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土壤资源简介
土壤资源,作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石,涵盖各类土壤,是固态的自然资源,也是国家土地的重要构成部分,无可替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生产资料角色。
土壤的生产力并非天然恒定,它的高低程度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受到人类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的深刻影响。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砂质土、粘土或壤土,对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适应性各有差异。人类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地调控土壤的适宜性,挖掘和提升土壤的潜在生产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
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是推动农业发展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石。它关乎到农业生产的效率,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土壤资源的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持未来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1)关于畜牧业的资源叫什么扩展阅读
土壤资源承担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类土壤的总称。属固定性自然资源,国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 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壤生产力的高低,除了与其自然属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类生产科学技术水平。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土壤,对农、林、牧具有不同的适宜性,人类生产技术是合理利用和调控土壤适宜性的有效手段,即挖掘和提高土壤生产潜力的问题。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发展农业和保持良性生态循环的基础和前提。
⑵ 动物资源的畜禽资源
畜禽包括牲畜与家禽等。畜禽按驯化时间和程度分为三类,即较早期驯化物种(24种)、较晚期驯化物种(16种)、近缘野生种(14种)。物种内具有丰富遗传变异和不同经济性状的品种或类群,构成畜禽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所需食物的最直接来源。畜禽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肉、蛋、奶、蜜、毛、皮、丝等优质产品。据测算,在畜禽生产过程中,种质资源贡献占40%以上的份额。
中国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畜禽品种和产品已成为人们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由于中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者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畜禽品种资源。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着手畜禽品种资源调查。197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农、科、教部门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历时九载,基本摸清了全国大部地区的品种资源状况。编纂出版了《中国猪品种志》、《中国牛品种志》、《中国羊品种志》、《中国家禽品种志》、《中国马驴品种志》。1995年又对中国西南、西北部的偏远地区进行了一次为期4年的畜禽资源补充调查,发现了79个新遗传资源群体。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中国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主要有猪、鸡、鸭、鹅、特禽、黄牛、水牛、牦牛、独龙牛、绵羊、山羊、马、驴、骆驼等20个物种,共计574个品种,其中地方品种437个(占76.13%),培育品种62个(占10.80%),引进品种有75个(占13.06%)。畜禽资源调查为制定有关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及畜牧业整体发展规划,开展国际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近20年来,中国加强了对畜禽品种资源的基础研究,开展了部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距离测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并在畜禽系统保种理论和保种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中国开展畜禽品种资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撑。
1983年已确认灭绝的资源有九斤黄鸡、塘脚牛、阳坝牛、深县猪、高台牛、枣北大尾羊、项城猪、太平鸡、临桃鸡、武威斗鸡等。
1999年濒临灭绝的资源为:豪杆嘴型内江猪、大普吉猪、草海鹅、文山鹅、思茅鹅、萧山鸡、舟山火鸡、五指山猪、龙游乌猪、潘郎猪、通城猪、八眉猪、樟木黄牛、兰州大尾羊、鄂伦春马、铁岭挽马、金州马、北京油鸡、浦东鸡、灵昆鸡、宁静鸡、樟木鸡等。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种畜禽管理条例》,随后农业部出台了实施细则,不少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农业部成立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并为这些品种确认了一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区)。
在收集的456个畜禽品种(类群)中,有191个群体数量处于不同程度下降,灭绝的有9个。在数量下降品种(类群)中,受到严重威胁的有47个,需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受到较大威胁的有36个,受到威胁有14个;58个受到潜在威胁。 对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品种,以保护场或保护区的方式进行活体保护。对《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距离评估。建立了中国畜禽网络信息系统。
⑶ 什么是农林牧渔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通常指栽培农作物以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那么什么是农林牧渔呢?
1、农林牧副渔是人们的习惯称法,在农村,人们一直沿用“农林牧副渔“,即所谓“五业”的提法。因袭相传,习以为常。
2、其实它是农业的统称,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
3、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以发挥防护作用。
4、指养殖和野生动物,人为的处理他们的自身的价值,和非自然环境的生物链。
5、副业一般是主业以外的生产事业,是主业以外的生产或服务活动,或是农业生产单位及其成员所从事的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服务的附属生产。比如:运输、采集、捕捞、狩猎、农副产品加工、手工业以及其他不属于农业的附属生产。
6、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
⑷ 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牧业生产要素有何区别
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牧业生产要素的区别如下:
定义不同:畜牧业生产资料指的是进行畜牧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如土地、草原、饲料、养殖设施等。而畜牧业生产要素则指的是进行畜牧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
范围不同:畜牧业生产资料是生产要素的一个子集,因此其范围相对较小。生产要素不仅包括物质资料,还包括非物质资料,如技术、信息等。
作用不同:畜牧业生产资料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提供动物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和必要的生存条件,如食物、水、空气等。而畜牧业生产要素则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资源和人类劳动,这些要素的投入和配置决定了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与生产过程的关系不同:畜牧业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的。而畜牧业生产要素则是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其作用和重要性会随着生产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牧业生产要素虽然都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定义、范围、作用以及与生产过程的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