客观规律,存在一些缺点。随着地下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不同的地下水资源分类方案。

1.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分类法

1983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供水水文地质手册》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消耗量,其中消耗量包括天然消耗量和允许开采量两部分。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分类方案,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国标(GB50027—2001)执行该方案。既不用储量也不用资源(资源包括质和量两方面,单纯指水量时用资源描述不合适),直接叫做地下水的各种量。

(1)补给量: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含水层的水量。补给量根据其形成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天然补给量、人工补给量和开采补给增量。

①天然补给量:是指在天然条件下进入含水层的水量。一般包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入渗补给量、越流补给量和侧向径流补给量等。

②人工补给量:是指采用人工回灌、引渗等方式进入含水层的水量。

③开采补给增量:又称激发补给量,是指在开采条件下,除天然补给量外,由于地下水开采条件和循环条件的改变所增加的补给量。它包括开采袭夺河水水量的补给、夺取泉水排泄量的补给、增大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增大的相邻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增加的侧向径流补给量、增加的人工补给量等。

补给量的计算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类补给量应分别计算。但实际上,由于许多地区的地下水都已不同程度的开采,很少有天然状态存在。因此,计算补给量时,首先是计算现状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量,然后再计算扩大开采后可能增加的补给量。开采补给量的大小,除了与含水层的导水能力、地下水流域的大小、边界性质和水源有关外,还与具体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取水建筑物的形式、布置方式等)及开采强度有关。当开采方案合理,开采强度较大时,可以夺取大量补给量。如在傍河地段取水,沿河岸布置井群,开采时可以获得大量的地表水补给,补给增量可远远大于原来的天然补给量,成为可采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开采时的补给增量并不是无限制的,必须从全区水资源循环转化和合理开发利用的观点出发,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以便获得合理的开采补给增量,否则,将会造成顾此失彼、掠夺开发的不良后果。我国有些地区河流基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干涸,使已建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甚至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往往和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有关。

人工补给量的确定,首先必须研究各种补给源的水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规律,再确定人工补给水量与含水层实际获得的补给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便确定所需的人工补给水量。

(2)储存量:指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循环过程中,某一时间段内在含水介质中聚积并储存的重力水体积。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容积储存量和弹性储存量。容积储存量是指含水层空隙中所容纳的重力水体积,亦即含水层疏干时能得到的重力水体积。潜水含水层的储存量主要是容积储存量。而弹性储存量是指将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降至隔水底板时,由于含水层的弹性压缩和水的弹性膨胀所释放出的水量。

由于地下水位受补给条件和排泄条件的制约,所以地下水储存量与其补给量和消耗量是密切相关的。若地下水的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则多余的水量便在含水层中蓄存起来。相反,补给量小于消耗量,则动用储存量来满足地下水的消耗。所以,地下水资源的调蓄性是通过储存量来体现的。

(3)允许开采量消耗量:指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建筑物,在整个开采期内地下水水质、水量的变化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建水源地的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的工程地质现象的前提下,单位时间从水文地质单元(或取水地段)中能够取出的水量,也称为可开采量。

允许开采量与开采量的概念是不同的。允许开采量指在一定范围平衡单元内含水层中,单位时间内以最优取水方案可以取出的最大水量,而且这个允许开采量在技术经济上既要合理又要可行,同时也不会引起其他的一些不良后果。而开采量是指目前实际正在开采的水量或预计开采的水量,它仅代表取水工程的产水能力。开采量应小于允许开采量,否则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

允许开采量的确定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问题。一般来说,允许开采量的大小是由地下水的补给量和储存量大小决定的,同时还要受到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地下水的排泄量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所以,允许开采量要比补给量小。如果开采后产生较大的开采补给量时,允许开采量有可能大于天然补给量。

上述地下水资源分类方案以水均衡为基础,并由此按天然状态和开采状态,提示了地下水资源的三项因素,尤其是突出了地下水补给量的计算,同时还注意到了开采前后补给量和排泄量的变化,从而使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更加接近于实际。但是该分类方法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对开采量的定义比较概念化,影响允许开采量的众多因素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同时考虑,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情况对开采量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2.陈梦熊、曹万隶等学者提出的分类法

(1)陈梦熊、方鸿慈等提出的分类法。陈梦熊、方鸿慈等提出,把地下水资源划分为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

①天然资源:指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域的总体或整个含水层组)内,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特征、可以利用并按水文周期规律变化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一般可用区域内各项补给量的总和或各项排泄量的总和来表征。

②开采资源:指在经济合理的开采条件下,并在开采过程中不发生水质恶化或其他的不良地质现象,对生态平衡不致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有保证的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

该提法中,开采资源与允许开采量含义相近。天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补给量;而开采资源的多少取决于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其大小与技术经济条件、开采条件有关。该分类方法突出了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一年或多年的天然平均补给量和平均排泄量是平衡的,同时明确了天然资源和开采资源的组成,有助于生产实践和应用。

(2)曹万隶提出的地下水资源分类法。该分类把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资源、储存资源两类。

①补给资源:是指降雨入渗补给量、灌溉入渗补给量、河渠渗漏补给量、侧向补给量、人工补给量及越流补给量与弹性释水量。这些量不仅随时间而变,而且也与开采条件有关,是计算总补给资源时必然考虑时间、开采水平及开采条件。

②储存资源:指在多年中不能动用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体。该水体若被动用(开采),则被开采部分的地下水量,在天然条件下无法使其恢复。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储存资源不宜动用,应使其相对稳定。但在不同区域或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区,地下水的储存资源也是不同的。该量相当于地下水库的“死库容”。

该分类方法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从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角度,研究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可能最大补给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

3.其他分类方法

(1)根据埋藏条件和水理性质的分类。根据埋藏条件和水理性质,可把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①包气带水:指潜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这里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气态水和暂时存在的重力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季节性地存在的水称上层滞水。

②潜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③承压水:是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形成自流水。

另外,按埋藏深度的不同,地下水又被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浅层水一般指潜水或微承压水,深层水为承压水。

(2)根据含水介质空隙性质的分类。按含水介质空隙的性质,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孔隙水是存在于岩土孔隙中的地下水,如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和砂岩层中的地下水;裂隙水是存在于坚硬岩石和某些碎屑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岩溶水又称喀斯特水,指存在于可溶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的溶蚀、洞隙中的地下水。

⑶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1.流动性(或称活动性及与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性)

地下水是流体,处在不断运动、循环之中,表现为地下水径流量。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热量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也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由于地下水与周围环境(气候、水文条件及地质条件等)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与地表水的联系更为密切,二者常常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联系反映在含水层的平面和剖面边界条件上,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考虑到地下水的流动性,可用地下水的流量表示地下水的数量。由于人工开采地下水后,其边界条件可能发生变化,使地下水的流动状态改变,所以地下水的天然流量也不能完全反映地下水可被开采利用的数量。

2.可恢复性(也称循环再生性)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的可恢复性是通过水文循环实现的。开采条件下,只要开采量不超过一定限度(即开采量小于补给量),虽然开采时井附近的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的储存量暂时减少,但只要停止开采,就可通过外界补给获得补偿,水位又可逐渐恢复原位,即地下水储存量又得到补充,这种性质称为地下水的可恢复性。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与地下水系统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浅层地下水系统与大气圈和地表水系统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因而地下水资源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恢复性)。深层水层水系统与外界水力联系相对较弱,水循环交替速度缓慢,地下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差。由于地下水具有可恢复性,只要开采合理(开采量小于补给量),可以长期开采而不会造成水资源枯竭。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可再生性)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这是与一般矿产资源的最大区别。地下水虽然可以不断得到补给和更新,开采后可以补充恢复,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大量超采,也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消耗甚至枯竭。

3.可调节性(或称储存量的可变性)

地下水资源的可调节性主要表现在水量方面。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始终处在不断地补给和消耗的新旧交替过程中,补给和消耗量在不同年份或季节是不同的,特别是补给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因此,补给和消耗在一些地区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不平衡的。当补给丰富、补给大于消耗时,含水层就把多余的水蓄集起来,使地下水的储存量增加;当补给较少或暂时停止时,又可用储存的地下水维持消耗,从而使储存量减少。储存量的这种可变性,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开采过程中均起着调节作用,这种性质是其他矿产资源所不具备的。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人工调蓄,增大开采量。

4.系统性

地下水一般是按一定的含水系统形成和分布的,存在于同一含水系统中的水是一个统一整体,有着共同的补给、径流、排泄体系。在含水系统的任一部分注入或排除水量,其影响将波及整个含水系统。系统也可理解为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系统有不同的级次和类型,如孔隙含水系统,裂隙含水系统,岩溶含水系统,山前倾斜平原含水系统,河流冲积平原含水系统等。地下水系统具有整体性。因此,必须从含水系统的整体上寻求最优开发利用方案,如果仅仅考虑局部地区或某一部分的利益,就会引起一系列负效应。

⑷ 地下水有哪些类型

地下水类型: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上层滞水分布范围小,水量也不大,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储水丰富,旱季蒸发于涸。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潜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潜水分布较广,水量比较稳定,是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流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⑸ 地下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地下水资源是地球上总水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特殊地质矿产资源。因此,地下水资源具有地质矿产资源和一般水资源的双重属性,但它又有其自己的特殊性。

地下水资源和一般地质矿产资源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是地质历史的产物。其资源的形成条件、资源的埋藏分布条件、资源组分的特征都严格受到地质条件的控制,但是地下水资源又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有别于一般的地质矿产资源。

(1)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在动态平衡中存在的资源(或称“动态”资源)

这是地下水资源和其他一切地质矿产资源的根本区别。各种地质矿产资源都是一种“静态”物体,即使是石油、卤水等液体矿产,在天然状态下也是静态的。因此,所有的地质矿产资源均可用它们所占据的地下空间体积来衡量。而地下水资源则不同,它是在动态平衡中存在的资源,或者说它是在不断补充又不断消耗中存在的资源。由于其资源量随着时间变化,因此在计算其资源量时,必须有时间的注记,或用时段平均值表示。

(2)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可恢复、可再生的资源

这也是地下水资源不同于一般地质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各种地质矿产资源都是在以往某一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其资源储量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将随着人类的开采而减少以致耗尽。而地下水资源则是一种在地质历史中可以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的资源,其资源的形成过程在开采时期也仍在继续进行。因此,只要开采量不超过补给能力,所动用的资源量是可以恢复的,不致出现资源的枯竭。但是,当开采强度长时间超过其补给能力,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补给能力遭到削减,就会出现资源量减少和资源的枯竭。因此,必须合理开采且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才能使地下水长期造福于人类。

(3)地下水资源是与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一种资源

地下水本身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地下水资源质与量的形成和环境紧密相联,同时地下水埋藏分布状态的改变也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地下水资源量的形成不仅与地质环境所提供的贮水介质条件有关,而且也和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入渗补给等环境条件有关。因此地表径流状况、大气降水量及其入渗条件在人为或自然因素影响之下导致的任何变化,都将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形成(即补给量的增减)产生影响,环境变化对地下水资源水质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同样,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地下水本身埋藏状态的改变,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持续下降,进而导致地面沉降、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环境灾害,导致海(咸)水入侵或地下水水质恶化。由于水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这种复杂联系,因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以达到兴利除弊,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4)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可调蓄的资源

由于岩石中存在巨大的贮水空间,如同地面的湖泊水库一样,对丰、枯水期的地下径流,具有很好的调蓄作用。因此,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不必要只按枯水期的补给量来设计取水量,枯水期可适当的抽取部分贮存量,而只要动用的贮存量能在丰水期得到补偿即可,同时也因为地下水所具有的较好调蓄能力,故其供水稳定性强于地表水源。

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相比较,也有其共性和差异性。

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共性表现为:①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两者都是地球上水资源的组成部分,前者分布在地下,后者分布在地上;②地表、地下水资源,均具流动性和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均是一种可更新、可再生的资源;③两种资源都主要由大气降水转化而来,两者之间联系密切,相互转化,资源量存在很大重复性。

地表水和地下水也有许多不同之处:①地表水多集中分布在地形低洼之处,构成当地侵蚀基准面。而地下水分布的范围则要广泛得多,可分布于侵蚀基准面以下,也可分布于侵蚀基准面之上。②地表水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地形,而地下水埋藏分布则主要受控于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地表水的汇水范围主要受地形分水岭控制,而地下水的汇水范围则不然,它有时可大于地表水流域,有时也可小于地表水流域。③地表水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上游向下游流动,而地下水的运动不仅受重力作用,也受静水压力的作用(如承压水)。④地表水的水量主要决定于地表汇水范围和降水强度,而地下水的水量则不仅与降水强度有关,同时与地表入渗条件、岩石的空隙性和含水层分布范围等多种地质因素有关。⑤地表水的水量、水质的动态变化较大,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相对缓慢和稳定。

由以上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共性和区别可知,地下水资源应该是一种具有地质属性的特殊水资源。对地下水的研究,既要借助地表水文学的方法,更要借助地质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