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油气资源评价理论有哪些
扩展阅读
年水占水资源的多少 2024-11-19 07:48:44
一亩石油田多少钱 2024-11-19 07:47:10
ddp完税包含哪些费用 2024-11-19 07:43:33

油气资源评价理论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11-19 05:34:54

‘壹’ 资源评价

1.排聚系数分析

(1)国外油气排聚系数

油气排聚系数是通过对高勘探程度地区已发现的油气资源量和已生成的油气总量研究后得出的,对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具有参考意义。表4-4-9是世界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排聚系数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世界14个主要气田的天然气排聚系数介于0.001~0.095之间,差别达95倍,反映了天然气地质条件差异大。排除前苏联下凡尔托尔、塔佐夫、乌连戈伊和中瓦休干4个气田,其他10个气田的排聚系数大都介于1‰~10‰之间,平均为4‰~5‰。这与一些学者从理论上得到的结论类同,而天然气排聚系数超过10‰,甚至高达95‰的情况是少见的。获得这样的高值除实际地区天然气生气量大、排气效率高和运聚过程中耗损小以及成藏后保存条件极佳外,可能还与天然气运聚单元的划分有关。天然气流动性强,能够发生大规模的长距离运移聚集,如果划分的天然气运聚单元较实际的小,或没有较远源岩和较深源岩实际供运气量的贡献考虑进去,则计算出来的天然气排聚系数偏大。在我国传统上,以正向构造为区带评价目标的油气地质研究中,油气生成量的计算往往忽略了凹陷中心部位源岩的贡献作用,因而最终获得的排聚系数值(已发现的资源量比生油气总量的比值)偏大。

(2)国内油气排聚系数

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生产基地,四川石油管理局长期以来对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进行评价研究,获得了不同地区不同层系的天然气排聚系数,详细结果参见表4-4-10所示。可以看出,四川盆地不同层位不同地理位置的天然气排聚系数不同,介于0.001~0.0081之间,一般为2‰~4‰之间。

华北前古近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

图版4-2-3 1,3,5,7.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和藻屑,落射荧光。2,4,6,8.孔古4井2.1/8 O2f团块状灰岩的泥质条纹中包含的似G.prisca algal mate“atromatolitic”和藻屑,反射光。

‘贰’ 油气资源评价定义、主要内容、目的

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企业行为。所谓高投入,就是勘探开发成本很高,特别是其中地震勘探成本、钻井(包括勘探井、评价井、开发井)成本、地面建设成本和操作成本都需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所谓高风险,主要是由于油气资源是在地下深部(一般1000 m以下)经长期(一般以数百万年计)生成、排出与运移聚集而成,其现今分布规律很难完全掌握,加之物探对油气资源分布的反映能力的局限性和资料解释的多解性,钻井的“一孔之见”及其他技术原因,所以油气勘探不易得手,探井油气发现率低(一般预探井油气发现率低于30%),即勘探不成功的风险很大。因此,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从业者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系指计算或分析某一特定区域(小到圈闭,大及全球)地下油气富集量的过程,主要回答该区域有无油气?有多少?空间分布状况?能否勘探开发?是否值得勘探开发和如何进行勘探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油气资源评价是石油地质、勘探开发地质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油气勘探理论主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为油气勘探开发规划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现代油气资源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学科除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与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及技术外,还有数学、地球化学、经济学、决策科学、系统论、预测学、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等。

一般而言,油气资源评价所涉及的问题较多,研究的内容较丰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地质背景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盆地演化、地层发育及构造特征。

(2)成藏地质条件研究:生储盖层及组合特征,圈闭类型,油气运聚过程及其与圈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关系。

(3)评价方法研究(选择)和参数确定。

(4)预测油气资源存在的可能性(即评价目标含油气性),资源总量,研究油气资源空间分布。

(5)分析评价目标的勘探风险性及其主要控制因素。

(6)评价勘探开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开展不同勘探开发方案的决策分析。

(7)提出勘探开发部署建议。

从上述可见,油气资源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明确研究区油气资源分布状况和其勘探开发可行性、效益,优选勘探开发目标和部署方案,尽可能减少勘探开发风险,提高勘探开发效益。

因此,油气资源评价在油气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石油公司都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美国大体上每隔四五年就由联邦地质调查局发表一次全国待发现的资源预测报告。前苏联在油气勘探上作出重大决策前,通常都要进行一次认真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许多石油公司不仅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即将进行勘探开发的区域进行系统的油气资源预测工作,而且不惜重金收集全世界各含油气盆地的地质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评价有利地区,作为开辟新区和进行投资决策时的依据。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即开始较正规的油气资源评价,当时对松辽等盆地油气资源进行了初步定量预测。1979年对中国东部主要盆地的油气资源量进行了汇总,同年开展了我国海域对外招标前的系统评价工作。1980~1985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1992~1994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1999~2000年中石化开展了所属探区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而中石油和中海油现在正在开展其所属探区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2004年以来,国家设立专项,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各大石油公司和有关院校,分别对常规油气、煤层气、油砂、油页岩进行第三次全国资源评价,现已进入攻关和汇总阶段。

当前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已公司化且已上市,其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到最有利的勘探方向上去,以尽快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二是如何安排好今后的石油工业发展速度、规模和布局。无论是从近中期还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规模、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是十分必要、无比重要的。另外,作为国家层面,为了有效地调配国内资源和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和策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地、协调地、可持续性地发展,也有必要在每个“五年”计划制定之前组织开展一次全国的油气资源评价,为“五年”计划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为油气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叁’ 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按照出现的早晚,国外跨国投资经营理论有如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优势论、区位优势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69年美国学者伯特提出用等级尺度法评价投资环境,东道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和鼓励政策是这种方法的出发点,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在等级尺度法中被分为8类,其中每一类又被分成若干个不相关的因素,之后分层打分求和。Talukdar et al.( 1984 ) 研究了油气资源储备发展在变化环境下的投资决策,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现金流出模型、经济分析、油气储备风险分析,探索油气资源储备的投资开发战略。Donald Davis,Robert Baumann (2001) 分析了路易斯安那州河口环境的石油发展模式,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发展。Bo Qi-Liang,Zhang Ying-Hong et al.(2005) 认为跨国石油公司在研究和制定其全球战略时会重点关注和评估国外的政治经济环境,并分析了目标规划和投资规模这两个变量的制约因素、经济吸引力和投资风险,按照利润平衡曲线估计经济吸引力指数,然后分析风险指数,最后对各油气资源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排名。S.Nelskamp et al.(2008) 在对荷兰沉积盆地选井过程中综合比较了油气资源埋藏历史、成熟度、历史温度。

进入21世纪后,国内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研究逐步增加和深化。朱伟和刘益超(2000) 使用现金流量模型与蒙特卡洛仿算法,分析了石油建设项目的前期风险。郝洪(2001) 研究了油气投资项目中的经济评价折旧方法、所得税计算以及目标收益率的估计问题,认为:油气投资项目中的折旧应该采用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而不是企业会计报告的折旧方法;所得税的计算应该以企业为主体而不是以项目为主体;目标收益率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要求来制定。邢云 ( 2003 ) 采用专家咨询和调研的方式,整理了国际油气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各自的相对重要程度,将国外的油气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据各自的重要性,主要投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油气资源丰富程度、自然地理条件、语言与文化背景、石油法规完善程度及利润分配模式、政治稳定性、经济富裕程度、与投资国的友好及被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健全程度、油气市场成熟程度”。葛艾继和郭鹏(2003) 分析了利比亚的油气勘探生产、石油政策、油气对外经济合同等油气投资环境影响因素。李玉顺等 (2003) 研究了土库曼斯坦油气投资环境概况,从土库曼斯坦的国家概况、政治环境、民族宗教、对外贸易状况、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油气资源及勘探开发状况、油气开发基础设施及油气外运管线状况等方面全面地评估了土库曼斯坦的投资环境。李友俊和徐可达 (2005) 认为目前的投资经济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运用上都存在缺陷,影响了项目投资经济效益评估的客观性。目前的评价体系以动态性经济评价为主,静态性经济评价为辅。通过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净现值、现值指数、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和基准折现率等动态评价指标,同时,辅以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静态评价指标的估计,从而全面衡量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可行性。通过分析国外油气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提出了国外油气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薄启亮等 ( 2005 ) 分析了跨国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经济吸引力”和“投资风险”,研究了油气资源国“经济吸引力”的成本特征、外资管理、油气市场环境、财税制度和“投资风险”的政治、法律、人文环境。徐小杰等 ( 2005 ) 对中东、非洲、中亚和俄罗斯、中南美洲国家、东南亚/南亚太地区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利用的油气资源”的概念,并指出影响“可利用的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立法和对外开放政策、基础设施、竞争状况、合同条款、国际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刘增洁 (2005) 分析了非洲的油气资源潜力、油气生产及贸易,重点分析了非洲的投资政策,并介绍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情况。彭新媛 ( 2006 )从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油气工业发展概况、投资优惠政策、石油合同的主要条款等方面,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的油气投资环境,并且分析了中哈的合作投资情况。尹赐舜 (2006) 从国家概况、油气资源概况、石油管理体制、对外招标与合作、政治体制、外交关系、经济环境、外国投资,分析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油气投资环境。安海忠等(2007) 从国家和公司两个角度构建了国际能源合作环境的指标体系,认为国家层面的能源合作评价指标包括资源潜力、资源体制、政治环境、财税政策、经济技术水平、市场和运输条件、与中国关系、地缘政治,公司层面上的能源合作评价指标包括资源潜力、资源体制、政治环境、财税政策、经营环境 (作业环境、销售环境)、收益回报 (承包商收益比、利润标准)、成本风险 (市场和运输条件、勘探开发成本)、社会风险和商业机会。李鸿飞和李宁 (2007) 探讨了目前国内外跨国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及不足,根据风险最小化、获得原油供应、最低成本原油供应获取等投资目标的不同,设计了石油企业的跨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李敏杰 (2007) 基于投资评估理论,将风险理论、线性规划、社会成本效益等投资理论引入石油投资的经济评价体系,创建了石油投资母公司标准收益率这一新的理论,对现行评价体系进行了改进。

王越 (2008,2009) 对非洲地区的油气资源及投资环境进行了研究,为中非的合作提供了依据。宋勇 (2008) 研究了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项目评价体系。苏永强 (2010)评价了中亚——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苏文等 ( 2010 ) 整体评价了委内瑞拉油气资源的投资环境。屈耀明等 ( 2010 ) 分析了境外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系统,并设计出相应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Fan Ying et al.( 2010 ) 通过实物期权理论构建模型对石油资源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曾金芳 ( 2011 ) 应用熵权法研究了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综合评价问题。安海忠教授团队成员分别对亚太地区 (何波等,2012 )、南美地区 (陈玉蓉等,2013 ) 及全球 (何波等,2013 ) 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肆’ 油气资源评价原理及方法

1.研究思路

应用承接盆地与目标区带研究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根据动态分析、重点解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油气从生成到成藏的整个过程,力图提供更准确更可信的资源评价结果(图4-4-1)。

。当地下流体存在有势差时,流体总是自发地由高势区流向低势区。含油气盆地中的孔隙流,除水以外还有油和气,因此除具有水势外还有油势和气势,水和油可以认为是不可压缩的流体,其密度不随压力变化,在压力变化不大的范围内,气密度也可视为不变。这样水势、油势和气势可分别表示如下:

φw=gz+P/ew (4-4-15)

φo=gz+P/eo (4-4-16)

φg=gz+P/eg (4-4-17)

油气在亲水介质中运移还受毛细管力(2б/r)的影响,因此油势和气势应写为:

φo=gz+P/eo±2б/r,此处б为油水界的张力; (4-4-18)

φg=gz+P/eg±2б/r,此处б为气水界的张力。 (4-4-19)

式中:毛细管力+号代表流体由细孔隙进入粗孔隙时毛细管力为附加动力;-号代表流体由粗孔隙进入细孔隙时毛细管力为阻力。但流体势分析主要是判断流体(油、气、水)运移的方向,如流动中各质点都不考虑毛细管力,定性上说并不影响流体运移的大方向。为简化流体势分析,目前仍按式(4-4-15)、(4-4-16)和(4-4-17)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