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现如今如何做到水资源开源节流
扩展阅读

现如今如何做到水资源开源节流

发布时间: 2025-01-27 00:11:00

㈠ 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措施有哪些

高中地理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措施如下:

1、在开源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例如,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增加水资源的供应。海水淡化。利用科技手段将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以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开发新的水源,合理利用地下水。

2、在节流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用水管理,实行水价调节,增强节水意识。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人们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例如,通过推广节水器具、修复漏水设施等措施来减少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节流: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废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力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人员、优化组织结构等方式来减少人力成本。

㈡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从开源和节流方面分析)

针对上述主要的制约因素或矛盾,结合水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水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提出如下基本对策。

(一) 强化节约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多、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占有量随人口增加逐渐减少,目前只有世界人口的1/4,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的快速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没有可替代资源的水。

因此,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不实行保护性和持续性的开源节流措施,是无论如何也解决和满足不了供需矛盾和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的。节约用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持续性策略,并逐渐形成节水型社会。

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不可能自发的形成,需要政府重视并大量的艰苦工作。这里既有认识的问题,也有政策和管理的问题,还有科学技术和经费投入等问题。但是,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水资源市场化与公益性相结合,坚持政策引导和目标导向,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可以预期的。

(二) 合理开发水资源,适度增强供水能力

2011年底我国供水总量6107亿m3,约占水资源总量22%,总的开发利用率并不算高,还有较大潜力提高供水能力。但是,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理用情况极不均衡,需要大力增加供水能力的北方缺水地区,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较高,其地表水的利用率已达43%~68%,地下水开发程度达40%~81%。

据国外研究经验指出:当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少于500 m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70%时,如不采取复杂高效用水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必将造成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目前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500 m3,按水资源开发控制现状已属于水资源超载区。

因此,再增加当地供水量是相当困难的。如采用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增加北方用水,无论东线和中线,开发难度和资金投入都越来越大。至于开发西线调水工程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的供水缺水问题将更困难。

现在的水资源开发必须与保护水资源、防止水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同步规划,有计划的实施,以维持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关系。

因此,必须做好综合规划,包括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水环境容量及水的承载能力分析,以及从宏观到微观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防洪减灾的全面规划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水资源对持续发展的最大支持和效益。

(三) 保护水环境,防止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

我国目前水环境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彻底解决已经污染了的水资源,使污水资源化,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我国制定的经济、城乡和环境建设“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超标罚款等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这些方针和政策并未扼制住环境恶化的势头,局部改善而整体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

工业是我国水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应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防治水污染的最好途径是加速建立环境保护产业和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保保护产业是指其产品和劳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产业部门,其中包括环保机械和环保用品的制造业。

清洁生产技术是包括节省原材料、消除有毒原材料和削减一切排放和废物数量与毒性,将污染尽量消灭与生产过程之中的生产方式与技术。如改革原料路线和产品种类,采用高效低耗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使原料、材料、能源的消耗减至最少,使生产的废物量减至最小,并使废料、废物尽可能的“变废为宝”。

(四) 综合治理洪涝灾害,保障生产与社会安全

为了提高现有防洪能力,尽量减少洪灾损失,需要采取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防洪措施。用工程手段控制一定防洪标准的洪水,用非工程措施(包括行政、法制、经济、管理等)减缓工程措施不能防御的洪水而带来的洪灾损失。

洪水是自然环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分强度对洪水的控制,甚至从政绩等方面考虑万无一失,无论在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是不可取的。

洪水防治应树立疏而非堵的理念。此外,洪水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反映,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控制。因此,需要制定有关防洪政策、防洪法、洪水保险和防洪基金等制度,把工程的和非工程的措施结合起来,共同对付洪水灾害和保障社会发展。

治减缓水旱灾害损失,还应与水土资源综合开发、保持水土、植树造林等结合起来,共同支持再生资源的恢复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总之,防治灾害必须是开发性的防治,开发资源必须是与防治不利影响结合起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五)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证水资源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在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但总的来说,还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步伐,显得迟缓不力。譬如,水资源管理部门要求节约用水、保护水质、减少污染,而各行业的生产部门为追求产值却依旧我行我素,不惜浪费水资源,甚至污染水体。

类似现象,不仅城市、农村存在,个别的水利部门也存在。因此,加强管理不但现在要强凋、要行动,就是将来随着情况变化、科技进步,管理制度的安排和制度变迁也是存在的和需要的。

水资源管理内容繁多,重点要加强水资源产权管理、全国水资源总体开发利用、保护、防治规划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等管理,研究制定有关水资源政策、法律、协调机制和水资源产业行业管理等。管理的手段,除行政、法律、宣教外,经济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将越来越重要。

(六) 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

加强水资源开发力度,强化水资源科学管理,是提高水资源供水能力的重要措施,但完全依赖国家资金投入,既有实际困难,也影响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加强和建立基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转变水资源产业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

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明确水资源所有者、使用者和开发者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水资源的储蓄控制和消耗减少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得到具体表现且水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有效反映。

通过这样,可以明晰水资源的盈亏、供水与用水的轻重缓急、节水与浪费水的效益差异,并可指导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现如今如何做到水资源开源节流扩展阅读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包括:

(一) 水的循环规律是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的保证

水资源优越于大多数其他自然资源在于其可通过太阳能的作用使陆地上的水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从而使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水源不断更新。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对水的需要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可以得到更新和补充的新鲜水量却有一定限度,因而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的供需失衡。

有些地区因过度开发和污染破坏了当地的水源,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因而人们要求保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并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引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相应而言,各个地区均需拥有水资源承载能力所能维持的承载水量,该水量必须能在水循环的条件下得以持续维持。

(二) 水量守恒原理是水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的客观现实

水量守恒原理,就是指一定量的水在其循环运动过程中,可以变换形态和存在空间,但其数量不变。具体来说,在循环中,能够在一年或多年之间可以得到恢复的水量,该部分水量可以由人类控制、调节并能按照需要供应,并以它作为分析水供需关系的依据。

作为该部分水量应具有以下特征:

1、能按照社会的需要提供或可能提供的水量;

2、该水量拥有可靠的来源,且该来源通过水循环不断能得到更新和补充;

3、该水量可由人工加以控制;

4、该水量和水质能够适应用水要求;

5、该水量主要功能系供水,兼具生态功能。

㈢ 一个城市关于水资源开源节流的措施有哪些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考虑节水的问题,而且逐渐积累了许多开源节流的技术和经验。下面列举一些受到重视的措施。
1、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既可防治洪涝灾害,又可积蓄水资源。修水库、通渠道是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措施,有利于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充分利用降水是最重要的开源节流。古代是这样,现代仍然是如此。
2、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引滦入津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从丰水地区将水资源调至缺水严重的地区,有助于缓解后者的水荒。不过,有些专家认为,调水工程随着调水距离越来越远,调水成本越来越高。
3、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的功能,湿地有蓄纳洪水、调节降水的功能。保护森林植被和湿地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也有利于节水型社会建设。
3、防治水污染和再生水的利用。水污染是破坏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水质性缺水几乎遍及全国。限制纳污防治水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当然也属于节水的措施。
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技术处理变成可再利用的再生水,既可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程度,一举两得。
4、矿井水的利用。矿井水主要是煤炭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它主要是由地下水被采煤过程污染形成的。矿井水过去被当成污水排放,污染矿井周边环境。全国的矿井水数量很大,现在已开始被重视经适当处理后再利用,这也是属于开源的一种措施。
5、海水淡化。海水是含有较多盐类的水,不属于淡水资源,由于其无法利用,过去一直被排斥在“水资源“的门外。现在水资源如此紧张,再加科技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已能大规模地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就是把海水中的水和盐分开,而利用所得的淡水。海水淡化在欧美各国和中东地区发展很快,我国沿海城市,特别是北方沿海城市近年来也在大量发展中。
6、城市雨水的利用。城市雨水也是天赐的水资源,但过去很少被利用,至今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城市缺水严重,而且在汛期,城市雨水也会形成洪涝灾害。城市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在汛期又不积蓄雨水。现在人们慢慢认识到利用城市雨水的重要性了,特别是我国北方的城市。
7、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在缓解农田干旱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8、拖移冰山,把南极的小冰山拉回来利用。这说明为了开源节流,人们真是动足了脑子。资料上有人提到这个办法,但尚未看到具体的实施措施。
9、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农业灌溉是个用水大户,传统的农业灌溉采用粗放的漫灌方式,水的利用效率很低,水浪费十分严重。现在已发明很多种科学的灌溉技术,如喷灌、微灌、滴灌等,可以大量节约用水。
10、降低工业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也是个用水大户,我国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冶炼一吨钢的耗水量比发达国家要高好几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也是水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节水有很大的潜力。
11、推进城市生活节水,重视城市生活污水的回收再利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迅速增加,现在已占城市用水总量的50%以上。人们普遍用起抽水马桶、洗衣机、洗浴设施等。居民家庭和服务业采用节水器具、重视用水重复利用和回收再利用,节水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