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花茂村位于哪个省
花茂村,地处名城遵义西部。距中心城区50公里。东接乐山镇新华村,西靠枫元村,南邻土坝村,北抵苟坝村。枫香至花茂公路,鸭溪电厂环线运煤公路横贯全村,全村总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1亩,辖26个村民组1188户5146人。有党小组2个,正式党员89名,流动党员10名,女党员9名,村集体经济积累115000元,固定资产107000元。
办公楼510平方米。全村交通方便,户居集中,通讯畅通。电话普及率70%以上,主要经济来源有闻名遐迩的陶瓷业及运输业、种养殖业、全村人均收入5500元,人均占有粮食600公斤,是县级综合示范村。
--人口总数:5146人农业人口:5109人非农业人口:37人
--行政区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办公所在地:花茂村
--所辖村:生产总值:4178.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辣椒,乡村旅游,交通运输名特产品:陶瓷,乡村旅游
花茂村与青坑村、苟坝村、张村村、土坝村、枫元社区、纸房村、枫胜社区、龙王村、保海村相邻。
2021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花茂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19年7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花茂村榜上有名。
2017年9月,住建部公布了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花茂村入选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6年10月21日,农业部将花茂村推介为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花茂村附近有遵义市枫香温泉旅游景区、遵义龙岩洞、苟坝会议旧址、云门囤景区、水上大天门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有白果贡米、鸭溪窖酒、核桃箐核桃、遵义朝天椒、遵义杜仲等特产。
B. 编导手记丨花茂村:黔北小村 陶韵悠然
编导简介
吕妍
代表作品:《嘉兴——红船自此扬帆起》《天水古城——羲皇故里 一画开天》等。
周潇潇
代表作品:《遵义——革命转折地 千古忠义城》《化屋村——悬崖之下 苗歌悠扬》等。
黔北小村 陶韵悠然
当我们初到花茂村时,一场瑞雪给初春的黔北大地穿上了一件雪白外衣。晶莹的雪铺在青色的瓦片上,落在翠绿的菜园里,堆在刚露出春芽的枝头上,让村庄呈现出不同于北方的秀美雪景。据村里的大哥说,当地并不常下这样的大雪,所以村里的男女老少脸上都挂着兴奋的表情出来欣赏雪景,场面十分热闹。但很快,一过午后,太阳出来,村子褪去白色外衣,万物宛如新生,处处春意盎然,让我们真正见识了贵州的天气,一日可见四季。
走进村口,就是一条古朴的陶艺文化一条街。起初我们以为这和许多乡村 旅游 打造的景观街一样,只是一条 娱乐 休闲的街道,可是当我们逐步地了解这座村庄发展的 历史 ,才知道村庄的兴衰、走过的历程,都与制陶业息息相关。
村里的刘大叔说,这个村几乎人人都会制作陶器,这看似简单的手艺,实际上需要很深的功夫,这让我们对村子的 历史 与制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村和制陶业有着怎样的联系?
顺着这条线索,我们拜访了村里一位退休的制陶手艺人曹平。曹大叔已经年过六十,但手上制陶的功夫依然熟练从容。在聊天中我们得知,村里的制陶手艺就是曹平的祖父曹廷海在130多年前从四川带到花茂村的。花茂村有着天生的制陶优势,脚下的土都是上好的陶土,周边有各种红陶、白泥,这些制作陶器的好材料,为这个村发展制陶业提供了先机。
在此之前,村里的人都是靠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点粮食吃,自从曹廷海在花茂村开起第一家陶作坊,制陶产业开始为村民带来副业收入。慢慢地,花茂村成了当时能够制作新颖陶器的地方,由于贵州遵义一带盛产名酒,花茂村也因此成了酒器的重要产地之一。
曹平告诉我们,制作酒瓶,其实在工艺要求上更加的严格,尤其是煅烧的过程,温度要控制在1300度,才能确保陶土烧得足够坚硬,不会发生渗漏。但是在 历史 上却有一些学徒因为酗酒等陋习,耽误了烧制酒瓶,产生了次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受到了启发,各个环节必须齐心合作,才能成功。但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让我们真正触摸到了这个村庄发展的文化之根。曹廷海作为当时的领头人,发现当地人有打牌、抽烟、喝酒等不好的风气,就自己掏钱给村里建起了第一座戏台,又买了许多锣鼓乐器,教大家唱戏。这样一来,就能慢慢地帮助大家改掉陋习,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这个看似简单的行动,或许正是最初村庄治理的一种方式。
村子发展的第二个重要节点,是20世纪90年代制陶业遭到工业制品的严重冲击。在那之后,村子也因此逐渐陷入萧条。此后二三十年的时光中,村庄都面临着如何转型、如何从贫困的泥潭里走出来的难题。2014年左右,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资金,对村庄进行统一的规划,村庄发展迎来了重要转机。
在陶艺文化街开设陶艺馆的母先才就见证了村庄命运的转变。回忆起以前卖陶罐的情景,说话一向温和的母先才大哥也突然激动了起来。以前村里的环境差、路难行,母先才要把烧出来的陶罐用车拉到县城里去卖,卖不卖得出去先不说,一路颠簸就先折耗了四成。一家人靠着卖陶罐,只能维持基本的开销。现在,宽敞的道路贯通整个村庄,前来 旅游 的游客越来越多,母先才和村里重新做陶器生意的村民,根本不用走出村子,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村子农业发展的故事,村庄发展的根基始终在于农业。花茂村是以村集体合作社的形式来推动农业转型的。和其它合作社雇用村民为员工不同,花茂村的合作社,将村民流转的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后,由村集体保障农资和技术,村民反租大棚进行耕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防治,施什么肥,几月移栽,几月除虫等,都由合作社统一制定计划和管理,村民只要干,就能丰产。最后,合作社还会收购村民种出来的作物,这样一来,不管是村里的农业资源还是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生产方式,让村集体短短几年间就增加了400多万的收入。
我们拍摄的时间刚刚进入初春,天气不算暖和,但村庄 旅游 的态势已经蓄势待发,不时就有游客来打卡。我们走在整洁的村间小道上,风和日丽,田园清新,村民在自家小院儿里修盆景、做手工,房舍明亮,庭院宽敞。大家都忍不住感叹,这不就是许多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吗。
这期节目快制作结束的时候,我读到《神奇村庄在哪里》的文章,发现咱们拍摄的村庄都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各显神通”,但当你真正走近它,却发现,它不需要很神奇,仅仅是满足我们对于田园生活的一种想象,就已经足够令人向往。
编辑 | 郦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