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再生资源再利用是什么公司
扩展阅读
接水管打孔用什么工具 2024-11-24 03:12:05
如何开票中价外费用 2024-11-24 03:05:55
冰柜维修都用哪些工具 2024-11-24 03:05:01

再生资源再利用是什么公司

发布时间: 2024-10-26 07:33:50

⑴ 中国最大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是哪一家

“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从事环保工作,10年来我的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科技环保拆除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能把建筑垃圾二次利用的公司。”对自己的企业,陈光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留给子孙后代一片蓝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陈光标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我看到了现在建筑垃圾包围了我们每一个城市,看到之后心里非常痛心,非常难过。我们不能只看到我们现在每个城市很漂亮,我搞这一行很清楚,每个漂亮的城市周围都被建筑垃圾填埋掉了。建筑垃圾埋在地下污染土壤,占用耕地,对土壤里面的水质污染特别严重,作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看到这一点,都不能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牺牲我们子孙后代活下去的条件。”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和社会责任,陈光标的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牢记使命二字,他们也逐渐成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里的领军企业。自2003年创办以来,陈光标的事业再上新台阶,2005年荣获“中国诚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目前,陈光标的环保王国已涉足新型材料制造生产、再生资源利用、房地产开发、青少年国防教育、电厂配套设施生产,以及智能识别系统研发等诸多产业,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变废为宝,推进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以及泡沫塑料等白色污染的环保化、零排放处理等多个环保领域。该公司现有员工4600余人,大型机械设备近500台,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拆除公司,年营业收入近百亿,年净利润超过4亿元,傲居全国第一。自信面对事业当然,陈光标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除了当初选对了一个对的行业之外,更令他骄傲的是他内部严谨的管理模式:“外人也许认为我运气不错,选对了一个行业,事实上,我们还打造了一个具有黄埔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是保证我们快速扩张和赢利的根本。” 选对行业固然重要,但是选对行业的人多了,不见得人人都能赚到钱,想要获得大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你如何运作,而陈光标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因为他是下了“狠手”的:“在我们引进这套世界较为先进的财务系统中,总部每天都监控着各分公司的往来账目,并有视频与总部直接相连,采购多少、出库多少,集团公司13个财务人员点对点的监督。每个分公司的总经理,总部都派三个人辅佐,因为行业比较琐碎,现实中,我们还用上了一些土方法。比如,分公司总经理身边的人,我不定期地换掉,说换就换,并且从不通知,也防止了一些人串通起来对付总部的可能。”也许有人会说陈光标太“狠”了,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制度的重要性是无可代替的,只有制度完善了,才能保证各个环节不出差错。陈光标的操作模式看起来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财务和管理的透明化,什么事情到了黄埔集团都是被明明白白摆在桌面上的,怪不得人们都说:“黄埔没有秘密!”在自己的事业王国得到空前发展的时候,陈光标又有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将江苏黄埔的业务拓展到全球。“我准备去发达国家调研学习,重点去发展中国家引导再生资源利用。”陈光标说。至于这么做的原因,除了是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明白这一行的前景,这么大的资源自己是开发不完的,需要更多的人一起来把“蛋糕”做大:“建筑垃圾再利用是一座看不见的金矿,我一个人做不完,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正在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找当地的合作伙伴来一起合作,光是拓展发展中国家的业务,一辈子也做不完,量太大了。”陈光标的产业理念是开放式的,他并不担心别人会抢了他的饭碗,“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陈光标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他的博大胸怀也将他的企业推向了国际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的不再是中国最大的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而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不要怀疑它的可能性,就像万科的总经理郁亮说的那样:“企业家一旦不创造奇迹,第二天就会被人忘记。”很显然,“重名”的陈光标是不愿意被大家忘掉的,所以他会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奇迹!4?没借贷过一分钱对于自己的成功,陈光标向来毫不掩饰,因为他有这个实力,因为他挣的钱都能实实在在地摆在桌面上,所以他根本没有必要去掩饰什么。对于自己的商业道德,陈光标像对自己的人品一样自信:“10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从来没有一次上过歌舞厅、夜总会、桑拿,也从来没有找过任何一个领导做过任何一笔生意,也没有从政府手上拿过一亩地。”“从1998年做生意开始,我没找过关系走后门做过一分钱生意……以南京为例,2009年南京拆除民房800万平方米,厂房拆除200万平方米,加起来1000万平方米,我才拿到了不到5万平方米,仅占千分之五……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陈光标的话一向都说得非常“硬气”,因为他没做过什么犯法的事儿,更没有为了追求成功不择手段,他的成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得来的,他当之无愧。对于循环产业所能产生的利润和为自己带来的丰厚回报,陈光标也一向都不遮掩:“至于成本,其实废旧回收只需投入几条生产线、拆迁只需一次性投入些工程机械就可以了。所以黄埔集团没有向银行贷过一分钱的款,相反,我的利润一年有几个亿。”这么大一个企业,没有向银行借过一分钱,这听来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当很多企业家为了企业的运作不停地向银行跑关系、套近乎的时候,陈光标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苦恼,因为他根本不需要,他赚的钱已经足够他折腾的了。不仅足够他折腾,而且还能让他每年为中国的慈善事业,为受灾难的人们和贫困人口作出巨大贡献。陈光标的公司是一个不借贷的公司,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也没有打算让公司上市。一方面,他没有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他认为一个上市公司做起慈善会有难度。因为,陈光标觉得公司上市后,所有行动都要董事会研究决定,那个时候如果遇到突发灾难,再想这么快速直接地捐钱做慈善,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董事长即使权力再大,也不能代表全体股东的意愿,没有权利像陈光标那样每年拿出公司利润的50%以上去做慈善。基于这种考虑,陈光标不打算让自己的公司上市,他当然知道上市之后自己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操作,可以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如果因此影响了他做慈善,他宁愿不要这些。陈光标的想法就是这样特立独行,一个把慈善当做终身事业,甚至高于一切的人,他“偏执”起来有时候也是很可怕的。不过,其实陈光标也并不吃亏,他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自己问心无愧,另一方面,慈善本身带给他的巨大回馈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人有好报”吧!5?好人有好报有人会好奇地问陈光标,他对慈善做这么多,每天有那么多求助信、求助电话和上门求助的人,会不会影响他公司的发展和正常运营?对此,陈光标的回答是:“不影响,我的事业本来就是一半在做慈善。做慈善的目的就是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来保护环境,来为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和谐作贡献。而且,我的捐赠数量和我的产值,基本上是一年翻番。我总结了,就是‘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这些年陆陆续续给社会回报,我也感觉到社会对我有很大的回报。”陈光标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许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的回报,但是社会却实实在在地回报了他。社会是怎样对陈光标进行回报的呢?陈光标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我在江苏捐款是最多的人,我的荣誉证书真的也不少,在一些工程招标过程中,我会把企业的国家认定资质放在前面,把我所有的荣誉证书复印件附在后面。结果在投标的时候,有时即使我们比人家高个20%,专家在评判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我们的信誉,技术水平,同时也会考虑到我们给社会作的贡献,这就是我感觉社会对我的一种回报。”陈光标也从来不避讳,自己高调做慈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为自己的企业和品牌做广告。陈光标的公司在他的名声带动下无形中也“火了”起来:“现在我搞拆除行业,业务是应接不暇,现在有4600名员工,马上还要招聘,还要招聘500名。全国各地大的化工厂、火力发电厂基本上都打电话来让我去拆除,让我参与进来。因为我一方面是高科技环保拆除,没有噪音没有污染,采用高科技的液压、水压、金刚锯等拆除办法,没有污染。国庆60周年,长安街的街道改造,奥运会之后最后的辅助拆除工作,以及央视过火楼的网架拆除我都能参与其中。”陈光标一面说着社会给自己的巨大回报,一方面还不忘继续替自己“伟大”的产业做着广告,陈光标的算盘也打得精着呢!就这一点而言,有人认为陈光标的高调慈善透着他商人的精明和功利,不过对这一点他却毫不讳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他直言:“10年来,我们坚持把企业利润的近30%捐赠慈善事业。这种爱的奉献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也为企业投资新材料制造等事业赢得信誉和发展良机,企业利润一直以60%以上的速度递增。这不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再生循环式和谐发展吗?”这种带有很强功利色彩的发言不也正是陈光标的可贵和可爱之处吗?他做了好事之后也讲了真话,这总比那些伪善的光说不练的人要强上百倍吧?有几个慈善家能做到陈光标这样坦诚的呢?陈光标之所以敢这么说,更加说明了他的问心无愧,而问心无愧本来就是一种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他相信“好人有好报”,而且这种“好报”他每天都能感受得到,他就是要把它们炫耀出来,让它们也来晒晒太阳!6?经济领域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陈光标已经连续四年获得中华慈善奖,2008年更获得了中华慈善奖的特别贡献奖,2009年又被评为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这些还都不够,2009年1月20日,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一举获得“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首榜大奖——“年度人物大奖”,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年度经济人物。陈光标一下子成了经济领域的奥斯卡男主角,迎接来自世界的瞩目。陈光标向世人证明自己不仅是一位慈善家,更是经济领域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新星,势必要照亮世纪的长空。陈光标的当选成功注解了当年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标准——责任、探索、远见和凝聚力。正像评委会专家组认为的那样:“陈光标总能给人以一种向上的、人道的精神品格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体现在陈先生身上则是他对‘富而有德,德富财茂’理念的坚守,是他长期以来对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身体力行。执着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文化的陈光标缔造了2008年度最佳商业模式,让我们在经济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春天的希望。”在回答主持人王小丫的提问时,陈光标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能影响更多的人幸福和快乐,我认为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俗话说,吃饭是为了营养,喝水是为了止渴,如果钱留下来,我们应该回馈给社会上那些需要用的人,有了财富不会使用,我认为是一种负担。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朴实又坦诚的回答体现的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所以,陈光标当选“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对企业家责任意识的尊敬和赞扬,同时也表现出中国经济成长中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正在进行的心灵求索。陈光标的成功代表了经济和精神结合下的新的财富观,“富而有德,德富财茂”,是新时代的企业家应该缔造和恪守的全新财富标准。在这一点上,陈光标做得非常出色。他的事业包括慈善和环保拆迁产业两大部分,慈善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而环保产业的成功也是不可磨灭的。因为他所从事的环保产业本来就是慈善的一部分,资源再生原本就是再造福社会。陈光标用造福社会的环保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他再用社会价值去回馈社会,做慈善,这种滚雪球式的经济模式,无疑会将社会财富越滚越多,也让社会的再次分配得到实现——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陈光标当选这个“最佳男主角”都是当之无愧的。在当选经济领域的最佳男主角之后,陈光标又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他的慈善事业当中去,对于财富的创造和慈善的追求,他是一刻都不能停的……7?陈光标的发财经的确,在陈光标的字典里慈善和财富是同等重要的,除去慈善之外,陈光标毫无疑问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有他的成功经验,陈光标也不例外。除了我们看得到的努力之外,还有什么是人们不知道的呢?也许从下面的一段演讲中你可以找到答案。2008年的7月,作为抗震英雄,陈光标应邀来到全国的着名学府——北京大学,来为同学们作报告。当时,演讲台下聚集了近千名的学子,他们对这位从汶川走来的英雄既感动又好奇,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有怎样的经历,是什么力量让他义无反顾地走向抗震第一线,在那里他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所有的问题汇在一起,大家本来认为自己会听到一曲煽情、丰富、感人的挽歌,可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听到的竟然是一堂财富知识课。当时因为震后不久,大家还都沉浸在一片伤感之中,陈光标看到满脸伤感的天之骄子,决定跟他们做一个游戏,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他先伸出一根手指问大家:“这是几?”“一!”台下的同学异口同声。陈光标接着又把手掌摊开,伸出五根手指,问大家:“这又是几?”“五!”台下回答得非常整齐。紧接着,陈光标两只手齐上阵:“我伸出一个手指,又张开一个手掌,这意味着什么?”……台下顿时沉默了。这时,一个热血青年站了起来,他慷慨陈词:“你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指头的力量很小,但整个手指的力量联合起来,力量就会无穷大,这就如我们在灾难中爆发出来的民族团结精神。”台下掌声雷动!然而,陈光标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满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呢?”同学们顿时傻了眼,刚才的回答难道还不够精辟和精彩吗?陈光标看出同学们的疑问,于是直接答道:“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是一块钱和五块钱?”这个回答让同学们一下子都懵了?钱?他们听错了吗?抗震英雄是在跟他们讲“钱”吗?没错,陈光标就是在跟他们讲“钱”:“其实我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作为商人,要想到钱,要把一块钱变成五块钱。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又需明白,有了钱的时候,就要去帮助别人,每个指头捐一点钱出来,联合起来,这又是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当然,你还应看到,其实这都是在一只手上紧紧相连的事情。”掌声顿时充满整个会场,陈光标给大家上了一堂财富课,那就是要竭尽所能地把一块钱变成五块钱,积少成多,然后可以拿这些钱来做慈善,而慈善又能给财富带来巨大的回报——因为,其实它们是在同一个手掌上,是紧紧相连的。我们的手掌就像是这个社会,我们从社会当中获得财富,然后再用来回馈社会,其实我们回馈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财富如水要分享陈光标常说:“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在陈光标看来也只有分享才能实现“水”的价值,也只有分享才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得到“水”和传播“水”的快乐。分享无论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一件大好事,而好事总是不嫌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