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如何做好自然资源负债表工作
扩展阅读
如何打印发票中的价格 2025-02-11 15:32:23
制造费用转出怎么回事 2025-02-11 15:26:06

如何做好自然资源负债表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2-11 05:38:04

自然资源局是干什么的

机构职责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漏裤游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

(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纯嫌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返销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八)负责组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牵头拟订并实施耕地保护政策,负责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组织实施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监督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执行情况。

(九)负责管理地质勘查行业和全国地质工作。编制地质勘查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管理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负责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负责古生物化石的监督管理。

(十)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十一)负责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负责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压覆矿产资源审批。负责矿业权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承担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优势矿产的调控及相关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十二)负责监督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和发展海洋经济。研究提出海洋强国建设重大战略建议。组织制定海洋发展、深海、极地等战略并监督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海洋经济发展、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等规划和政策并监督实施。负责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工作。

(十三)负责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海域使用和海岛保护利用管理。制定海域海岛保护利用规划并监督实施。负责无居民海岛、海域、海底地形地名管理工作,制定领海基点等特殊用途海岛保护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负责海洋观测预报、预警监测和减灾工作,参与重大海洋灾害应急处置。

(十四)负责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基础测绘和测绘行业管理。负责测绘资质资格与信用管理,监督管理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市场秩序。负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管理。负责测量标志保护。

(十五)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制定并实施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计划。组织制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

(十六)开展自然资源国际合作。组织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履行有关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配合开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工作,参与相关谈判与磋商。负责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相关事务。

(十七)根据中央授权,对地方政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查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重大违法案件。指导地方有关行政执法工作。

(十八)管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十九)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

(二十)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十一)职能转变。自然资源部要落实中央关于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作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指引。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源头保

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创新激励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精简下放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强化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自然资源管理规则、标准、制度的约束性作用,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评估的便民高效

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难在哪

三大难点:
观念认识不到位、技术方法不成熟、统计数据体系不健全。
当前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要越过“三道坎”。首先,人们对其战略地位的认识还不到位,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相关制度安排,如相关统计法规以及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负债表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等基本属于空白。
其次,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相关技术方法还存在一定难度。例如,环境资产产权的界定、环境容量资产的核算方法、环境资产价值量和环境资产“存量、流量”的核算技术方法,生态产品核算的技术方法等,尚未形成标准化程度高、应用成熟规范、各方普遍认可的方法体系。
再次,支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统计数据体系存在较大问题。我国现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统计数据体系尚不完备,数据质量和覆盖面都存在较大问题,这对于编制准确可行、有效可用、在时间上连续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无疑是很大挑战。

⑶ 浅谈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及其评估

资产,有其价值的物质或服务之义。长久以来,学术界对自然资源价值认识存有分歧,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自然资源无价观点曾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自然资源有价观念逐渐占据上风。重塑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承认并重视自然资源价值,是客观认识自然资源稀缺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否认自然资源价值,严重阻碍了资源节约和有效保护。

自然资源资产概念的提出,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建设,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转变,从注重实物形态转向价值形态,从资源配置转向资产处置。因此,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意义重大。认识和解决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问题,至少有五大作用:

其一,评估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总量,判断资产增减,或作为自然资本总量评估的基础。

其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现从实物量表到价值量表的转变,扣除资产减少价值,实现“绿色核算”。

其三,动态掌握资源资产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等环节变化,及时了解价值转移情况,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其四,资源资产参与经营,通过出售、出租、入股、抵押、担保等形式,支持经济增长,确保保值增值。

其五,科学合理确认税收、规费,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的合理分配。

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是什么?价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组成,其中经济价值为核心。狭义上,反映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变化的基准,即经济价值的真实、具体和稳定体现。

决定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因素复杂,直接经济收益是关键,环境、生态、文化、社会价值影响重要,供需关系显着影响价值水平。

三、如何评估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目的是健康流动或合理处置,确保保值、增值,充分实现价值,均衡分享收益。评估应遵循直接价值为主兼顾间接价值、经济价值为主兼顾其他价值、分类评估基础上扩展至综合评估的原则。

评估方法多样,成本法基于自然资源资产成本评估价值,收益法基于预期收益,市场法基于市场价格,意愿法基于支付意愿。各种方法互为补充,共同促进评估工作。

做好评估基础工作,包括收集市场价格、成本、收益数据,建立信息系统,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提高评估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度。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是理论、方法、规范和政策研究的基础工作,是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研究者与管理工作者应共同努力,推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⑷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地球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维持健康生活所需的一切必要条件,如果我们想要充足的安全和营养食物,必须保护自然资源。以下分享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1

1、根据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功能,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模、强度和生活消费的模式、水平,量力而行。

对于水资源利用来说,量力而行,就要做到“以水四定”,即以水定城、定地、定人、定产。例如,在水资源极度短缺的西北地区早已开始推行退耕还林还草,不再一味追求扩大耕地,特别是灌溉面积,而是把有限的水资源保护起来,用到效益更高的生产用途或需求更加迫切的生态用途。

2、牢固树立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理念,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数量、质量及价值的动态监测,重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监管。

3、坚持自然资源的系统保护和修复,将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等有机地统筹起来,切实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要坚持依法保护自然资源,用最严格的耕地、水资源、森林和草原保护制度和法律,切实杜绝资源浪费破坏,注重资源节约保护的良好局面。

4、对资源开发利用明确作出禁止或限制规定,包括列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名录,如公布濒危生物物种名录;划定各类保护地,如划定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等;规定休渔期,如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部分海域实施为期3~4个月的休渔期;或在生态脆弱区禁止或限制矿产资源开采等。

5、通过技术、工程、生物、化学等措施,对被污染的土壤、肥力下降的耕地、被污染的水体、被破坏的森林和草场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和改良,如草场围栏禁牧和人工改良、江河湖泊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2

1、不浪费水

采用短时间淋浴而不是浴缸。与5-10分钟的淋浴相比,浴缸的用水量会多出数加仑。此外,在刷牙时,应关闭水龙头。开着水龙头刷牙会用掉6升水,而刷牙时关闭水龙头,其用水量仅不到1升。

你还可以告诉父母,应将洗衣机装满待洗衣物后再运行,而且洗后应将衣服挂在晾衣绳上干燥,而不是烘干。这样做能够节水省电并减少洗衣粉的用量。可以用所收集的雨水和“灰水”,即洗手或洗餐具的污水来浇灌菜园植物。

2、食用新的食物

尝试每周一次全素餐(包括各种豆类,如扁豆、蚕豆、豌豆、鹰嘴豆)而非一顿肉食。肉类比植物 或豆类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水。为了饲养牲畜,包括奶牛,数百万亩雨林被以刀耕火种方式破坏。了解若干美味豆类食谱和为国际豆类年特别提供的有趣事实。

3、高效节能最理想

如果你的`家人正在考虑更换家电,如冰箱或洗衣机,你可以建议他们购买耗电低的节能家电。其他节能办法包括拔下电视、音响或电脑的电源插头而非让其处于待机状态,以及使用节能灯泡。在冬天,你可以多加一件衣服以调低暖气温度,而在夏天,你可以将窗户遮盖起来以防止太阳照晒。

4、保持土壤和水的清洁

捡拾垃圾并让父母选用不含漂白剂或其他强力化学物质的家用清洁剂和油漆等。通过减少垃圾和使用环保产品,我们可以帮助缓解水污染和土壤退化。

5、购买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可以促进土壤健康和维护土壤的碳储存功能,这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帮助你的父母在当地超市或农贸市场寻找有机和公平贸易产品。

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3

自然资源法中的自然保护措施

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制度中的保护措施

(一)概述

土地是指地球陆地的表层。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社会生产活动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土地也是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发育和动物栖息以及繁衍后代的场所。

土地的基本届性在于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替代。其中,位置固定是指每块土地所处的经纬度都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只能就地利用;面积有限是指非经漫长的地质过程,土地面积不会有明显的增减;不可替代是指土地无论作为人类生活的基地,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或动植物的栖息地,都不能用其他物质来代替。

土地资源是指一切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土地。由于人类对土地价值的认识在不断扩大,所以几乎可以将所有的土地都称为土地资源。

(二)我国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保护的基本规范

1、概述

我国于1986年制定了《土地管理法X后经1988年和1998年两次修订)。2004 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土地管理法》又作进一步修订。 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细则《农业法》、《土地复垦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作出了规定。

2、主要内容

我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法律。该法从如下六个方面对土地的保护作出了规定。

第一,对土地利用实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并且这项原则被宣示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第3条)。

第二,明确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对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规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第2条)。

第三,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土地的规定用途(第4条)。

第四,对土地实行分类制。法律规定,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其中,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第4条第2款.第3款)。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第4条第2款、第4款)。

第五,对土地实行一系列的行政管制措施。我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利用还规定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第24条)、土地调查制度(第27条)和土地统计制度(第29条),并且规定国家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第30条)。

第六,对耕地实行的特殊保护制度。要求严格控制将耕地转为非耕地使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桃地总量不因非利用计划的原因而减少;

对于因合理利用而造成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实行基本农田①保护制度;防止耕地破坏;实行土地复垦制度,改善土地条件,恢复土地的原用途;鼓励土地整理(第31一42条)。