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成果
为了尽早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幸福这个根本目标,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要改变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持久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早、中、晚时间反复宣传,利用报刊、展板、宣传标语等形式强化宣传,使环卫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把农村环境卫生宣传与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和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定期组织村民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在中小学开设环保、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环卫意识的培养,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去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
二、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村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不合理,势必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甚至还有可能破坏农村环境卫生。一是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二是规划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仅要有可行性,而且要有操作性,同时还要有实用性。在新村建设规划时要超前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家畜饲养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道路、水沟、公厕、公共场所、公益事业设施、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使村庄建设科学合理,整洁美观。
三、加大投入,完善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瓶颈,关系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久和成败,地方政府应该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集体补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一是政府主导。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争取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项目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逐年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扶持,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工程。二是财政倾斜。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式,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对经济薄弱村,要增加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力度。三是部门帮建。市、区(县)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供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为所联系村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四是乡村投资。重视乡镇和行政村在农村环境整治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整合农村各种资源,抓住新农村建设大好机遇,进一步加大项目的申报力度,整合资源,捆绑使用,集中实施,增加整治成效;并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壮大乡(镇)级财政和村集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筹集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
四、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事关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提高,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各地市党委政府应成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市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城建委、规划局、土地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等单位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市卫生局负责日常事务,安排部署各项工作,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区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为该项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区县应将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评的主要内容,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指标,使这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切实把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㈡ 乡村治理的重心是什么
乡村治理的重心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发展,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关乎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基础设施健全,乡村才能吸引更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创新
乡村社会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治理效能。同时,要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此外,还应注重村民自治和法治相结合,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
三.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时,还应关注村民的精神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
经济发展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目标。要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只有经济发展了,乡村的治理才能更有动力和支撑。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条件与综合治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乡村振兴良性发展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让乡村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