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阐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它可以分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类。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文化空间则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主要表现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世界上最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提出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第一个实施者。我国在新世纪逐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的项目性保护走向整体性隐侍、系统性的保护阶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长沙的实践
2005年,长沙市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几年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首先,长沙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包括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家评审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专业工作队伍,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次,长沙市初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湘绣和浏阳花炮等,已有多项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长沙市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建立相关博物馆、开办学校、将湘绣、浏阳菊花石纳入乡土教材等,并通过展览、现场表演等方式增强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浏阳花炮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式保护成效显着,产业已成为浏阳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历史悠久,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新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的重点是附着在“物”本身及背后的文化信息,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最终的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是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及古代文献等“过去之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先人创造、世代相传、至今一息尚存的活态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活的特性以及它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② 什么是特色资源
特色资源是指具有独特性质、特定地域或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的资源。
特色资源的独特性质
特色资源往往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可能体现在其产生的背景、形成的机制,以及其被使用的方式上。这种独特性使其与一般的资源区分开来,具有更高的辨识度和认知度。比如,某些地区的特产、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都可以被视为特色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特色资源的价值
特色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性上,更在于其具有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这些资源通常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文化需求。比如,某些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还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成为人们追求的特色美食。此外,一些特色文化资源,如古建筑、传统工艺等,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特色资源之所以宝贵,还在于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很多特色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或者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形成的,这使得它们变得非常珍贵。比如,某些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或者特殊的文化传统,都是形成特色资源的重要因素。这些资源一旦被破坏或消失,就无法复制或替代,因此其价值和意义更加凸显。
总之,特色资源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的资源,它们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对于地区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③ 文化遗产学有哪些基本理论
遗产理论、遗产保护、遗产资源管理这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涵盖我国未来建设“文化遗产学”的基本内容。
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特征的艺术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价值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2、颐和园
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长城
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